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香樟、罗汉松等材用及绿化大苗两用林培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友荣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207-209
为了解决目前城乡园林绿化对优良观赏珍贵树种的大苗需求量与现有天然林资源供需量不足间的矛盾,通过在小村人工营造不同混交模式和混交比例的香樟、南方红豆杉、罗汉松与杉木、枫香等珍贵树种与优良乡土树种混交林,培育材用和绿化大苗两用林,并对林分的生长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混交模式和混交比例会造成林分生长存在较大差异,香樟适宜与优良乡土树种杉木(1∶3)、枫香(3∶1)混交,南方红豆杉适宜林下套种或与速生落叶阔叶树拟赤扬(4∶1)混交,罗汉松适宜块状混交,是种间关系较为协调并具较高生产力的混交模式,值得南方林区推广培育。  相似文献   

2.
通过多年对勐海县乡土珍贵树种香樟的研究,总结了科学提高香樟苗木品质的繁育技术方法。该方法培育的苗木造林后生长迅速、干性良好,无严重病虫害,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2个樟科树种养分积累及利用效率对镉(Cd)污染的响应特征,探讨2个树种在重金属Cd胁迫条件下维持养分平衡能力的差异及对镉污染土壤的适应能力。【方法】以长江流域的典型樟科树种香樟和油樟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Cd污染处理(0.12,2.5和5mg/kg,对应处理编号分别为对照、T1和T2)对2个树种各器官中N、P、K含量和积累量、分配模式、化学计量比以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Cd污染条件下香樟N、P、K含量与积累量等指标大多没有显著变化,而油樟的这些指标常常在胁迫条件下显著下降。Cd污染并未影响N、P、K在香樟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但T2条件下油樟N、P、K向叶片的分配比例均显著增加。各种Cd处理条件下2个树种的N/P均小于14,Cd污染引起2个树种茎中的N/P和粗根中P/K变化显著。与对照相比,T1和T2处理下香樟的N、P、K利用效率未发生显著变化,而油樟的N、P、K利用效率提高。【结论】在Cd污染条件下,与香樟相比,油樟在维持N、P、K吸收与分配及维系养分平衡等方面对重金属Cd胁迫更为敏感,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大;在Cd污染区域,更适合栽培香樟用以修复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对3个乡土树种光合生理的影响,为乡土树种在干旱区的造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3种珍贵乡土阔叶树种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红椿(Toona ciliata)、桢楠(Phoebe zhennan)实生苗在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下的光合生理响应。【结果】干旱胁迫下3种乡土树种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显著降低;干旱胁迫下红椿和香樟的比叶面积显著下降,而桢楠的比叶面积没有明显变化,3个树种的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减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大,3种乡土树种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均显著下降,红椿和桢楠的胞间CO2浓度(Ci)下降,香樟的胞间CO2浓度(Ci)上升。研究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乡土树种幼苗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干旱程度越大,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受到抑制的程度越大。【结论】从3个树种幼苗对干旱胁迫响应的光合生理特性来看,红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最为敏感,其次是香樟,桢楠是3种乡土树种中最耐旱的树种,适合在较为干旱的地区造林。  相似文献   

5.
应用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统计方法,对福建省古田县香花槐与香樟的树高、地径、冠幅进行观测、对比,通过对两种树种生长状况分析。结果表明:香花槐的地径增幅比同期种植的乡土树种香樟大,树高明显高出同期种植的乡土树种香樟,冠幅明显优于香樟。两种树种在同一立地条件下抽高、地径和冠幅生长量差异分别达到38%、18%和61%。得出结论:香花槐具有速生、耐瘠薄、花期长等优点,作为绿化治理难度大的区域快速绿化、美化的树种有其独特的优点,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根系分布广泛,侧根浅布、极易萌条,造成丛生,并对今后香花槐引种和推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香樟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树种,也是粤西地区乡土树种之一,更是集用材、防护、城镇绿化等为一体的优良树种。介绍了粤西地区香樟的育苗技术以及其作为生态景观树种的园林应用方式,为香樟在粤西地区的繁育和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香樟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军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0):150-151
香樟是集用材、防护、城镇绿化等为一体的优良树种,介绍了香樟育苗技术、造林技术、绿化苗木的培育技术,以期为香樟培育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香樟是一种常绿灌木,也叫作樟树,主要生长于我国四川、台湾及湖南等省区,是我国较为重要的经济树种。香樟冠大荫浓,枝叶茂密、散发香气,可用于城市绿化。一些地区开始引种香樟,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繁殖试验,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本文主要总结香樟优良种苗繁育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不同林分的生物量及林下植被多样性差异,为营建亚热带人工林筛选适生的珍贵乡土阔叶树种。  方法  以四川农业大学崇州基地同质园试验中大叶樟Cinnamomum platyphyllum、油樟C. longepaniculatum、天竺桂C. japonicum、樟树C. camphora、桤木Alnus cremastogyne、香椿Toona sinensis、红椿T. ciliata 等7个阔叶树种林分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各树种平均树高、平均胸径、林下植被多样性等指标,量化树种对生物量及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结果  不同树种全株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叶樟的生物量最高,其次是桤木和红椿,天竺桂最低。树种各器官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整体表现为干>根、枝>叶,并且大叶樟各器官生物量均最高,天竺桂各器官生物量均最低。各器官生物量占全株生物量比例在树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树种大小排序无一致性规律。不同功能群之间的全株、叶、枝及干生物量无显著差异,但常绿树种的根生物量、根生物量占比和根冠比显著高于落叶树种(P<0.05),枝和干生物量占比则相反。落叶树种林分林下草本多样性显著高于常绿树种林分(P<0.05),并且红椿、桤木和香椿林分林下草本的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天竺桂、樟树、大叶樟和油樟林分,红椿林分的林下草本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高于其他6个林分(P<0.05)。  结论  研究区培育落叶树种有利于人工林的物质循环和生物多样性保育,并且相较于其他乡土树种,选择桤木和红椿作为培育树种更有利于亚热带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图6表2参37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五河县乡土树种发展的历史及现状,建议从培植观赏性强的城乡绿化用树种、发展经济型树种、大力营造混交林等方面开发利用五河县乡土树种。同时,详细介绍了五河县当地几种优良乡土树种的特性及培育,包括乌桕、香椿、刺槐、国槐等。  相似文献   

11.
陶明  黄燕  罗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380+10386
[目的]建立鉴别毒清药和香樟根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毒清药和香樟根进行红外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毒清药和香樟根药材具有各自不同的红外特征指纹图谱。[结论]试验所得毒清药和香樟根药材的红外特征指纹图谱可作为这2种药材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电导法测大叶樟和小叶樟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大叶樟、小叶樟的耐寒性,采用电导法测定不同低温处理下大叶樟和小叶樟叶片的电导率,通过Logistic方程计算其半致死温度,并对其大田越冬成活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小叶樟、大叶樟叶片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1.931 8、-23.509 8℃。大叶樟、小叶樟在新郑的越冬成活率分别为16.7%、85.7%。小叶樟的耐寒性强于大叶樟。  相似文献   

13.
樟组植物在上海地区的引种栽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樟组植物的生态特点,根据初步的引种栽培实践,认为猴樟Cinnamomum bodinieri,银木Cinnamomum septentrionale,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大叶香樟Cinnamomum  相似文献   

14.
褚衍亮  王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907-10909
[目的]为樟树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纸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和高效气相色谱的方法,鉴定了樟树果的花色苷组分。[结果]樟树果花色苷的主要组分为芍药色素-3-阿拉伯糖苷、芍药色素-3-木糖苷和芍药色素-3-葡萄糖苷或它们的衍生物。樟树果花色苷具有一定的抑菌防腐效果,能显著抑制水和空气中微生物的生长,防止食品变质。[结论]樟树果花色苷具有一定的防腐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香樟黄化主要生理指标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校园内发生不同黄化程度的香樟树叶片为测定材料,对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等4项生理指标进行了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POD活性随着香樟叶片黄化程度的加剧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香樟叶片黄化加剧而呈上升趋势。香樟黄化程度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作为香樟黄化判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香樟红蜘蛛为刺吸性害虫,主要以群居刺吸树叶汁液而对香樟造成危害。近几年,江南部分城市经常出现红蜘蛛大发生现象,其主要原因除红蜘蛛生命力顽强,繁殖速度快、周期短,传播途径广、个体较小、肉眼不易发现及易产生抗药性等个体原因外,还与树种单一、树冠密度大、通风透光差及防治措施不当等有密切关系。因此,香樟红蜘蛛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从试验结果看,综合采用生物调节、物理防治,充分利用天敌资源及生物农药防治等多种措施效果非常明显,基本上能控制红蜘蛛对香樟的危害,不再出现红蜘蛛大发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温小玲  吴希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309-9310
主要介绍了樟巢螟(Orthaga a chatatina Butier)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危害特点,分析了暴发成灾的原因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香樟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培育壮苗、林地选择与清理、整地、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香樟树的造林技术,以期为樟树的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苏仕林  张婷婷  马博  黄珂  曾小飚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3):123-124,142
为了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广西百色地区民族植物资源,通过实地调查、查阅文献标本识别、民间访问等方式,对百色地区的民族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百色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其民族植物资源蕴含量大。按民族植物用途可将它们分为宗教、药用、食用等几大类。宗教用植物中,木棉树、榕树、香樟树、枫香树、公孙树等被供作神树;枫香树、柏树、香樟树、木棉树用于祭祀;艾草、菖蒲等用于辟邪;药用植物约3000种,如田七、黄精、黑灵芝等;而食用植物资源也较为丰富,如山茶树、蕨菜、淮山、魔芋、芭蕉芋、猕猴桃、刺梨、苦丁茶等。  相似文献   

20.
沧浪亭古树树体现状和症状及保护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胜林  茅晓伟  肖湘东  付哓渝  张重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603-11605,11617
调研了沧浪亭现存古树的生长现状与病状,得知沧浪亭现有古树14株,分别属于9科10属,树龄为120~260年。沧浪亭古树总体得到了较好的保护,长势良好的古树9株,占64.29%,分别为银杏、柏树、罗汉松、榉树、香樟、瓜子黄杨、紫藤;需重点保护的古树5株,占35.71%,分别为女贞、桂花、枫杨,具体病状表现为树干腐蚀中空和洞穴状。基于需重点保护的5株古树的病状,笔者提出女贞和桂花的保护措施为:①对主干上穴口进行封实处理,②清除主干表层已腐烂木质并消毒、涂抹防腐蚀保护剂,③填补树干洞穴;枫杨的保护措施为:①清理洞穴内部、内壁,②对树干进行防腐消毒处理,③涂抹防腐保护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