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养殖雏鸡的合适温度是多少?温度是决定雏鸡养殖的关健因素,因此要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就要注意雏鸡舍的温度变动。育雏温度是指育雏室的温度,相比较而言,育雏室的温度要比育雏器边缘的温度低些,育雏器边缘的温度又要比育雏器内的温度低。通常情况下,育雏期间,育雏室的合适温度为:1~2日龄,温度为35℃;3~7日龄,32~35℃;7~14日龄,29~32℃;14~21日龄,温度为27~29℃;22日龄以后,温  相似文献   

2.
1 合适的温度 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育雏温度是指育雏室和育雏器的温度.育雏室的温度要比育雏器边缘的温度低些,育雏器边缘的温度又要比育雏器内的温度低些.通常情况下,育雏期合适的温度为:1~2日龄,育雏器温度35℃,室内温度24℃;1周龄,育雏器温度32~35℃,室内温度24℃;2周龄,育雏器温度29~32℃,室内温度21~24℃;3周龄,育雏器温度27 ~29℃,室内温度18~21 ℃;4周龄,育雏器温度24~27℃,室内温度16~18℃;4周龄以后,育雏器温度21℃,室内温度16~24℃(注:育雏器温度是指离底网5~10cm高处的温度).  相似文献   

3.
(一)保温 畜禽生长的适宜温度在20℃左右,冬季畜禽舍内的温度保持在16~20℃为宜.对于雏鸡,1~3日龄的,舍温保持在35℃,1周龄的,舍温保持在35~32℃,1~2周龄的,舍温保持在29~32℃,2~3周龄的,舍温保持在27~29℃,3~4周龄的,舍温保持在24~27℃,4周龄以后,舍温保持在28~2l℃.产蛋鸡的舍内温度最低要在3℃以上.  相似文献   

4.
提高雏鸡育成率,饲养管理技术是关键。为此,介绍一些育雏知识,供农户参考: 一、要给雏鸡创造良好的条件1、温度。育雏室的温度要适宜平稳,不可忽高忽低。养育雏鸡最好有一个单独房间,设有火炉、保温伞或其它用来保温的设备。育雏室内温度应在20—24℃,育雏器中的温度应根据雏鸡日龄达到如下要求:1—2天内35℃;1周内35—32℃;2周内32—29℃;3周内29—27℃;4周内27—21℃。  相似文献   

5.
一保温——冬季养鸡成功的关键 1做好育雏阶段的保温工作 (1)温度适合。各生长时期鸡对温度的要求为:1~3日龄35℃,1周龄35~32℃,2周龄32~29℃,3周龄29~27℃,4周龄27~24℃,4周龄以后为21~18℃。值得注意的是,温度降低是个缓慢过程,其调整是以鸡群生长有舒适感为标准。  相似文献   

6.
<正>一、保温——寒冷季节养鸡成功的关键(一)做好育雏阶段保温工作1.温度合适。各生长时期鸡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但基本为1~3日龄34℃,1周龄34~32℃,2周龄32~29℃,3周龄29~27℃,4周龄27~24℃,4周龄以后为21~18℃。值得注意的是,温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正> 商品蛋鸡0~6周龄为育雏期,7~20周龄为育成期。育雏期头3周要求育雏舍的温度较高,在30℃以上。刚孵出的小鸡,体温低于成年鸡31℃,而且体温调节机能较差,对环境温度变化敏感,10天后才与成年鸡体温接近。雏鸡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旺盛。因此,舍内必须维持较高温度,这样便于雏鸡正常采食、活动。1~2日龄的雏鸡环境温度可达35℃,以后每周降低3℃,到5周龄舍内温度维持到20℃。  相似文献   

8.
1.控制温度:温度对育雏至关重要。一般要求是1周龄内33~35℃;1~2刷龄30~33℃:2~3周龄27~30℃:3~4周龄24~27℃:4~5周龄21~24℃;6周龄以后直至出栏保持在20~25℃即可。要注意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温度过高,造成雏鸡大量失水.食欲减弱,代谢受  相似文献   

9.
1 鸡舍环境控制要点 1.1 温度 测定环境温度时,温度计的高度以鸡背水平线处为准,育雏时,温度计位置距热源适中,以下为肉仔鸡育雏期的温度要求:1~2日龄,33~35℃;3~4日龄,31~33℃;5~7日龄,29~33℃;2周龄,27~29℃;3周龄,24~26℃;4周龄,21~23℃;5周龄后,18~27℃.  相似文献   

10.
<正>一温度初生雏鸡体温一般比成年鸡体温低2~3℃,10日龄后才能达到成年鸡体温,一般为40.3~41.5℃,京海黄鸡10日龄前不能完全根据自身产热调节体温,需要通过环境温度来调控体温。因此10日龄内环境温度对于雏鸡来说至关重要,对京海黄鸡而言前10天保温区的温度应为35~36℃的高温育雏的方式,这不仅有利于控制糊肛的发生,而且提高育雏质量和成活率,以后随着周龄的增  相似文献   

11.
1不同阶段雏鸡药物预防 2周龄内特别在7日龄和14日龄左右极易发生大肠杆菌病,应严格控制温度,注意通风换气,添加敏感药物。2日龄前温度维持在35cC以上,以鸡背温度为标准,临床以10%出现张口呼吸为标准,特别在冬天非常关键,适当高温育雏可明显降低一些疾病发生率,3日龄开始递减温度,控制温度同时添加药物预防,可用头孢类药物,如头孢曲松每克加水10~20千克,连用3天。  相似文献   

12.
(一)雏鸡的饲养管理 1.适时开食。小鸡出壳后12~24小时即可开食,前3天内,喂给浸过的碎米或小鸡饲料。将碎米或小鸡饲料撒在塑料布上,让雏鸡采食,从第5天起可拌入适量的青绿饲料,让鸡自由采食。3周龄内每天喂6~8次,3周龄后每天喂4~6次;并给清洁饮水,也可在饮水中加入0.1%的高锰酸钾任鸡自饮。 2.控制温湿度。雏鸡所需的温度1周龄内为30~31℃,2~3周龄为25~30℃,4周龄以后为20~25℃;室内相对湿度以55%~65%为宜。并还要保持通风换气。 3.保持密度。每平方米放养雏鸡的适宜密度量为:10日龄内为40~50只,20日龄内为40只,30日龄内…  相似文献   

13.
1保温育雏育雏温度,刚出壳雏鸡34~35℃,1周龄时下降到32℃,以后每星期下降2~3℃,4~5周龄时的育雏温度接近自然温度即可(20℃左右)。根据农村的条件,推荐以下几种育雏方式。一是以村组为单位集中育雏,农户分散饲养。二是推广用  相似文献   

14.
中西、岗本认为,2~3周龄雏鸡的体温调节机能已建立。有人认为,育雏温度低可刺激雏鸡体温调节机能提早建立。现把过去有关育雏温度标准列举如下: (一)第1周龄33~34℃,以后每周下降3℃。 (二)入雏时35℃,3~4周内逐步下降到23℃。 (三)入雏头2天内35℃,此后的5天内32℃,以后每周降低2.8℃。  相似文献   

15.
金江 《湖南饲料》1998,(2):24-25
雏鸡从出壳到6周龄这段时间称育雏期。如何提高育雏成活率?下面介绍的育雏技术,可供参考。一、创造适宜的环境1、温度。刚出壳的雏鸡,不能调节自身温度,所以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一般1周龄时31-29℃,2周龄时29-27℃,3周龄时27-24℃,4周龄时24-22℃,5周时22-21℃,6周龄以后保持20℃左右  相似文献   

16.
褐壳蛋鸡按白壳蛋鸡温度育雏,雏鸡成活率明显低,为探讨育雏温度对褐壳蛋鸡育雏成活率的影响,笔者1988年进行了褐壳蛋鸡前期高温育雏试验.试验选择体重一致,健壮活泼的1日龄星杂579褐壳蛋雏400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0只,常规育雏温度(舍温33-32℃)为对照组,35-34℃高温育雏舍的一组为试验组.l-6用龄育雏温度(℃):试验组1-3日龄35-34,4-7日龄34-33,2周龄33-31,3周龄31-28,4周龄28-26,5周龄26-24,6周龄24-22;对照组1-3  相似文献   

17.
1.合适的温度.雏鸡的育雏温度为:1~2天35~33℃,3~7天为33~32℃,以后每周约降低2~3℃,到5~6周龄为21~18℃为止.供给的温度是否适宜,除观察温度计外,还应观察雏鸡的行为状态.例  相似文献   

18.
1 0~6周龄(育雏期)1.1 温度:绿壳蛋鸡育雏成活率的关键是温度。温度的掌握要适当,防止忽高忽低,并注意育雏期向育成期的过渡。具体标准是:0~3日龄为34℃;4~7日龄34~31℃,第2周为31~27℃;第3周27~23℃;第4周23~20℃,以后保持20℃。雏鸡在接种疫苗、断喙或发病时,应适当将温度升高0.5~1℃,以缓解应激。1.2 密度:1~3日龄应掌握在30~40只/平方米;30~60日龄为20~30只/平方米;根据不同季节和饲养方式应灵活掌握;一般情况下,冬季稍密,夏秋略稀。网养可密,地面平养要稀一些。1.3 “开饮”与“开食”:雏鸡入舍后,为…  相似文献   

19.
育雏的温度控制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雏禽的成活率以及养禽业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许多养禽专业户由于育雏温度控制不恰当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育雏的适宜温度 雏禽的体温调节能力差,需要人工供温,适宜的温度对雏禽的体温调节、运动、采食、饮水、饲料消化和增强抗病能力都极为重要。雏鸡的适宜温度:0~7日龄30~34℃;8~14日龄27~30℃;15~21日龄25~27℃;22~28日龄22~25℃;29~35日龄20~22℃;36~40日龄18~20℃。 二、人工供温的方法 1.电热伞育雏法:育雏伞一般用铁皮和纤维板制成伞形或斗  相似文献   

20.
养鸡九忌     
<正>一忌育雏温度低雏鸡的绒毛短,调节体温能力差,对温度特别敏感。育雏死亡率很高的主要原因就是温度太低,一周内温度30~32℃,以后每周减少2℃,至6周龄保持18~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