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从湿地的生态作用、国内外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概况和辽宁湿地资源的现状,分析了辽宁开展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必要性和发展优势,为辽宁开展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现有研究人员1 5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7人,博士4人,颂士6人主要从事森林、湿地、石漠化及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_开展各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主要生态过程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与评估等、贵州省退耕还林效益监测、贵州省多县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 E P)核算等工作:现建有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4个,包括森林、湿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湿地红树林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树林生态系统是湿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且是成水浅海湿地分类中生态地位级最高的系统。因此,研究湿地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应突出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本文试从生态工程的角度,研究广东省湿地红树林的地位和作用,以期为搞好湿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努力创建广东省林业生态省,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新疆林业》2007,(2):9-9
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通过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着力保护和建设好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在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的循环发展中,充分发挥林业的基础性作用.努力构建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功能协调、效益显著的林业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5.
田新程 《中国林业》2009,(19):12-17
林业履行着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多种职能,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大使命。在今年六月份召开的新中国成立60年来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认为,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是一项具有特殊功能的公益事业。当今世界,面临着温室效应、臭氧威胁、生物多样性危机、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和酸沉降及热带雨林危机等十大生态问题,这些生态危机,大多都与森林和湿地萎缩和功能下降有关,主要靠林业来治理。  相似文献   

6.
截至目前,国家林业局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共建立湿地生态站30个,湿地生态站数量的增加,给湿地生态站的信息管理带来了新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从湿地生态站建设过程以及后期管理出发,建立基于Web的湿地生态站信息管理系统,为湿地生态站的管理提供便捷化的途径,提高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7.
2020年,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和《内蒙古自治区湿地名录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自治区第一批重要湿地名录。1.内蒙古萨拉乌苏自治区重要湿地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总面积3000.40公顷,湿地面积1295.50公顷。包括河流湿地、人工湿地2类2型,其中,河流湿地有永久性河流1型,人工湿地有库塘1型。主要保护黄河流域以库塘为主的湿地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以及珍稀水禽。  相似文献   

8.
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红树林具备很强的碳汇能力,在湿地碳循环中占据重要地位。开展红树林湿地碳汇计量与监测有助于深入了解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碳动态,客观评价红树林在区域碳平衡的作用,为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建设低碳社会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首次探讨了广东省红树林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并对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对开展广东省林业碳汇工作具有较好的理论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林木种苗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是建设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和保障,是提高林业生产力、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建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2019年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评估结果,由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山西太行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考核为优秀,在全国190个站(点)中位列第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从基础设施、数据汇交、数据质量、成果应用、人才队伍、规范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湿地气候变化适应性策略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对水质和水量的变化显示出较高的脆弱性, 因此湿地生态系统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但是其强大的水文、物质和能量循环功能也使得湿地表现出很强的气候变化适应性。文中在回顾目前湿地气候变化适应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总结了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 以及湿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提出应该从适应温度上升、确保生态需水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强化生态系统服务和增加灾害抵御能力这5个方面增加湿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以期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国土绿化》2014,(5):7-7
5月13日,由中组部主办、国家林业局承办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专题研究班在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开班,来自27个省(区、市)分管林业工作的县级领导干部参加学习。国家林业局局长、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院长赵树丛在研究班上就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工作作讲座。  相似文献   

13.
<正>福建泉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简称泉州湾湿地生态站)位于福建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是《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2020年)》中规划新建50个湿地生态定位站中的泉州站。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是《全国林业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2006-2030年)》中的重点项目,泉州湾湿地生态站的建设将  相似文献   

14.
湿地作为地球上一类自然地理景观,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首先,湿地是一大类自然地理景观,其中包含着多种多样的湿地景观,如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口湿地、海岸滩涂、浅海水域、水库、池塘、稻田等自然和人工湿地景观生态系统是较景观低一层次的结构单元湿地中有许多生态系统类型,如浅海滩涂生态系统、河口生态系统、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河流湿地系统、沼泽生态系统等。  相似文献   

15.
湿地生态系统是处于陆地生态系统与水体生态系统之间并具有高生产力和生态多样性等特点的生态系统。辽河三角洲湿地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然而,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行为破坏了辽河三角洲的湿地生态系统。为此,文章对辽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工程构建与配套机制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及其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洞庭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它包括了河流、淡水湖泊、淡水沼泽、以树木为主的湿地生态系统以及以芦苇为主的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等子系统。文章在论述洞庭湖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从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性、多样性、特殊性和脆弱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从状态的健康、恢复能力的健康、所在环境的健康三个方面建立涵盖22个指标的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艾比湖周边区域的统计年鉴数据和遥感解译数据为基础,用2000—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分析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运用综合评价及划分的等级标准对13年间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水平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在2000—2001年处于较健康状态,2002—2003年处于健康状态,2004—2009年处于较健康状态,2010—2011年处于一般病态,2012年处于较健康状态。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总体呈恶化趋势,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8.
绿海短波     
《云南林业》2013,(6):70-71
《云南省湿地保护条例》出台《云南省湿地保护条例》将于2014年1月1日施行,标志着云南省湿地保护工作进一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条例》的出台,对云南省全面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恢复和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促进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湿地,促进全省林业事业健康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湿地是介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具有独特水文、土壤、植被与生物特征的过渡性生态系统,是世界上最受人类干扰威胁的脆弱生态系统之一。若尔盖高寒湿地是我国乃至世界最为典型的高原湿地之一。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了若尔盖高原湿地的研究进展概况:①若尔盖高原湿地自然地理概况;②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现状;③湿地植被变迁及其退化;④湿地演替变化;⑤湿地温室气体排放。若尔盖高原湿地具有典型性,独特性,同时也具有脆弱性和不稳定性,针对高寒湿地特点,提出今后应加强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的深入,小尺度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以浙江长兴仙山湖湿地生态系统为例,在功能载体定位和受益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影子工程法、旅行费用法、市场价值法、生态估值法和碳税法等多种方法对仙山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仙山湖湿地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92×108元/a,单位面积价值为13.76×104元/hm2·a;蓄洪控水功能价值最高,达到6.9×107元/ a,其次是生态产出和滞留污染功能,二者单位面积的分别为2.82×104元/hm2·a和2.61×104/hm2·a;价值最低的是供给水源功能,仅为4.40×106元/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