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水稻是最重要的主粮之一,也是禾谷类作物基因组研究的模式作物.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科学家在水稻遗传学和功能基因组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成就,特别是在水稻理想株型、育性、广谱抗病、耐冷耐热、耐盐和养分高效利用方面的分子遗传机理解析,以及分子设计育种理论方面,开创了以水稻为模式作物研究复杂性状基因调控网络的新领域.展望...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广西近30 a水稻育种取得的主要成就,指出了当前广西水稻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十二五"广西水稻育种在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的创新、杂交水稻不育系和恢复系材料的创新、水稻育种技术的创新、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优质稻新品种选育、水稻高效可持续发展栽培技术研究等方面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在水稻基础研究和水稻品种培育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于水稻基础研究和育种技术的全面提升.Peleman等提出了水稻“设计育种”(Breeding by designl的育种理念,即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水稻生物体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以达到育种目标.最大化满足人类对水稻品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稻育种百年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口粮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与推广对水稻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现代水稻育种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已有百年历程,期间纯系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分子育种等技术成为技术主体,成就了矮化育种、杂交稻育种和超级稻育种三次突破,推进了全国水稻平均单产从20世纪50年代的200 kg/667 m2平台跃上了当前的470 kg/667 m2平台。展望未来百年的水稻产业需求,培育C4水稻、固氮水稻、耐盐碱水稻、耐旱水稻和一系杂交稻是水稻育种面临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2004,19(5):76-77
水稻源于亚洲 ,现已在全球 113个国家和地区种植 ,稻米成为了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为了解决人类的饥饿问题 ,以袁隆平为首的中国科学家从 196 4年起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历经 10a的艰苦努力 ,利用“三系法”于 1973年育成了世界上第 1个杂交水稻组合。近年来 ,又在超级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 ,已育成了一批超级杂交水稻组合 ,大面积产量潜力达 12~ 15t hm2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分子技术与常规育种手段相结合的现代高效水稻育种技术创新体系 ,随着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在中国和很多稻米生产国的迅速推广 ,杂交…  相似文献   

6.
花药培养育种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地介绍了花药培养育种技术的特点,总结了近年来花药培养育种在水稻育种上取得的成就。以籼稻和粳稻为例,分别阐述了一些学者从取材,处理材料,优化培养基成分等方面进行的试验研究。其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水稻花药培养诱导率,花粉植株成活率,辅助水稻常规育种工作,为实现水稻事业的新突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旱地农业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栽培经验,目前在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棉花上开展了较大规模的节水灌溉和栽培生理调控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新的抗旱小麦品种和抗旱技术的应用以及日趋完善的分子育种技术也为旱地小麦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杂交水稻和水稻分子育种研究与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昕  李海林  罗斌  徐庆国 《作物研究》2009,23(5):306-309,313
总结回顾了中国杂交水稻和水稻分子育种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我国杂交水稻和水稻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的途径,指出了今后我国杂交水稻和水稻分子育种工作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从育种角度展望我国水稻的增产潜力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5  
农业生产和作物育种的历史表明,凡在育种上有所突破,就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一次飞跃。如杂交玉米和高粱、矮秆水稻和小麦的育成和应用,都在世界范围内大幅度地提高了这些作物的产量。我国的水稻育种,已有两次突破,第一次是60年代初矮化育种的成功,把水稻产量提高了20%~30%;第二次是70年代中期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水稻产量又在矮秆良种的基础上增长了20%左右。当前,我国的水稻育种正在酝酿着第三次突破,即利用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预计在近期内,具有更强大杂种优势的两系法亚种间杂交水稻就能培育成功,其产量潜力要比现行的杂交水稻高15%~20%。水稻育种更高层次的发展是通过生物技术利用远缘杂种优势,1995年我们在野生稻中发现了两个重要基因位点,每一基因位点可对杂交稻再贡献20%的产量,现在正开始进入这方面的研究,将常规育种手段与分子育种技术结合起来,利用水稻的远缘杂种优势,预期在下世纪初将会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0.
改良稻瘟病抗性是当前杂交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从稻瘟病生理小种的鉴定、水稻材料的接种鉴定、抗源筛选、抗性基因的分子检测及抗瘟性品种的选育等方面介绍了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Drought stress is a serious limiting factor to rice production,which results in huge economic losses.It is becoming a more serious issue with respect to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Keeping in view of the current and forecasted global food demand,it has become essential to enhance the crop productivity on the drought-prone rainfed lands with priority.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roduction target from rainfed areas,there is a requirement of rice varieties with drought tolerance,and genetic improvement for drought tolerant should be a high priority theme of research in the future.Breeding for drought tolerant rice varieties is a thought-provoking task because of the complex nature and multigenic control of drought tolerant traits would be a major bottleneck for the current research.A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during last two decade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adaptation and tolerance to drought stress in rice.In this review,we highlighted the recent progresses in physiological,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adaptation of rice to drought tolerance.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molecular genetics and breeding approaches for drought tolerance in rice will be focused for the future crop improvement program for development of drought tolerant rice varieties.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糯稻种质资源和品种现状进行了分析,显示加强糯稻资源保护和利用、新品种选育迫在眉睫;基于当前水稻育种技术基础,提出了糯稻育种方法和技术的新思路;通过分析糯稻产量、米质相关的研究现状,指明了研究成果的高效利用策略;展望了中国糯稻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中国糯稻遗传育种应适应当前耕作制度、市场和社会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3.
我国杂交稻育种研究的亮点及难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杂交稻经过40年的发展,取得了三系杂交、两系杂交及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等一系列研究成果。概述了我国杂交稻育种研究的四大亮点,同时分析了面临的四个难点,并阐述了我国杂交稻育种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培养高级育种人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主创新实现杂交水稻研发新飞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杂交水稻经历了由三系杂交稻、两系杂交稻到超级杂交稻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阐述了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攻克超级杂交稻第3期育种目标、实施“种3产4”丰产工程和拓展杂交水稻国际化开发等新时期杂交水稻研发的重大目标,提出了以分子育种技术的运用、C4型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杂交水稻产业化开发为突破口,坚持自主创新,实现杂交水稻研发新飞跃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5.
30年来我国茶树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30年来,我国茶树育种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育成国家级茶树新品种22个,省级新品种85个,收集保存种质资源3300余份,并在茶树遗传、育种技术和良种繁育等方面,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些研究项目(如茶树单倍体培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6.
Recently. a great progress was made in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of super rice in China. The South Demonstration Acceptance Meeting of China Super Rice was held in Oct 17. 2000 in Xinchang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Yield monitoring group organized by the Department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China, was consisting of famous rice research scientist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expert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In the demonstration meeting, the group investigated the rice growth of the demonstration field of the improved integrate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super hybrid rice, Xieyou 9308. Four representative demonstration fields from 6.87 ha of the demonstration were harvested after the current investigation of the group.  相似文献   

17.
稻米品质调控的分子基础及非生物胁迫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全球超过半数人口提供食物来源。近些年来,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稻米品质日益受到关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的发展,控制稻米品质的基因相继被克隆并应用于水稻育种。本文综述了稻米品质调控分子机制,并对干旱、低温、高温、盐胁迫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概述,以期为改善非生物胁迫下的稻米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稻耐热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0,自引:5,他引:70  
随着工业化的加快和温室效应的加剧,短期异常高温发生频繁,高温已成为作物生长的主要灾害因子之一.综述了高温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和水稻耐热性遗传与育种及克服高温危害措施的研究进展,对进一步开展水稻耐热性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