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铃薯贮藏特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收获后仍然是一个鲜活的有机体,它的块茎既是贮藏器官,又是繁殖器官,仍存在旺盛的生理生化活动即呼吸、蒸腾、休眠等,马铃薯的贮藏是一个降低或延缓其生理活动的过程。下面就从马铃薯的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休眠生理三个方面来了解马铃薯的贮藏特性,便于我们更科学的贮藏好马铃薯。  相似文献   

2.
<正>种子生活力的主要标志是其萌发性能,一批种子的寿命指群体发芽率从收获后降到50%所经历的时间,也称"半活期",即群体平均寿命。发芽性能和寿命主要决定于遗传特性、种子形态结构和生理活性、种子质量和贮藏条件。1种子储藏的基本原理同所有的活的有机体一样,种子是通过新陈代谢与外界保持密切联系的。来维持生命活动的。种子在储藏期间进行新陈代谢作用的主要标志就是呼吸作用。种子凭借呼吸作用与外  相似文献   

3.
大白菜收获后仍然是活体,与生长期的基本差别是收获后依靠在生长期积累的营养物质继续其生命活动。大白菜的叶球为养分贮存器官,营养物质充足,新陈代谢强度已明显降低,又因叶球是在冷凉条件下形成,在低温条件下能强制休眠便于贮藏,在蔬菜中大白菜是较耐贮藏的。  相似文献   

4.
西吉县是"中国马铃薯之乡",是宁夏马铃薯和商品薯的生产基地.因此,每年就需要大批量的种薯和商品薯入窖.根据马铃薯块茎水分高、呼吸作用强烈、营养不稳定特点,对贮藏条件要求非常严格.如何有效地贮藏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保持其良好的种用价值,西吉县马铃薯生产研究所在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孙静 《农业与技术》2013,(12):225-225
马铃薯收获以后,仍是一个活动的机体,在贮藏运输、销售过程中,人进行着新陈代谢,这是影响马铃薯贮藏和新鲜度的铵因素,本文对此着重阐述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的贮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产量高、用途广、可做主食又能做副食,因此,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重要地位。马铃薯块茎具有水分含量高,呼吸作用强,营养价值不稳定等特点,贮藏不当,致使品质变差,给食用和加工带来不便。因此,科学贮藏马铃薯显得尤为重要。一、贮藏性马铃薯收获后有一段休眠期。休眠期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休眠准备时期,一般刚收获的马铃薯块茎表皮尚未充分木栓化,内部水分易蒸发散失,同时由于旺盛的呼吸消耗,重量将急剧减轻。在一般情况下,约经15~20天,表皮才能充分木栓化,随之蒸腾作用和呼吸强度…  相似文献   

7.
贮藏大蒜     
一、贮藏原理 大蒜收获后休眠期只有2~3个月,随后肥厚鳞茎内的幼芽开始生长,幼芽从开始延伸到伸出顶孔所需的营养完全来自外围的蒜瓣,造成蒜瓣由原先的鲜脆状态逐步变松软,商品质量明显下降,易发芽霉变。贮藏保鲜的中心环节就是创造条件使呼吸作用降到最低限度而又能维持其生命活动水平,以延长大蒜的休眠期,抑制其发芽。  相似文献   

8.
<正>马铃薯块茎收获后,其休眠与萌发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为薯块成熟期,即贮藏早期。表现为薯块表皮尚未完全木栓化,薯块内的水分迅速向外蒸发,由于呼吸作用旺盛和水分蒸发显著增多,薯块重量显著减少。约经20~35天的后熟作用后,转入休眠状态。第二个阶级称为薯块静止期或深休眠期,即贮藏中期。这一时期,薯块呼吸作用减慢,养分消耗减低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9.
一、马铃薯的科学贮藏条件马铃薯品种较多,按皮色可分为:白皮、红皮、黄皮和紫皮四种类型,其中以红皮种和黄皮种较耐贮藏。马铃薯适宜的贮藏温度为3~50C,相对湿度90%~95%,40C是大部分品种的最适贮藏温度,此时块茎不易发芽或发芽较少,也不易皱缩。另外马铃薯收获后有明显的生理休眠期,为2~3个月。马铃薯贮藏前要严格挑选,去除病、烂、受伤、有麻斑和受潮的不良薯块。收获前一周要停止浇水,以减少含水量,促进薯皮老化。以利于及早进入休眠和减少病害。采收后在较高的温湿条件下(10~150C,相对湿度95%)进行愈伤处理,以便恢复收获时的机械损伤,…  相似文献   

10.
<正>种子生活力的主要标志是其萌发性能,一批种子的寿命指群体发芽率从收获后降到50%所经历的时间,也称"半活期",即群体平均寿命。发芽性能和寿命主要决定于遗传特性、种子形态结构和生理活性、种子质量和贮藏条件。一、种子储藏的基本原理同所有的活的有机体一样,种子是通过新陈代谢与外界保持密切联系的。来维持生命活动的。种子在储藏期间进行新陈代谢作用的主要标志就是呼吸作用。种子凭借呼吸作用与外界环境条件(主要是指空气中的气体,温度,湿度  相似文献   

11.
《农家参谋》2011,(7):43-43
世界发达国家都把农产品储藏、保鲜和加工放在农业发展的重要位置.荷兰是马铃薯生产和出口大国,贮藏保鲜成为采后加工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般而言,马铃薯收获后用两种方法进行贮藏:仓储和冷库贮藏。加工企业首先将马铃薯在5℃条件下保存3至6周,将马铃薯在收获和运输过程中造成的皮肉擦伤愈合。  相似文献   

12.
西吉县3000t马铃薯贮藏窖管理与病害防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吉县是“中国马铃薯之乡”,是宁夏马铃薯和商品薯的生产基地。因此,每年就需要大批量的种薯和商品薯入窖。根据马铃薯块茎水分高、呼吸作用强烈、营养不稳定特点,对贮藏条件要求非常严格。如何有效地贮藏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保持其良好的种用价值,西吉县马铃薯生产研究所在这  相似文献   

13.
<正>马铃薯收获后仍然是一个鲜活的有机体,因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及设施条件、管理技术的影响,贮藏期因发芽、冻害、热伤、机械伤和病虫害等,造成马铃薯损失达15%~30%,尤其是种薯,一般贮藏时间较长,腐烂比较严重,最高可达50%。如何达到安全贮藏,成为制约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主要因素。结合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马铃薯贮藏窖项目的实施,总结其安全贮藏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4.
春马铃薯适时收获,合理贮藏,对保持其食用、加工或种用的品质十分重要. 适期收获 为了保证薯块在贮藏期间不发病、不腐烂、以及减少其他原因引起的损耗,准备贮藏的马铃薯必须在植株达到充分成熟后再收获.一般在马铃薯植株生长停止,茎叶大部分枯黄,块茎很易与葡萄茎分离,周皮变硬,此时即为食用茎的最适收获期.种薯田应提前5~7天收获.收获过早的薯块,由于干物质积累较少,薯皮较嫩,耐贮性较差.收获前5~7天应停止浇水,以促进薯皮老化,降低块茎内水分含量,以增强其耐贮性.收获时,先割断茎叶和消除田间残留枝叶,以免病菌传播,收获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机械损伤,并避免烈日曝晒.  相似文献   

15.
修建马铃薯贮藏地窖,实施反季节销售,增加马铃薯的产值,是马铃薯增值的一个重要举措。本文简单阐述了马铃薯收获与贮藏技术,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贮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贮藏特性马铃薯收获后有明显的生理休眠期。一般为2~4个月,因品种不同而异,一般而言晚熟品种休眠期短,早熟品种休眠期长。成熟度不同休眠期长短也有不同,在生长中期采收的尚未成熟的马铃薯块茎,休眠期比大小相等但在成熟期采收的休眠期要长。但贮藏温度也影响休眠期的长短,在  相似文献   

17.
魁歧村栽培马铃薯的历史相当久,累积了很多经验,尤以播种、选种、贮藏等方面的经验较突出。1.播种期:播种期有三次,第一次是白露后到秋分前后播种,冬至收获;第二次是晚稻收获后,立各前后播种,第二年雨水前后收获;第三次是在第一次马铃薯收获后(冬至)到立春前播种,第二年  相似文献   

18.
师旺 《农家顾问》2009,(6):56-57
大蒜收获后休眠期只有2-3个月.随后肥厚鳞茎内的幼芽开始生长。幼芽从开始延伸到伸出顶孔所需的营养完全来自蒜瓣.蒜瓣则由原先的鲜脆饱满状态逐步变为松软失水状态.商品质量明显下降。易发芽霉变。因此,贮藏保鲜的中心环节就是创造条件使呼吸作用降到最低限度而又能维持其生命活动水平。以延长大蒜的休眠期,抑制其发芽。  相似文献   

19.
影响马铃薯贮藏效果的因素较多,贮藏中只有针对马铃薯的生理特点进行管理,才能达到保鲜效果。一、挑选薯块。贮藏前应严格剔除病变、损伤、虫咬、雨淋、受冻、开豁以及有麻斑和受潮等不宜贮藏的薯块。二、注意贮藏初期通风。由于贮藏初期马铃薯的呼吸作用较旺盛,尤其是春薯贮藏,气温也比较高,故应在早晚气温较低时进行适当的通风降温,可用排风扇吹风,以利薯块散热,降低库温湿度,防止贮藏过程中发热腐烂。经2—5周后,马铃薯进入深休眠  相似文献   

20.
贮藏是马铃薯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马铃薯的贮藏与收获时间、运输时间、贮藏前准备、病害防治、贮藏条件特别是温湿度条件有密切关系,文章总结了适宜的马铃薯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