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2015中国森林氧吧授牌仪式暨首届中国森林氧吧论坛于10月10日在湖北武汉中国森林旅游节举办。首批"中国森林氧吧"榜单在论坛上发布,37个森林旅游单位榜上有名。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向获得"中国森林氧吧"称号的单位代表授牌。首届中国森林氧吧论坛主题是"森林:增进人类健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国家林业局森林旅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钟永德教授,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梅教授做主旨演讲。4位入选首批中国森林氧吧单位代表做  相似文献   

2.
森林洗肺     
<正>南宁的市民都知道,高峰林场、七坡林场、南宁树木园以及广西林科院的近百万亩森林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森林氧吧。一到节假日,笔者早早开车去大氧吧吸氧、洗肺、拍照。去年5月的一个星期六,笔者到高峰林场界牌分场望火楼拍照。当时,林区公路还没有扩宽,一路走走停停。路虽难走,但林子太吸引人了。走在林区小道上,心情格外爽快。氧气太多,尽情地吸啊!以致于忘记了还要拍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6月1日,首届"寻找广西森林氧吧"生态公益行动启动。此次行动主题为"到森林氧吧洗肺去",由《广西林业》杂志编辑部主办。在全区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风景名胜区中遴选出20个"广西森林氧吧"。行动采用自愿申报的方式,申报截止日期为10月底。行动组委会将于12月举  相似文献   

4.
<正>雾霾和空气污染困扰着众多城市,到哪里呼吸清新的空气?为向社会推介中国森林旅游地,《森林与人类》杂志发起"中国森林氧吧"评选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国家森林公园和省级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中,评选"中国森林氧吧"。活动时间:2015年4月-10月。入选"中国森林氧吧"的单位将被纳入"中国森林氧吧信息库",《森林与人类》杂志出版系列专  相似文献   

5.
感言     
正森林氧吧不仅仅是对雾霾的抵抗,更是旅游休闲的深层次开拓。以往的旅游休闲过多依赖于人的视觉感受,森林氧吧则让人动用嗅觉等器官来享受自然的馈赠。《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执行总编中国地理学会出版委员会副主任单之蔷  相似文献   

6.
正"森林氧吧"是对森林旅游休闲养生特点的形象概括,体现了森林环境的特质。"中国森林氧吧"一词,如同中国众多的森林场所一样,给人一种美丽清新的感受。由中国绿色时报社《森林与人类》杂志发起的"寻找中国森林氧吧"生态公益行动,主题鲜明,饶有意味。自2015年启动实施以来,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知和接受,具  相似文献   

7.
<正>雾霾和空气污染困扰着众多城市,到哪里呼吸清新的空气?《森林与人类》杂志发起"中国森林氧吧"评选活动为向社会推介中国森林旅游地,《森林与人类》杂志发起"中国森林氧吧"评选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国家森林公园和省级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中,评选"中国森林氧吧"。活动时间:2015年4月—10月  相似文献   

8.
林子多了样样好——龙胜县森林旅游发展纪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清晨曙光初现,在龙胜县旅游的新加坡游客李先生端起相机,对着刚从苍翠群山升起的淡淡金色的朝霞,"咔、咔、咔"连续按动快门。他说,到处都像置身在森林公园里。中科院研究员、中国生态学会副秘书长钟林教授说:"整个龙胜即为一个大森林公园,一个天然大氧吧。"2015年10月,龙胜县成为全国首批、广西惟一的"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中国森林氧吧"。  相似文献   

9.
<正>雾霾和空气污染困扰着众多城市,到哪里呼吸清新的空气?《森林与人类》杂志发起"中国森林氧吧"评选活动为向社会推介中国森林旅游地,《森林与人类》杂志发起"中国森林氧吧"评选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国家森林公园和省级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中,评选"中国森林氧吧"。活动时间:2015年4月—10月。  相似文献   

10.
海南热带雨林森林旅游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标 《热带林业》2012,40(1):35-39
海南是“天然氧吧”和“森林浴”最理想、最优越的生态场所,开展热带雨林森林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分析海南发展热带雨林森林旅游的优势与条件、海南热带雨林森林旅游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海南热带雨林森林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给全世界的旅游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中国成了重灾区,有专家说这是继第二次世界大战旅游遭到重创后的又一次灾难。随着国际卫生组织对我国香港地区,广州等内地省份旅游的解禁,预计全国在六七月份市场重新启动后,夏秋将全面恢复旅游活动。但夏秋却是烈日炎炎,参加健康有益的生态旅游是最好的去处,而生态旅游中的森林游是旅游者们最佳的选择。我们知道,生态景观是以森林为载体的,参加生态旅游,其主体是森林旅游。到森林中旅游度假,在纯洁的大自然中,去领略广袤的森林魅力,去观赏斑斓的森林风光,进行一次透心清肺的森林浴,任…  相似文献   

12.
安文山 《中国林业》2011,(19):36-36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森林旅游已在全世界形成一种热潮,并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新时尚。专家预测,森林旅游产业必将成为本世纪最具生机与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也必将成为林区最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关帝林区作为山西省最大的省直林区,自古以来就森林茂密、鸟兽繁多,被誉为华北地区的“天然植物园”、“天然动物园”、“天然大氧吧”...  相似文献   

13.
<正>地球上很早就有了森林,人类早期住在森林,走出森林后也一直离不开森林。近些年来,人们更喜欢"回归森林",到森林中旅游,享受纯净的森林环境,这对身体健康是大有裨益的。森林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森林是巨大的"制氧机"与"二氧化碳吸收器"。大家都知道,人是一刻也不能缺氧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多了对人是很有害的。笔者对缺氧的痛苦深有体会,1978年3月笔者率队进藏考察,历时半年,到拉萨一下飞机,10个队员都胸闷头晕,走路脚发飘,其中一  相似文献   

14.
从雾灵山的区域森林结构谈健康旅游区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在生态旅游中,依托森林风景资源进行森林旅游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是在经受SARS冲击之后,人们把森林比作庞大的天然疗养院,城镇居民到森林中进行“森林浴”更是趋之若骛。但是,并不是所有有林的地方都对您的健康恢复有益,不同的森林结构对不同类型的病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不同病症的患者应到不同的森林环境休养。笔者根据科学家们的分析,对雾灵山的森林结构和健康旅游区域作简单分析,为大家的森林浴和天然疗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长期生活于繁华喧嚣都市的人们,向往大自然,纷纷走向大森林,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自然回归”热,森林旅游业随之悄然兴起。 自60年代西方出现“生态觉醒”以来,世界森林旅游业发展迅速。美国每年去森林旅游的游客达3亿人次,仅森林公园的年收入就达10亿美元,日本每年近9亿人次去森林旅游,法国达6亿人次。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00年,世界出国旅游人数将达10亿人次,其中到森林旅游的人数将达5亿人次。  相似文献   

16.
<正>主持人:我是一名旅游爱好者,可是以前不太了解森林旅游。去森林里能看什么?怎么欣赏森林之美?钟永德: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森林之美在各人眼中也各有不同。中国是全球森林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从热带雨林一直到针叶林,从东部的红树林到阔叶林到高山栎林。森林的美贯通人的五感,不只能看、能触、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旅游作为亟待发展的产业之一,已被列入中国林业发展战略之中。开发森林旅游资源,推出多样化的森林旅游产品,开拓森林旅游市场,已是中国现代林业的一个热门项目。森林旅游资源是发展森林旅游业的基础,也是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开发利用好森林旅游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就辽宁省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管窥之见,以其研益于我省森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互我省森林旅游资源情况辽宁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为30,95%,丰富的资源构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景观和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18.
<正>出门便能听到鸟语呢喃,步行十分钟,有花香扑鼻,走在健康步道上,能在大自然赐予的森林氧吧中呼吸。这些听起来要在山区郊野才能实现的场景,如今随着北京核心区城市森林的建设,市民们只需要出门走路十分钟,就能享受到森林带给市民的绿色心情。为落实留白增绿,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增强百姓绿色获得感。今年,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在加强城市公园建  相似文献   

19.
<正>精心呵护好"中国森林氧吧"这块金字招牌,站在全民生态保护时代的新起点上,超前思维,科学规划和建设,努力实现南湾国家森林公园再腾飞!——何明山河南南湾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局长入选"中国森林氧吧"是展示景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金字招牌,让生态休闲养生走进人们的健康生活,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方汇文湖北英山大别山主峰风景区管理处主任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森林旅游创造社会综合产值超过万亿元,成为林草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曾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说,森林里面的负氧离子比其他地方多了许多倍,森林康养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森林旅游不仅仅吸引游客去旅游,它的意义在于通过森林旅游、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