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州市蚕桑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曾被美誉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长期以来,蚕桑产业是我市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也是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即使在二三产业有了较大发展的今天,蚕桑产业仍是纯农业家庭经济的重要来源。我市在2003年被国家茧丝办和中国茧丝绸产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绸都”。但是2008年.蚕桑产业由于受丝绸织物出口形势的影响和蚕茧质量持续下降等原因,导致中秋蚕茧价格继去年秋茧大幅下跌的基础上又一次猛跌至全国主产区的最低价格,蚕农培桑养蚕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这将影响到2009年生产的稳定,同时也将严重制约“十一五”期间蚕桑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元喜 《江苏蚕业》2001,23(2):46-47
丝绸产业的兴旺发达取决于源头──蚕桑生产,而蚕桑生产基础产业的生存与发展又依赖于丝绸产业的加工和销售,可以说二者是息息相关相互依靠。然而相对地说蚕桑是源头生产起主导地位,在当今市场经济大变革的年代里,尤其是我国即将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这个国际大市场竞争浪潮中。蚕桑源头生产“量”的变化,“质”的飞跃,其生存与发展是我们丝绸行业每个人所最关心的热点、焦点。因其生存与发展直接关系到丝绸整个行业生存与发展。l 改产业夫系,转换机制 目前虽然有不少的地方形成了茧丝绸一体化,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制,但这种机制…  相似文献   

3.
修水县蚕桑局为加大蚕桑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推介全县蚕桑产业,为丝绸企业打造一个茧丝绸交易、交流、交往的平台,应国家商务部、中国丝织品商业协会的邀请,组织县一家实业有限公司、祥辉丝业有限公司、五星制丝有限公司于2008年2月23~25日参加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20届中国丝绸交易会"(以下简称中丝会),本届中丝会的主题是"国粹丝绸,尊贵经典的时尚演绎".来自丝绸产业的140余家参展商参加了展出.  相似文献   

4.
丝绸公司是集农、工、商、贸相结合,生产、加工、经营、服务为一体的生产经营型企业.蚕茧收购站是它的基层单位,其工作职责是负责收烘蚕茧,同时还要配合蚕桑局搞好蚕桑生产发展工作.近几年各地蚕业体制改革,部分丝绸公司和蚕桑局已合署办公,生产、收烘人员合并,生产、收烘工作一起搞.茧站工作直接涉及蚕农、丝绸工业和国家三者利益,关系蚕桑生产发展、丝绸工业效益和国家出口创汇的竞争力.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茧站职工必须树立“三大观点”,即政策观点、生产观点、群众观点;搞好“三个服务”,即为蚕农服务、为丝绸工厂服务、为国家出口创汇服务.  相似文献   

5.
蚕桑生产是丝绸行为的基础,生产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行业的稳定和发展.当前,丝绸行业由于种种原因,面临十分严重的困难.面对严峻形势,我们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规律,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指针,依靠科技,用新观念、新机制、新举措推动丝绸产业走向新的起点,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效益为中心的产业化发展路子,拟通过抓“蚕桑特色村”建设,把蚕桑生产“上质量、夯基础”工作落到实处,争取抓出成效,其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6.
《四川蚕业》2017,(4):10-12
我国是世界主要的茧丝绸生产及贸易大国,但蚕桑丝绸经济属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受国际茧丝市场的影响极大,要充分认识当前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从中找出影响产业发展的真正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蚕桑产业的对策措施,促进我国蚕桑丝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南充是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和丝绸及制品全国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具有完整的产学研链条。实施“155发展战略”,发展“353”产业体系是南充市委市政府为加快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次极核实施的重大发展战略。蚕桑丝绸产业横跨丝纺服装和现代农业两大千亿集群产业,在南充具有独特的产业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仪陇县是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对口帮扶的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将蚕桑产业作为重点扶贫产业,先后引进和培育了仪陇县奥特丝丝绸有限公司、四川布碧丝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语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3家茧丝绸龙头企业,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新建、改建、扩建蚕桑基地,夯实基础,壮大产业经营主体,打造品牌.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只有发展生产,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当前,发展农业生产的重点是建设现代农业.蚕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也是我县农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县工业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发挥我县蚕桑生产的区域优势,适时扩大生产规模,着力拉长茧丝绸行业产业链"的基础保障.改革开放以来,蚕桑生产得到迅猛发展,占农业经济的份额越来越大,淳安是省蚕桑西进工程建设8个重点县之一,以淳安为重点建设浙江优质茧丝基地,在淳安建立中国蚕桑良种繁育中心,是市委、市政府决策弘扬"丝绸之府"、打造"女装之都","杭州市丝绸与女装'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叙述了发展蚕桑生产加强国际合作的意义,介绍了"一带一路"沿线沿岸国家蚕桑丝绸的生产概况和蚕桑丝绸产业的国际组织——国际丝绸协会(ISA)和国际蚕业委员会(ISC)的概况,提出了加强国际蚕业合作,建立全球化的蚕桑丝绸发展战略体系、成立国际蚕丝合作组织、设立常态化的国际蚕业培训示范中心、高度重视我国蚕桑丝绸产业发展的对策。蚕桑丝绸产业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相连,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以维护中国丝绸国家利益为核心,建立起一个全球化的蚕桑丝绸发展战略体系,形成中外"双赢"的丝绸生产贸易新格局,做大做强蚕桑丝绸产业;以蚕桑丝绸文化为纽带,传播合作包容、利益共享的丝绸之路精神,确保中国丝绸在国际上的优势主导地位,保障"丝绸"这张象征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国格的"名片"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相似文献   

11.
2022年我国蚕桑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蚕桑生产、区域变化、丝绸贸易等方面总结了2021年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特点,指出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2022年我国蚕桑产业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淳安实施百公里蚕桑长廊工程发展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桑是淳安农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近几年来,该县以落实省“蚕桑西进”战略为契机,超常规大田连片发展新品种桑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蚕桑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极大地提升蚕桑产业在全县农村经济中的地位,有力地促进淳安农民增收。为认真贯彻落实“弘扬杭州‘丝绸之府’,打造‘女装之都’战略”,切实做大做强淳安蚕桑生产基地,努力实施以淳安县茧丝绸“10110”为总目标的“十一五”规划,以“百公里蚕桑长廊工程”建设来开好局、起好步,全面将淳安蚕桑产业建设推上一个新高潮,强力推进全县农民增收。1指导思想以“…  相似文献   

13.
开拓资源利用新路促进蚕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丽盼 《蚕桑通报》2013,44(1):58-59
桐乡位于浙北杭嘉湖平原腹地,居沪杭苏“金三角”中心,是全国主要的蚕桑产区之一,素有”丝绸之府”之美誉.长期以来,蚕桑产业作为一项传统产业和绿色生态产业,在农民增收、出口创汇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较为重要地位,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然而,近十几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茧丝绸行情波动大等原因,发展跌宕起伏,严重损害了蚕农养蚕的积极性,全市蚕茧生产量呈现下降态势.尤其自2007年以来,更为严重,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素有“丝绸之乡”之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委、县政府在振兴农村经济、发展商品生产中,坚持“以粮食生产奠基,畜牧业开路,蚕、果为骨干,加工业配套”综合开发农业的路子,把栽桑养蚕作为一大产业来抓。特别是通过组织发动农户发展庭院经济,以办小桑园为重点,大兴家庭“五小”经济,大立家庭“十大”产业,推动了蚕桑生产的发展。全县桑树已发展  相似文献   

15.
蚕桑生产是我市农村经济的多经骨干产业之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发展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大多数养蚕区(市)县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我市蚕桑生产具有普遍发展的广阔前景:一是蚕茧长期有销路,经济价值高,农民有积极性;二是重庆地区具有田边壁多和自然气候适宜的优越条件;三是有较为悠久的发展蚕桑生产历史,有丰富的栽桑养蚕经验.目前,国内外丝绸市场行情进一步好转,今春鲜蚕茧收购价格回升到每公斤13元的正常水平,丝绸销售价格也稳中有升,新一轮发展蚕桑生产的机遇已经来临.为此,笔者认为,各地一定要按照许忠民、陈光国副市长在和重庆市1998年蚕桑(种)生产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讲话要求,千方百计抓好今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蚕桑生产技术干部的业务水平,更好地指导蚕农做好“抗青10号”和良种桑的无性繁殖工作,解决桑种、桑苗不足的矛盾,加快发展蚕桑生产,省丝绸公司十月二十日至二十一日在广州市省蚕种繁殖试验场召开桑树无性繁殖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市(地)县丝绸公司、蚕桑办、农委、农业局、外贸局、蚕桑(丝)公司、茧站等蚕业主管部门的技术干部共54人。  相似文献   

17.
积极实施蚕桑西进做大做强蚕桑产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蚕桑生产作为一项传统的绿色生态产业,一直是临安市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临安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全市形成了"东竹西果、南桑北菜"的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发展新格局,蚕桑产业已成为天目溪、昌化溪流域蚕桑主产区乡镇的农业主导产业.全市初步形成了从蚕种生产到丝绸产品加工贸易的全程生产体系,蚕桑业发展具备了比较完整的生产服务体系.2003年临安市被列为全省蚕桑发展的优势区域以及首批"蚕桑西进"工程建设的重点县(市),这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临安蚕桑产业带来了更好的机遇.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实施"蚕桑西进"工程,着力打造优质茧基地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蚕桑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为了贯彻“适度、稳定、协调发展”的蚕桑生产方针,稳步发展我市蚕桑生产,确保“三高”农业结构合理,市府决定1997年4月8日在市丝绸公司四楼会议室召开1997年全市蚕茧管理工作会议。参加本次会议单位有市府领导、市府办、外经委、市中行、工商局、物价局、市华侨场、市丝  相似文献   

19.
我县蚕桑产业在“八五”、“九五”十年间发展最快,平均每年增长蚕茧5万kg,1992年建立3200绪缫丝厂,年产白厂丝90t,年利税102.6万元。“九五”末,桑园面积保存到2040hm^2,桑树总株数达2500万株;年养蚕2.6万张,产茧70万kg;蚕桑产业总产值达3100万元,创利税186万元。蚕桑产业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10.7%,蚕桑产业在农村经济开发中占居十分重要地位,为完成“十五”蚕桑产业发展计划和实施长远发展规划奠定了良好基础。县委、县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蚕桑产业,在各个发展阶段都相应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发展蚕桑产业的“决定”和优惠政策,保证了蚕桑产业健康发展。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蚕桑是淳安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也直接影响丝绸工业的兴衰.为此,该县借省实施"蚕桑西进"战略为契机,抓住机遇,出台八条政策,加快发展,不断做大做强茧丝绸产业.计划2005年新发展蚕桑1 300 hm2,以后每年新发展和更新改造蚕桑基地各330 hm2以上,到2007年,使全县桑园总面积达6 600 hm2(其中优高桑园5 300 hm2),全县蚕茧产量达到1万t,桑蚕产值超2.5亿元,在全省保二争一;缫丝业从现在的22组自动缫发展到40组的规模,全县白厂丝产量达1 500 t,实现缫丝工业产值3亿元.依托茧丝质量优势,大力发展丝绸织造和丝绸产品业,实现茧丝绸产业总产值10亿元,将淳安打造成为中国蚕桑之乡、中国茧丝绸强县.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并逐步配套、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