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广西阳朔县经济作物场2001年引进早钟6号枇杷进行试种,第3年开始试果。笔者2004年通过自己培育苗木种植了该品种枇杷0.27hm^2。经过多年栽培,基本上实现了丰产稳产,每667m^2经济效益达到8000~10000元。笔者对该品种在阳朔的多年栽培表现进行了观察,总结的栽培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
早熟枇杷品种早钟6号因其早熟、质优、大果性状突出,深受广大果农与消费者青睐.福州地区种植的早钟6号枇杷,成熟期多数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幼果生长期易受极端低温影响,造成幼果受冻,果农收入锐减,已严重影响了枇杷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早钟6号枇杷因综合性状优异,成为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早熟枇杷品种。据不完全统计,至2006年福建省早钟6号枇杷种植面积超过2万hm^2,占枇杷栽培面积209/5左右。由于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产量持续攀升,鲜果价格由1997年的40元/kg逐渐跌至2004年的6~8元/kg,挫伤了果农的积极性,抛荒失管的果园随处可见。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早钟6号枇杷果实采前遇到高温天气出现皱缩现象的分子机制,为培育抗皱缩枇杷品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易皱缩的早钟6号枇杷果实和抗皱缩的思贺大果枇杷果实为材料,对早钟6号枇杷采前不同皱缩程度的果实(正常果ZZS1、轻度皱缩果ZZS2和皱缩果ZZS3)进行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并对思贺大果枇杷和早钟6号枇杷果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早钟6号枇杷不同程度皱缩果实之间以及与思贺大果枇杷之间的差异基因表达情况,筛选与枇杷果实皱缩相关的基因。【结果】早钟6号枇杷皱缩果(ZZS2、ZZS3)与正常果(ZZS1)相比,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升高。对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发现,可能与枇杷果实采前皱缩相关的基因主要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油菜素内脂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等代谢途径。参与苯丙烷生物合成的12个基因中,有9个与木质素合成相关,在DG vs ZZS1比较中均上调表达;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的13个基因中,有6个(2个GH3和4个SAUR)参与生长素信号转导;2个基因(EVM0023097和EVM003...  相似文献   

5.
叶国盛 《果农之友》2003,(12):14-14
我国有丰富的枇杷资源,是世界枇杷主要生产国,栽培面积与产量均占全世界的2/3,加入WTO后,枇杷是最具竞争优势的水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福建省作为主栽品种进行推广的长红三号、解放钟等中晚熟品种果实质地粗、风味较差,无法适应当今国际果品市场的要求。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培育出的特早熟、优质、大果型枇杷新品种‘早钟6号’,解决了我省乃至我国缺乏早熟、大果枇杷品种的被动局面,2000年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广东、广西、云南、四川、重庆、浙江等省市都有引种,部分省市已形成产业化生产。早钟6号枇杷特性如下:1品种特性1.…  相似文献   

6.
早钟6号是早熟枇杷品种之一.最适在年平均气温20℃的地区种植.果实成熟期长,最早上市在次年的元旦,大量上市为次年的2月上、中旬。1月份上市价格在20~25元/kg,随时间的推移,价格下降,平均价格在9~12元/kg之间。早钟6号开花期早,如遇高温干旱,湿度低,只开花不结果,但经过几年的调控试验,在丘陵山地种植早钟6号,采取物理、化学、人工的配套技术措施.可使早钟6号促早花,保早果,早上市,增加了种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早钟6号枇杷促成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霄县早钟6号枇杷种植面积6000hm2,占全县枇杷总面积的80%,大多分布在海拔300m以下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正常年份元宵过后(2月下旬)才开始成熟上市。若能将枇杷产期调节至春节至元宵之间上市,单价可成倍提高,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为此,作者根据云霄县不同气候分区早钟6号枇杷早花坐果状况的调查结果,于2004—2007年在和平乡棱树村和常山开发区白竹村海拔300—600m的低山区果园实施促成栽培技术。2007年楼树村的3hm。3年生早钟6号枇杷,  相似文献   

8.
枇杷是福建省莆田地区的特产和主要果树树种,大面积栽培已有30多年的历史,以前种植的枇杷大部分已进入衰老期.单产低、品质差、品种劣的衰老树必须进行品种改良,品种改良最便捷的方法就是高接换种.对此,我所于2000-2002年对3个试验点30 hm^2的枇杷园进行品种改良,高接换种早钟6号、香钟11号等优良品种,取得较高的成活率(株成活率达100%,接穗成活率达93.7%).现将多年来高接换种几个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枇杷是重庆市合川区古楼镇的主要特色水果之一,其主要品种为大五星、早钟6号和解放钟等。近年来,古楼镇枇杷产业化生产中,低温冻害及日灼病对枇杷为害严重,经济效益低下。对此,经过多年研究建立的微喷灌技术使冻后枇杷好果率显著增加,高温后日灼果比例显著下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闽东早熟枇杷主要品种为早钟 6号和森尾早生。早钟 6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以森尾早生为父本、解放钟为母本杂交育成 ,表现早熟、丰产、果大、质优 ,上世纪 90年代中、后期引进闽东 ,主要在福安溪柄镇枇杷示范场、蕉城区无病苗圃等地种植 ,以后逐年扩大 ,至今全区栽种面积达 6 0 0多公顷 ;森尾早生是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从日本引进的枇杷品种中筛选出的特早熟、优质、可食率高的枇杷良种 ,于上世纪 80年代中期引进 ,主要在福安果树示范场等地种植 ,表现早熟、丰产、优质 ,2 0世纪 90年代前期有一定的发展。早钟 6号和森尾早生种植5年后 ,管…  相似文献   

11.
枇杷是重庆市合川区的主要特色水果之一,其面积和产量居重庆首位,其主要品种为‘大五星’和‘早钟6号’。但在其挂果的前几年,连续出现了‘大五星’坐果率极低、‘早钟6号’商品率极低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经过多年的大量试验示范研究,最终得出以下技术:(1)选择好土壤。(2)规划好枇杷的早中晚品种达配。(3)搞好改土定植工作。(4)抓好定植后基地的农业投入品使用、平衡配方施肥、合理整形修剪、花期前后、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五项管理。(5)嫁接树及时做好接后除萌以及肥水管理。(6)适时采收。特别是要落实好花前的病虫害防治、疏穗疏花疏果和枇杷果套袋以及‘大五星’枇杷的盖膜防雨设施和‘早钟6号’种成熟前的田间喷灌设备等5项重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早钟6号枇杷引种及早产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钟 6号枇杷是福建省果树所于 1981年以大果型的解放钟枇杷为母本与特早熟的森尾早生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 ,表现出早熟、果大、色艳、香气浓、锈斑少的优良性状。该品种自 1995年引进莆田以来 ,经过 6年的试验对比 ,各项指标表现优良 ,深受广大果农青睐 ,栽培面积不断扩大 ,已成为莆田县优化枇杷品种结构、提高枇杷产业效益的一个重要的特优早熟品种。1 生长结果特性通过 6年的观察 ,早钟 6号在莆田的生长发育特性与其在省果树所 (福州 )的习性相似。1 1 生长特性 在莆田每年可抽发春、夏、秋、冬 4次梢 ,春梢 1月下旬至 3月上旬 ,夏梢…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米易县自古就有原生枇杷自然分布。1993年开始引进试种大果型栽培品种,并表现出反季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早结丰产和较耐贮运等4个独特优势。该县1998年后枇杷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现已建成基地近1333hm^2,规划到2010年将带动毗邻区县扩大种植面积至0.67万hm^2,形成  相似文献   

14.
枇杷果肉柔软多汁,甜酸可口,风味佳良,果实在春末夏初成熟,正值鲜果淡季,很受人们喜爱。广东省枇杷分布虽广,但多为零星种植。20世纪60年代普查时发现良种10多个,80年代初复查时,很多良种因种种原因而绝迹。70年代后期推广从福建省引入且表现较佳的解放钟枇杷,因其口感较淡、味偏酸等原因,没有形成规模栽培。早钟6号枇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于1981年以解放钟和森尾早生杂交,选育出的一个早熟枇杷新品种,199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为了解决广东省早熟枇杷良种缺乏、春末夏初的鲜果淡季供应及中北部山区果农的出路等问题,经充分考察论证,本所在1999年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批量引进早钟6号枇杷,该品种目前已成为广东省枇杷商品栽培的主要品种之一。现将7年来的引种观察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枇杷红蜘蛛--比哈小爪螨的为害与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枇杷作为一种地方特色果树,在福建省迅速发展。据2000年统计,全省种植面积达1.19万hm^2。尤其近两年随着大果、优质和早熟新品种的推广,不仅传统产区面积不断扩大,而且在诸如云霄县等地也开发种植了以早钟6号等新品种为主的连片新区,估计目前全省枇杷总面积已突破2.5万hm^2。果农为了追求更高的效益,努力提高枇杷果品质量,在栽培管理上注重精耕细作,尤其在肥料、农药上的投入大大增加。其有利的一面,确实使枇杷长势更好,果实品质得以保障,但另一方面,也导致枇杷园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尤其是昆虫群落的结构发生某些改变,使原来次要的害虫种群上升为主要种群。近年较典型的一个例子是:枇杷红蜘蛛由原来鲜为人知的一种零星发生的有害叶螨发展为局部暴发性的主要害螨,给生产带来新的威胁。  相似文献   

16.
早钟6号枇杷提早上市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江水口库区沿岸是早钟 6号枇杷的新发展区 ,面积约 9× 1 0 4hm2 。果实成熟期为 3月上、中旬至 4月上、中旬 ,介于莆田产区的早钟 6号和长红 3号成熟期之间 ,具有良好的价格空间 ,但市场价格一般随时间推移而逐步下降。据调查 ,南平天新水果批发市场早钟 6号枇杷 2 0 0 3年每公斤批发价格 2月 2 8日为 30元 ,3月 2 0日为 1 5元 ,3月 30日为 1 3元 ,而 4月 1 0日下降至 7元 ,4月 2 0日更跌至 3元 ,综上价格行情 ,3月中、下旬的价格为 2月下旬的一半左右 ,4月份只剩 1 / 1 0 ,在管理成本相同时 ,批发价格差异越大 ,利润的差距也越大。从西…  相似文献   

17.
枇杷幼果冻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枇杷是亚热带常绿果树 ,秋冬开花 ,春末夏初成熟 ,在谢花座果期间 ,若遇 - 3℃以下低温 ,幼果就会受冻。 1 999年 1 2月 2 1~ 2 3日 ,福州地区连续出现 - 3℃~ - 3 8℃的低温霜冻天气。为了解枇杷幼果受冻程度 ,探讨防冻技术措施 ,我们于 1 999年 1 2月 30日对长红 3号和早钟 6号枇杷进行冻害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在本所枇杷矮化密植园 (平地 )和良种示范园 (山坡地 )中 ,随机调查 6年生早钟6号和长红 3号枇杷各 5株的冻害情况。在良种示范园 (坡地 )中另选取 5株 6年生早钟 6号枇杷进行疏果套袋防冻试验。在寒流来…  相似文献   

18.
早钟6号枇杷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育成,该品种果实大,平均单果重52g,质优,可溶性固形物12%,比一般品种早熟15~20天,可食率70%,是目前生产上推广的主要早熟优良枇杷品种。该品种1998年作为福建省科技厅对口支持三峡库区移民项目在重庆市万州区大面积栽植,但普遍反映果实小,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其良种潜力,帮助库区移民增收,笔者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早钟6号枇杷早熟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枇杷“早钟6号”具有特早熟、果大色艳、味美,香气浓郁、可食率高,早产丰产的优良性状,栽培经济效益高,平均单果重51克,最大98克,可食率7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2%,4年生平均株产12,5千克,深受广大果农青睐,是漳州市乃至福建省优化枇杷品种结构,提高枇把栽培效益的特优早熟品种。然而该品种也存在早花坐果率低和早果障碍、结果枝抽穗期迟早相差时间长等不足。  相似文献   

20.
枇杷是我国南方常绿果树,早中熟大果枇杷成熟期正值3—6月的水果淡季,经济效益高。根据多年来积累的栽培经验,笔认为种植早中熟大果枇杷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