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当前,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作为农业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机械化,已被提上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2.
<正>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中国农业已经进入以机械化生产方式为主导的新时代。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重要任务,这是国家对新时期农业由实现主要作物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向全程机械化推进,同时向全面机械化发展的战略部署,是促进现代农业向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措施。探索农业全程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并已经为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的发展实践所证实。我国“十五”计划明确提出要“推进农业机械化”,全国人大正抓紧制定“农业机械化促进法”。2003年底,农业部农机化司召开的全国农业机械化形势分析研讨会提出,农机行业要齐心努力,“同唱一首歌,共促农机化”。刚刚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提速,在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基础愈发深厚、农业机械化装备不断升级的今天,"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忙劳作场面已逐渐成为历史画面。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成为农业科技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发展前景。一、当前延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状况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机械化的起步,得力于国有农垦企业的进入与发展,伴随着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受到更多的认可,这种  相似文献   

5.
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要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谈不上农业的现代化,而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简称农机推广)是将农机化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农业机械化、振兴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因此,加快推进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创新十分重要而且非常必要。现就田东县农机推广体系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特别是2004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视上升到一个历史高度,而我国农业未来发展方向是实现现代化.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两大任务的重要保证和重要手段,而农机科研与推广事业的全面发展是农业机械化的前提与保障,因此,必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2008年,无锡在全国地级城市中率先基本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同时,无锡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也已进入重要发展阶段。今后,无锡的农机化发展将进入一个重要转折期,农机化发展工作重心将进行战略大转移,即由过去偏重稻麦生产机械化发展,转向以巩固稻麦生产机械化并更加注重现代高效农业农机装备现代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特别是2004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视上升到一个历史高度,而我国农业未来发展方向是实现现代化。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两大任务的重要保证和重要手段,而农机科研与推广事业的全面发展是农业机械化的前提与保障,因此,必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发展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农业机械化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中央对农业和农机大量投入,对农机实行补贴,使得农业机械有了快速的发展。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只有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才能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介绍沈阳市城郊乡红星村以发展农业机械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成功经验,讨论农业机械化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指出辽宁省需要在农业投入、农业生产机械化组织、土地承包方面继续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正>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连续十年出台中央1号文件,把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内容,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支撑作用越来越重要。1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作用和意义1.1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制约因素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业机械化、建设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现在,我国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时期,尤其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和近几年中央采取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重要转机.为此,通过分析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力求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保持清醒的认识,把握契机,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实现农业现代化,要以实现农业机械化为前提。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发展农业机械化,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连续9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其中2012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这  相似文献   

14.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实现农业现代化,要以实现农业机械化为前提。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发展农业机械化,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连续9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其中2012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这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实现农业现代化,要以实现农业机械化为前提。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发展农业机械化,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连续9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其中2012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这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法律,是农业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兴机富民”的法律。它的施行,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依法行政的新阶段,必将有力的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向前发展。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迅速发展,农机装备总量、农机作业水平、先进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对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亿万农民的欢迎,得到了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今年,中央把“三农”工作作为…  相似文献   

17.
当前,新疆农业机械化发展已进入了历史以来最好的机遇期。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思路及目标任务是,围绕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建设,以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推进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着力促进农机、农艺、农业经营方式协调发展,着力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在提  相似文献   

18.
农业要实现现代化,首先要发展农业机械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农机化的发展进入了依法促进的新阶段。随着几年中央1号文件的连续公布,把解决“三农”问题当作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给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9.
无论从中央宏观决策看,还是从社会发展规律看,经济发达地区必然要承担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特别是农业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主要标志"这一论断充分表明农业机械化是判断和验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准。番禺,作为广州经济重镇,近年来不断为南沙国家新区的发展"让利",这种"让利"不仅仅是  相似文献   

20.
1农机试验推广鉴定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三个进入”的科学判断,表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农业机械化事业正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解放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