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榛子不同繁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榛子繁殖的几种方法。试验包括两个榛子栽培品种“Istrskadebelopodnaleska”(简缩为ID)和“Tondagentiledellanghe”(简缩为TL)以及三种繁殖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嫩枝扦插,插条采集于7月15日,在生根基质中生根10周以后调查根的生长情况。用IBA1000(10-6)处理ID得到最佳效果:经比较,处理的有80%插条生根,而未处理的只有35%插条生根。第二种方法是于5月末在本季内生长的新梢上环剥,平均获得37.5%的生根很好的植株,40%植株生根较好,22.5%植株未生根。第三种方法是于2月份在一年生木质枝上环剥,平均获得57%生根良好的植株。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环腐病、青枯病为细菌性病害,近年危害愈来愈重,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两种病害皆造成植株枯萎,但青枯病不变色;环腐病还有一种症状为枯斑型。病菌在种薯内越冬,从伤口侵入造成系统侵染。通过检疫,培育和使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地,合理轮作和施肥,加强田间管理,辅之以药剂,对两种病害实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3.
据调查,疫霉病在新疆喀什地区甜瓜主产区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有加重趋势。疫霉病主要危害植株茎基部,造成叶片萎蔫甚至死亡,严重发生年份发病率达100%,损失达80%~100%,造成甜瓜品质及产量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4.
王宏平 《蔬菜》1999,(7):21-21
番茄条斑病毒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植株发病后,茎、叶、果都可受害,甚至没有产量。近几年偃师市番茄条斑病毒病一直处于上升阶段,为害呈逐年加重趋势,1998年,几乎所有种植番茄的田块都受到不同程度为害,一般田块发病率40%,高的达70%以上,部分田块绝收。发病重的植株主茎条斑面积占主茎面积60%,最大的病斑长达60cm,许多植株条斑绕茎一周,结果很少,即便结果也没有食用价值,由于对该病目前没有较好的药剂防治,造成损失极大。一、发病原因1.毒源多该病由TMV条斑株系引起,TMV与其它病毒复合侵染也可引…  相似文献   

5.
张宝奎 《蔬菜》2000,(8):21-21
为解决茄子土传病害发生严重,难以控制的问题,近几年推广了茄子嫁接栽培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生产中,仍有部分嫁接后的茄子植株发生黄萎病等土传病害,有的发病率高达10%以上。通过实地调查表明,引起部分植株发病的原因是由于在生产中某些技术环节处理不当造成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需要在今后的生产中加以注意。 一.嫁接后发病的主要原因 1.砧木选择不当现在生产中用于茄子嫁接砧木的主要有赤茄、CRP和托鲁巴姆,其中CRP和托鲁巴姆属丁高抗砧木,而赤茄本身在栽培中就有10%~20%的植株能感染黄…  相似文献   

6.
核桃黑斑病又名黑腐病,属细菌性病害。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东等核桃产区均有发生,常造成核桃幼果腐烂,引起落果。据对河南安阳等地调查,一般植株受害率达70%-90%,果实受害率10%-40%,严重时达65%以上,造成果实变黑早落,出仁率含油量均降低。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猕猴桃蛀干类害虫的防治近几年来,随着猕猴桃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病虫害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发展,特别是蛀干类害虫已直接威胁猕猴桃建园的成败,被害植株可造成全株或部分枝干枯萎死亡,受害率达15%~40%。现简要介绍几种主要蛀干害虫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线辣椒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各地均有发生,严重时造成植株大片枯死,果实腐烂。据笔者2003~2007年对陕西陇县线辣椒疫病发生田调查,一般田块病株率达35%~70%,平均损失率为20%~30%,严重者达50%左右,造成严重减产,经济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9.
核桃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黑斑病又名黑腐病,属细菌性病害。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东等核桃产区均有发生,常造成核桃幼果腐烂、引起落果。据对河南安阳等地调查,一般植株受害率达70%-90%,果实受害率10%-40%,严重时达65%以上,造成果实变黑早落,出仁率、含油量均降低。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三角梅根系长势旺,若长年在过小的盆器中生长,老化的根会长满且缠绕土球而使新根的生长发育不良,基质经长久栽培使用也会造成土壤理化特性下降、盆土易板结。因此,为使植株生长良好,盆栽三角梅至少每两年(最好能一年一次)换盆一次,多年老株还需更新树冠复壮,防止水肥不足,植株衰老不开花。秋、冬季是三角梅的盛花期,若秋季换盆则易造成开花较差或延迟,换后植株来不及恢复还易造成植株冬季受冻,  相似文献   

11.
药害是指因农药或激素使用不当而引起的作物植株的病态反应,包括组织损伤、生长受阻、植株变态、减产等一系列非正常生理变化。由于设施蔬菜所处环境的特点是低温、弱光、高湿,因而蔬菜长势弱,抗性及自然补偿能力比较差,极易发生药害,一般造成产量损失10%~15%,严重的超过30%,甚至绝收。药害已成为设施蔬菜生产中突出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大蒜叶枯病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大蒜耕作制度及栽培环境的不断变化,大蒜植株抗病性逐年降低,因大蒜病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我地部分蒜田,由于连年重茬种植,病害呈急剧上升趋势。据调查,大蒜叶枯病造成损失达20%-30%,严重年份及部分地块损失达到50%以上,甚至80%~90%,极大挫伤了蒜农种植积极性。大蒜叶枯病已成为制约我市大蒜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菌核病是土传真菌性病害,常造成植株枯死或腐烂。其寄主十分广泛,可侵害64科383种植物,蔬菜作物包括西葫芦、番茄、茄子、甜椒、菜豆、莴笋、白菜、黄瓜等,是保护地蔬菜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受害的地块产量损失10%-30%,重者达90%以上。现将大棚西葫芦菌核病识别及防治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沿海地区栽培土壤为含盐较多的海积物,由于应用城市粪肥和过度使用精饲料饲养的禽畜的粪便,又因处于特定的环境(玻璃或固定式大棚连年重茬),很容易产生次生盐渍化。近几年调查表明次生盐渍化的土壤生长的蔬菜植株矮小发育迟缓,苗期易猝倒,中后期徒长茎秆扭曲,地表有的白根或近地面节生须根,根系难扎于土,叶果表面有褐斑,造成落花落果,严重的植株枯萎甚至死亡。茄果类蔬菜减产20%~50%,瓜类蔬菜减产30%~70%,一般连作2年就不能再种。经过多年的试验,采用综合的农艺措施,可有效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恢复土壤生产…  相似文献   

15.
田江  严军 《上海蔬菜》2008,(5):78-79
辣椒死棵病是造成辣椒植株死亡的几种病害的总称,也是近年来影响辣椒生产的重要病害。它的发生不仅直接影响了大田辣椒的生产,同时也给辣椒制种带来了严重危害。该病具有发病急、危害重、损失大的特点,轻者减产20%-30%,重者绝收。防止死棵病已成为当前辣椒生产,特别是辣椒制种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年初,我国南方大范围持续低温、降雪和冻雨等灾害性天气,造成遂昌县大面积板栗树出现枝干断裂、树体冻伤和植株死亡。采取及时清园修剪、回缩更新、高接换种、抹芽、早摘心、多次摘心剪叶等措施,经过1年的精心管理.受灾树体得到初步恢复,预计2009年株产可达3-4kg,达到受灾前40%~50%产量  相似文献   

17.
鲁南山区核桃黑斑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黑斑病又名黑腐病,属细菌性病害。在各核桃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常造成核桃早期落叶,幼果腐烂,引起落果。在鲁南费县芍药山核桃产区调查。一般植株受害率在60%-70%,果实受害率10%-30%,严重时在60%以上,造成果实变黑早落,出仁率含油量均降低,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品质。苗期叶片受害比大树重,病苗率往往高达80%。为了有效地控制黑斑病危害,提高核桃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博州地区马铃薯甲虫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又名蔬菜花斑虫,是一种极具毁灭性的检疫性害虫,主要以成虫、幼虫为害茄科作物,最适寄主是马铃薯、茄子,其次是番茄、辣椒、烟草等作物,还可取食天仙子、龙葵、曼陀罗属茄科植物。取食植株叶片、嫩茎、花蕾和叶芽,尤其是在马铃薯始花期至薯块形成期为害,给蔬菜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般减产30%~50%,有时高达90%。  相似文献   

19.
桑白蚧是危害多种果树的一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属同翅目,盾蚧科,在陕西关中猕猴桃产区普遍发生。2007年,受秋雨及部分果园过于密闭等因素影响,陕西眉县85%的猕猴桃园有桑白蚧发生危害,严重受害果园达47%,受害植株高达82%以上,造成部分枝条枯死甚至全株衰弱,严重地影响了猕猴桃树的正常生长及花芽形成,受害树树势被严重削弱。为此,笔者对桑白蚧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作了调查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种芽的大小对生姜须根的影响较大,中、小芽植株的根系总量比大芽高20%左右,而须根高50%以上,肉质根则基本相近;由于须根是主要的吸收根,因此根的吸收表面也以中、小芽为大;在盛长初期,中、小芽植株根系的伤流量均比大芽植株高近20%,伤流成分含量中、小芽也显著高于大芽,特别是k+含量高50%左右。最后测产,中、小芽处理均比大芽处理增产4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