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日光温室结构 日光温室长40~50m,宽8~10m,后墙高2~3m,墙体厚0.8~1m,后柱高2.2~3m,中柱高1.5~2.5m,前柱高1~1.5m.为保温增光,采用透光好的无滴膜,用压膜线里顶外压固膜,尽量减少膜上穿孔,并采用地膜、小棚、天幕、纸被及厚草苫等多层覆盖;温室外南沟设防寒沟,温室内墙及后屋内墙涂白并张挂反光膜,设临时火炉增温等设施.  相似文献   

2.
棚室建造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透光性良好的沙壤土场地建温室,一般跨度7~8m,长50~80m,棚顶高2.5~3m.日光温室取东西向,南北行定植,双行畦栽,两畦间距1~115m,边行距温室边缘1.5m.  相似文献   

3.
文洛型温室结构概述Venlo型温室起源于荷兰,也非常适合荷兰的气候条件:风速大、光照弱、温度适中(极限温度范围在-5℃~30℃)。我国l983年首次从罗马尼亚引进这种温室,通过近20年的发展,这种温室型式在国内已有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文洛型温室结构特点Venlo型温室是一种小屋面玻璃温室,标准跨度6.4m,开间4m,檐高3~4m,每跨2个人字形小屋顶直接支撑在桁架上,小屋顶跨度3.2m,高度0.8m,(见图1)。根据桁架的支撑能力,还可将2个以上的3.2m小屋面组合成一个大跨度,如9.6m,12.8m等,形成室内大空间,以便于机械化作业。Venlo型温室除透光率高外,钢材…  相似文献   

4.
温室西甜瓜春提早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1月底至6月我们在伊宁市蔬菜试验示范站的一座温室内,选择了四个西瓜品种和五个甜瓜品种进行栽培试验.通过试验,温室西甜瓜于1月27日播种,5月20日~6月25日陆续成熟上市,比露地西甜瓜提早上市50~70天,市场价格很好.比外地调入的西甜瓜品质好,商品率高,打破了外地西甜瓜的市场垄断局面.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温室西甜瓜与温室西红柿、辣椒、黄瓜等蔬菜相比,其成本基本相近,温室西甜瓜每667m2产值高达11016~15552元,而温室蔬菜每667m2产值6400~7700元,温室西甜瓜比温室蔬菜产值高1.71~2.02倍,扣除物资成本及各项折旧费、人工费等,每667m2净利润达5563.5~9898.5元,经济效益很高,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现将我市温室西甜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经济实用型连栋温室结构及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与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总结出苏南地区经济实用型连栋温室的结构设计标准:温室栋宽8x4=32 m,长度40~60 m,面积1280~1920 m2,南北延长方向,柱高3m,顶高5 m,雨槽底檐距柱底3 m,屋脊距柱底5m,拱半径9m.柱距为中柱4m,边柱2m.根据NYJ/T 06-2005<连栋温室建设标准>,对安装材料、荷载规范等提出技术要求.该温室具有造价低,抗暴风雪能力强,保温节能效果显著,运行成本低等优点.不受季节限制,可以周年进行苗木、精品蔬菜、花卉等高附加值作物的栽培.  相似文献   

6.
1温室建设 温室应建在土壤、灌溉水、空气未受污染,排灌方便、背风向阳、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地块。温室长度以50~60m为宜(过长不便于管理),跨度7~8m,中脊高2.8~3m,后墙高1.8~2m,东西走向布局.方位角偏西5-10°,以利于全天都能充分接受太阳的照射。  相似文献   

7.
李杏是李树和杏树的种间杂交种。李树和杏树种间杂交培育新品种的难度大,目前国内还没有培育出具有开发价值的新品种,而美国开展此工作的时间较长,已培育出10余个新优品种。近年来山东省寿光市引进美国李杏,利用温室进行反季节促成栽培获得成功,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建园1.温室建造三面有墙,坐北朝南,上部覆盖塑料薄膜的单面坡式温室,长40~80m,跨度7~8m,后墙高2~2.6m,脊高3~3.5m,室内立柱4行,南数第一排立柱高为1.8~2.3m,最后一排为脊顶柱,距后墙1.3m,其它各排均匀分布。立柱前后两行间距适当放宽,在立柱上用木…  相似文献   

8.
结合黄土高原的特殊地形,为改善该区日光温室的温湿性能,提出了一种适于西北黄土高原的山体式日光温室。并监测了该温室和传统日光温室内温度、光照度、湿度30d的数据。9m跨度山体式和传统日光温室对比分析表明,山体式温室内日平均气温可提高3.5℃;日最低气温可提高3.8℃;日最低地温可提高3.5℃;空气相对湿度可降低11.9%。还对山体式8.5m、9m、9.5m三种不同跨度温室的温光性能做了对比,研究表明,9m跨度温室保温蓄热性能较好,日最低气温分别比8.5m、9.5m跨温室高0.8℃和1.7℃;光照强度分别比8.5m、9.5m跨温室高4.3%和4.0%。该研究结果对黄土高原及其他山地陡坡地日光温室的结构优化和新型温室结构推广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家住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庄子乡杨方村的菜农王金喜,2007年投入7000元从山东寿光引入"鲁圣顶峰1号"黄瓜品种,在自家仅467m2的土墙木架结构温室中进行了种植,一年下来467m2地温室黄瓜产量达到12250kg,总产值达21000元,纯收入为14000元,(折算下来为每667m2投入10000元,667m2产量17500kg,667m2产值30000元,纯收达20000元)其温室生产纯收入不仅在全榆次位居第一,在晋中市也是首位.  相似文献   

10.
陕西关中地区不同跨度日光温室光温环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针对目前陕西关中地区日光温室跨度结构不规范的现状,开展温室合理跨度筛选研究。【方法】以陕西关中地区普遍使用的跨度分别为8,9和10m的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以该地区的主栽番茄品种"金鹏1号"为观测作物,从环境数据和植株生长2方面分析不同跨度结构温室的光、温性能。【结果】3个不同跨度的温室中,10m和9m跨度温室的平均温度分别比8m跨度温室高2.5和1.5℃,平均光照强度分别比8m跨度温室高2.18和2.01klx,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分别比8m跨度温室低0.7%和3.3%。10m跨度温室的采光性能和温度条件较好,室内番茄的产量较高,而9m跨度温室的空气相对湿度较低,保温性能较好,室内番茄的果实品质较好,产量也较高。【结论】综合评价认为,9m跨度温室更适合在陕西关中地区的番茄种植中优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抗虫杨北抗一号在宁夏地区育苗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年的育苗试验,总结出抗虫杨北抗一号在宁夏地区圃地选择、整地、种条处理、插穗剪截、扦插、圃地管理等育苗关键技术,为在该地区推广北抗一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14.
金冠一号是以自交系02-63为母本,以02-2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番茄一代杂种。植株无限生长类型,成熟果实粉红色,稍有绿果肩,扁圆形,平均单果重200 g左右,抗病毒病、叶霉病,耐早疫病,耐低温弱光,中熟,生育期110 d左右,每667 m2产量7 300 kg以上,适于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中1BL染色体臂的变异,为1BL.1RS在小麦育种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GISH和FISH技术从小麦品种绵阳11(MY11)和白粒黑麦远缘杂交的后代中筛选1R(1B)代换系G1和1BL.1RS易位系G2。选用小麦染色体1B上的40对引物对亲本MY11、白粒黑麦、G1、G2以及普通小麦中国春(CS)进行SSR分析。【结果】6对引物在MY11、CS及G2中扩增出1BL的条带,在G1和白粒黑麦中未扩增出条带,其中3对引物(Xgwm259、Xbarc188,Xgwm268)在亲本MY11及后代1BL.1RS易位系(G2)中扩增出差异性的1BL条带,说明在小麦-黑麦远缘杂交产生的易位系后代中,1BL染色体臂发生变异。有13对引物在MY11、白粒黑麦和G1、G2中扩增出差异性条带,说明在小麦-黑麦远缘杂交后代中小麦微卫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引物Xbarc8能扩增出白粒黑麦染色体1RS的特异条带,且该条带稳定出现,可以作为白粒黑麦1RS染色体识别和鉴定的分子标记。【结论】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中1BL染色体臂发生变异,Xbarc8是鉴定白粒黑麦1RS染色体臂的新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6.
17.
介绍漳棱丝瓜1号的选育过程、选育结果,以及其主要栽培技术,并简要分析了该品种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乳酸菌Lact.1和Lact.2降解胆固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发酵菠萝、桔子中分离选育到2菌株,经鉴定为乳酸菌,将菌株接种到含有胆固醇MRS-CHOL液体培养基中,在38℃条件下,恒温培养3d后,测定胆固醇的降解率、pH值和菌数的变化.结果表明:2菌株都具有降解胆固醇能力,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和接种量的增加,降解率都呈现增加趋势;在基质中胆固醇浓度较低时,胆固醇降解率都逐渐增高,而当浓度不断增加时,胆固醇降解率都出现下降趋势.但2菌株之间又存在不同变化幅度.在降解过程中,pH值和菌数也相应发牛了变化。  相似文献   

19.
短蔓矮生型西葫芦新品种淄葫一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淄葫一号是以自交系QS1-55为母本,以DL-3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西葫芦一代杂种。该品种株型紧凑,生长势较强,早熟性好,雌花密,连续坐瓜性好,瓜条顺直,嫩瓜皮色淡绿,有光泽,商品性好。抗病毒病、霜霉病、白粉病能力比对照潍早一号强,露地栽培亩产量6000kg左右。适宜全国各地春秋露地及中小拱棚栽培。  相似文献   

20.
棉花新品种岱杂2号F1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岱杂2号F1大田综合性状表现优良,株型紧凑,生长稳健,抗倒耐肥能力强,高温成铃率高,产量高,稳产性能好,适应性广,可进一步扩大示范推广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