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丰市地处江苏中部沿海,面积2367平方公里,总人口72万,耕地面积82667公顷,有林地面积18666公顷,农田林网保护面积70666公顷,森林覆盖率175%。多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造林绿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深入开展平原绿化、沿海防护林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绿化造林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先进单位、全国绿化百佳县(市)等七项国家级荣誉称号。我市在初步完成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实行林业发展由单一的绿化造林,改善农业生态环…  相似文献   

2.
针对沿海平原森林资源特点,提出建立综合型高标准高效益平原绿化和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广西境内,不管是山区、平原还是沿海,到处都可以见到一片片茂密整齐的森林,过去那种“山上光秃秃,平原很少树,沿海是荒滩”的景象不见了。近几年,自治区根据国家对建设全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部署,结合广西的具体情况,决定下大力气抓好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石山地区防护林工程、风沙化土地生物治理工程、平原绿化工程、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城市大环境绿化工程等七大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绩。根据原来总体规划设计,这七大林业生态重点工程面积为8738万亩,通过近几年各方面的努力,现在已…  相似文献   

4.
《山东林业科技》2008,38(5):F0002-F0002
近几年来,滨州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粮丰林茂、北国江南”为目标,大力开展滨海生态改良工程、绿色通道工程、农田林网工程、城乡绿化美化工程造林,初步建立起以高标准农田林网为主体的平原防护林体系、以沿海基干林带为重点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和以绿化美化为重点的城镇村庄绿化体系。  相似文献   

5.
田青  田红 《中国林业》1999,(10):17-18
一解放初期,山东省仅有30万公顷残次林,森林覆盖率只有1.9%,山东大地上到处是荒山秃岭。建国以后,山东省委、省政府组织带领全省人民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林业建设步人快车道。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总方针指引下,山东林业工作确定了“四大体系,两个基地”的建设框架:在山区建设以水源涵养林为主的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等多林种、多树种相结合的山区防护林体系,在平原建设以农田林网为主的平原绿化体系,以及沿海防护林体系和城镇绿化体系。与此同时,为增强林业发展后劲,大力建设…  相似文献   

6.
论防护林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综合分析我国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及防沙治沙、太行山绿化工程等 6大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防护林建设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 ,是国民经济总体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对 2 1世纪我国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认真执行造林绿化规划,加快造林进度,提高造林质量,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和“三北”、长江中上游、沿海、平原农田四大防护林体系建设将全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如东县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黄海,南濒长江,全县版图面积281万亩,海岸线总长120公里,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均十分重视绿化造林工作,并把沿海防护林建设、道路绿化建设、城市绿化建设作为绿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加以推进,全县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5亿多元,用于沿海防护林建设。20世纪90年代曾获得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的光荣称号,近些年来在林业工作上也多次获国家、省、南通市的表彰。2006年全县成片造林2.8万亩,道路绿化120公里,四旁植树32.6万株,新增城市绿地52公顷,林权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连江县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根据新时期建设绿色海峡西岸的要求,按照生态功能与绿化美化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连江县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构想、技术措施和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总结福州市城乡环境绿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的途径,即建设环福州绿色屏障工程、福州城乡结合部四城门绿化美化工程、园林式乡镇绿化工程、高标准平原绿化工程和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布局、内容以及为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而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步入快车道○王艳华继“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平原绿化、防沙治沙、黄河中游防护林体系建设、辽河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之后,在我区又相继启动了京包—包兰铁路及110国道绿色通道工程、大青山林业生态工程、村屯绿化工程、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区...  相似文献   

12.
7月10日,国家林业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启动实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太行山绿化、平原绿化三期工程建设(2011-2020年)。到2020年,国家将投资2129亿元,完成造林21672万公顷,促进工程区防护林体系更趋健全,结构日益完善,功能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西部林业生态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先后启动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防沙治沙工程、黄河中游、珠江、沿海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太行山、平原绿化工程,这些工程建设减缓了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促进了农牧业的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三北”防护林已累计造林 2200多万公顷,“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6.62%;治沙造林保存面积 520万公顷,使 12%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有 4万多平方公里的“不毛之地”得到绿化…  相似文献   

14.
1 《防护林科技》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 ,是国内唯一集中报道防护林科学研究和体系建设方面的专业性期刊 ,为我国 10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 (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绿化、太行山绿化、防沙治沙、黄河中游防护林、淮河太湖、珠江、辽河等流域综合治理 )建设服务。2 本刊主要刊登各种防护林、农林复合体系 (混农林业 )和其他防护造林 ,“两区 (沙区、山区 )”治理开发 ,发展生态经济林业 ,促进两大体系建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试验研究、生产技术和体系建设的成就和经验、问题和建议 ,典型人物事迹报道、科研和生产…  相似文献   

15.
1 《防护林科技》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 ,是国内唯一集中报道防护林科学研究和体系建设方面的专业性期刊 ,为我国 10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 (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绿化、太行山绿化、防沙治沙、黄河中游防护林、淮河太湖、珠江、辽河等流域综合治理 )建设服务。2 本刊主要刊登各种防护林、农林复合体系 (混农林业 )和其他防护造林 ,“两区 (沙区、山区 )”治理开发 ,发展生态经济林业 ,促进两大体系建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试验研究、生产技术和体系建设的成就和经验、问题和建议 ,典型人物事迹报道、科研和生产…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缺林少绿的国家,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了增加林草植被,绿化国土,建设绿色屏障,早在1978年,就开始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到目前已建设或启动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平原绿化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沙治沙工程、淮河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工程、黄河中游防护林工程、辽河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工程、珠江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工程等十大林业生态工程。经过20年的艰苦  相似文献   

17.
1前言江苏省徐州市是平原农区.农田林网建设是绿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的农区综合防护林体系多次被评为全国、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为了加强农田杯网在平原绿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提高农田林网建设标准和水平。该市打破强调林带机械走向的造林模式,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坚持林带少占耕地,依托农田水利工程和道路配置林带,实行沟、渠、路、林相结合;坚持多林件、多树种、多功能、高效益的复层林结构。建设以农田林网为骨架,村庄绿化、小片丰产林、经济林、农林间作为主要内容的网、带、片、点相结合的平原农区综合防护林体系…  相似文献   

18.
余姚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省余姚市地处东南沿海,区域内的生态绿化工作都属于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范畴,建设海防林体系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也要考虑余姚的自然条件,根据地形地貌的变化来构建不同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9.
江南水乡平原绿化树种选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国各地平原绿化建设的兴起,平原绿化树种选择以及植物配置等相关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绍兴县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通过从防护林、景观林、村庄绿化、道路绿化、水系和农田林网、沿海基干林带、矿区宕口复绿等方面对该县平原绿化树种的选择进行探讨,以期成功经验在江南水乡平原区或类似区域的绿化建设中给予借鉴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连云港市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全省相继启动了沿海防护林工程、平原绿化工程等重大林业工程以后,本市的林业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林业资源得到显著增长,地区生态、社会环境大大改善。通过对“七五”初与2002年底的林业资源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多年来的林业建设经验,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