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大豆产业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产业化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各界对产业化认识仍不到位,本文通过对国外大豆产业化的考查,对我国产业化的内涵、特征与原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浅谈中国大豆种业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豆种业的发展是大豆产业化形成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它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是保证生产用种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大豆种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发展现状,以及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许海涛  王友华  许波 《种子》2006,25(8):64-66
通过对河南省大豆产业化发展优势的分析,指出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提出发展大豆产业化的具体措施,对于我省乃至黄淮海地区农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豆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针对我国大豆产业面临的新特点,要振兴我国大豆产业,必须充分发挥良种和栽培技术的增产作用,抓好大豆品种布局和先进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实施大豆专用品种产业化,国家也应在政策和资金投入上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5.
周口市菜用大豆生产规模小,缺乏优质菜用大豆品种,栽培技术掌握不熟练,产量较低,影响菜用大豆生产的发展.加强优质菜用大豆品种的选育,规范栽培技术,发展产业化种植,提高菜用大豆品种的品质和产量,对推动周口市菜用大豆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发展套作大豆促进四川大豆产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四川省旱地农业发展新模式"麦/玉/豆"为例,分析了四川发展套作大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阐述了套作大豆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好、社会效益突出、技术优势明显等优势;揭示了套作大豆发展中存在对大豆产业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产量低、配套品种和技术有待完善,大豆加工技术落后、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柳迅生  谢居林 《种子》2005,24(3):61-63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大豆产业化发展历程的回顾,结合贵州实际,提出贵州大豆产业发展的具体对策,以期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王连铮: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中国种子协会理事长、俄罗斯农业科学院与印度农业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大豆育种专家,著有《大豆遗传育种学》与《温饱十亿人》等书籍,撰写论文等文章160余篇。日前,本刊记者在第二届中国杂粮产业发展论坛上,就我国杂粮产业化等问题对王副部长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9.
产业支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着力点,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执行院长彭真怀研究员以大豆产业为案例,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提高大豆产业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避免大豆产业受到更大冲击,彭真怀院长向中央建议,"十一·五"期间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由农业部牵头,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铁道部、卫生部、质检总局和环保总局等有关部门,打破狭隘的部门利益之争,共同制定我国大豆产业"十一·五"振兴计划和配套政策,把大豆种植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把发展大豆加工业作为发展和振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发展高端大豆产品应对国际大豆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琳琳  孟军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1):359-362
当前,国际市场对大豆价格的操控及我国大豆生产现状使我国大豆产业陷入危机。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和现状,结合国内外大豆消费市场需求,提出通过利用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发展无公害、绿色高端大豆产品来发展我国大豆产业,摆脱产业危机的思路,并对其发展策略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1.
大豆是我国东北高寒地区的重要农作物和油料作物。大豆产量高低直接影响我国东北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对大豆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满足社会发展对大豆的需求已经成为大豆种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探讨了东北高寒地区大豆种植技术,提出了大豆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和意见,期望在保证大豆产量的前提条件下不断提高质量,更好地推动东北高寒地区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农科院于2004年初承担了辽宁省财政厅下达的"主要粮食作物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推广"项目,计划通过2004-2006年3年的项目实施,推广种植优质玉米新品种辽单43、辽单136、辽单565等合计113.3万公顷,优质大豆新品种辽豆14号、辽豆15号、辽豆16号等合计21.3万公顷,同时推广与其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促进优质玉米、大豆良种产业化发展,提高我省玉米、大豆生产的技术水平,带动玉米、大豆产业化加工业的迅速发展.通过一年的实施,现将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和取得的成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兼有粮食、饲料和绿肥等多种用途。随着食品工业和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对大豆的需求量日俱增加。因此,无公害大豆的标准化栽培对优化农业结构、推进产业化进程、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扩大出口创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众多,对大豆的需求量逐渐增多。因此,我国大豆的种植范围较广,品种也较为丰富。尽管我国的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存在很大的缺口,大豆产量不足是我国面临的主要粮食安全问题之一。大豆与玉米争地问题也是困扰我国农业生产的矛盾之一。近年来,大豆与玉米共作栽培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基于此,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对作物产量和土壤条件的影响入手,着重介绍了在不同连作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及推广技术要点,旨在促进大豆玉米高产、优产,为发展多品种复合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非常重视.对大豆产业面临的严峻形势高度关注.多次指示有关部门对大豆产业存在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并要求制定政策措施,抑制大豆产业的不利局面,振兴我国大豆产业。但总的来看,大豆产业发展的前景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6.
孙旭东 《种子科技》2019,(10):55-55,58
我国社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种植技术,其中高油大豆在市场中的需求量相对比较大,这就需要对高油大豆栽培技术进行有效提高,以提升高油大豆种植产量,同时也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高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豆产业现状分析及其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国际大豆供需形势,并针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存在的科技含量较低、单产水平不高、品种混杂、产品品质较差、外资进军并控制大豆加工业等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新时期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目标,重新振兴大豆产业.  相似文献   

18.
作物生物技术产业化最新进展和未来走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被认为遗传改良很有希望的植物基因工程将对食物、饲料和纤维安全做出巨大贡献。近20年来,随着转基因技术取得不断进展和日臻成熟,一大批抗病、抗虫、抗除草剂等转基因玉米、棉花、大豆、油菜、番茄和马铃薯等品种培育成功,全球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发展迅速。我国在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和产业化方面取得的进展较快。目前已有10余种转基因植物进入田间试种,有6种转基因植物被批准商品化生产。尽管21世纪作物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受到一定限制。但进入21世纪,农作物基因工程无论是研究还是产业化的前景一定会更好,发展步子会更快。……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大豆品质育种研究方法与最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世界大豆品质育种的研究方法与发展动态,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大豆品质育种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了我国大豆品质育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2007年6月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首次发现进境阿根廷大豆中曼陀罗籽(Datura spp.)含量超过了我国<植物油料卫生标准>规定的限量标准.此后,广东、天津、江苏等检验检疫局又先后多次检出阿根廷大豆中曼陀罗籽含量超标.进境阿根廷大豆中频频出现曼陀罗籽含量超标的事件对我国大豆贸易及产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对阿根廷大豆中曼陀罗含量超标事件进行回顾,并分析其对我国大豆贸易及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