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倪奎 《四川蚕业》2010,38(2):25-25,49
多年以来乐至县桑树虫害有桑尺蠖、桑红蜘蛛、桑毛虫、桑梢小蠹虫、桑瘿蚊、桑天牛、桑螟等。对桑树的为害主要体现在春季桑芽的虫害上,而为害叶片、新梢、枝条、枝干、根系的虫害较轻。其中对桑的为害又以桑尺蠖为主,其次是桑红蜘蛛。2010年3月30日进行调查,桑尺蠖株为害率为35.7%,红蜘蛛株为害率为10.4%,桑毛虫株为害率为5.8%。  相似文献   

2.
<正> 早春桑园害虫的发生,比较一致,在这个时期,防除效果亦高。还有,同时可防除数种害虫,从而,可以节约人工和药剂费用。现将防除的方法简述如下: 1、桑象虫、桑介壳虫的同时防除早春桑树发芽期,桑象虫的成虫即从树皮下的巢室出来活动。还有,体内充满成熟卵的桑介壳虫,这时亦到了产卵直前状态。(临界产卵期)看准这个时期,选择附表中适合杀灭这两种害虫的药剂,对桑树整株进行药剂喷洒。 2、菱纹叶蝉、桑木虱、桑毛虫、桑尺蠖的同时防除。驱除的对象是:萎纹叶蝉刚孵化的若虫、桑木虱的越冬成虫,桑毛虫和桑尺蠖的  相似文献   

3.
黄荣 《四川蚕业》2002,30(3):16-16
<正> 桑瘿蚊是我市的成灾桑树害虫,发生代次多,第1、2、3代危害严重,特别是第2代危害最为严重,梢为害率达59%,株为害率达95%,造成春叶减产,夏蚕发种减少。防治桑瘿蚊关键在于测报准确,本文拟从物候期入手,探讨测报桑瘿蚊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害桑树芽和叶的害虫种类多,数量大,为害期长,造成的损失较大,直接影响蚕茧生产。据笔者对浙江省诸暨市牌头镇20多hm2连片桑园近10年的调查得出,常年为害桑树芽叶和桑叶的害虫不下20种,而造成较大为害的主要有桑象虫、桑毛虫、桑尺蠖、野蚕、桑螟、叶甲类...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当前为害桑树的主要害虫桑尺蠖、桑螟、桑红蜘蛛、桑白蚧、桑象虫、桑蓟马、黄星天牛、桑毛虫、斜纹夜蛾等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特点,并介绍了为害桑树的桑树疫病、芽枯病的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桑瘿蚊发生规律调查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学奎 《四川蚕业》2014,(1):48-48,50
<正>桑瘿蚊是为害桑树顶芽的害虫,体型小,周期短、繁殖快,常因幼虫吸食顶芽汁液,造成新梢顶芽勾头、凋萎、发黑脱落、枝条封顶、侧枝丛生,严重影响桑树单株产叶质量,特别是对农村的冬季重剪桑树为害最重。该虫一旦发生,来势凶猛,短时间内很可能蔓延成灾。为准确掌握我区桑瘿蚊的发生情况,笔者于2011年对该虫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相关情况报道于后,以便准确预测和防治桑瘿蚊的为害。  相似文献   

7.
<正> 桑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是以夏秋季为害为主的一种微体昆虫。它以幼虫为害桑树嫩芽,被害芽轻者受伤弯曲畴形,影响生长;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在桑树害虫防治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重庆市北碚区现有桑园367hm2,其中用于养蚕的桑树只有67hm2,生态桑267hm2(含撂荒桑园),果桑33hm2。由于近年来养蚕数量的大幅下降,蚕农不愿意投入劳力,对桑树的管护松懈,农业防治工作也被忽视,桑树害虫的发生较以前有所加重,导致桑树害虫猖獗。其主要害虫有桑尺蠖、野蚕、桑毛虫、桑螟、桑蟥、桑卷叶蛾、桑橙瘿蚊与桑瘿蚊、桑蓟马、桑叶螨、桑象虫、桑天牛、蜗牛等。多年来一直以化学农药作为桑树治虫的快速  相似文献   

9.
<正> 准确预报桑瘿蚊幼虫发生期,是提高桑瘿蚊防治效果的前提。为调查我县桑瘿蚊各代幼虫的发生期,特于1990~1991年在威坪桑树病虫测报点进行了采用套袋法预测预报桑瘿蚊幼虫发生期的试验。一、试验方法1、套袋用纱布袋的制作用普通纱布(孔径0.1mm)制成20cm×12cm 的纱布袋,袋口系有收口线绳,用以扎紧袋口。要求口袋有透气性,又能阻止桑瘿蚊成虫进出口袋。2、套袋方法与虫芽率调查  相似文献   

10.
<正> 桑瘿蚊是我市为害桑树嫩芽的主要虫害,1990年已扩展到14个乡镇的3.5万亩桑园,占桑园总面积的53.8%。为了使桑瘿蚊的为害减轻到最低限度,1990年我市组织力量开展了联防联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桑瘿蚊为害与对照区相比降低了85%,同时对桑蓟马、红蜘蛛、桑螟、野蚕等多种害虫减少了60%以上,在联防联治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张士刚 《广西蚕业》2003,40(3):48-48
夏秋季节既是桑树生长茂盛季节,又是采摘桑叶的频繁季节,同时也是病虫害的高发季节。此时能及时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对于养蚕安全、高产高效至关重要。夏秋两季桑园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措施是:一、药剂防治。为确保蚕儿用桑安全,夏伐后立即喷洒50%辛硫磷乳剂1000倍与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混合液,或喷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可兼治桑象虫、桑尺蠖、桑毛虫、野蚕等多种害虫。上年有桑瘿蚊为害的桑园,于6月底至7月上旬和8月上旬2次在桑园地面撒施甲基异柳磷毒土;若桑芽已被桑瘿蚊为害,可用80%敌敌畏与40%乐果乳剂800倍液混合喷洒顶芽,除防治桑瘿蚊幼…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桑树病虫发生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旭东 《江苏蚕业》2005,27(1):24-25
<正>1桑树病虫发生现状江苏省近几年桑树病虫的发生已得到有效控制,无较大范围的桑树病虫发生,特别是各蚕种生产单位所辖桑园的病虫危害已得到根本治理,桑园全年基本做到无病虫发生。从全省调研及各地蚕业工作者的反映来看,主要发生危害的桑树害虫有:桑螟、桑尺蠖、野蚕、桑象虫、桑蓟马、桑叶螨、桑毛虫、艾枝尺蠖、天牛、桑卷叶蛾、蜗牛等,桑树病害有:桑疫病、桑膏药病、桑枝菌核病、桑拟干枯病等。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危害成灾的桑瘿蚊得到有效控制,曾经为害猖獗的桑黄化型萎缩病已经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3.
夏志松 《中国蚕业》2005,26(3):71-72
桑瘿蚊属双翅目(Diptera)、长角亚目(Suborder Nematocera)、瘿蚊科(Cecidomylidae).我国发生的桑瘿蚊有为害桑苗、幼年桑树根颈部的根瘿蚊(又称黄瘿蚊)、为害桑叶的叶瘿蚊(又称黑瘿蚊)、为害桑椹的椹瘿蚊、为害桑树枝条的桑枝斑瘿蚊和为害桑树枝条顶芽幼叶的桑芽瘿蚊等许多种,其中以桑芽瘿蚊分布最广、危害最重.  相似文献   

14.
邳州市桑树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荣汉 《蚕桑通报》2010,41(1):30-31
<正>邳州市桑树虫害主要为桑象虫、桑橙瘿蚊以及各种鳞翅目害虫,病害主要为桑疫病、拟干枯病和黄化型萎缩病等。1桑树虫害发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桑瘿蚊生活史观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桑瘿蚊是为害桑芽的害虫,属双翅目,瘿蚊科.在我国部分省份曾发生为害.本省1972年初次在临安县武隆乡后营村发现,目前已扩展到数县,并正在向毗邻的山区蔓延.桑瘿蚊为害的特点是来势猛,蔓延快.且由于桑瘿蚊发生在桑树旺盛生长期,桑树受害后.桑条短小,层层开杈,产叶量降低.叶质硬化快,叶形小,采桑费工.桑树如连续反复受害,会严重影响树型养成,促使树势衰老.并打乱了秋蚕的生产安排.据调查,发生桑瘿蚊为害而未及时防治的,每亩夏秋叶要减产28.5% .为了解我省临安一带桑瘿纹的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为控制桑瘿蚊的为害提供依据.我们在桑瘿蚊发生地区蹲点,对桑瘿蚊的生活史进行了观察,现将初步调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阳春三月,气温回升,万物复苏,桑树发芽开叶,桑树的各种病虫亦结束越冬,开始出蛰为害桑树或侵染桑树.春季是桑树病虫多发季节,成灾季节.春季(四川包括重庆地区)的主要桑树病虫有桑象虫、桑尺蠖、桑毛虫、桑梢小蠹虫、桑瘿蚊、桑螟、蓝尾叶甲、褐金龟、桑树断梢病、桑黑枯型细菌病等,每年损失春叶达15—20%,严重的达40%以上.因此,抓好春季桑  相似文献   

17.
今年桑树病虫害发生,在我市是中等年份,由于测报准确,防治措施有力,春季一、二代桑瘿蚊、桑象虫的为害损失较小,春茧获得丰收.桑粉虱、叶螨类、桑蓟马等小型害虫发生量较往年偏少,为害偏轻,以桑螟、桑尺蠖为主的鳞翅目食叶性害虫,发生量中等偏大,特别是三、四、五代桑螟发生较重,助长了秋蚕蚕病的发生,使秋茧欠收.九月以来雨量偏多,阴雨天气长,给桑白蚧、桑膏药病造成了良好的环境,故而桑白蚧、桑膏药病发生面宽、量大,为害严  相似文献   

18.
桑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以幼虫寄生桑树顶芽内,用口器咬伤顶芽组织,吸食汁液,轻者造成顶芽畸形弯曲,重者造成“止心“,腋芽萌发,侧枝丛生,叶质老化,树势矮小,桑叶减产20%~40%。目前该虫已成为我县桑树主要害虫之一。笔者经几年对桑瘿蚊的调查、防治,总结出一整套防治桑瘿蚊的综合措施。1 桑瘿蚊的生活规律桑瘿蚊在我县1年发生5代,各世代幼虫发生期一般为第1代在6月中旬末;第2代在7月上中旬;第3代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4代8月中下旬;第5  相似文献   

19.
桑橙瘿蚊是一种以幼虫寄生于桑树顶芽,以口器挫伤顶芽组织,吸食汁液为害桑树的微体害虫,该虫发生周期短,繁殖速度快,一旦发生,来势凶猛,蔓延迅速,为害严重:防治难度大,易于暴发成灾,是一种毁灭性虫害。  相似文献   

20.
潼南县近年桑瘿蚊危害猖獗。据1991年观察调查:桑树株危害率100%,新梢止芯率60~80%,造成春叶减产30~35%,春茧减产48%。为防止桑瘿蚊再度成灾,于1992年3月建立了桑瘿蚊测报体系,从3月下旬至5月中旬,隔日在田间剥芽查虫,调查有虫芽数和100芽虫口数。4月8日为第1代幼虫的最大虫量日,占其50%虫量的调查日期为4月6日,定为幼虫孵化高峰期。根据四川桑瘿蚊第1代的世代经过29天左右,预报了第2代桑瘿蚊幼虫的最佳防治时期为5月1~5日,并根据有效基数预测法,推测出第2代桑瘿蚊发生量足以成灾。为此,及时组织了防治;又通过田间剥芽实查:证实了第2代桑瘿蚊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预测基本准确。药剂防治调查证明:用40%乐果乳油500倍液喷梢头,其防治效果因喷药次数而异,在孵化始盛期至高峰期只喷药1次者。为44.56%,连续喷药两次者为88.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