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麻作》1979,(4):38-39
阳新县白沙公社吴东城大队堰头生产队,是全国苎麻劳模陈森茂同志所在的队,全队种植苎麻30亩,自一九五六年以来,九年平均亩产超三百斤,最高的一九六五年,亩产368.5斤。七八年在长期严重干旱、气温高的情况下,单产仍达270斤,七九年全队预计头麻平均亩产在140斤左右,全年计划亩产达400斤。  相似文献   

2.
《中国麻业》1983,(2):26-27
为了摸索苎麻高产的经验,我们进行了苎麻高产栽培试验。1979年春栽麻3亩,当年亩产55斤,1980年亩产221.7斤。1979年冬栽麻2亩,1980年亩产65斤,1981年亩产达280斤。夺得了当年栽麻,当年受益,次年高产。两年的实践体会有五点: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瑞昌县范镇公社陡岗大队第六生产队,是个半山半丘地区,耕地面积一百九十多亩,其中苎麻二十八亩,占总耕地的14%。十几年来,他们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抓好苎麻生产。一九七九年粮食亩产达到一千四百零八斤,总产达到一十六万四千四百斤;苎麻单产、总产超历史,亩产二百四十一斤,总产达六千零二十五斤。农副总收入二万六千零二十  相似文献   

4.
《中国麻作》1983,(2):26-27
为了摸索苎麻高产的经验,我们进行了苎麻高产栽培试验。1979年春栽麻3亩,当年亩产55斤,1980年亩产221.7斤。1979年冬栽麻2亩,1980年亩产65斤,1981年亩产达280斤。夺得了当年栽麻,当年受益,次年高产。两年的实践体会有五点:  相似文献   

5.
阳新是湖北的苎麻之乡,一年收三季。一般是头、二麻单产较高,三麻最低。全县三麻常年亩产仅30斤左右,只占全年三季总产的20%上下。但一些高产社队,三麻单产常达百斤以上:1975年,白沙公社吴东成大队堰头生产队30.5亩苎麻,三麻平均亩产117.5斤。比头麻亩产  相似文献   

6.
《茶叶》1960,(1)
杭州西湖人民公社十月生产队(梅家塢)以盛产龙井茶聞名国內外。在公社化的第一年就出現了茶滿山、猪滿欄、茶山季季香,产量季季增的跃进面貌。1959年全队投入生产的700多亩茶园,平均亩产达到320斤,比大跃进的1958年亩产236斤增加了35.12%,总产量230777斤。增加49.7%,还有26亩多的丰产茶园,平均亩产467斤,其中有9.165亩茶园亩产达507斤。另有黄阳山0.928亩試驗田,亩产高达1143斤。秋茶总产量达136880斤,比去年同期84375斤增  相似文献   

7.
为夺取苎麻种子繁巯当年高产,我们对苎麻种子繁殖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1978年种植1.5亩,当年亩产151.2斤,1979年2.05亩,当年亩产201.1斤,1978年种子繁殖二龄麻亩产315.2斤。达县罗江公社三大队四队(协作点),1979年种8亩,平均亩产111.9斤。两年的种植结果认为,种子繁殖应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阳新是湖北的苎麻之乡,一年收三季。一般是头、二麻单产较高,三麻最低。全县三麻常年亩产仅30斤左右,只占全年三季总产的20%上下。但一些高产社队,三麻单产常达百斤以上:1975年,白沙公社吴东成大队堰头生产队30.5亩苎麻,三麻平均亩产117.5斤,比头麻亩产高12.35%,占全年产量的33.79%;1980年三麻单产也达到105.6斤。  相似文献   

9.
《中国麻业》1979,(1):16-18
苎麻在我省年收三季,需肥较多。施肥足,培育管理好的社队,苎麻亩产200—300斤以上。但大面积单产较低,一九七七年全省苎麻平均亩产不足100斤。施肥不足,有的施肥不适时,施肥方法不当,不能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效果,是造成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瑞昌县范镇公社陡岗大队第六生产队,是个半山半丘地区,耕地面积一百九十多亩,其中苎麻二十八亩,占总耕地的14%。十几年来,他们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抓好苎麻生产。一九七九年粮食亩产达到一千四百零八斤,总产达到一十六万四千四百斤;苎麻单产、总产超历史,亩产二百四十一斤,  相似文献   

11.
我队地处大竹城郊丘陵地带,土地肥沃,种植苎麻20亩,其中投产面积18亩。从1966—1977年的11年中,苎麻亩产7年超双百,4年过三百。1978年亩产436斤,79年头、二麻平均亩产347斤,三麻也获得了丰收。我们的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12.
《中国麻作》1979,(1):16-18,11
苎麻在我省年收三季,需肥较多。施肥足,培育管理好的社队,苎麻亩产200~300斤以上。但大面积单产较低,一九七七年全省苎麻平均亩产不足100斤。施肥不足,有的施肥不适时,施肥方法不当,不能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效果,是造成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夺取苎麻种子繁殖当年高产,-我们对苎麻种子繁殖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1978年种植1.5亩,当年亩产151.2斤,1979年2.05亩,当年亩产201.1斤,1978年种子繁殖二龄麻亩产315.2斤。达县罗江公社三大队四队(协作点),1979年种8亩,平均亩产111.9斤。两年的种植结果认为,种子繁殖应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我队地处大竹城郊丘陵地带,土地肥沃,种植苎麻20亩,其中投产面积18亩。从1966—1977年的11年中,苎麻亩产7年超双百,4年过三百。1978年亩产436斤,79年头、二麻平均亩产347斤,三麻也获得了丰收。我们的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临清市老赵庄公社赵新庄生产队是一个产棉区。全队棉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五。公社化以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树雄心、立大志,打破了棉区过去不养猪的习惯,用穷办法,大搞养猪。全队现有毛猪1,120头,比去年同期增长十倍,平均每亩2.7头。由于连年猎增肥多,加上精耕细作,粮棉产量得到迅速提高。一九五六年,全队只有二十一头猪,亩施圈肥1,100斤,平均亩产粮食231斤,子棉101斤。一九五八年养猪六十八头,亩施圈肥9,000斤,平均亩产粮食732斤,子棉300斤。一九五九年养猪406头,亩施圈肥19,000斤,平均亩产粮食1,100斤,子棉600斤。真是养猪继续大跃进,粮棉连年大增产。赵新庄生产队已成为临清棉区养猪的一面红旗。  相似文献   

16.
《茶叶》1959,(5)
奉化县溪口公社兰丰生产队,地处高山,气候较冷,全队78户人家。 59年随着各项生产的继续大跃进,茶叶生产获得了特大跃进,全队75亩茶园,共产茶叶25,372斤,其中春茶6200斤,夏茶4000斤,秋茶15,172斤,平均亩产338斤。五亩就  相似文献   

17.
我们幸福良种队,是一个繁育棉花良种的单位。在繁育棉花良种的同时,围绕棉花早熟、优质、高产的问题,坚持为当地、当前生产服务,进行了一些单因子和多因子的栽培试验,为了探索棉花高产规律和措施,自一九七五年起开展了大面积的良种高产示范。从一九七七年开始,连续几年进行了亩产皮棉三百斤的攻关试验,前两年亩产皮棉只达到二百六、七十斤。78年我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乘全国科学大会的东风,我们认真地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克服薄弱环节,今年攻下了亩产皮棉三百斤的大关。全队一百一十亩棉地,亩产皮棉也达一百八十斤。八亩杂交优势试验地亩产皮棉接  相似文献   

18.
《中国麻业》1981,(1):5-6
阳新县是湖北苎麻主产县,年收三次,二麻产量一般比头麻低很多,没有地尽其利。从全县水平看,常年二麻亩产50斤上下,只占全年产量的30%左右。但是不少高产的社队,常有过之。例如:一九七五年白沙公社吴东城大队堰头生产队30.5亩苎麻,二麻总产3830厅。平均亩产125.5斤,比头麻3190斤增产19.5%,占全年产量10604斤的36.1%。二麻高产,  相似文献   

19.
《中国麻作》1981,(1):5-6
阳新县是湖北苎麻主产县,年收三次,二麻产量一般比头麻低很多,没有地尽其利。从全县水平看,常年二麻亩产50斤上下,只占全年产量的30%左右。但是不少高产的社队,常有过之。例如:一九七五年白沙公社吴东城大队堰头生产队30.5亩苎麻,二麻总产3830斤。平均亩产125.5斤,比头麻3190斤增产19.5%,  相似文献   

20.
合浦县环城公社廉东大队林屋生产队,地处平原,田土属炭化黑色鸭屎泥。全队246人,平均每人耕地面积一亩。作物以水稻为主,次为花生。历年春种花生面积约占早稻面积的1/4左右。1977年春花生48亩,总产25776斤,平均亩产537斤,比1976年同期48亩,总产20160斤,平均亩产420斤,分别亩产提高27.8%,总产增加27%。该队获得花生丰收,这是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