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鼻疽病为一世界性动物传染病 ,至今仍在亚洲、非洲及南美国家中流行 ,截止目前 ,消灭该病的国家有 :美国、英国、丹麦、法国、德国、日本、独联体等国家。1 临床分类和病理变化1 .1 临床分类 临床上根据潜伏期长短可将马鼻疽病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根据病灶发生部位、临床症状 ,又将急性马鼻疽分为肺鼻疽、鼻腔鼻疽和皮肤鼻疽。后二者为马开放性马鼻疽。见表 1。表 1 忻州、晋城、吕梁、长治 173匹鼻疽病马临床分类类别病马数忻州晋城吕梁长治匹 %匹 %匹 %匹 %按临床经过分急性型 816 .0 3 17.0 3 15 .0 14 15 .8慢性型 42 84.0 15 83…  相似文献   

2.
马鼻疽是马、骡、驴多发的一种传染病,也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本病很早以前就在世界各国广泛流行,我国在解放以前马鼻疽流行也非常广泛,曾严重危害养马业的发展,在解放后才得到有效控制.我们从2000年开始连续5年对内蒙赤峰地区的2 300匹散养民马进行马鼻疽检测,发现阳性病马27例,阳性率1.17%,其中具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急性马鼻疽4例,急性病例数占病马数的14.8%.如此高的发病率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力的防治措施,控制马鼻疽的进一步发展和流行。  相似文献   

3.
马鼻疽是一种严重危害马、骡、驴的传染病,多为慢性经过.病畜的主要特征是在鼻腔、肺、皮肤或其他实质器官中形成结节和溃疡.病原为鼻疽杆菌.临床上可分为肺鼻疽、鼻鼻疽和皮鼻疽三型.为了解马鼻疽在金平县的疫情动态,给今后的防制工作提供依据,对金平县勐桥乡和老勐乡进行马鼻疽监测.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马鼻疽病流行历史久远,最早可追溯到1919年。解放前,马鼻疽病在我省是马属动物的一种常见病,四季均可见,危害严重。解放后,各疫区及其高风险地区开展了“检、隔、管、治、杀”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临床患畜和检疫阳性畜逐年减少。1987年我省达到了马鼻疽控制标准,1998年,顺利通过农业部消灭马鼻疽考核验收。达标至今,我省每年坚持开展监测工作,全省均未发现一例阳性或疑似阳性马鼻疽病例,成功巩固了我省消灭马鼻疽防制成果。  相似文献   

5.
马鼻疽是由鼻疽杆菌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一种传染病 ,也传染给人类和食肉动物。我省最早的史料记载为清雍正十二年 ,黑河发生过马鼻疽。多年来 ,本病给我省养马业及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从 1949年到 1997年的不完全统计 ,47年间本病在我省的经济损失达 2 4.6 5亿元。下面是我们在防治马鼻疽实践工作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和肤浅认识。1 马鼻疽的感染源及其感染特点1.1 马鼻疽主要传染源病马、带菌马是主要传染源。马属动物最易感。马呈慢性经过 ,骡、驴呈急性经过。不分年龄、性别、品种均感染。从发病率上看骡、驴最高 ,马次之。 1…  相似文献   

6.
新疆昌吉马鼻疽达到区消灭标准庄秀琪(新疆昌吉州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站,831100)新疆昌吉州的马鼻疽防治工作,从1957~1994年,坚持防疫、检疫、治疗、扑杀病马,清净了马群,累计检疫马330957匹,检出阳性马5052匹,且对病马分别采取了隔离...  相似文献   

7.
<正>马鼻疽是由鼻疽杆菌引起的马、骡、驴多发的传染病,常通过马的慢性经过,驴、骡多呈急性经过。人也可能感染。病的特征实在鼻腔和皮肤形成特异性鼻疽结节、溃疡和瘢痕,在肺脏、淋巴结和其它实质性器官内发生鼻疽结节。多年来,我市在各级党政业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为了搞好马鼻疽的防制工作,我们严格按照我市防制马鼻疽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坚持"检、隔、消、处"的综合性防制措施,经过  相似文献   

8.
我省马鼻疽病的防治工作,自50年代开始,历经30多年。据1983年全省牲畜疫病调查,主要产马区马鼻疽阳性率已下降到0.1%以下,有的县已经连续二年没有检出阳性马,部分县已控制了本病。鉴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以州、县为单位,再采取连续检疫三年、扑杀阳性马  相似文献   

9.
对出疆马、驴鼻疽病检疫的同时,也常发现马腺疫的疫畜。经检疫1100匹马时鼻疽阳性马6匹,腺疫阳性马19匹,检疫4000匹驴时,鼻疽阳性驴16匹,腺疫阳性驴3匹。鼻疽和腺疫是马、骡、驴的主要传染性疾病,二者在临床上所表现出的某些症状既有相似处,亦有不同处,现就马鼻疽与马腺浸在临床上所表现出的典型症状浅叙如下。1马鼻腔鼻疽临床症状颌下淋巴结肿胀,如果是一侧的鼻腔发病则表现为同侧的颌下淋巴结肿胀。肿胀程度达核桃大和鸡蛋大,不移动,很少出现化脓或破溃。严重的鼻腔界疽可发生鼻中隔穿孔,导致病畜衰竭死亡。鼻腔内流出脓性分…  相似文献   

10.
一、国农营场在防制鼻疽工作展开的前后。国营农场和牧场在防制和消灭马鼻疽工作上采取积极认真的防制,逐步彻底肃清的方针,杜绝鼻疽疫病的蔓延。并在年中有计划的集中隔离阳性患畜,及时的处理开放性患畜。1958年已控制  相似文献   

11.
<正>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贫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马属动物的疫病,马鼻疽则是由假单胞菌科、假单胞菌属的鼻疽假单胞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马属动物的严重传染病和人兽共患传染病,马传贫和马鼻疽简称"马两病"。上海市各级政府及畜牧兽医部门高度重视马传染性贫血、马鼻疽的防控工作,在农业部和市农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悉心指导下,我市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  相似文献   

12.
马鼻疽(Glanders)是由马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马属动物最易感,临床以肺结核、乳房结核和肠结核最为常见.马、骡等单蹄动物是主要传染源,人大多因接触病畜而感染.本病无季节性,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新发地区多呈急性、暴发性流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法定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主要在四川省雅安、甘孜、阿坝3个市州的15个县流行,由于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于1987年达到控制标准,1998年达到消灭标准.1998年以来,四川省一直坚持检疫和监测工作,确保了该病清净无疫.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做好马鼻疽等马病的防控工作,根据市农委下发的《关于印发〈2012年上海市动物疫病监测计划〉的通知》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的《关于开展2012年上半年度本市马传贫和马鼻疽集中监测的通知》组织开展浦东新区上半年马鼻疽集中监测工作,现已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4.
一、流行情况  195 8年四川省宝兴县森工局从外地购回 10 0匹马 ,在未经检疫的情况下 ,送到宝兴县硗碛藏族乡饲养 ,两个月后 ,引起马鼻疽流行 ,先后造成死马 45匹。随后疫情扩大 ,引起硗碛乡 4个村的 80匹本地马发病 ,造成死亡 32匹。 195 9年 ,经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对硗碛乡的 142匹马作点眼检验 ,检出阳性马 5 3匹 ,阳性率达37 3%。二、防制措施1 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和开展专题讲座的方式把防制技术传授给基层兽医、卫检人员以及养畜户 ,为全面开展马鼻疽的检疫奠定了基础。2 及时处理病马是消灭传染源的重要一环。对症状明显的开放性鼻疽…  相似文献   

15.
鼻疽病是马、骡、驴多发的一种传染病。马多呈慢性经过,骡、驴多为急性。该病是本县流行较早、蔓延较广、危害较大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十几年来,采取了养、检、隔、封、处、育、更等七项综合性防制措施,全县马鼻疽病得到了控制,现介绍如下。马鼻疽病的综合防制措施1.实行科学养畜:加强饲养管理,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建立、健全合理的使  相似文献   

16.
我县马鼻疽病的防治工作,从1960年开始到1989年为止,前后搞了30年。期内,在县政府领导下,由于业务干部、民间兽医的努力和广大牧民的支持,使马鼻疽病的平均感染率由60年代的12.96%,1987年下降到0.0061%,1989年后连续两年未检出阳性马。1989年10月经省畜牧厅组织考核验收,全县马鼻疽防治工作达到净化标准。现将历年情况总结如下: 我县是个以牧为主的县,马属动物是全  相似文献   

17.
从76年开始,应用间接血凝试验进行马鼻疽诊断的研究。采用鞣酸法将鼻疽抗原吸附在醛化血球上,先后对健康马、马来因马、鼻疽马(包括开放性鼻疽马和马来因点眼与补反均呈阳性的马)及人工感染马等762份血清中相应的抗体进行了检测,并与补体结合反应作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赛马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比赛频繁开展,马病跨国境扩散目益增多。2011年在世界许多国家发生了数百起不同强度的马病疫情。一些马病在某些国家首次出现,如马梨形虫病(荷兰)、马接触传染性子宫炎(南非)、马鼻疽(黎巴嫩、阿富汗)、亨德拉病(澳大利亚)、西尼罗热(马其顿);有些疫病在一些国家反复出现,如马传染性贫血(匈牙利、日本、德国、希腊)、非洲马瘟(斯威士兰、南非)、水泡性口炎(伯利兹)、委内瑞拉马脑脊髓炎(洪都拉斯、墨西哥)、马鼻疽(巴林)、马媾疫(意大利)、马鼻肺炎(以色列)、炭疽(塞尔维亚、瑞典、哈萨克、意大利、克罗地亚)、马流感(蒙古)、马接触传染性子宫炎(美国)、西尼罗热(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狂犬病(马其顿、法国、洪都拉斯、挪威)、马梨形虫病(美国)。非洲马瘟在南部非洲持续流行,西尼罗病毒病在西欧国家多次出现,马脑脊髓炎多次出现在拉丁美洲国家,马接触传染性子宫炎在美国、英国成了地方性流行病,多种动物共患病(水泡性口炎、狂犬病、炭疽)在许多欠发达国家甚至在发达国家时有发生,特别要警惕人畜共患病(狂犬病、炭疽、西尼罗热、亨德拉病)扩散,更要防止新发疫病(马脑病、西尼罗病毒病、亨德拉病)传入我国,保护和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循化县马鼻疽疫情监测简报仁措,李兴荣,韩凤华,吴建民(循化县畜牧局,811100)从1977年以来,循化县采取全面检疫、捕杀病畜、棚圈消毒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快了全县净化马鼻疽的进程,1988年经考核达到了“净化区”标准。据资料记载,循化县1953~...  相似文献   

20.
马鼻疽作为一种急性传染疾病,具有暴发特性,属于人畜共患型疾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归为B类的动物疫病,我国将马鼻疽疾病列为二类传染病,养马场一旦发生马鼻疽疾病,就会带来经济损失,同时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安全,严重时会威胁到社会公共安全。伴随社会的发展变化,马的用途正在从过去的劳动生产和交通运输,变为现在的观赏、马术比赛等,经济价值越来越大。本文针对马鼻疽的防治措施,以及检疫方式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