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牛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具有较为广泛的流行范围。近年来,由于我县及周边地区的牲畜养殖和交易日渐频繁,牛布病疫情有扩大蔓延的趋势。本文根据大量临床经验,总结了牛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诊断要点和综合防治措施,旨在为有效防控布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牛养殖业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支柱产业之一,牛养殖是当地居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在牛养殖中该病较为常见,对牛养殖经济可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可对从事养殖业的职业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本文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牛病流行现状、牛布病的防控对当地重要性以及牛布病的防控建议进行论述,希望能给乌兰察布市牛布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当地奶畜(牛、羊)的饲养情况、牛羊布病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人间布病感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梳理出牛羊布病防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控布病的技术措施和意见建议,对做好畜间布病防控和确保公共卫生安全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布鲁氏菌病(又称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做好畜间布病防控,对公共卫生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牛羊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开始出现反弹和回升,给养殖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重挑战。2015年青海省重新调整畜间布病防控工作,将全省分为监测净化区和免疫区,牛羊种畜和奶牛的监测净化和对其他牛羊的免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通过对2018-2022年青海省牛羊群布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掌握近年来青海省牛羊群布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系统评估畜间布病发生风险,指出了布病防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的防控建议,以期为制定本省布病防控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追踪近年来川东北地区布病防控现状,研判畜间布病流行趋势,笔者历时两年,对四川广元、巴中、达州3个市进行了畜间布病防控情况调查。1 3市布病防控基本情况1.1畜间布病监测情况3个市牛平均阳性率为0.002%、羊平均阳性率为0.25%。对比两年牛羊监测情况,除巴中羊的阳性率有上升外,其余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正>四川省是国家划定的畜间布病防控二类地区,而川西地区又是畜间布病历史疫区和免疫地区。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在四川省流行已久,牛感染布病情况长久存在,其中又以川西北地区的牦牛布病感染率最高~([1])。本省农区市、县牛布病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多呈散发流行~([2])。近年来,为响应国家大力提倡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要求,四川省把发展养牛业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的重要工作来抓。因此,保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做好牛的布病防控工作非常重  相似文献   

7.
正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在家畜中,牛、羊最易感,其他家畜也可发生。可引起母畜流产,公畜出现睾丸炎等。人感染后,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炎、睾丸炎和孕妇可引起流产等。目前,布病的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永昌县已被甘肃省兽医局列为奶牛和羊布病一类防控区;金川区为奶牛布病一类防控区,羊布病二类防控区。在《金昌市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布病  相似文献   

8.
用病原学分离与血清学鉴定的方法,对青海省2009—2011年全省畜间牛羊布病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近几年,我省畜间布病防控工作总体逐年见效,除种公牛外,其他畜种布病发病数和阳性率都有所下降,其中羊布病发病数和阳性率下降明显;牛布病感染阳性率(1.07%)高于羊(0.81%),奶牛最低(0.28%);种畜布病感染阳性率高于同种其他牲畜,是最危险的传染源。防控:全面实施"检疫、监测、效果考核、消毒、免疫、扑杀"等综合防控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增加资金投入,落实扑杀补助,扩大监测范围,坚持自繁自养。同时,加强布病防控知识宣传和技术推广,群防群治。  相似文献   

9.
布鲁菌病(布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及时和准确诊断是防控布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布病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细菌学、分子生物学和血清学方法,细胞免疫学诊断方法还处于研发阶段,研究主要针对其潜在的诊断靶点抗原进行筛选和评价。论文对布病细胞免疫主要诊断靶点抗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本次牛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2010年大通县年布病感染抗体阳性率为0.25%,2011年阳性率为0.18%,2012年阳性率为0.14%;牛布病阳性率逐年有所下降,说明大通县在牛布病防控上,通过采取监测、及时淘汰阳性奶牛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后,已取得了一些成  相似文献   

11.
牛布鲁氏杆菌病(简称牛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不仅危害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人类健康也构成威胁。本文通过对康乐县苏集镇一养殖户饲养的牛感染布鲁氏杆菌病的净化处置,结合实际,对今后布病的防控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2.
牛布鲁氏杆菌病(简称牛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不仅危害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人类健康也构成威胁。本文通过对康乐县苏集镇一养殖户饲养的牛感染布鲁氏杆菌病的净化处置,结合实际,对今后布病的防控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送检的牛羊血样进行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检测,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与竞争ELISA两种方法分别对来自某养殖场的40份疑似布氏杆菌病的牛血样、10份学生用实验牛血样及16份羊血样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40份疑似布病牛血清均为布病双阳性,10份实验用牛的血清均为布病双阴性,16份羊血清有6份为双阳性。该检测结果将为牛布氏杆菌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在牛养殖业中,会发生多种疾病,其中牛布氏杆菌疾病常常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安全。牛布氏杆菌疾病又称为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近几年,随着牛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布病呈现高发的态势,因此,在牛养殖过程中,做好牛布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就牛布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1虎林市布病防控的工作现状2004年以来,虎林市严格按照《黑龙江省牲畜布鲁氏菌病检疫净化实施方案》的要求,集中开展了家畜布病检疫工作。截至2013年底,虎林市检出布病阳性牛62头、布病阳性羊160只,现已全部扑杀并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对病畜圈舍进行了清圈和  相似文献   

16.
布鲁氏菌病作为一种危害严重的动物源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其防控成败不仅关乎养殖场户的经济效益,更会影响养殖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本文对布病流行病学、人畜间布病现状、发病特点及临诊诊断进行了分析,提出布病防控应坚持预防为主的策略,科学开展布病防控,推进综合防治,为维护畜牧业稳定发展和广大民众健康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布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牛、羊、猪、鹿等各种动物发病后引发严重经济损失,人感染后严重影响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丧失劳动能力[1-2]。因此发达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家畜布病的防控工作,相继制定了家畜布病的防控规划或根除计划,许多国家现已根除布病或将其危害控制在很低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牛肉营养丰富、口感独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牛肉需求量日益增加,促进了养牛业的迅猛发展。发展养牛尽管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也有风险存在,其中牛布病就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不仅会影响牛的生长,而且也会威胁养殖人员的健康安全,所以做好牛布病的防控意义重大。1牛布病及临床表现布病是布鲁氏菌病的简称,该病属于人畜共患的传染疾病,其中牛是该病的主要宿主和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9.
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对人民的身体健康有着严重危害并且能够影响畜牧业地健康发展,做好防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牛养殖中布鲁氏菌病,给养殖业户带来很大经济损失,并影响公共卫生安全。现针对牛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展开具体的论述,提出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全面掌握阎良区牛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牛羊布病)分布状况和流行态势,加强牛羊布病疫情风险分析评估,为牛羊布病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17-2018年对全区牛羊规模养殖场户和部分散养户组织开展了牛羊布病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辖区畜间布病个体阳性率为0.07%,群体阳性率为0.19%;2018年辖区畜间布病羊只个体阳性率为1.54%,场群阳性率为4.31%;牛个体阳性率5.45%,场群阳性率28.57%。结果表明,辖区内牛羊布病点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牛羊布病净化工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应进一步加大牛羊布病防控工作投入,切实落实畜间布病以净化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