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工群体出现了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分化,为了解新老一代农民工留城意愿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笔者基于代际差异视野下研究农民工留城意愿问题,采用全国9省3358名农民工的样本数据,从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工作特征、政策因素和心理因素这5个方面分别探析老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老农民工留城意愿影响因素以及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其中,教育程度、住房满意度、就业类型、是否有新农合等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婚姻对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性别、教育程度、老家房产情况、月收入、日均工作时间、是否有养老保险、生活满意度等因素对老一代农民工留城意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要提高农民工的留城意愿,一方面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另一方面要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系统,为农民工留城减少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农民工创业意愿的相关影响因素,对甘肃省289位农民工进行了调查,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创业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从影响因素来看,年龄小、已婚、受教育程度越高、有创业经历、能得到家人支持且社交广泛的农民工创业意愿越强烈,而务工月收入、家庭人均纯收入越高、偏好冒险的农民工不倾向于创业。同时调查发现创业资金匮乏、没有一技之长、文化程度不高是农民工创业的最大障碍,担心创业失败是农民工创业的心理屏障。因此政府要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及政策宣传,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确保农民工能多渠道获取创业信息,引导农民工高效创业。  相似文献   

3.
赵娜  刘霞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3):112-118
根据对青岛某纺织厂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深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未来认同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新生代农民工目前对市民身份有所期待,但认同度不高;对未来归属地有目标,但归属感不强烈,表现出期待与徘徊并存的现状。文章从制度政策、社会环境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3个方面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并据此提出了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未来认同的对策建议:改革城乡二元体制、改善社会环境,增强关爱与沟通、调整新生代农民工的心态,提升其素质。  相似文献   

4.
钱文荣  王莉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2):131-137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研究农民工家庭消费问题,对扩大内需及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全国988个农民工家庭调查样本,从收入、家庭特征和其他不确定因素三个方面探析农民工家庭务工地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因素对农民工家庭务工地总消费支出、居住支出、娱乐支出具有显著影响;家庭特征因素如文化水平、孩子随迁、工作行业因素对农民工家庭的各项消费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租房因素显著影响着农民工家庭的总消费支出和居住支出;健康因素对农民工家庭的医疗支出具有显著的负影响。因此,要提高农民工家庭的消费水平,扩大农民工家庭的消费潜力,一方面要提高农民工家庭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还要提高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完善社会保障系统,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夏燚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7):151-155
新生代农民工对中国的经济转型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其社会保障权益直接影响到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对江苏省苏州市328名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其社会保障权益现状与诉求仍有较大差距。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性、地区间社会保障模式差异性,加之企业逃避责任现象和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观因素,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问题产生重要影响。笔者结合产业升级的社会化大背景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特点,从国家、政府、企业、新生代农民工四方面,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统筹层次、加强企业责任监督、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崔海兴  林凯  李旭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1):284-290
当前,在中国大地上兴起了新一轮创业热潮,其中农民工回乡创业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农民工个人特质对其回乡创业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河南、广西2地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农民工个人特质对回乡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农民工个人特质中,成就动机和冒险精神对其回乡创业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主性和亲和力对其回乡创业意愿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控制力和聪慧性对其回乡创业意愿没有显著影响。根据以上结论,提出在创业辅导中加强对农民工个人特质问题的调查、培养回乡农民工中成功创业者的个人特质,以促进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重金属污染日渐严重,贝类由于其分布广,活动性低,且对重金属具有高积累性和强耐受性,是海洋环境中受污染程度较高的生物之一。笔者将从贝类重金属富集特征以及影响贝类重金属富集因素两方面对有关贝类重金属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概括了贝类种间、个体间以及组织间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重点分析了重金属因素(种类、形态、浓度等)和环境因素(季节、温度、盐度等)对贝类富集重金属的影响,以期为有关贝类重金属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树娟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0):221-225
民工荒的实质是技工荒。在农民工中,有60%的是新生代农民工。鲁西地区是劳动力输出大市,为了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需求,我们就鲁西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意愿、培训费用支付、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地点选择以及方式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视角的农民工城市化研究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给农民工城市化以更具体的理论及实践指导,重点概述了国内外学者有关农民工人力资本对其城市化影响,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分化的研究,运用社会分层结构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交叉学科理论研究发现:农民工人力资本不仅对农民工分层具有现实的引导与整合功能,也对城市遴选农民工具有现实的引导与整合功能,农民工人力资本在不同层次农民工与不同类型城市之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耦合角色。由此可以得知,从农民工自身与城市双向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是当今解决广大农民工城市化问题最为妥善的内在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影响农村居民投票选举意愿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凤祥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528-533
本文利用第一手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从农户特征、村集体特征、候选人特征和社会资本四个方面来分析影响农村居民投票选举意愿的因素的方向和强度。研究结果表明:①农户自身特征中的投票选举面貌、家人是否在村办企业工作这二个变量对农户投票选举参与意愿在统计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有非农就业、是否曾经担任过干部这四个变量在统计上不显著。②村集体特征中仅有是否有过过往纠纷这一变量表现出对农户投票选举参与意愿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有无投票误工补贴、公共服务水平、对上届村干部的工作满意程度这三个变量对农村居民投票选举参与意愿的影响均不显著;③竞选规范程度、候选人特征这二个变量表现出对农户投票选举参与意愿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竞选激烈程度、自家人有无参加候选人提名、有无拉票行为以及乡镇政府介入与否这四个变量对农村居民投票选举参与意愿的影响不显著;④是否参与经济组织、家里是否有人当干部这二个社会资本变量对农村居民投票选举参与意愿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微观农户的角度来研究影响理性农户政治参与积极性的因素,对于加快基层民主建设,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第一手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从农户特征、村集体特征、候选人特征和社会资本四个方面来分析影响农村居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因素的方向和强度。分析结果表明:①农户自身特征中的政治面貌、职务经历、家人是否在村办企业工作这三个变量对农户政治参与积极性在统计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有非农就业这三个变量在统计上不显著;②对上届村干部的满意程度、是否发身过过往纠纷这二个村集体特征中的变量表现出对农户政治参与积极性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有无投票误工补贴、公共服务水平这二个变量对农村居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影响不显著;③竞选激烈程度、候选人特征、乡镇政府介入与否这三个变量表现出对农户政治参与积极性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竞选规范程度、自家人有无参加候选人提名、有无拉票行为这三个变量对农村居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影响不显著;④是否参与经济组织、家里是否有人当干部这二个社会资本变量对农村居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深入研究农户农地流转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对促进农地流转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地域分异与农户兼业视角,通过构建多元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地域分异与农户兼业对农户参与农地转出和转入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和转入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它能显著促进农户参与农地转出和农地转入;(2)区位性质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有显著影响,但对农户农地转入行为却无显著影响;(3)农户兼业程度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农户农地转入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4)家庭劳动力数、家庭承包地面积和承包地块数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分别有显著的负向、正向和正向影响,但对农户农地转入行为却无显著性影响。农地流转政策制定应从政策差别化、兼业深度化、经营规模化3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北极狐瘦素基因结构特征及其多态与生产性能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本研究对北极狐瘦素基因结构 ,并通过PCR-SSCP方法寻找到影响北极狐生产性能的基因位点。[方法]数据利用SignalP 3.0 Server 、 ClustalX1.83、Mega4.0、Promoter predictions、TMHM2.0、 ProtComp-v6.0等生物学软件和SPSS13.0软件完成分析;[结果] 北极狐与狗的遗传距离是最近,OB基因它可能是一个分泌蛋白,具有一个信号肽的序列的可能性很大,AB基因型的个体的体重、腹围、皮张长与AA、BB型个体的体重、腹围、皮张长差异显著(P<0.01), AB基因型个体的体长比AA、BB型个体的体长差异趋于显著(P<0.3),AB型基因个体的针毛长与AA、BB型个体的针毛长差异有显著的影响趋势P<0.2 [结论]表明瘦素基因突变位点导致的基因型对体重、腹围、皮张长都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  相似文献   

14.
测定金毛狗6个居群51株个体的叶片、羽片、根状茎等41项形态特征,采用SPSS软件分析各项形态特征的变异系数、差异显著性、形态多样性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确定金毛狗分化状况。结果表明,(1)41项形态特征中差异极显著和显著的特征占43.90%,差异不显著占56.10%。多数形态特征在个体及居群水平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一回和二回羽片等营养器官形态特征变异大,三回羽片变异相对小。(2)金毛狗的形态特征在居群内呈现小聚类群分化现象,在亚表征群水平出现明显的个体分化现象,在更小的距离上个体分化现象更加明显。(3)金毛狗的形态分化与空间距离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其形态分化主要受乔木层透光率及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冯桂真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0):124-129
本研究从服务受体农户的角度,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全国7个样本村为对象,对农户对沼气后续管理有偿服务的采用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研究表明:建池农户对沼气后续管理有偿服务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影响农户对沼气后续管理有偿服务采用意愿的农户个体因素为,户主年龄与采用意愿呈显著负相关、户主的教育水平与采用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农户经济收入水平与采用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农户耕地面积与采用意愿呈正相关,农户不同的种植结构对采用意愿的影响差异显著;农户不同的养殖结构对采用意愿的影响差异显著,养殖猪牛羊的农户更愿意采用有偿服务。环境因素为农户对沼气改善环境功能的认知程度与采用意愿差异显著,农户对服务网点的评价与采用意愿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深入研究农户农地流转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对促进农地流转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地域分异与农户兼业视角,通过构建多元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地域分异与农户兼业对农户参与农地转出和转入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和转入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它能显著促进农户参与农地转出和农地转入;(2)区位性质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有显著影响,但对农户农地转入行为却无显著影响;(3)农户兼业程度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农户农地转入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4)家庭劳动力数、家庭承包地面积和承包地块数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分别有显著的负向、正向和正向影响,但对农户农地转入行为却无显著性影响。农地流转政策制定应从政策差别化、兼业深度化、经营规模化3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实践八号卫星飞行环境中不同因素对小麦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实践八号育种卫星1×g离心机、铅屏蔽室和卫星舱内同时搭载处理的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分别分析同一飞行环境下空间辐射、空间微重力和空间综合环境作用对小麦的损伤特点,比较研究其对小麦品种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空间综合因素处理抑制了小麦轮选987和新麦18当代(SP1代)的苗期生长,而对周麦18没有显著影响,空间辐射单因素处理只对轮选987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空间微重力对3品种的抑制作用都不显著;成熟后3种处理对各农艺性状的影响都不存在显著差异。3个小麦品种SP2代均出现株高、穗长、千粒重等多种表型性状突变;轮选987和新麦18都表现空间综合环境因素诱发的突变频率高于其他2个单一因素,而空间微重力的突变效应最小。在新麦18空间综合因素处理的群体中,还发现了叶片条纹状白化突变体(0.48%)并可以遗传到后代。上述结果证实,在空间条件下宇宙射线和微重力的共同作用具有累加的效应,宇宙射线是产生变异的主要因素,空间微重力的单独作用也可以导致变异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正>群聚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动物中。群聚的个体与独居的个体相比较通常表现出显著的个体间协助和行为可塑性以适应多变的生存环境。飞蝗是世界性的重大农业害虫,具有典型的聚群现象。其多种行为特征,如嗅觉行为及运动活性,可在群居型及散居型间相互转变,是研究聚群行为可塑性的理想模型。我国的科学家曾发现嗅觉、多巴胺  相似文献   

19.
以松粳9号和垦稻12号为试材,采用L9(34)正交表设计,研究立体化育袂模式中红蓝光质比例、光强和补光时间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光因素对两水稻品种壮苗指数的影响均为光质>补光时间>光强,三因素对其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补光因素对两水稻根冠比的影响虽不尽相同,但均表现光质对其影响显著。人工补光对水稻秧苗的叶龄、茎基宽、叶面积、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苗高的影响不一致,对根系直径影响较小。秧苗素质对水稻产量影响显著,补光处理比不补光对照(CK2)的秧苗素质和产量水平均有显著提高,但与自然光对照(CKl)秧苗素质和产量水平还有显著的差距。人工补光在立体化育秧模式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毛竹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环境因素和种子质量对毛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毛竹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中温度是主要决定因素。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低于15℃或超过35℃均不利于萌发,最适萌发温度25℃。变温处理有利于发芽整齐。在自然环境下光照不是毛竹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但高光强会抑制幼苗生长。种子饱满度是影响种子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明显影响种子萌发进程、发芽整齐度及苗木健壮程度。GA3 处理能显著提高毛竹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加快毛竹种子萌发进程,促进萌发后幼苗生长,GA3最适处理浓度范围为100~20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