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榆耳5个栽培菌株、5个野生分离菌株为试验材料,进行拮抗试验和栽培试验;通过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质量性状和产量性状比较,筛选出优良榆耳菌株U07。该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子实体质量佳,产量高,秋季冷棚栽培在木屑培养基上生物学效率41.2%。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银耳制种分离方法上,强调“专一性”。也就是:银耳菌丝和羽毛状耳友菌丝(又称香灰菌丝)的专一性。分离时,必须在同一耳木或同一袋木屑培养基上,分别获得银耳纯菌丝(包括酵母状分生孢子)和耳友菌丝进行合交,而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耳木或不同木屑...  相似文献   

3.
通过ITS序列测定、分析,将供试香灰菌株分成两大类,第一大类之间ITS的相似度为99.73%,与银耳T45配对都能出耳;第二大类之间ITS的相似度为99.21%,与银耳T45配对都不能出耳;而第一大类与第二大类差异性比较大,ITS序列相似度仅83%,可能属于两个不同的种。将不同颜色的银耳与不同香灰菌配对,结果显示银耳子实体的颜色取决于银耳菌株,与香灰菌特性无关。  相似文献   

4.
张汉文 《食用菌》1999,21(1):13-14
长期以来,我国银耳制种分离方法上强调“专一性”,也就是银耳菌丝和羽毛状耳友菌丝(又称香灰菌丝)的专一性。分离时,必须在同一耳木或同一袋木屑培养基上,分别获得银耳纯菌丝(包括酵母状分生孢子)和耳友菌丝进行合交。而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耳木或不同木屑培养基获得的两种菌丝,不能随意交合,否则就有失败的可能。因此,这种“专一性”的分离制种方法成了传统。  相似文献   

5.
研究比较了不同栽培原料栽培引进"牛排菌"的生长情况,同时,还观察了不同菌龄栽培对原基形成、子实体发育、产量等方面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引进"牛排菌"更适宜在木屑基质中生长,在棉籽壳基质栽培包中菌丝生长则像平菇菌丝那样吃料整齐,均匀往下拉,但生长速度相当慢,感觉吃料很吃力;木屑基质栽培引进"牛排菌"明显好于棉籽壳基质,子实体出菇整齐,生长良好,且木屑基质栽培菌包可以延续生长至第2潮子实体,菌包外观仍较好;木屑培养料基质栽培引进"牛排菌"能提高其营养价值,17种氨基酸总量、粗脂肪、粗纤维和粗多糖含量高于棉籽壳基质栽培的引进"牛排菌",尤其是17种氨基酸总量高出178.29%。  相似文献   

6.
银耳是中温型食用菌,菌丝生长适宜温度25℃~28℃,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20%~25%,生长周期为35d-40d。从银耳栽培季节的选择、培养料配方、栽培室的设置、菌草栽培银耳工艺及其子实体采收与加工等几个方面探索温室菌草袋栽银耳技术。  相似文献   

7.
野生朱红硫磺菌驯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营养试验、菌丝体培养和出菇温度试验、培养基酸碱度试验、出菇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朱红硫磺菌菌丝体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32℃,最适温度范围为22~28℃;子实体发生的最适温度为16~25℃,气温低于16℃,子实体色泽为淡橙色,16℃以上,子实体呈鲜橙红色;培养料适宜营养C/N为20-26/1;朱红硫磺菌菌丝体适宜酸碱度范围为pH3.0~8.0,最适酸碱度为pH4.0—6.5;朱红硫磺菌的产量与光照条件无关,但光照强度影响子实体的发生时间和色泽;朱红硫磺菌栽培原料广泛,凡栽培木腐菌的培养料均可用于栽培朱红硫磺菌。  相似文献   

8.
银耳香灰菌配合比及其生长态势与生产性能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在所有已被栽培的食用菌中,银耳菌种的分离、配合不仅困难,培育一个出耳性能优异的菌株尤为不易,这与银耳营养生理的复杂性具有密切的关系。我国近代银耳栽培史自1914至1983年,许多真菌学界前辈对银耳生活史、生物学特性作了大量探索性研究工作。早在40年代,杨新美教授就对银耳芽孢种的分离及其应用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并从调查中提出了银耳与香灰菌的伴生现象。其后(1954)又写出了《中国的银耳》一文,总结了我国银耳栽培的历史经验及现状,1965年还进行了银耳人工接种的新技术推广,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80年代前后,一些学者概略地介绍了银耳菌种制备与配合的一般方法,但泛泛论者多,涉及实质问题者寡。人们泛知必须将银耳芽孢或菌丝与香灰菌丝适当搭配混合才能出耳。在生产实践中,有两个实质性问题,从现有资料中并无明确阐述,其一,人们  相似文献   

9.
陈岗  周瑶  詹永  杨勇  罗杨  谢会川 《北方园艺》2019,(7):140-148
通过采集银耳子实体生长期间的温度、相对湿度及子实体园艺学性状(直径和质量)等数据,采用非线性模拟模型,建立了银耳子实体园艺学性状与设施化栽培室内温湿度之间的回归方程,以期实现设施化栽培银耳的低能耗高效益。结果表明:银耳子实体直径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3.08℃和相对湿度为93.11%,质量增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3.18℃和相对湿度为92.60%;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温湿度的子实体生长速率模型,该模型能较好预测子实体在不同温湿度环境中逐日变化情况,为设施化银耳节能高效栽培提供了参考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黑木耳在10种不同木屑上菌丝生长、出耳情况、生物学效率、子实体营养成分等方面的比较研究表明,以苹果木、柞木、桑木、栗木屑为基质栽培的黑木耳菌丝长速快、长势好,出耳整齐、耳片较厚,生物学效率、子实体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均较高,这4种木屑均可以作为栽培黑木耳的原料;而以杨木木屑为基质栽培的黑木耳农艺性状表现最差,子实体营养成分含量较低,因此杨木木屑不宜作为黑木耳的栽培原料。  相似文献   

11.
王玉万  王云 《食用菌》1989,(5):19-20
粗毛硬革菌(Sfereum hirsutum)为金耳(Tremella aurantia)耳友菌。研究表明,只有粗毛硬革菌存在时金耳才能在木屑或木段上发育结耳。其原因之一,是金耳菌丝体本身没有分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必须依赖于粗毛硬革菌分解木质纤维素来为之提供易于利用的碳源。金耳的这种营养特性和其同属的银耳是一样的。因此,研究粗毛硬革菌的木腐生理,是开展金耳人工栽培研究的基础工作。本文将对粗毛硬革菌的木腐生理及其酶学基础进行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选用6种杀虫剂和2种杀菌剂,采用拌料处理和子实体喷雾两种方法,测定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子实体中的农药残留量,观察不同处理对银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农药不同处理银耳农药残留量差异较大,其中480g/L毒死蜱3种浓度(240,480,960mg/kg)拌料处理农残量最高,分别为0.33、0.42、0.39mg/kg,子实体阶段喷施(480,960,1920 mg/kg)的残留量在0.33~184 mg/kg之间。80%敌敌畏拌料处理或子实体阶段喷施,各处理均未检出其残留量。在4种菊酯类农药拌料处理中,添加50 mg/kg和100mg/kg的10%氯氰菊酯和10%联苯菊酯、12.5 mg/kg和25 mg/kg的25g/L溴氰菊酯的残留量低于0.05mg/kg,其余处理的农药残留量均高于0.05mg/kg。供试的6种杀虫剂,拌料、喷施均对银耳生长发育无显著的不良影响。无论拌料处理还是喷雾处理,供试各浓度50%多菌灵和70%甲基托布津均会导致残留超标,而且导致银耳菌丝生长停滞、不出耳、子实体畸形或腐烂。  相似文献   

13.
银耳菌种生理性变与生态失控所致病害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汉文 《食用菌》2000,22(3):36-37
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实践分析认为银耳栽培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栽培者管理技术上的失误,以及菌种质量的优劣。为此,本所就银耳菌种除了杂菌污染和虫害侵袭之外,针对生理性变与生态失控所致的病害作了一些探讨,现总结报告如下:1病态特征与病理剖析 银耳菌种是一个混合菌丝体结构。即由银耳菌丝和一种称为“耳友菌”或称“伴生菌”的香灰菌丝构成的一个组合体系。这两种菌丝在生理生态上有着较大的差异,银耳菌丝是白色,耳友菌丝前期白色逐渐转为黑色。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银耳菌丝能直接利用简单的碳水化合物,但对纤维素、半纤维素…  相似文献   

14.
1菌种搅拌由于银耳菌种瓶内银耳菌丝多在菌瓶上部,香灰菌丝多在菌瓶下部,而底部还有部分未长到菌的培养料,所以银耳菌种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拌种。混合均匀的菌种可提高菌袋出耳率,使出耳快。未混合均匀的菌种可能导致接入料袋内的种块没有菌丝(培养料),或只有一种菌丝,或两种菌丝的量不均衡。若接入的菌种块没有菌丝,则菌袋  相似文献   

15.
长根金钱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3种斜面培养基上组织分离长根金钱菌子实体的不同部位,结果表明: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比在牛粪玉米粉培养基和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上快(平均6.907mm/d)。分离子实体的菌肉、菌柄内部组织块均能较好地获得纯菌丝,且以分离菌肉部位最佳,其菌丝浓白、长势旺盛。孢子、菌丝经湿微镜镜检和子实体形态观测,证明分离获得的菌株为长根金钱菌(Oudemansiella radicata)。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菌蕾子实体、成熟子实体和老化子实体对小鼠急性肾脏和睾丸损伤的修复作用,设置空白组,模型组,菌蕾子实体低、中和高剂量组,成熟子实体低、中和高剂量组和老化子实体低、中和高剂量组,所有子实体的低、中和高剂量分别为300、600、1200 mg· kg1,每组10只,构建小...  相似文献   

17.
以竹笋壳为试材,通过研究笋壳提取液对金顶侧耳菌丝生长的影响,分析甘蔗渣中添加30%笋壳栽培金顶侧耳的菌丝长势,生物转化率以及子实体和菌糠的营养成分,以期为竹笋壳栽培金顶侧耳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PDA培养基添加20~100g·L-1的笋壳提取液可明显促进金顶侧耳菌丝生长,与PDA培养基相比生长速度提高了34%~61%。添加30%笋壳栽培金顶侧耳,其菌丝生长速度和子实体产量均提高10%左右;子实体粗蛋白质含量提高24%,氨基酸含量提高27%;菌糠中氨基酸含量是甘蔗渣培养的1.63倍,其中显味氨基酸含量是蔗渣的2.32倍。说明竹笋壳为金顶侧耳栽培的优质辅料。  相似文献   

18.
律凤霞 《北方园艺》2010,(7):167-168
以PDA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添加不同比例麸皮饱和溶液,比较灰树花一级种生长情况;同时以北方常用的木屑培养基为对照,添加不同比例玉米面和麸皮,比较灰树花栽培种生长情况及后期子实体原基出现情况。结果表明:添加8%比例麸皮的培养基中一级种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粗壮;而栽培种培养基筛选中配方3的菌丝生长速度快,且子实体原基出现较早。  相似文献   

19.
陈明  陈立国 《食用菌》2000,22(4):10-11
结果表明,香灰菌浸出液对促进银耳菌丝体稳定生长,延缓其胶质化具有较好作用。添加了香灰菌浸出液的培养基较适于银耳菌丝体的稳定生长,但以香灰菌浸出液加入量为500mL的AL5培养基效果最好,同时试验结果还表明:香灰菌菌龄及不同培养方式对这种促进作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银耳的主要产量是来自袋裁。实践证明银耳不是木腐菌,栽培银耳时一定要用银耳菌和耳友菌的混合物,即银耳混种进行接种,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现就银耳袋栽技术和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简述如下: 一、银耳袋栽的培养基在我国可以用来栽培银耳的原料极为丰富,例如木屑(木器厂、木梭厂、铅笔厂、地板厂、玩具厂等各种杂木屑)、柴粉(林区木材下脚料、枝桠条切片粉碎后的木材粉)、麦皮、米糠、棉籽壳、甘蔗渣等均可作为银耳袋栽的原料。上述原料按一定比例进行搭配,组成较理想的银耳袋栽培养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