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我省蚕茧主产区——安康地区,近年来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养蚕布局也在逐步改变。以安康县为例,1965~1974年的十年,夏秋蚕发种量平均占到全年的33.3%,蚕茧产量占全年的22.7%;1975~1979年,夏秋蚕发种量上升到41.77%,产茧量占到28.94%;1980~1982年的三年夏秋蚕发种量增到51.3%,产茧量占全年  相似文献   

2.
蚕桑珍闻     
<正> 安康地区蚕桑生产形势好安康地区80年栽植成片桑园60737亩,栽零星桑1352万株;育良桑苗7691亩,育实生苗9677亩;总产茧达到35万担,占全省产茧量的86.2%。7个基地县产茧量都超过了30万斤。产茧10万斤以上的区有18个,3万斤以上的公社39个,户均工张蚕的生产队164个。该区今年共发种105700张,发种量比去年增长了39.5%,蚕茧净增110万斤,比  相似文献   

3.
<正>在蚕桑生产处于低潮时期,蚕农思想情绪低落时,海安县各级政府由于采取一系列扶持措施,并向群众反复做好“行情”解释工作,全县蚕桑生产比较稳定.1996年春蚕、中秋蚕发种量分别为16.57万张、15.89万张,分别占全省总饲养量的1/9、1/6,比过去几年发种量占全省比例提高45%左右.在全省桑园面积急剧减少,发种量不及往年一半的情况下,海安县发种量及产茧量在全省减幅最小.全县蚕桑生产之所以能保持比较稳定的格局,与近几年采取一系列举措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4.
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中一项操作精细、技术性强,直接影响蚁蚕孵化、蚕儿体质强健的关键环节。射洪县这几年随着蚕桑生产的不断发展,发种量不断增加,目前年发种量20多万张,季催青多达7万张,催青工作则更重要,催青的责任也就更重大了。据本人20多年的普种催青实践,从蚕种出库,催青人员的确定,催青设备的配制,催青中温湿  相似文献   

5.
2011年安康市采取合同订购的方式饲养蚕种24.96万张,与去年相比减少17.6万张,发种量下降41.4%。针对发种量下滑的严峻形势,分析了原因,提出了稳定蚕桑生产的六项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安康地区蚕桑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每年的发种量、产茧量、生丝产量都名列全省第一。但如何满足群众养蚕的需要,制出优质高产的蚕种,安康地区蚕场种的具体做法是在乡村挂钩设点,实行合作制种。这个蚕种场建于1956年,1958年开始投产,现有职工干部184人,其中科技人员22人,1958年投产年产量4000张,到了1978年以前,制种量长期徘徊在3~5万张之间,如何扩大再生产?1978年崔献忠、刘建春担任党支部书记和场长后,首先对场原生产机构进  相似文献   

7.
<正> 我省大部分地区处于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气侯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土地辽阔,是栽桑养蚕的好地方。蚕茧和丝绸长期是陕西的重要产品和主要的出口商品,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们一定要把这个传统产品发展好。一、我省蚕桑、丝绸生产现状1.1992年,栽桑面积已达75万亩,比1949年增长44倍,其中安康地区48万亩,占全省的64%。全省养蚕44.25万张,其中;安康地区35.6万张,占全省的80.45%,汉中地  相似文献   

8.
顾锦华 《中国蚕业》2007,28(2):45-47
海盐县现有桑园3200hm2,全年发放蚕种11万余张,生产蚕茧5400t,居全省第6位,是一个蚕桑重点县。海盐县秋蚕分为中秋蚕和晚秋蚕,二秋发种量占全年发种量的52%以上,生产量占全年总生产量的43%左右。一般年分秋蚕张产稳定在35~40kg,低于春蚕张产。在特殊年分如1999年、2003年中秋,由于桑树病虫害暴发,张产分别只有26.1kg和  相似文献   

9.
蚕事传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桑通报》2009,40(1)
●2008年全国蚕业生产概况据中国蚕业信息网对16个蚕业主产省、区2008年蚕业生产情况调查统计,全国发种量约为1750.8万张,同比减少约17.24%;生产蚕茧约65.86万t,较去年减少约12.8万t,同比减产约16.27%;桑园面积为84.6万hm2。生产一代杂交蚕种1814.5万张,比去年减产369.7万张,同比减少约16.93%。全年收购桑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我省蚕桑生产迅速发展,蚕种需求量逐年上升,由八十年代末年发种量700万张增到现在900余万张。四川人多地少,蚕区大部分是方山丘陵,要拿出大量土地栽桑建蚕种场是困难的,原蚕区收茧制种是一条蚕种生产的重要途径。全省110余个蚕种场,仅有47个蚕种场有自有桑园1万余亩,其中一半左右集中在省属场,除满足原原种、原种生产用桑外,余桑生产的普种远远不能满足蚕桑生产的需要,全省85%的蚕种生产量靠原蚕区收茧制种。原蚕区是四川蚕种生产的  相似文献   

11.
《北方蚕业》2008,29(3):62-62
2008年全国春期桑茧生产呈“三降一升”的局面,即春期蚕茧产量约33.2万t,降幅7.2%左右;发种量约857万张,比去年同期下降约8.3%;生产一代杂交种约1277.9万张,降幅7.0%;春茧收购价格总体平稳,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据此预测,2008年全国桑蚕茧生产量可能超过71万t;发种量达1960万张。  相似文献   

12.
秋蚕生产是阆中市三季养蚕布局中的主季,其发种、产茧量多年来均占全年的45%左右,1983年~1992年的10年里,累计发秋种27.96万张,产茧713.25万公斤,平均秋蚕单产为25.5公斤.但近5年来,发种量虽占45%,而产茧却只占全年的25%~30%.1993年~1997年秋蚕单产在14~17公斤之间,5年累计发秋种26.32万张,产茧432.2万公斤,单产平均仅为16.4公斤.总产下降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单产下降所致,增加生产而不能增收,针对阆中实际情况,如何养好秋蚕夺高产,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3.
1 历史沿革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根系发达,阔叶常绿,有利于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增加森林覆盖率,附产物可制药、酿酒、作饮料及保健食品.栽桑养蚕在我县已有500多年历史,属传统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县桑树资源及蚕茧生产经历了五千时期:一是恢复发展期,从1950年至1960年,桑树从957万株,发展到1963万株;二是直线下降期,从1961年至1965年,那时因受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桑树毁掉30%左右,发种量下降到2万张;三是起伏徘徊期,从1966年至1979年,全县也只有桑树3562万株,经过13年,发种量长期在4~5万张  相似文献   

14.
重庆蚕业历史悠久,丝绸文化源远流长,建国四十多年的历程曲折艰辛,几度兴衰.1995年以来,丝绸市场极度疲软,茧贱伤农,更兼农村劳力缺乏,养蚕设施落后,养蚕水平低下,蚕病爆发,蚕农收效甚微,因而导致全市蚕桑生产一落千丈.以铜梁县为例,发种量由1995年的12.8万张下降到今年的6.5万张,产茧量由1995年的197.9万公斤下降到今年的约85万公斤,发种量、产茧量分别下降了49.2%和57%,发种量退到了1979~1980年的水平,产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我国蚕桑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形势一样,结束了持续三年的下降态势,开始出现转折,各项发展指标较上年均有明显增长。尤其是蚕茧价格创历史新高,极大地调动了蚕农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蚕桑产业的回暖。一是面积扩大,发种量大增。全国桑园面积1 210万亩,同比增加26万亩,发种量1 576万盒(张),同比增加140万盒(张);  相似文献   

16.
<正>四川省三台蚕种场建场于1937年,地处绵阳市三台县主城区,是四川省农业厅直属事业单位,核定编制283人,现有在职职工164人,离退休职工175人。在职人员中,高级技术职称23人、中级7人,工人技师30人,技术工人占95%以上。蚕室8幢近2万m~2,年生产能力原原种5万蛾,原种5万张,普种18万张;具有季冷藏、浸酸、保种、检种70万张蚕种的  相似文献   

17.
区蚕业指导所新育成的桑蚕新品种3新×5091(正反交),我县在1986年定点试养的基础上,1987年春秋蚕期进行了较大面积的中试及推广.推广量全年达到6036.5张,占全县当年发种量19766张的30.53%,实养量为5630.75张,占全年总实养量19319.75张的29.15%.其中春蚕期推广1886张,占全县春期饲养量11238.5的16.78%,秋期推广4150.5张,占全县秋期发种量8527.5张的48.67%,春秋蚕期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新品种在我县全面的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李玉泉 《广东蚕业》2001,35(1):16-17
罗定市蚕种场创建于1978年,曾经历蚕桑生产的兴旺时期,最大年制种量超13万张,年发种量最高也达近10万张,但在蚕桑生产低潮时,也曾出现半年制种,半年放大假,年发种量仅2万余张的惨淡局面,经历困难艰辛,面对20世纪90年代末的蚕桑生产恢复发展,全场人员牢牢把握机遇,上下团结一致,针对市  相似文献   

19.
<正> 三台是个有140多万人的农业大县,有26万户养蚕,蚕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2%左右,蚕桑生产已成为活跃农村经济,促进丝绸工业发展的骨干项目。但是,蚕茧生产仍然存在单产低、质量差和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1991年全县发种32.3万张,产茧6840吨,与80年代初相比,发种量增加了1.76倍,而产茧量  相似文献   

20.
韦波 《广西蚕业》2002,39(3):34-36
20 0 1年 1 1月 1 6日~ 2 3日以区农业厅经作处何彬处长为团长的广西蚕业代表团先后赴浙江省杭州、桐乡 ,江苏省无锡、海安、东台等市县考察两省的蚕业生产情况 ,此次考察活动得到了江、浙同行的热情接待和大力支持 ,同时也通过相互交流 ,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使这次活动获得了圆满成功。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1 江、浙两省蚕业生产基本情况目前浙江省桑园面积为 1 1 4万亩 ,比上年上升了 1 1 .82 % ,约占全国桑园面积的 1 0 .85% ;2 0 0 1全年发种量为 2 59万张 ,比上年增加了 4 .85% ,约占全国发种量的 1 6 .37% ;全年鲜茧产量为 1 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