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工作逐步进入到规模化、标准化趋势,对生猪养殖工作要求不断提升。生猪产地检疫主要是指对即将离开生产、饲养地的生猪实施检疫,并且通过合理的预防、控制等手段扑灭疫病,以便于有效促进生猪养殖产业稳定发展,从而保障人体健康以及公共卫生安全。本文将针对生猪产地检疫内涵进行详细分析,探究生猪产地检疫的困难与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生猪产地检疫是动物防疫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肉食品进入流通环节的第一道关口。近几年来,我们通过扎实有效的措施,狠抓生猪产地检疫,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我市的动物防疫工作,保证放心肉上市,确保了我市肉食品的安全。以下将我市的具体做法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侯文博 《中国猪业》2015,10(9):89-90
本文介绍了山东省诸城市昌城镇生猪、肉鸡产地检疫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该镇进行产地检疫的主要做法及产地检疫进行深入乡(镇)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陇西县采取了一系列的惠民措施,尤其是大力扶持生猪养殖.截至2015年底,全县的生猪存栏量已达到18万头,年生猪出栏量累计达23万头.按照国家农业部的规定出栏动物必须实行产地检疫,笔者在该县文峰镇畜牧兽医站主要负责动物的产地检疫工作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对陇西县生猪的产地检疫情况作简要的分析,相信本文将对在基层工作的动物检疫人员有一定的产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象山县于 1 996年开始实施生猪产地检疫 ,几年来 ,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 ,坚持常抓不懈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2 0 0 0年全县生猪产地检疫 7.37万头 ,检疫率达92 .1 %。2 0 0 1年 1~ 6月 ,全县出栏生猪 3.9万头 ,实施产地检疫 3.7万头 ,检疫率95.2 %。现将该县检疫工作情况介绍如下。1 基本做法1 .1 统一思想 ,形成共识 生猪产地检疫是动物检疫工作的基础 ,是防止患病动物进入流通环节的关键 ,是促进动物疫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手段 ,也是执法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该县年存栏生猪 6万头左右 ,其中散养户约占 3/4。因此 ,全县 36名检疫…  相似文献   

6.
生猪产地检疫是防疫工作的重要一环。为全面了解生猪产地检疫情况 ,笔者对台州市横街畜牧兽医中心站所辖地域进行了深入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1 生猪检疫工作概况 台州市横街畜牧兽医中心站所辖的横街镇、新桥镇、峰江街道、金清镇 (下梁片 )行政村 ,2 0 0 2年生猪存栏 1 6 549头 ,饲养量 341 2 2头。据调查 ,2 0 0 2年产地检疫 1 2 1 80头 ,占当年出栏生猪的 35.70 %。总体检疫率偏低。2 生猪产地检疫偏低的主要原因2 .1 客观因素制约 近年来 ,由于辖区生猪饲养渐趋萎缩 ,存栏量和饲养量显著减少 ,且饲养户较为分散 ,在具体实…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贯彻实施以来 ,动物检疫全面开展 ,生猪产地检疫进展快 ,工作顺利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因养猪分散 ,偏远山区仍存在如下突出问题。1 存在问题1 1 传统养猪 ,制约检疫 目前农村受传统养猪模式的影响 ,几乎家家养猪 ,每家每户养得不多 ,少则 1头 ,多则几头到 10几头 ,居住分散 ,路途遥远 ,交通不便 ,给产地检疫带来极大困难。养猪户离乡镇兽医站较远 ,生猪出栏不能及时主动报检 ;有的乡镇兽医站受人员编制影响 ,人手少 ,地处偏远 ,无法承担产地检疫重任 ;第三 ,产地检疫涉及千家万户 ,对产地检疫的方针、政…  相似文献   

8.
生猪产地检疫在整个产地检疫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部《“九五”动物检疫工作“四到位’其施方案》中提出,农村散养动物产地检疫率要达到90%以上,目前,许多地方生猪产地检疫尚达不到这一目标,原因是多方面的一首先是乡镇兽医站人手有限,无法承担起本乡镇分散农户所饲养生猪的产地检疫工作二是绝大部对农户离乡镇兽医站较远,生猪出栏时报检非常不便,影响其接受产地检疫的积极性;三是开展生猪产地检疫需收取检疫费,许多农户只顾眼前利益,千方百计逃避检疫如何克服上述不利因素,做好生猪产地检疫成为当前农村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养殖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尤其在生猪养殖方面,由于市场需求较大吸引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参与其中。但是猪流感和猪瘟等猪疫病的扩散导致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遭受了重大损失,且病猪肉制品的流通严重威胁了人们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做好猪的产地检疫工作,保障生猪养殖的安全是目前养殖工作的重点。该文对猪产地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产地检疫是指对在县境内流动的动物,在离开饲养、生产地之前所进行的临栏检疫。全面而有效地实施产地检疫是从源头抓起,促进免疫,控制染疫动物进入流通领域最有效的科学的检疫方法。也是提高动物疫病的综合防制能力,实现《动物防疫法})立法宗旨的关键所在。近几年,我市的产地检疫工作得到了稳步发展。以生猪为例,1996年,全市年出栏生猪213万头,检疫54万头,检疫率仅为25.36%;1997年,出栏生猪215万头,检疫116万头,检疫率为542%;1998年出栏生猪219万头,检疫159万头,检疫率达726%。在此,笔者就我市是如何开展产地检疫工…  相似文献   

11.
产地检疫是指对离开生产地之前的畜禽所实施的检疫,是控制畜禽疫病传播的第一道防线,是整个动物检疫工作的中心。开展产地检疫是动物防疫法赋予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是检疫工作向基层转移的主要内容。几年来,我县兽医卫生监督所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产地检疫模式,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按农业部要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我县的生猪检疫工作出现“一长一短”的局面,即生猪早在几年前就走上了“集中屠宰,到点检疫”的轨道,而猪的产地检疫覆盖率直到现在仍不理想,工作开展难度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由于…  相似文献   

12.
生猪产地检疫是指对即将离开饲养地之前的生猪实施的检疫,它是动物检疫工作的基础。当前,全国各地的动检部门由于认真贯彻落实了《动物防疫法》。使动物检疫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但是,这与加入WTO后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亟待改进和完善。现就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1 存在的问题 自农业部提出动物检疫工作要面向基层转移,全面开展产地检疫以来,促进了基层检疫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但从总体情况来看,目前产地检疫开展的情况还不甚理想,特别是山区生猪饲养较分散的地区,产地检疫开展的面还不是很广,也不够深入,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1 分散的养猪方式制约产地检疫工作的开展 目前,生猪饲养现状是农户散养较多,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而每家每户都养得不多。这种养猪模式,对生猪产地检疫的深入开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一是部分乡镇畜牧兽医站受人员限制,无法承担分散四方的成千上万生猪…  相似文献   

14.
生猪产地检疫是指对即将离开饲养地之前的生猪实施的检疫。它是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本文就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谈几点看法,与广大同仁商榷。1现状1.1我县是畜牧业生产大县,生猪年存栏18万头、出栏34万头。近年来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并连年获得省或市的畜牧生产先进表彰,满足了人民对肉食品的需求。但由于规模化养殖尚处在起步阶段,猪肉大多数是靠农村小型专业户、场和农家散养来供给。1.2产地检疫工作量大、面广且分散,靠目前全县仅有的60多位检疫人员是难以保证工作的全面开展。目前全县生猪产地检疫出证率…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生猪饲养主要分布在广大乡镇农村,点多面广,有的地方交通不便,村落偏僻,给乡镇畜牧兽医防检站实施对生猪的产地检疫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困难。乡镇站由于受基础条件差,交通、通讯工具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生猪的产地检疫工作不时出现漏检或者根本无法到点到户检疫的现象,这就不可避免地给有效开展动物防疫、检疫,让人民吃上“放心肉”留下了隐患。为能从根本上扭转这种被动的生猪产地检疫现状,针对乡镇生猪流动贩销的特点,提出做好乡镇生猪产地检疫工作的几点建议:1组建一支动物检疫员巡查小组,快速到点到户,实施检疫 在乡镇…  相似文献   

16.
产地检疫是指对县境内流通的畜禽 ,在离开饲养生产地之前所实施的检疫。它是搞好整个检疫工作的基础 ,是从源头切断疫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是促进畜禽疾病防治的有效措施。近年来 ,临沂市把产地检疫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抓好关键环节 ,立足实际 ,积极进取 ,不断探索和完善畜禽产地检疫的模式和措施 ,大大提高了产地检疫率 ,取得了明显成效。1 登记造册 ,建立生猪“户口”临沂市是养殖大市 ,畜禽饲养多而分散、流动性大。建立生猪“户口”可随时掌握生猪的饲养、存栏、出栏等情况 ,是加强产地检疫工作的重要一环。生猪“户口簿”由乡镇兽医站…  相似文献   

17.
动物产地检疫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域内动物离开其生产、饲养地之前的检疫。它是动物检疫工作的基础,是防止患病动物进入流通环节的关键,是促进动物疫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手段。 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辖11个县(市、区)。近年来,我市把动物产地检疫做为动物检疫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产地检疫工作得到了稳步发展。以生猪为例,1997年,全市年生猪出栏178万头,检疫100.39万头,检疫率为56.4%;1998年生猪出栏181万头,检疫141.54万头,检疫率为78.2%;1999年生猪出栏186万头,检疫1…  相似文献   

18.
产地检疫是检疫工作的基础,是发现、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的源头,我市在深化和完善产地检疫工作的同时,根据畜牧业发展形势和我市的实际情况,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认真梳理,全面总结制定了适合我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五种新模式,并在全市进行了全面推广,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开展,开创了动物产地检疫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正生猪产地检疫是指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境内流动的生猪在离开饲养地之前所进行的检疫,是生猪检疫监督的重要环节和第一道关口。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生猪及其产品流通日益频繁,生猪产地检疫已经日益显示出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搞好生猪产地检疫工作,实现生猪产地检疫率100%的目标,以保障畜牧业安全发展,保证人民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语:产地检疫是防疫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基层开展产地检疫的面逐渐扩大,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认真对待。一些地方则创出了一些较好的办法和经验,这将为进一步开展产地检疫、相互借鉴学习将发挥推动作用。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双轨同收"是搞好产地检疫的好形式,具体作法是: 一、双轨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 所谓"双轨同收",是生猪防疫双转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税费同收工作的简称。"双轨"就是实行生猪防疫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级政府为一轨,各级畜牧主管部门为一轨。政府部门负责制定政策,贯彻法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兑现奖惩。市政府对县政府、县政府对乡政府、乡政府对包片干部和行政村层层签定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级对一级,层层抓落实。目标责任制包括生猪数量、防疫密度、检疫率、病死率、税费同收数量等。畜牧主管部门主要制定防检疫规划,下达防检疫指标,实施防检疫计划,培训技术人员,督查防检疫质量等。市畜牧局对县畜牧局,各县畜牧局对乡兽医站,乡兽医站对包兽医和防检员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主要包括防疫密度、发病死亡率、产地检疫率、定点屠宰检疫率、税费收缴到位情况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