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稻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是我国和许多亚洲国家当前水稻生产中最主要的害虫,也是湖北省水稻的主要迁飞性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2.
稻纵卷叶螟的简易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地水稻上的两迁害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来势猛、发生重.稻纵卷叶螟原是局部发生、间歇为害的害虫,但现在随着施肥量增大、种植优质稻和矮秆品种等因素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为害逐年加重;目前已成为影响水稻生产的常发性害虫.  相似文献   

3.
水稻螟虫历来是东台市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水稻品种更新、作物布局及栽培方法的改变、气候影响以及害虫抗药性的增强,螟虫的发生危害越趋严重,已成为水稻生产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4.
北方稻区水稻害虫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方稻区,特别是东北早熟单季稻稻区,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耕作栽培制度等因素的变化,其水稻害虫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逐渐增大,对北方优质水稻生产构成了较大影响。本文综述近年来北方稻区水稻害虫发生危害概况,分析引起害虫发生危害的原因,总结区域性的水稻害虫防治策略和技术。  相似文献   

5.
山东稻区是我国典型的单季中熟水稻种植区。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加剧、主栽品种更新换代及栽培制度变迁等,该区水稻害虫表现出新的灾变特点。以山东水稻主栽区临沂市郯城县1994—2009年水稻害虫监测预警与防控的历史虫情资料为基础,结合同期气象数据分析气候变化下水稻害虫发生及其危害损失,并评估植物保护措施的控害保产效果。结果显示年均温和年降雨量与二化螟和稻飞虱的发生危害面积和水稻产量损失之间相关不显著,但与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面积和水稻产量损失之间相关显著甚至极显著。可见,通过积极开展水稻害虫的准确监测和及时防控,可有效提高气候变化下水稻害虫的管理水平,从而确保粮食安全生产,进而保障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6.
黄后琚  韦春洪 《广西植保》2007,20(Z1):109-110
水稻"两迁"害虫是水稻最主要的害虫,在鹿寨县常年皆达到中等偏重程度发生.近3a来,"两迁"害虫在鹿寨县的发生较常年严重,发生程度达到大发生.  相似文献   

7.
根据2016年各地水稻“两迁”害虫、水稻螟虫、小麦条锈病、玉米螟、飞蝗等重大病虫害冬前基数调查结果,结合气象条件和作物种植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作出了2017年水稻、小麦、玉米和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的14种(类)重大病虫害的发生趋势预报.其中,小麦赤霉病、水稻“两迁”害虫等流行性和迁飞性病虫害重发风险高,水稻螟虫、水稻纹枯病、小麦蚜虫、玉米螟发生区域广、为害重,稻瘟病、小麦条锈病、玉米大斑病、马铃薯晚疫病在部分地区可达偏重发生,黏虫、飞蝗总体发生平稳,局地可能出现高密度点片,草地螟维持轻发生状态.  相似文献   

8.
越南水稻生产及其迁飞性害虫发生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越南水稻生产及其迁飞性害虫与病毒病发生为害情况,分析了中国与越南水稻迁飞性害虫的发生虫源关系,并就进一步明确我国水稻迁飞性害虫的主要虫源地及对我国的影响、迁飞发生规律提出了在深化与越南合作基础上,扩大与老挝、缅甸、柬埔寨等虫源地国家加强合作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甘毅 《植物医生》2008,21(3):9-10
水稻"两迁"害虫是金城江区水稻上危害最重的害虫之一,年危害损失10%~30%.通过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了"两迁"害虫的危害,并取得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二点黑尾叶蝉(Nephotettix uirescens(Distant)=N.impicticeps Ishihara)是一种重要的水稻害虫,以吸食汁液和传播病毒病的方式为害。当其种群数量较高时,感虫植株的生活力下降,分蘖减少,瘪壳率高。这种害虫也是水稻黄矮病、东格罗病、黄橙叶病、叶黄化病等病毒病害的传播媒  相似文献   

11.
2016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5年各地水稻“两迁”害虫、水稻螟虫、小麦条锈病、玉米螟、蝗虫等重大病虫害的冬前基数调查结果,结合2015年冬季和2016年春季全国气候趋势预测和作物种植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做出了水稻、小麦、玉米和马钤薯等主要粮食作物的14种(类)重大病虫害的发生趋势预报。其中小麦赤霉病、黏虫、水稻“两迁”害虫等流行性病害和迁飞性害虫重发风险高于上年,水稻纹枯病、水稻螟虫、小麦蚜虫、玉米螟发生区域广、为害重,稻瘟病、小麦条锈病、玉米大斑病、马铃薯晚疫病在部分地区有偏重发生可能,飞蝗和草地螟总体发生平稳。  相似文献   

12.
"两迁"害虫是水稻的主要害虫,近几年来在我区水稻发生程度呈暴发的态势,2008年已形成暴发的严峻局面,对水稻生产已构成严重威胁.全区早、中、晚稻种植面积分别为户2 333.33hm2、3 000hm2、2 333.33hm2,共计7 666.66hm2.  相似文献   

13.
稻飞虱是田东县水稻常发性、普发性、重发性害虫,近10 a来主害代发生都在3级以上,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根据田东县历年稻飞虱发生为害情况与气候、苗情、田间管理、防治措施等的关系,探讨提高稻飞虱防治效果的最佳方法和对策,最大限度地降低稻飞虱对水稻生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2011年4月15~16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北武汉举办了水稻害虫抗药性监测技术培训班。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就水稻害虫抗药性监测技术。重点是室内抗药性测定技术和方法,采集、递送试虫方法,以及水稻害虫抗药性变化动态和治理措施作了专题培训,研究提出了2011年水稻害虫抗药性监测和治理工作思路与重点,并进行了相关工作安排。  相似文献   

15.
水稻是遵义市主要粮食作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大面积推广种植杂交水稻,水稻稻秆蝇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危害逐年加重.第1代幼虫对秧苗的危害率一般为30%~50%,高的达90%以上,第2代幼虫伤穗率一般为10%~20%,高的可达50%以上,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为了更好地防治水稻稻秆蝇,近几年组织遵义县、桐梓县、道真县、余庆县、绥阳县、仁怀市,对水稻稻秆蝇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两迁"害虫是水稻生产的重大害虫.由于2007年"两迁"害虫的大量迁入,早稻主害代稻纵卷叶螟发生严重,卷叶率部分田块高达85%~100%,甚至叶片枯白.稻飞虱虫口密度之大,发生面积之广,是几年来没有过的,对的水稻生产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7.
水稻害虫是威胁水稻生产的一个极为重要因素,如果防治不当,轻则减产,重则绝收,给水稻生产造成极大损失。为了摸清荆州市水稻害虫的种类、发生为害特点,提高植保防灾减灾水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于2010年-2013年对荆州市水稻害虫进行了系统调查与普查,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了荆州市水稻害虫发生种类及发生为害特点。  相似文献   

18.
稻秆潜蝇是浙南山区水稻生产的重要害虫.通过推广薄膜育秧、绿肥田除草、选用抗性品种、实行健身栽培、生态控制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技术,可达到经济有效的防治效果.在水稻整个生长期可减少用药1~2次,稻秆潜蝇穗被害率减轻41.03%,病虫害损失控制在3.6%以内,稻谷增产9.2%,稻田害虫天敌蜘蛛和黑肩绿盲蝽分别增加38.1%和26.3%,获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陈锡院 《广西植保》2007,20(Z1):121-123
2007年上半年,水稻"两迁"害虫在宁明县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为害,第2代、第3代水稻"两迁"害虫发生面积达0.682万ha次,占早稻种植面积的124.24%;水稻"两迁"害虫发生的特点是: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同时发生为害,世代重叠,发生为害时间长,第2代稻飞虱比第2代稻纵卷叶螟发生重,第3代稻纵卷叶螟比第3代稻飞虱发生重.  相似文献   

20.
调查了保利(南昌)高尔夫球场草坪害虫种类和密度,其中以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和水稻切叶野螟、斜纹夜蛾、淡剑袭夜蛾等地面害虫对草坪造成严重危害。果岭草坪上的主要虫害是氮甲和蛴螬;发球台草坪的主要虫害有蝼蛄、蛴螬以及地上害虫;球道和高草区草坪上的主要虫害有蛴螬、蝼蛄、水稻切叶野螟、淡剑袭夜蛾、斜纹夜蛾等。掌握各功能区主要害虫的数量消长情况,可对高尔夫球场各功能区虫害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法,从而减少害虫对高尔夫球场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