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引自甘肃临夏的宁杞1号和民勤青土湖的黑果枸杞以及野生枸杞为研究对象,应用枝系构型理论与方法对三者的枝系构成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3种枸杞的分枝长和分枝角从1级到3级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而逐步分枝率(SBR)呈增大趋势;2)生境对野生枸杞与宁杞1号、黑果枸杞的枝径比(RBD2∶1)和逐步分枝率(SBR1∶2)影响显著,但对三者的枝径比(RBD3∶2)和总体分枝率(OBR)的影响不显著;3)野生枸杞对恶劣的环境有更好的适应策略,而在同一生长环境中,黑果枸杞较宁杞1号更占优势。  相似文献   

2.
3种枸杞品种抗寒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刘珩 《防护林科技》2016,(11):42-44
通过测定宁杞7号、新疆枸杞、宁杞1号等3种品种枸杞的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测定抗寒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温度为-15、-20、-25、-30、-35和-40℃时可溶性糖含量,分析这些生理指标变化规律,比较这3种枸杞品种抗寒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的品种之间,从这些生理指标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新疆枸杞表现良好,宁杞7号次之,宁杞1号最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3个宁夏枸杞品种形态特征和营养组分积累的影响,为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培育高抗性优良枸杞品种以及经济林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开顶气室(OTC)模拟控制系统,对3个宁夏枸杞品种(‘宁杞1号’、‘宁杞7号’、‘宁杞10号’)分别进行CO2浓度(e CO2)和温度(e T)升高处理。在果实发育的幼果期(YF,处理60天)、青果期(GF,处理70天)、转色期(CF,处理80天)和红果期(RF,处理90天)采集果实,测定其形态特征和营养组分含量。【结果】1)形态特征分析表明,在CO2浓度升高处理下,‘宁杞1号’果实转色期纵、横径及红果期横径和单果质量显著增加,‘宁杞7号’青果期纵径和转色期横径显著增加,‘宁杞10号’幼果期横径和转色期单果质量显著增加。在温度升高处理下,‘宁杞1号’果实转色期和红果期纵径以及红果期单果质量显著增加,‘宁杞7号’青果期和转色期纵径、转色期和红果期横径和单果质量也显著增加,‘宁杞10号’单果质量显著增加(P<0.05)。2...  相似文献   

4.
对伊春地区4种引种枸杞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糖等8种主要成分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4种枸杞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多糖、粗纤维含量差异性较大,宁杞1号、宁杞7号、宁杞6号为优选品种,适宜在伊春地区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5.
从宁夏、青海引进宁杞1号、宁杞2号、宁杞5号、宁杞7号、宁农杞9号、青海枸杞和本地野生枸杞共7个品种,在相同立地条件下,采取相同栽植方法和管理措施进行适生丰产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宁农杞9号栽植当年成活率94.1%,第2、第3年保存率分别是99%和100%,第3年最大枝生长量55.6cm,树高131.4cm,树冠直径135.7cm,当年栽植当年结果,第3年平均单株产量1.28kg,商品果率89.9%,其次是宁杞7号、宁杞5号、宁杞2号。这4个品种不仅栽植成活率高,抽枝力强,发芽早,树高、冠幅成形快,树姿开张角度好,生长势强,而且果粒大,单位面积产量高,适宜在甘肃河西走廊等内陆河流域大面积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6.
宁杞4号是在宁夏枸杞栽培品种一大麻叶的基础上选育出的枸杞优良品系。具有早产、高产、优质等特点。宁杞4号的产量和品质与宁杞1号相当,但抗锈螨、瘿螨和抗黑果病能力强于宁杞1号。于2005年3月由宁夏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为"林木良种"。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区枸杞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宁杞1号、宁杞3号、宁杞5号、0207等4个宁夏枸杞品种,在甘肃黄土高原地区开展区域性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4个品种均能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但抗虫抗病性较弱,及时进行化学药剂喷治能有效控制病情。综合分析筛选出宁杞1号,可作为今后当地发展枸杞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了准确评定各品种的经济价值,笔者对10多个宁夏枸杞品种的经济性状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是:宁夏枸杞品种中,以大麻叶枸杞,宁杞1号,宁杞2号,和白条枸杞的各项性状表现最好,可作为好品种大力推广;大黄果枸杞和72007表现尚较好,可适当加以发展;小麻叶枸杞表现一般,可考虑在其适宜地段发展,72001,园果枸杞和72004表现欠佳,应该考虑及时淘汰换种。  相似文献   

9.
从枸杞育苗品种的选择和苗圃地的选择、插条的采集及保储处理、扦插的时间、方法等各个不同的方面,详细介绍了适合靖远县枸杞硬枝扦插育苗技术。通过试验,选择出了以宁杞1号、宁杞2号、宁杞7号为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品种枸杞产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择出适宜甘肃省中部黄河上游灌区栽培的优良枸杞品种,从宁夏、内蒙古引进了10个枸杞品种并开展栽培对比试验,对各品种2龄幼树全年7次采摘的干果产量进行了方差和产量累进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0901、宁杞3号、宁杞4号、宁杞7号、宁杞5号5个品种产量均较对照宁杞1号有所增加,从产量指标上判断,可作为适宜栽培品种。10个品种夏果累进增速均较秋果快;秋果产量是影响总产量排名的主要因素;适宜栽培品种中,宁杞3号秋果产量增速最快,应重视果园秋季管理,以进一步提高产量;宁杞5号秋果产量增速最慢,宁杞7号增速较慢,应主抓夏果的生产;0901、宁杞4号、宁杞1号全年产量增速较平稳,应同时重视夏果、秋果的生产。  相似文献   

11.
武威枸杞种植园多属干旱轻度盐碱地,品种选择比较随意。以武威沙漠边缘干旱盐碱地种植园引进的10个枸杞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地径、果实大小、百粒重、干鲜比、糖度及单株产量等7个指标的表现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蒙杞1号、宁杞9号、宁杞7号-1号、宁杞5号共4个优良品种,可以在武威沙漠边缘干旱盐碱地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采摘时期枸杞果皮蜡质含量与成分差异,探究不同采摘时期气象因子与枸杞果皮蜡质积累的关系,为不同采摘时期适宜制干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宁杞1号’和‘宁杞5号’3个采摘时期(老眼枝时期、七寸枝时期和秋果时期)的果实为材料,应用GC-MS技术对果皮蜡质含量、组分进行测定与分析,利用JL-18空气温、湿、光照记录仪监测不同采摘时期的气象因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探究果皮蜡质含量及其组分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1) 2个枸杞品种在3个采摘期的青果期、转色期和红果期果实蜡质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红果期果实蜡质含量显著高于青果期和转色期,而青果期和转色期果实蜡质含量差异不显著。2)‘宁杞1号’的蜡质成分主要为二十六烷、二十八烷、1-碘代二十八烷、1-碘代三十烷、二十二醇和β-香树精,‘宁杞5号’的蜡质成分主要为二十六烷、二十七烷、 1-碘代二十八烷、 1-碘代三十烷、二十二醇和2-己基-1-癸醇。3)老眼枝时期,‘宁杞1号’和‘宁杞5号’果皮蜡质含量与光照强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9(P<0.05)和-0.838 (P<0.01)。‘宁杞1号’...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适宜重庆地区的叶用枸杞“宁杞9号”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不同扦插基地配比处理下的叶用枸杞扦插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河沙∶椰棕土∶草炭土∶有机肥(3∶3∶3∶1)的基质配比扦插效果最好,“宁杞9号”扦插成活率达到90.25%,扦插苗生根数量4.05根,扦插苗新生根长4.26 cm,扦插苗株高28.39 cm,扦插苗新生枝条粗度0.43,而新生枝条数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不同品种(系)宁夏枸杞果实性状和预处理对果实制干的影响,为枸杞制干工艺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制干差异较大的不同品种(系)宁夏枸杞为试验材料,采用称重法、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果实加工性状、果皮及角质层结构、果皮蜡质微形态和不同预处理枸杞果实制干时间进行探究,明确不同品种(系)宁夏枸杞果实性状和预处理对果实制干的影响。【结果】1)不同品种(系)枸杞果实纵径、百粒质量、单果体积存在显著差异,‘16-23-7-8’横径、纵径、百粒质量、单果体积均最高,‘宁杞1号’最低。2)随着果实发育,果皮和角质层厚度逐渐增加且存在显著差异。‘宁杞5号’果皮厚度最大,达768.273μm;‘宁杞1号’果皮厚度最小,为445.100μm。‘14-402’角质层最厚,达9.420μm;‘16-23-7-8’最低,为7.528μm。3)成熟期枸杞果实表皮被束状蜡质层覆盖,蜡质晶体呈无规则片状,片状蜡质层较厚,排列较紧密。4)不同品种(系)枸杞果实制干时间存在显著差异,由易到难依次为‘宁杞1号’、‘Z44’、‘16-23-7-8’、‘14-402’、‘宁杞5号’。与对照相比,碱处理后,平...  相似文献   

15.
由于枸杞的品种繁多,给杞农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有明显地差别,因而枸杞品种改良势在必行。优良品种不仅颗粒大,产量高,产值高,营养成份含量高,经济效益要高出本地枸杞的30~40%,特别是宁杞1号备受商家青睐。  相似文献   

16.
为了积极推动和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增加退耕还林户的收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和充分利用现有退耕地还林土地资源,探索建立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瓜州县林业局引进宁夏中宁优质枸杞进行栽培,在位于县城东石岗墩沙产业开发区,安敦公路人县城段以东1公里处,退耕还林大户陈兴元、陈兴才的地上,引进宁夏中宁优质枸杞品种宁杞一号、宁杞二号、宁杞三号和大麻叶进行栽培,引种栽培面积达到100亩,共投资12.3万元。今年6月,  相似文献   

17.
引种枸杞播种育苗技术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引种宁杞1号、宁杞2号及新疆枸杞播种育苗试验研究,阐明了枸杞播种有苗各个技术环节的技术关键,并就上述三种供试枸札与托县枸杞作对照进行方差分析表明,苗高存在显著性差异,供品种间地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吉林西部苏打盐碱地栽培的5个枸杞品种进行调查并测定其成活率、株高、分枝数和株产量,结果表明:宁杞7号生长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9.
滴灌频率和定额对枸杞园土壤水热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合理的沙质土壤枸杞园滴灌技术体系,以大果枸杞新品种‘宁杞8号’为试验材料,在滴灌条件下开展不同灌水频率和定额大田试验,研究灌水下限和灌水量对枸杞园土壤水热分布及‘宁杞8号’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枸杞生育期,'宁杞8号'最大耗水时期为6月中下旬,高频灌水处理的土壤水分变化保持在一个较稳定的范围;土壤水分、气温及枸杞生育阶段对土壤温度影响明显,表层土壤温度变化(10cm以上)受空气温度影响显著,7月以后气温对土壤温度的影响逐渐减弱,20cm以下土层基本不受气温影响,而且高频灌水处理能使土壤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因此,沙土地‘宁杞8号’枸杞品种最佳灌水下限宜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5%,全生育期最佳灌水次数为103次,灌水总量为4817.25m3/hm^2,此条件下产量为6332.1kg/hm^2,且单果质量、果实纵横径、2cm以上等级率均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20.
在张掖市对宁杞7号新品种引种观察结果表明,其物候及生长表现与本地主栽品种宁杞1号基本一致,树高生长呈明显的双"S"形曲线。应用logistic方程拟合宁杞1号、宁杞7号2个品种地径的生长过程,拟合效果极为显著,枸杞地径生长节律符合"S"形曲线,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宁杞7号枸杞品种可在甘肃张掖气候条件下进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