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关键词共现分析、文献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计量学方法,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国际上奶牛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科技文献数据的可视化知识图谱,直观地展示和分析不同时期国际奶牛遗传育种研究的整体状况,分析了不同时期该领域的发文量、高被引文献的内容及研究前沿的热点词汇,并展示了国际奶牛遗传育种领域的高产作者和主要研究机构分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文献计量的角度,利用美国费城德雷克塞尔大学(Drexel)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软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文献的发文年份、研究机构、研究期刊、作者、关键词及共被引情况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挖掘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趋势,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非洲猪瘟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源,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从年发文量、核心作者、发文机构、发文期刊、基金资助、高频关键词等方面分析国内非洲猪瘟研究现状,并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知识图谱,揭示研究热点,以期为该领域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分析近30年(1995—2021年)国内外肉牛肠道菌群功能基因相关研究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为来源数据库,检索肉牛肠道菌群功能基因的相关文献信息为研究对象;应用CiteSpace(6.0.R1)分别对文献年度发文量、国家、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聚类分析、突显分析以及可视化呈现。结果显示:共发表英文文献170篇,中文文献45篇。近30年国内外肉牛肠道菌群功能基因相关研究领域论文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且自2011年以来迅速增长;欧美学者逐步建立了理论框架、模型方法,奠定了该领域的研究基础,其中美国占主导地位,Guan Leluo、Auffret M D和Bryan A White等关键作者具有突出贡献。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发文被引量居第2,中国农业科学院等机构研究水平世界领先,毛胜勇、蒋林树、王加启和杨舒黎等研究团队代表了我国该领域研究的先进水平。近30年,该领域研究热点从1995年关注抗菌肽,到2005年首次关注16S rRNA多样性和宏基因组;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成熟,自2015年以后16S rRNA和宏基因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国内小反刍兽疫领域的最新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借助“中国知网”数据库,基于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2000—2021年发表的小反刍兽疫相关研究文献的作者、来源期刊、研究内容及关注热点等,从发文量、文献被引频次、文献总下载量等方面,分析来源期刊及高被引文献,构建研究者合作关系,重点分析国内不同时间段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和时间线图谱。结果显示:该领域的年度发文量呈阶段性增长态势,且国内已形成相对稳定的科研团体;《中国动物检疫》期刊的均篇被引频次、被引总频次和篇均下载量均位于首位,尤其是2007年王志亮团队发表的研究论文备受关注;诊断、防控、治疗、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免疫、疫苗等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从38次到117次不等,各关键词间连接线多而紧密,但以诊断、防控、治疗出现频次最高;2000—2006年文献数量少,研究内容分散,关键词出现频率低,相互联系较少;2007—2012年文献数量开始增多,但热度不高,范围较单一;2013—2021年文献数量持续增高,研究范围拓宽,以基因表达、免疫检测、治疗诊断等为主。结果表明:国内PPR研究网络虽然形成稍晚,但近期发展快速,研究团体趋于稳定,研究范围更为广泛,其中基因表达、免疫检测、治疗诊断成为最新研究热点。本研究为全面了解国内小反刍兽疫研究状况,研判前沿热点,促进研究合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CNKI数据库的我国草产业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把握近二十年我国草产业研究的演进路径、研究热点及前沿,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出2000—2018年我国草产业研究相关文献,借助CNKI自身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和Cite Space软件进行文献数量分析及图谱绘制。结果共检出872篇有效文献,相关文献最早发表于1986年,年度发文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畜牧业、草产品和沙产业是与草产业相关性较强的主题,高频关键词为"草产业""对策""现状",当前2个较为明显的研究热点分别为草产业的经济效益研究和草产业的生态效益研究。在1999—2004年间,草产业研究较为活跃,2014—2018年间,草产业领域进入高度活跃期,草产业的发展与国家大政方针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国内外披碱草属(Elymus)植物研究状况与前沿动态,客观反映不同国家、研究机构、作者以及期刊在该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利用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对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1980–2020年有关披碱草属植物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披碱草属植物的发文量增长呈初期缓慢、中期迅速、后期平稳的趋势;我国在国际合作中贡献最大,且发文量占WOS数据库中56.6%,表明我国在披碱草属植物领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影响力.WOS数据库中发文量和总被引次数最高的机构均为兰州大学,平均被引次数最高的机构为美国农业部.国内机构的发文量、总被引次数、平均被引次数最高的依次为内蒙古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前沿趋势分析和引文分析的关键词突发性检测发现"Species richness"、"青藏高原"和"植被恢复"等关键词的研究是其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围绕生态建设及相关研究将是披碱草属植物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8.
奶牛热应激遗传机制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基于关键词共现分析和文献共引分析等计量学方法,分析了1990—2020年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所收录的奶牛热应激遗传机制领域共1 026条科技文献,统计了这些文献的作者、发文机构和年度发文量等,绘制了该领域共被引文献与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图谱。重点通过高被引文献和高频关键词,透视了国际上该领域整体研究状况和研究热点,解读了该领域的发展脉络和趋势。此外,本文还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了国内在相关领域进行的研究,共检索到52篇文献,对国内在热应激遗传机制领域进行的研究进行了总结。通过国内外文献的关键词和文献共被引分析发现,热休克蛋白、单核苷酸多态性、氧化应激和繁殖性能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热应激遗传机制研究从对热应激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关注逐渐深入到对耐热多态的挖掘和对热应激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在热应激基因表达过程中,表观修饰和miRNA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两种调控方式。在奶牛热应激遗传机制研究领域,本文有助于我国研究人员宏观地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知识结构,快速定位首要关注点和重点文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国内外披碱草属(Elymus)植物研究状况与前沿动态,客观反映不同国家、研究机构、作者以及期刊在该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利用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对CNKI和Web of Science (WOS)数据库中1980–2020年有关披碱草属植物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披碱草属植物的发文量增长呈初期缓慢、中期迅速、后期平稳的趋势;我国在国际合作中贡献最大,且发文量占WOS数据库中56.6%,表明我国在披碱草属植物领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影响力。WOS数据库中发文量和总被引次数最高的机构均为兰州大学,平均被引次数最高的机构为美国农业部。国内机构的发文量、总被引次数、平均被引次数最高的依次为内蒙古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前沿趋势分析和引文分析的关键词突发性检测发现"Species richness"、"青藏高原"和"植被恢复"等关键词的研究是其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围绕生态建设及相关研究将是披碱草属植物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世界家畜反刍行为领域的研究现状,文章基于关键词共现分析、文献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计量学方法,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Ⅲ,绘制1965—2017年间世界家畜反刍行为研究领域的科技文献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表明:世界家畜反刍行为相关研究从1991年开始突发性增长,发文量逐年增加,主要研究国家有巴西和美国。由突发被引文献和热点词汇分析可以了解到,世界家畜反刍行为研究热点为动物行为监控及其与生产性能相关的研究。我国家畜反刍行为研究的发文数量较高,热点内容与世界发展趋势类似,但受反刍行为信息收集方法的限制较大。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1993—2022年甘草研究的发展情况、选题热点和趋势走向,本研究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中有关甘草研究的文献,绘制了甘草研究年发文量折线图,利用CiteSpace 6.2.R2软件对国内外30年来研究甘草的作者、机构和关键词共现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草研究的中文文献发文量波动较大,英文文献发文量呈平稳增长态势,整体研究热度在不断上升;领域贡献作者分析表明,王文全、Min Ye分别为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机构合作分析显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和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分别为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关键词分析表明,甘草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品种栽培选育、方剂配伍、临床用药规律及药理作用机制等方面。综上所述,甘草配伍制剂在抗炎、改善心悸症状方面的作用,甘草活性成分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及甘草抗胁迫环境品种的培育,将会是今后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12.
利用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对中国草牧业研究现状、热点、演进路径及前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草牧业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文献数量呈增长趋势,建立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机构,但作者之间、机构之间整体关联性不强.2)从关键词共现和聚类来看,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畜牧业发展与草地/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草牧业生产技术和草牧业可持续发展3个方面.从演进路径来看,第一阶段聚焦于畜牧业发展,第二阶段以"草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议题,最后形成以"草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为主的研究.草牧业前沿研究的阶段性特征与关键词演化路径相一致,前沿分析表明,未来研究应在草食畜产品有效供给、种植结构"三元"调整、草原生产向生态转变为背景下的草牧业布局研究以及发展草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增效等方面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3.
奶类产品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必需品,奶业对众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2008-2022年CNKI和WOS数据库文献为样本,运用CiteSpace软件,从发文数量、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多维度挖掘,梳理国内外奶业研究文献的热点和前沿动态。研究发现:(1)国内外奶业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成果,领域内发文整体呈波动趋势;(2)相比国外的奶业研究,国内不同作者之间的合作交流更加紧密,形成了一定的合作网络;(3)不同区域研究机构及国家之间合作密切,形成了学术研究共同体;(4)养殖模式、奶产业链和供应链、消费偏好等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另外,在乳品市场需求和消费安全、产业链各主体利益分配、奶产品国际贸易竞争等方面,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4.
刘泉  柯技 《科技视界》2023,(3):84-87
目的:分析2013—2022年我国法医毒理学研究现状,梳理分析国内法医毒理学研究的热点与趋势。方法:借助Cite Space 6.1.R6软件对2013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我国法医毒理学相关研究文献中的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元素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法医毒理学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高校和部级科研机构;作者的合作方式以机构内部和同地区合作为主;不同机构主要研究的内容有所不同;我国近十年法医毒理学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中毒”“综述”等主题,未突显出集中在某一种或某几种毒物的范围;近几年“药物滥用”“转录组学”“心律失常”逐渐成为法医毒理学关注的方向。结论:通过Citespace对法医学研究中合作网络、研究热点进行分析,为法医毒理学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5.
利用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对中国草牧业研究现状、热点、演进路径及前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草牧业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文献数量呈增长趋势,建立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机构,但作者之间、机构之间整体关联性不强。2)从关键词共现和聚类来看,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畜牧业发展与草地/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草牧业生产技术和草牧业可持续发展3个方面。从演进路径来看,第一阶段聚焦于畜牧业发展,第二阶段以"草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议题,最后形成以"草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为主的研究。草牧业前沿研究的阶段性特征与关键词演化路径相一致,前沿分析表明,未来研究应在草食畜产品有效供给、种植结构"三元"调整、草原生产向生态转变为背景下的草牧业布局研究以及发展草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增效等方面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6.
精准畜牧业应用信息技术实时监控和管理动物,改善其健康、福利、生产力和环境影响,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多学科关注的重要议题。为厘清精准畜牧业研究的知识演变和热点更替情况,本研究基于2003—2022年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数据,利用CiteSpace工具提取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等信息绘制图谱,以可视化的方法展示精准畜牧业的研究进展,探测其研究的主要特征、研究脉络及热点主题。结果表明:国内外精准畜牧业研究发文数量呈增长趋势,欧美发达国家发文数量较高且国际合作密切,各国高校是研究的主要力量,Berckmans Daniel是全球研究的领军者,何东健是国内研究的有力推动者,研究主要涉及动物科学、兽医学、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等学科;国外研究热点是智能系统和机器学习,研究方向集中在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和动物福利,研究前沿为动物形态;国内研究热点是物联网和机器视觉,研究方向集中在物联网、精准奶牛养殖和信息化,研究前沿包括行为识别、深度学习和目标检测。未来精准畜牧业研究应加强机构、学者间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多学科与多方法结合研究,并加强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  相似文献   

17.
基于信息科学中文献的共被引分析、聚类分析、热点词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借助Cite SpaceⅡ软件绘制了1900—2014年间有关家畜育种规划研究领域的科技文献数据的可视化图谱,直观具体地展示和分析了家畜育种规划研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同时详细地归纳出不同时期该领域的发文量、高被引文献的内容及研究前沿的热点词汇。帮助研究者快速、准确地对该领域的研究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以便及时发现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提升研究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国苜蓿青贮研究领域发展概况。[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苜蓿青贮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可视化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 5.8.R3绘制苜蓿青贮研究文献知识图谱,对苜蓿青贮研究领域的研究机构、作者进行合作网络分析,对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及突现分析。[结果]在设定的检索条件下,1994年出现第一篇苜蓿青贮研究论文;1994—2021年苜蓿青贮文献年度发文量呈现上升趋势;《黑龙江畜牧兽医》发文量最多(31篇),《草业学报》总被引频次(763次)和篇均被引频次(31.79次)最高;玉柱发文量最多(34篇),中国农业大学为发文量最多的机构(57篇),以玉柱为中心形成了稳定的科研团队,但跨机构及团队之间合作不够紧密;苜蓿青贮作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最高(103次),围绕发酵品质、青贮品质、混合青贮、添加剂、乳酸菌等关键词开展研究。[结论]我国苜蓿青贮研究成果丰富,需加强跨机构、跨地区、跨团队的合作研究;发酵品质和苜蓿青贮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功能研究、苜蓿青贮微生物制剂的研发等方面仍然是我国苜蓿青贮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08~2017年期间Web of Science~(TM)数据库中"多糖表征(polysaccharide characterization)"研究论文产出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全球范围内有关"多糖表征"研究情况。根据Web of Science~(TM)所有数据库,以"polysaccharide characterization"和"polysaccharide structure"为标题,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发文量、国家/地区、科研机构、期刊、作者、论文被引次数和研究方向等方面分析了"多糖表征"的研究现状和趋势。结果表明,全球在该领域的发文量呈现上升趋势;中国的发文量最多;机构中俄罗斯科学院发文量最多;中国科学院是国内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来自俄罗斯科学院;英国的《Carbohydrate Polymers》期刊载文量最多;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章来自佐治亚大学;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化学、农学等研究方向,学科交叉性较强;各国在多糖表征分析的方法运用上没有太大差异,相较于中国,美国、俄国、英国在多糖表征的应用上更为前沿。  相似文献   

20.
李佳玲 《中国乳业》2022,(12):16-20
为了解我国乳品行业税法、税制研究的基本情况,本文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1951—2022年的60 篇相关文献,从总体趋势、互引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作者合作网络、文献分布等方面对乳品行业的税收、税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发现乳品行业税法、税制的研究文献较少、研究关注度较低,研究合作度不高。建议加大对乳品行业的税制、税法的建设力度,并指出研究存在文献数量较少和研究方法单一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