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全面了解《河南农业大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载文和作者的特点与变化规律,为学报组稿、约稿、建立稳定的作者队伍及提高学术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学报载文量、篇幅和学科分布等的变化规律、特征及学术影响力进行分析。【结果】(1)2011—2020年学报载文1 443篇,其中校内稿件858篇,校外稿件585篇,分别占总载文量的59.36%和40.64%;稿件篇均页码逐年增多。(2)学报刊载论文涵盖了13个学科类别,其中农业科学类数量最多,为842篇;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有1 428篇,国家级和省部级资助论文比例高达90.30%。(3)作者分布于全国的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报载文主要来自高等院校,其次为科研院所。(4)平均合著率达95.08%,4~7位作者合著的最多;有广泛的作者群基础,但是核心作者仅有44人;39岁及以下作者数量最多,所占比例为78.10%;硕士学历、中级及副高职称为学报主要作者群。(5)学报复合影响因子在2012年之后波动下降,2018年之后开始上升,2019年开始快速上升,2020年达到1.387,创10 a间复合影响因子新高,下载量、WE...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贵州农业科学》2011—2020年高被引论文的变化特征,为该刊的组约稿及影响力的稳步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农业科学》2011—2020年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历时法和百分比法对高被引论文进行限定,分析其发文量、学科分布、高频关键词、作者情况、基金项目和机构地区分布情况的变化特征。【结果】2011—2020年刊载论文中高被引论文有342篇,占总发文量的5.55%,总被引频次为8 316次,篇均被引频次为24.32次;涵盖8个学科大类,以农业科学类论文最多(199篇),有关“贵州”“烤烟”“影响因素”“重金属”和“产量”等内容论文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认可;高被引论文主要作者群的学历多为硕士(含在读)、职称多为未注明职称者和中级职称者;作者合著集中分布在3~5人;高被引论文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贵州占比最大(43.27%);1~2家机构合作的论文是高被引论文的主体;高被引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与是否获得基金项目资助无必然联系。【建议】在今后的组约稿过程中,应进一步明确办刊特色、关注学术热点;稳定维系作者群,积极拓展高水平论文征集范围;关注学科发展方向,坚持学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2001-2012刊发论文中的高被引论文,为学报核心作者的确定和组稿、约稿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的资料,以每年发文中被引论文总数的5%为标准,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12年高被引论文进行遴选,将数据导入Excel表,然后补充录入论文基金项目、中图分类号、第1作者机构、作者人数等信息,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学报2001-2012年共刊发论文4 779篇,截至2013-07-26总被引频次为36 108次,从中遴选到高被引论文209篇,其总被引频次之和为8 464次,占统计时段所有论文总被引频次的23.44%;209篇高被引论文涵盖了13个学科大类,其中农业科学类有155篇,占总数的74.16%;209篇高被引论文中,有1个作者发表了3篇高被引论文,有6个作者发表了2篇高被引论文,有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7位作者共发表15篇高被引论文,这15篇论文贡献了1 074次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为71.6次;209篇高被引论文的作者来自38个机构,其中152篇论文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占高被引论文总数的72.73%;209篇高被引论文中有199篇获得至少1项基金资助,占高被引论文总数的95.22%,其总被引频次为7 986次,篇均被引频次为40.13次;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最多的前20篇论文中,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有13篇,有5篇论文是综述性论文。【结论】在学报的组稿、约稿工作中,应重视加强与高被引论文核心作者,特别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关专家的联系,争取其最新科研成果能在学报及时发布,以提高学报刊文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4.
从2004~2007年<广西热带农业>的载文作者群统计结果看,该刊作者分布于19个省、市和自治区,覆盖面较大,稿件来源广;发文量大的单位主要是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核心作者9人,论文合著率58.55%,合作度2.30.反映出该刊的学术质量逐年提高,地区影响力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5.
析了 1 989~ 1 998年《江汉石油学院学报》载文情况。结果表明 ,1 0年共发文 962篇 ,平均期载文量为 2 2 .9篇 ,与同期石油高校学报相当 ,说明其情报输出能力较高 ;稿件来源 90 %以上来自院内作者 ;载文的重点是“石油勘探与开发”等专业 ;1 994年以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特别是学报的整体质量 ,无论从载文量、稿件来源、作者分布、载文的学科分布还是从论文的著作方式及引用文献等方面来看 ,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针对《江汉石油学院学报》存在的某些不足 ,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水产学报》和《中国水产科学》2002—2006年载文信息,对载文内容进行学科分类,试图探讨载文数量与水产科研热点学科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两刊在5年间的载文量共计1186篇,其中,以水产生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学科的论文发表量最多,为290篇,占总载文量的24.5%。水产生物病害与防治学科的论文发表量居第二位,为195篇,占总载文量的16.4%。水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学科,但论文发表量并不多,5年间在两刊中达到发表水平的文章只有21篇,占总载文量的1.8%。对于渔业环境与生态学科而言,由于作者投稿选择期刊较分散,分析结果与实际略有偏差。结论认为,期刊载文计量分析能够反映出热点学科中的优势学科的基本水平,也能发现热点学科中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的弱势学科。研究旨在为学术期刊的组稿优化和学科凝炼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科研人员的论文策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我国高海拔地区土壤微生物研究现状及重点,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下土壤微生物领域研究创新和突破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Excel结合CNKI可视化分析模块,对2005-2019年高海拔地区土壤微生物领域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9年高海拔地区土壤微生物领域发表文献162篇,包括118篇期刊论文、40篇硕博论文和4篇国内会议文献。2018年发表文献最多,达25篇;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3个机构论文发表量≥10篇,占总发文量的58.64%;发表文献达10篇以上的期刊有《草业学报》《生态学报》和《兰州大学学报》3种,分别占总发文量的15.43%、9.26%和9.26%,其中《草业学报》发表量最多,为25篇;文献作者隶属机构大多集中在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方面;项目经费来源分4类,其中国家基金项目5种、省级2种、部级1种、其他46种。【结论】当前该领域针的研究较丰富,但缺乏长期专门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术团队和机构,今后可考虑开展相关领域人才的培养,建立长期观测站,以获得更多数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价《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学术水平和载文质量,选取《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005年刊发的933篇论文为统计样本,对其载文量、引文及作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 a间共发文933篇,其中,基金论文为787篇,基金率为84.35%;5 a发文的引文总量是8 356条,篇均引文8.96条;引文语种外文占总引文量的24.25%;引文类型是期刊学术论文,占72.01%.由此提出学报应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9.
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1936年)至2004年刊载的所有论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学报》解放前共出版18期,刊登论文181篇,1956~2004年(1961~1977年停刊)共出版32卷169期,刊登论文3 737篇;现有的卷期次自1956年算起,刊发的所有论文中,农业科学类论文有2 695篇,占论文总数的68.79%;随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科门类的完善和教科人员的发展壮大,《学报》刊载论文的学科类别由创刊的4类扩展到28类;《学报》载文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办学特色和《学报》的办刊宗旨。对《学报》刊文学科类别消长变化的分析发现,随学校院系设置及专门研究室、实验中心的增加,学校研究领域的拓展变化与刊载论文学科类别、数量的变化关系密切;农业科学类论文比例由创刊初期的91.23%下降到目前的62.92%,但生物科学、食品科学、数理统计与有机化学类论文呈稳定上升趋势,其中以生物化学类论文的增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为数据源,分析了《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6—2016年的载文及其被引特征.结果表明,1996—2016年《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发文量逐年稳步上升,存在核心作者和核心论文来源机构;主办单位发文量最多,占总发文量的26.26%.此次检索到的2060篇论文的总被引频次为8132次,篇均被引3.95次;被引频次前20位的论文,平均被引39次;高被引频次论文相对集中,高质量的综述及方法类论文被引频次较高,但近年来高被引频次论文匮乏.前20种施引期刊中,施引文献占总数的47.75%,关注的期刊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新疆农业科学》1999~2017年载文的学科和研究重点演化过程,分析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变化,为《新疆农业科学》影响力提升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指标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引文数据,采用网络分析工具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新疆农业科学》1999~2017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载文进行可视化分析,建立载文主题共现知识图谱,分析《新疆农业科学》载文在SCI数据库中的被引用频次动态和施引分布,评价其影响力。【结果】《新疆农业科学》载文主要关注以新疆为主的西北干旱地区期刊农作物育种栽培技术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林业与园艺、畜牧兽医,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农业生态环境逐渐成为关注点。《新疆农业科学》国内影响力2010年前呈现快速上升,后趋于平稳发展。期刊的国际影响力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凸显,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共被457篇SCI论文引用525次,被引论文作者机构分布在44个国家。【结论】《新疆农业科学》在我国西部乃至全国主要农业区域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也已经逐步显示出国际上的学术认可度,国际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对《福建农业学报》创刊25年以来(1986~2010)刊载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载文量总体呈上升的趋势,2009年起改为双月刊,年均刊载论文142.5篇;(2)总引文量16 189篇,篇均引文10.7篇。2007~2010年篇均引文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为13.0~16.2篇,显示期刊作者吸收文献信息能力不断提高;(3)总被引频次、被引半衰期不断上升,影响因子也稳步上升,说明《学报》总体的学术影响力在不断提高;(4)基金论文比大幅度提高,2010年达到87.0%,且主要以省级及国家级项目资助为主;(5)刊载论文的作者共有6 191人次,合作度为4.11。论文合作度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从1986年的3.04上升到2010年的4.54;(6)第一作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1~50岁,作者以中高级职称人员及硕、博士为主,2010年作者增量为0.66(与最佳值0.64接近),显示《学报》作者群体构成相对较合理。  相似文献   

13.
以《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011年刊出的5卷30期共656篇论文为统计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统计年份内该刊的载文量的时间分布、作者群的地域和所属单位分布、核心作者群的数量、论文作者的合著率进行了统计分析。试图从作者研究的视角审视该期刊的学术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南方农业学报》2011~2015年高被引论文特征,找出与同行期刊的差距,并提出进一步提升期刊影响力的发展措施,以期更好地服务三农,为传承我国的农业科研成果做出贡献.[方法]以《南方农业学报》2011~2015年刊载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在中国知网(CNKI)高级检索界面进行检索,导出被引频次≥15次的论文,然后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10月31日.[结果]从中国知网检索到被引频次≥15次的《南方农业学报》刊载论文共49篇,其中2011年刊载的论文27篇(55.1%)、2012年刊载的论文17篇(34.7%)、2013年刊载的论文5篇(10.2%).49篇高被引论文合计涉及发文作者261人次,篇均作者5.33人次,论文作者合作程度较高,但第一作者群的学历/职称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稿源分布以广西区内来稿为主(30篇),占61.2%;学科发展极不平衡,与栏目责任编辑的选题组稿存在较大关系.49篇高被引论文的基金论文比为93.9%,其中国家级基金论文、省部级基金论文分别占高被引论文总数的22.5%和34.7%,地厅级及以下基金论文占36.7%,且以广西农业科学院(主办主管单位)内设科技发展基金项目最多,达11项.[建议]结合地域优势,打造特色栏目;加快数字转型,提高社会影响;紧跟学科发展,培育核心作者;借助OA平台,缩短出版时滞.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了解《河南农业科学》的载文数量、质量及发展潜力,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该刊2001年—2012年发表的研究论文为样本,从载文量、基金项目资助信息、作者分布、研究机构分布、关键词词频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2001年—2012年《河南农业科学》共出版144期,发表研究论文5 031篇,年均载文419.25篇,年均页数1 367.08页,平均每篇3.26页,期均发文34.94篇.12年间载文量、期均发文量、单篇页数、总页数、基金论文数量和基金论文比逐年增加,其中载文量增长了47%,总页数增长了258%.第一作者所属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河南省的最多,占总载文量的74.38%.河南省优势作物小麦、玉米、棉花和烟草是该刊最关注的领域;本研究结果反映了《河南农业科学》的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为制定措施进一步提高该刊的学术水平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分析《甘肃农业大学学报》的发展现状.【方法】以2009~2018年出版的《甘肃农业大学学报》及2010~2019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为依据,采用定量统计的方法,分析了12种期刊计量学评价指标的变化动态,并对关键词和文献的学科分布进行了统计.【结果】《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0 a载文量、总被引频次、即年指标、影响因子、WEB即年下载率等5个指标呈现起伏变化的趋势,基金论文比、引用期刊数、被引半衰期、被引期刊数和他引总引比等5个指标总体上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WEB下载量总体上保持稳定,引用半衰期则先升后降.出现频率最高的前20个关键词为产量、马铃薯、玉米、品质、生长、烤烟、绵羊、辣椒、牦牛、正交试验、原核表达、奶牛、甘肃省、小鼠、生长性能、愈伤组织、聚类分析、水分利用效率和小麦.文献的学科分布归于20个学科门类,所占比例前5位的学科分别为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园艺、农作物、农业基础科学和生物学.【结论】《甘肃农业大学学报》的学术地位影响力和学术传播力在近年来稳中有升,但存在刊发文章的创新性、应用性和技术性不强,缺乏高水平文章,文章学科分布不均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7.
被引频次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论文学术影响力的大小,本文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被引期刊查询功能,检索"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至2017年刊登论文共2092篇,结果显示所有论文总被引16027次,篇均被引次数为7.66次,其中,前100篇高被引论文(占全部发文的4.78%)的总被引频次为5080次,篇均50.8次(占总被引数的31.70%),也就是说,占全部发文4.78%的高被引论文产生了31.70%的被引频次。我们对排名前100位的高被引频次论文的栏目分布、时间分布、作者群、基金论文状况以及研究主题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总结该刊高被引论文的选题特点,为今后期刊约稿组稿、加强重点栏目建设以及作者队伍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了解《河南农业科学》的载文数量、质量及发展潜力,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该刊2001年-2012年发表的研究论文为样本,从载文量、基金项目资助信息、作者分布、研究机构分布、关键词词频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2001年-2012年《河南农业科学》共出版144期,发表研究论文5 031篇,年均载文419.25篇,年均页数1 367.08页,平均每篇3.26页,期均发文34.94篇.12年间载文量、期均发文量、单篇页数、总页数、基金论文数量和基金论文比逐年增加,其中载文量增长了47%,总页数增长了258%.第一作者所属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河南省的最多,占总载文量的74.38%.河南省优势作物小麦、玉米、棉花和烟草是该刊最关注的领域;研究结果反映了《河南农业科学》的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为进一步提高该刊的学术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当前生物炭基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态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根据发文量、资助项目、研究层次、学科领域、发文机构、研究人员、来源期刊和主题词等指标,对国内发表于2006—2018年关于生物炭基肥的文献进行数量和质量分析,探讨生物炭基肥的发展情况。【结果】与生物炭基肥研究相关的论文共有576篇,近8年来该领域发文量迅速增加,占统计年限(13年)总发文量的98.7%。沈阳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韩晓日、金政辉和耿增超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发表的文章主要是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论文主要分布在农作物、农业资源与环境、化学工程和蔬菜等学科领域,研究主题主要是肥料产品及作物产量与品质效应。【结论】生物炭基肥研究呈稳步增长态势,新型产品研发及作物生产调控机制是未来主要研究内容,确定兼顾农学及环境效益的生物炭基肥产品及配套技术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山西农业科学》2007—2011年载文与引文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山西农业科学》的学术水平和载文质量。以《山西农业科学》2007年—2011年刊发的论文为统计样本,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其载文、引文及作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刊5年间共出版60期,刊载论文1 961篇,其中,基金论文889篇,基金论文占比平均为45.33%;发文的引文总量为16 309篇,篇均引文为8.32篇;引文语种外文占总引文量的21.29%,略高于该刊2003年—2005年的21.20%;普赖斯指数2007年—2011年呈逐年增加趋势;该刊所载论文第一作者属山西省省外的有413篇,占20.89%,且从2007年—2011年其所占的比例呈逐年递增趋势。该刊的各项指标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还需要从自身质量抓起,并加强多渠道的宣传,为期刊的科学发展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