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樟树病虫害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香樟树病虫害主要有香樟黄化病、樟叶蜂、樟巢螟、袋蛾类、红蜡蚧、螨类、刺蛾等,针对病害的发生与危害特点,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樟巢螟、樟叶蜂发生危害和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表明,樟巢螟(Orthaga achatinaBulter)和樟叶蜂(Moricella rufonotaRohwer)是上海地区危害香樟生长和影响景观效果的2大重要食叶害虫。樟巢螟在上海地区年发生2~3代,6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下旬分别为一代、二代幼虫发生危害盛期,10月份发生少量第三代幼虫危害。樟叶蜂一般年发生2代,4月中下旬~5月上旬、6月分别为一代、二代幼虫发生危害盛期。通过试验,印楝素、杀虫安、抑太保、毒丝本、甲胺基阿维菌素和安打等高效低毒农药对1~2龄樟巢螟或樟叶蜂有优良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樟巢螟发生原因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巢螟(Orthaga achatina Butler),又名樟叶瘤丛螟、栗叶瘤丛螟,是香樟树的主要食叶害虫,近年来在吴江市危害日趋严重。香樟因四季常绿、树态优美而被各地作为绿化的首选树种,在吴江市主要公路沿线及街道种植近10万株。2003-2004年樟巢螟连续两年在吴江暴发成灾,其中2003年虫害株率达97%,单株虫苞数平均16.7个,最多125个,虫苞内平均幼虫15.2条,到9月上旬~10月上旬,受危害严重路段两侧的香樟树梢挂满枯黄色鸟巢状虫苞,严重削弱树势,影响来年生长,也破坏绿色景观。  相似文献   

4.
几种林业害虫在崇明岛的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究茶尺蛾、樟巢螟、杨扇舟蛾、黄刺蛾4种蛾类害虫在崇明岛的生活史和发生趋势,为今后的虫害防治提供参考。[方法]生活史的调查采用标准地设置后的系统调查;发生趋势采用灯光引诱法进行调查。[结果]结果表明:茶尺蛾、樟巢螟、黄刺蛾在崇明岛每年发生2代,而杨扇舟蛾发生4~5代;杨扇舟蛾以卵越冬,其余3种害虫都以幼虫越冬;茶尺蛾的为害高峰期主要在8月,其余3种害虫有2个为害高峰期,分别为6月和8月。从发生趋势来看,茶尺蛾和杨扇舟蛾的诱集量在不断增大,而樟巢螟和黄刺蛾的诱集量变化不大。[结论]该研究为崇明岛今后的害虫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香樟及大叶樟病虫害主要有樟黄化病、樟叶蜂、樟巢螟、白囊蓑蛾、樟白轮盾蚧和樟木虱等,针对病虫害的产生原因与危害特点,提出其主要的防治方法,为园林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香樟主要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樟为樟科樟属常绿乔木,我国特产,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及西南地区,为亚热带树种。香樟树态优美,四季常绿,是优良的绿化品种,在苏中地区的园林、街道、道路两侧等地普遍种植。香樟原本虫害较少,现由于苗木来源较为复杂,食叶虫害多了起来。经实地普查,危害香樟最为严重的是樟巢螟  相似文献   

7.
黄铃荣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159-159,161
樟巢螟主要为害香樟、天竺桂等樟科树种。介绍了樟巢螟的形态特征、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并提出防控对策,以为樟巢螟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建湖县樟巢螟发生危害严重,为有效防治该虫害,确保园林绿化水平。经过多年调查观察,现对摸索出的樟巢螟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樟巢螟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樟巢螟(Orthaga achatina Butler)又名樟丛螟、樟叶瘤丛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一种重要的园林植物害虫,我国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上海、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市),主要危害香樟、山苍子、山胡椒等樟科植物。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行为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城市环境和自然植被生境,导致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严重发生。樟巢螟在江苏苏州地区香樟树上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香樟是樟科樟属常绿大乔木,其树形饱满,树势高大,枝叶放香。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园林绿化品种。特别是近二十年,香樟在太仓公路绿化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太仓公路绿化的主力军,香樟养护质量也就成为影响公路景观的一大因素,其中香樟的主要虫害樟巢螟的防治为重中之重。一直以来,由于采取的传统防治方法效果不尽如人意,造成香樟虫害连年严重。越来越影响公路景观。  相似文献   

11.
香樟树是常绿大乔木,树形饱满、树势高大、枝叶芳香,近20年来广泛应用于道路、河岸、公园等地绿化,是我国南方主要绿化树种之一。樟巢螟是香樟的主要害虫,在浙江一般一年发生2代。樟巢螟不仅啃食樟叶。影响树木生长,而且缀叶形成竭色的虫苞,影响景观。近些年来,樟巢螟为害越来越严重。因此,了解樟巢螟的为害习性,制订防治方法,保护樟树健壮生长。对建设生态城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樟巢螟在泰州的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江苏泰州对香樟的大力引种,樟巢螟也随之入侵。通过观察分析樟巢螟的生活史及危害特点,并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和初步调查研究,提出了在健全测报体系的基础上,正确选用人工、药剂、生态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建设的推进,海门市绿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海门已向和谐美好的小康城市、生态城市迈进。绿化面积的扩大和频繁的苗木调运种植,导致各类病虫害相继入侵,种群数量不断积累,发生危害日趋严重。2004、2005年樟巢螟大暴发,导致香樟树木死亡;杨树舟蛾、刺蛾突发危害,使成片意杨林叶片被吃光;重阳木锦斑蛾的暴发,  相似文献   

14.
杨芳 《农林科学实验》2013,(24):160-161
通过定期对樟树市园林植物的实地观察、实验室害虫种类鉴定.确定樟树市常见害虫种类有樟巢螟、樟叶蜂、黑刺粉虱、樟脊冠网蝽、樟蚕蛾、蓑袋蛾、樟青凤蝶、介壳虫等,前2种为害最为严重,为樟树市樟树主要害虫种类,通过试验观察、害虫防治方法调查及试验掌握了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及最适防治方案。以供园林害虫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杨绢野螟发生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杨绢野螟危害小叶黄杨,可造成植株光杆枯死。在江西宜春市一年发生3代。各代幼虫发生期依次为:6月初至7月初、7月中旬至9月上旬、8月初至9月中、下旬。化学防治宜在1-2龄幼虫期,用40%乐斯本1500倍防效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介绍樟巢螟的危害特点、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提出防治对策,以为泰兴市樟巢螟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香樟是樟科、樟属常绿大乔木,其树姿优美,经济价值高,是一种良好的绿化树、行道树及庭荫树。但近年来多地发现香樟多遭樟细蛾幼虫取食叶片叶肉,且多以苗地发生。该虫对香樟等寄主植物的危害越来越大,因此应积极地开展防治工作。一、樟细蛾危害症状樟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樟细蛾会以蛹在被害植物的落叶内过冬。夏、  相似文献   

18.
海门市樟巢螟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樟树在绿化中被广泛应用,而樟巢螟的发生也日趋严重。笔者通过室内饲养、系统观察和大面积调查等方法,摸清了海门市樟巢螟的发生规律及其测报技术,采取了有效、及时的物理、化学等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樟巢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3—2012年上海地区树木病虫害发生程度和同期气象资料,应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病虫害发生的内外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梨锈病发生程度与3—4月份中旬日平均相对湿度≥75%日数的相关系数为0.8924,梨小食心虫发生程度与6—8月份日平均相对湿度≤80%日数的相关系数为-0.91 50,桃蛀螟发生程度与3—6月份降水日数的相关系数为-0.941 5,樟巢螟发生程度与8月26日至10月中旬降水日数的相关系数为0.7755,扁刺蛾发生程度与7月中旬至9月上旬日平均相对湿度≤72%日数的相关系数为0.8765,杨扇舟蛾发生程度与4月中旬—9月降水日数的相关系数为0.8928,黄杨绢野螟发生程度与6月16日—10月上旬降水日数的相关系数为0.9035。并对有害生物的内在因素、寄主植物因素和人为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樟巢螟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樟巢螟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提出了采取以林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为长江以北地区樟巢螟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