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密度和行距对早播小麦生长、光合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筛选早播小麦的适宜种植密度及行距配置,以济麦22为材料,设置了180×104株·hm-2(D1)和240×104株·hm-2(D2)两种种植密度和17cm(R1)、20cm(R2)、23cm(R3)和26cm(R4)四种行距配置,研究了行距和种植密度对早播小麦生长、光合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在密度D1和D2下,分别以行距R1和R2的株高、节间长、叶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重、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和产量最高。在相同行距下,D1的株高、节间长、叶绿素含量、开花期和灌浆期的光合指标均大于D2,而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重、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穗数和产量均低于D2。因此,合理的种植密度和行距组合有利于安徽淮北地区早播小麦生长和高产;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的基本苗和行距分别为240×104株·hm-2和20cm。  相似文献   

2.
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 4号 (原系号 881 0- 3- 1 - 3)由甘肃省农科院于 1 988年以法瓦维特为母本、八农 86 2 6 5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已于 2 0 0 2年 7月 1日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的技术鉴定 ,其研究成果“达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适宜在我省河西走廊、中部沿黄灌区及西北同类地区种植 ,是继甘啤 3号之后又一个优质高产啤麦新品种 ,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1 主要特征1 1 生物学特征该品种为二棱皮大麦 ,幼苗半匍匐 ,叶色深绿 ,株高 75~ 80cm ,茎秆黄色 ,地上茎 5节 ,弹性好 ,叶片开张角度大 ,冠层透光好 ,抽穗时株型松紧…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氮水平下菠萝蜜幼苗根系生长及氮素吸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酰胺态氮肥在菠萝蜜苗期的最佳施用量,本试验以马来西亚1号嫁接苗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施氮量对菠萝蜜幼苗根系生长及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菠萝蜜幼苗叶片、茎秆、地上部和整株生物量,叶片氮素累积量、茎秆氮素累积量和总氮素累积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施氮量为N1(5g/株)时达最大值;根系生物量和根冠比在N1时达最小值。根系氮素累积量随着施氮量增加呈增长趋势。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及根系体积随着施氮量增加呈降低趋势,其中N1水平与N0(0 g/株)无显著性差异。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根系体积与地上部干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施肥、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和总根长单个因子以及三者共同解释菠萝蜜苗生物量变化的比例为90.1%。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菠萝蜜幼苗适宜的施氮量为5 g/株,可作为菠萝蜜苗期施肥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4.
为给优质高产小麦的育种和栽培建立茎型指标体系,2002~2003年度和2003~2004年度分别以不同蛋白质含量类型的小麦品种(系)71个和94个为供试材料,测定了株高、各节间长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产量,研究了不同蛋白质含量类型小麦的株高和各节间长度等茎部性状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蛋白质含量类品种的株高、倒2节间长和倒3节间长显著大于低蛋白质含量类型品种;高蛋白高产类型小麦的适宜株高、穗下节间长、倒2节间长和倒3节间长分别为85~107 cm、27 cm 以上、23 cm左右和14 cm左右,在适宜范围内以各项值稍大较为理想;低蛋白质含量、高产类型的品种则分别为85 cm以下、30 cm 以下、18.5 cm左右和12 cm左右,在适宜范围内各项值以稍小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赤霉素与多效唑对甘蔗愈伤再生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愈伤再生苗为材料,在生长前期分别使用100mg/L赤霉素(GA)与100、200mg/L多效唑(PP_(333))均匀喷施于植株叶片等生长部位,分别调查植株株高、叶片、节间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GA单独处理能明显提高甘蔗愈伤再生苗株高,茎径、叶面积、叶片长度与宽度则相反;而PP_(333)处理后抑制甘蔗愈伤再生苗株高和茎径增粗,后期均能有效提高其叶面积指数、叶片长度与宽度等;GA与PP_(333)配合处理,其株高与茎径则均明显高于对照,也提高了甘蔗叶面积、叶片宽度,但对叶片长度影响不大。经GA与PP_(333)处理均未能提高甘蔗植株下部茎长如+1、+2、+3节间长度。  相似文献   

6.
“90 - 85”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从扬麦 1号辐照突变株选育成的白软麦 ,具有优质、高产、繁茂性好、抗逆性强等特点 ,是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较为理想的优质饼干、糕点专用小麦品种。1 特征特性1 .1 基本特征 春性 ,主茎总叶数 1 1张左右 ,叶色淡绿 ,叶片宽 ,剑叶长度 1 8~ 2 0 cm,宽度 1 .8~ 2 .0cm,倒 2叶长度 2 5cm左右 ,宽度 1 .6~ 1 .8cm,倒 3叶长度 2 0~ 2 2 cm,宽度 1 .5cm左右。最大叶面积指数在 6左右。分蘖性强 ,低位分蘖发生率高 ,第一分蘖缺位率小于 50 % ,第二分蘖缺位率小于 2 0 %。株高 85~ 90 cm,基部节间短 ,充实…  相似文献   

7.
《江西棉花》2012,34(2)
棉花苗期要求稳长,主茎平均日生长量以0.3~0.5 cm、株高不超过20 cm为宜,具有棉株敦实,茎粗节密,根系发达,叶色油绿,叶片大小适中的壮苗长相。要针对苗情,做好施肥和化控,前期可偏施磷酸二铵、尿素等肥料,并推迟化控的时间,以促进棉苗早发。  相似文献   

8.
优质长绒棉新品种新海18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海 1 8号 (品系名称 3 2 87)是新疆兵团农一师农科所于 1 990年以 89- 1 86为母本 ,以 88- 3 8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于 1 995年参加组内品比试验 ,1 996年参加所内联合品比试验 ,1 997~ 1 999年参加自治区第七轮长绒棉区域试验 ,2 0 0 0年参加自治区长绒棉生产试验。由于在各类试验中表现丰产、早熟、品质优 ,于 2 0 0 0年 1 2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特征特性。新海 1 8号生育期 (出苗至吐絮 ) 1 3 9天 ,全生育期 (播种至吐絮 ) 1 50天 ,霜前花率 90 % ;植株呈筒形 ,长势较强 ,株高 90~ 1 0 0 cm;茎杆较…  相似文献   

9.
戴敬  徐俊兵  夏莉莉 《作物研究》2003,17(3):147-147
2002年引进高品质抗虫杂交棉花新品种科棉1号在宝应夏集、汜水及高邮汤庄等乡镇进行了示范种植,现将其特性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 科棉1号的高产优质特性(1)出苗快,生育进程较早。科棉1号4月2日播种,播后6d出苗,播后8d即达齐苗,比泗棉4号提前2d,出苗率98%,也明显高于泗棉4号;现蕾、开花期比泗棉4号提早5d和3d。(2)苗蕾期生长快,个体生长量大。汜水点从6月20日到7月20日,株高日增2.09cm,出叶速度0.2839叶/d,果枝净增9.8台,果节净增54.2个。汤庄点从6月25日至7月10日,株高日增2.27cm,果枝日增0.45台,果节日增1.77个。苗蕾期较快的生长速…  相似文献   

10.
晋棉 3 2号是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所杂交选育的高产、优质、早熟棉花新品种。1 987年以抗病优系辽 1 0 3 8为母本 ,自育早熟、结铃性强的优系83 1 6 8为父本进行杂交 ,通过多年连续选择 ,于1 996年选出早熟、优质、高产、抗病优系太 882 4 5。2 0 0 2年 4月 1日通过了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品种审定 ,定名为晋棉 3 2号。1形态特征株高 6 0 cm左右 ,植株倒塔形 ,根系发达 ,发苗快、生长健壮、茎秆坚实。第一果节 4.5节左右 ,果枝数 9~ 1 2个 ,分布均匀。叶片 5裂 ,中等大小 ,叶色深绿 ,功能期长 ,早熟不衰。花乳白色 ,无红心 ,铃卵圆…  相似文献   

11.
晋棉45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晋棉45号(99A-44)是由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抗旱育种课题组1996年以从晋棉13号中选出的丰产、优质、抗旱、高衣分品系94H-14为母本,以抗病虫株系K338为父本,历经杂交、回交、南繁加代培育而成。2000-2001年在所内品比试验中表现突出。2003-2005年参加山西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及2005年的棉花新品种生产示范。2006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2特征特性2.1形态特征。植株塔形较松散,株高100cm,主茎节间较短,节长5cm,果枝节间5~10cm,始果枝着生节位7~8节。子叶叶片较大、肾形,叶色较深。真叶大小…  相似文献   

12.
行距配置和化控对冬小麦茎秆质量和抗倒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行距配置和多效唑化控对小麦茎秆质量和抗倒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裂区试验,研究了行距配置(12 cm等行距、15 cm等行距、12.5 cm+12.5 cm+20 cm共3个水平)和多效唑化控(对照、起身期化控、拔节期化控3个水平)对冬小麦茎秆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茎秆重心高度和节间长度基本上以15 cm等行距处理的最小,12 cm等行距处理的最大,这2种行距配置之间拔节期和开花以后的株高及成熟时基部节间长度差异均显著(P<0.05);而基部节间粗度、秆壁厚度、单位长度节间干重、茎秆机械强度及抗倒伏指数基本上以15 cm等行距处理的最大或较大,12 cm等行距处理的最小.起身期和拔节期喷施多效唑处理的小麦株高、节间长度和茎秆重心高度显著降低,基部节间粗度、秆壁厚度、茎秆机械强度有所增加,抗倒伏指数显著增大.除基部第二节间长度外,行距配置与化控互作对其他指标的影响不显著(P>0.05).抗倒伏指数与株高、节间长度、重心高度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76和-0.63),与茎秆机械强度、第1和第2节间单位长度干重、第2节间秆壁厚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42、0.64和0.64),与第2、第3节间粗度和第3节间秆壁厚度相关不显著.因此,15 cm等行距种植配合起身期或拔节期多效唑化控,可提高小麦茎秆质量和抗倒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氮磷比对长绒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 ,新疆长绒棉棉田以 N和 P2 O5为主的化肥投入存在相当的盲目性 ,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 ,还严重影响棉田潜力的发挥 ,甚至污染棉区环境。为此特进行了长绒棉棉田合理施化肥的试验研究。1 基本情况试验于 1 997年阿瓦提县丰收三场二连试验地进行 ,地力较好 ,速效 N、P、K和有机质含量分别为2 7、1 2、1 34mg·kg-1和 0 .864%,宽膜覆盖 ,行距 30 50 30 60 cm,株距 1 2 .5cm,每公顷理论密度1 8.8万株 ,品种选用当地长绒棉主栽品种 86430 ,4月 1 8日播种 ,以不同的 N∶P2 O5作处理 ,共设 6个处理 ,其 N∶P2 O5分别是 1∶ 0 .2、1…  相似文献   

14.
苏棉 2 3号 (原名 ZLTC- 3)系人工去雄杂交棉 ,1 999- 2 0 0 0年以高产高衣分结铃性强品种苏棉 1 6号为母本、耐黄萎病品种为父本 ,人工杂交获得 F1代种子。 2 0 0 1 - 2 0 0 3年连续 3年参加江苏省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 ,2 0 0 3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 ,2 0 0 4年 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为苏棉 2 3号。1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子叶大小中等 ,出苗性能一般 ,苗期长势强。全生育期 1 44天 ,植株塔型 ,株高 1 0 4 cm左右。果枝节间较密。茎秆粗壮 ,弹性好 ,茸毛较多。叶片大小中等 ,叶色较深。开花前花白 ,花冠花药乳白色。…  相似文献   

15.
雹灾后棉花生育特点及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 6月 2 1日 2 0时左右 ,冀州市南部 3个乡镇 2 5个村遭受风雹袭击。其中1 2 0 0 hm2正现蕾的棉田毁坏严重。据调查 ,棉株掉头率 1 0 0 %,光杆率 85%以上 ,严重地块光杆高度仅几厘米 ,整个棉田残枝断头一片凋零。为了了解不同高度残茎的恢复生长能力及重新现蕾特点 ,为今后棉花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我们及时选有代表性的对雹灾棉田进行定点定时系统观察。其结果如下 :1 不同高度残茎子叶节以上恢复生长能力不同1 .1 不同高度残茎与出营养枝速度的关系。据调查灾后 3~5天 ,棉株残茎的叶腋处萌发出新的腋芽 (即营养枝 ) ,不同高度的残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小麦株型性状与产量性状及生物学产量的关系,探讨淮北地区高产小麦品种适宜的株型结构。【方法】以10个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品种(系)的株型性状(株高、穗长、穗颈长、例二节长、倒三节长、倒四节长、基部节间长与冠层上三叶长、宽、面积、单茎上三叶面积、高效LAI)与产量相关性状(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经济系数)及生物学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产量与旗叶宽、旗叶面积、倒二叶宽、穗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株型性状中仅有高效LAI与生物学产量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安徽淮北地区高产小麦适宜的株型及群体:在较高经济系数的前提下,穗数675万/hm2以上,株高80cm左右,穗长10cm以上,穗颈长30cm左右,基部节间长不超过50cm;叶片短、宽、挺,旗叶长17~21cm,旗叶宽1.4~1.6cm;倒二叶长19~25cm,倒二叶宽1.3~1.5cm;倒三叶长19—26cm,倒三叶宽1.3~1.6cm,高效LAI4.5~5.0;“控株-增穗-增叶”可能是安徽淮北地区小麦实现超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新陆中 1 8号是新疆中国彩棉股份有限公司选用冀 91 - 1 9×辽棉 1 0号的杂交后代 ,经多次南繁北育 ,连续自交提纯后系选而成 (代号为白 980 5 ) ,于2 0 0 3年 2月 1 1日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新陆中 1 8号。1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呈筒型 , 类果枝 ,茎秆粗壮 ,根系发达 ,平均株高 65 cm,第一果枝节位 4.9节 ,植株生长点上绒毛较多 ,较耐蚜虫危害 ,叶片中等大小暗绿色 ,苞叶长而大 ,铃为长卵圆型 4~ 5室 ,单铃重 5 .5~ 6g,子指 1 0 .9g,衣分 41 .5 %~42 % ,整个生育期生长势、整齐度较好 ,结铃性较强 ,播种到…  相似文献   

18.
棉花新品种新陆中 1 7号( K31 )是由新疆塔河种业阿拉尔良繁场选育而成 ,于 2 0 0 3年 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2 0 0 2年在南疆各植棉区开始示范种植 ,由于该品种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纤维品质优、适应性广、易拾花等优点 ,审定当年就在南疆各植棉区累计推广近 40 0 0 hm2。1特征特性全生育期 1 42天 ,植株塔型 ,株高 60~ 65 cm,茎秆粗壮 ,抗倒伏。 - 类分枝 ,株型较紧凑 ,叶片中等大小 ,茸毛多 ,抗蚜性好。第一果枝节位 4~ 5节 ,果枝数 1 0~ 1 1个 ,铃短卵圆形 ,铃重5 .5 g。衣分 42 %~ 44% ,子指 …  相似文献   

19.
洪渊萍 《中国棉花》2001,28(2):32-33
新陆早 1 1号 (原代号豫早 2 0 2 )由博乐种子站1 994年从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引进 ,经试种选育多年 ,于 1 999年由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命名为新陆早 1 1号。1 品种特征特性1 .1 特征。新陆早 1 1号属早熟陆地棉品种 ,植株塔型较松散 ,株高 60~ 65cm,茎秆浅紫色 ,有茸毛 ;花乳白色 ;果枝 ~ 型 ,始果节 4~ 5节 ,主茎节间长度 5~ 7cm,果枝 8~ 1 0台 ;叶片较薄 ,深绿色 ,裂口较浅 ,叶层分布合理 ,早熟不早衰 ;铃椭圆稍尖有油点 ,铃壳较薄 ,4~ 5室 ,单铃重 5~ 6g,座桃早 ,单株成铃数 6~ 8个以上 ,铃位分布合理 ,…  相似文献   

20.
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和穗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以郑单958、金海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在中密度(52 500株/hm2)、高密度(75 000株/hm2)条件下对茎秆和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密度条件下,两个品种株高和穗位高受影响均不显著,除第1节间茎秆长度显著增加外,其他节间受密度影响不显著,而基部(第3节间)茎的粗度显著减少;中密度条件下,金海5号各节间茎秆穿刺强度均显著大于郑单958。高密度条件下,金海5号各节间茎秆穿刺强度显著减弱,而郑单958除第3节间穿刺强度显著减弱外,其他节间没有明显变化。高密度条件下,穗长、行粒数和百粒重都显著降低。两个品种在高密度下的产量均显著高于中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