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施肥关初春,当池塘水温稳定在8℃~10℃时即开始追施肥料,以培养水中天然饵料生物。施肥数量应根据水质肥瘦及肥料质量来决定,一般施入人粪尿60kg/亩~90kg/亩或畜粪100kg/亩~150kg/亩。若用化肥则按氮、磷、钾之比为1∶1∶0.5施用,追施时首先粉碎兑水后全池泼洒,总用量为3kg  相似文献   

2.
万辑 《水利渔业》2006,26(1):49-49
1调节好鱼塘水位早春鱼塘水不宜太深,一般保持在1 m左右,使水温较快升高,以利饵料生物繁殖,鱼类提早摄食生长。2调节好鱼塘水质若水质老化、过肥、偏酸性,应立即注入新水,或用生石灰150~220 kg/hm2兑水后全池泼洒。若水质“清瘦”,可施化肥适量,使池水保持肥、活、嫩、爽,呈油绿色或黄绿色。3及早施肥水温达到8℃时,池塘应及时施肥。一般的池塘可泼人粪尿750~1 500 kg/hm2、牧畜粪2 250~3 750 kg/hm2,3~5 d施1次。4适当投饵水温升到10℃时便可投饵,一般以精料为主,饲料应清洁,新鲜可口。精料一般以鱼体总量的3%投喂,青料以投后4 h内吃完为宜…  相似文献   

3.
春夏季是鱼类生长的关键时期,为了确保养殖高产稳产,池塘管理应注意以下要点:一、池塘改造利用冬季或初春休塘抓紧进行池塘改造,浅池改深,漏水改保水,消除过多淤泥,疏通进排水渠道。改造好的池塘,放干池水,经曝晒后于放养前10天要进行药物消毒。池水深留5~10cm,用生石灰50~80kg/亩化水全池泼洒,清塘消毒后5~6天,注水深0.8m左右,放鱼后逐渐培肥水质,增加水中饵料生物,以后随水温升高和鱼体长大,逐渐加深池水。二、饲料投喂当水温10℃以上,青草鲤鲫等鱼类开始摄食,这时应及时投喂颗粒饲料等,春季隔天或每天投喂1次,随着水温升高逐渐增加投…  相似文献   

4.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池塘冰化后,气温回升、天气持续晴朗、水温升高,鱼类摄食开始增加,抓好春季养殖生产等渔事活动,对确保全年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和提高全年水产养殖综合经济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此时,不论是鱼种放养,还是亲鱼培育,都应从以下方面做好充分的管理工作。一、勤灌新水,施足基肥初春水温能较快地升高,水位也应由浅到深逐渐加高,每半个月加水一次。对保水力差的池塘,加注新水时一次加水不要太多,以防水温骤降,鱼池的水深应控制在0.7米左右。当池塘水温稳定在8~10℃时,即开始追施肥料,以培养水中天然饵料。施肥数量应根据水体肥瘦及肥料质量来决定,人粪尿或畜粪  相似文献   

5.
饲料投喂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关键环节。但一些养殖户不懂得识别鱼类的饥饱,无法正确掌握投喂饲料的数量,影响了单产和经济效益。现将实践中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1.掌握常规标准 春季水温低,鱼小,摄食量也小,在晴天气温升高时,可投放少量的精饲料。当气温升至15℃以上时,日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1%左右。夏初水温升至20℃左右时,日投喂量占鱼体总重的1%~2%。这时是多病季节,因此要注意适量投喂,并保证饲料适口、均匀。盛夏水温上升至30℃以上时,鱼类食欲旺盛,生长迅速,日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3%~4%,但需注意饲料质量并防止剩料,且需调节水质…  相似文献   

6.
春季一周投喂1次,秋季一周投喂2次。投饵量为刺参体重的5%~15%。6~10月,刺参进入夏眠,此时水质也相对较肥,可不需投饵。12月至次年2月,水温降低,刺参活力减弱,也可不投喂。投饵时间一般选择在傍晚时分进行。2.科学换水保持参池水质清新是加快刺参生长、提高养殖成活率的重要措施。放苗后前期,水只进不出,2~3天进水10~15厘米。当水位达到最高点时,每天换水10%~40%,水色清瘦时可选择肥料肥水一次。进入夏眠后应保持最高水位,换水时应遵照“水质好、水温低、盐度稳定”的原则。秋季后加大换水量,每日换水量在10%~60%左右。冬季可只进水不…  相似文献   

7.
二、池养鲶鱼的人工繁殖 (一)鲶亲鱼的培育 1.亲鱼的来源:一种来源于人工繁殖的鲶鱼,在池塘中培育3年达性成熟,体重0.5~1.5kg以上,体长在30cm以上。另一种来源于江河野生鲶鱼,体表无伤,体质健壮,年龄在4年以上,体重0.75kg~1.5kg的鲶鱼为亲鱼。 2.鲶亲鱼产前培育:亲鱼在5月1日前从越冬池捕出后,进行产前一个月左右的强化培育,随着水温的回升,亲鱼加速生长发育,食欲日益旺盛,投喂含蛋白质35%左右的人工颗粒饲料,投喂量为体重的8%。培育期间最好投喂部分动物性饵料或放养部分野生杂鱼。亲鱼培育池面积1~3亩,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水深1.5m左右,水温在6℃以上时开始投喂少量的颗  相似文献   

8.
桑文秀 《内陆水产》2004,29(1):27-27
测水温定投饵量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强度紧密相联。一般说,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为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饵量,使鱼吃好、长快、少生病。具体方法:早春时季,当水温上升到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每次投喂量开始为当日存塘草、鳊等吃食鱼体重的3%~5%,然后逐渐增加,以防投草过量造成鱼类消化障碍而引起鱼类肠炎等疾病。5月份以后,当水温上升到15~20℃时,喂草量可增加到当日存塘草、鳊鱼重的50%,7~9月份,当水温上升到25℃时,日投草量可稳…  相似文献   

9.
春季水温逐渐回升,鱼的食欲日渐旺盛。做好成鱼池的春季管理,是夺取全年成鱼高产的关键之一。一、投饵施肥池塘水温上升到10℃左右时鱼开始摄食,摄食量随着水温的升高逐渐增大。根据鱼的生理特点,春季成鱼池的投饵应掌握由少到多的原则。投喂的方法是先投喂精饲料,以后逐渐投喂黑  相似文献   

10.
添加微生态制剂及投饲模式对幼刺参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温12~18℃,将体质量(3.37±0.15)g的仿刺参幼参饲养在容水50 L的塑料槽中,研究添加微生态制剂的饲料及不同日投喂量对幼刺参生长及养殖水质指标的影响.采用以3d日投喂量相同(1∶1∶1)及3d日投喂量不同(5∶3∶2)的投饲方式,微生态制剂饲料在基础饲料的基础上加入4.5ml有益复合微生物菌群与芽孢杆菌混合液,并于30℃水浴中预处理12 h以上而制成.60 d的试验结果表明,以投喂微生态制剂饲料组的氨氮、亚硝酸氮、化学需氧量明显低于基础饲料组;以5∶3∶2方式投喂微生态制剂饲料组的刺参质量增加率、日质量增加和特定生长率明显高于1∶1∶1方式和基础饲料组(P<0.05);以5∶3∶2方式投喂微生态制剂饲料组的饲料表观消化率、耗氧率和排氨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科学养鱼》2006,(5):79-79
1.大水面施肥地点如何确定?大水面施肥地点应选择在上中游浅水不分层的水域中进行,因为浅水处可以垂直循环,把氧送到底层,促使有机物矿化和向水表层转移;向阳的库湾、滩头应多施,避开水草丛生处,以免浪费肥料。2.大水面何时开始施肥?一般每年冬末至次年初春,水面枯水时,在消落区施有机类肥,每年4~10月份,视天气情况,每10天在水库周围浅水区追施已发酵的有机类肥一次;5~10月份视天气情况,每5~6天追施一次无机肥或水产专用肥,一般以一次无机肥加二次水产专用肥循环使用效果最佳。3.怎样确定大水面的施肥量?有机类肥施基肥以800~1200千克/…  相似文献   

12.
3.苗种投放2001年7月15日投放全长6~8厘米双斑东方夏花3.3万尾,总重330千克,平均尾重10克。混养花尾胡椒鲷700尾,重量13千克,平均尾重18.6克。4.饲料投喂投喂饲料要做到定点、定时、定质、定量。投饵点设在池底较干净、水位较深的西面池埂边,投饵区面积约100米2,先采用定点抛投,逐步引诱上台摄食后,全部饲料投喂在饵料台上。在水温18~32℃时,日投两次,即上午8时和下午3时各喂1次。水温高于32℃时只在上午7时喂1次,低温时在中午12时喂1次。日投饲料两次时,上午投喂量占全天总量60%。投喂的饲料为我所生产的东方专用配合饲料与鲜鱼绞碎后混…  相似文献   

13.
魏友海 《科学养鱼》2005,(12):80-80
养殖南美白对虾一般采用颗粒配合饲料,要选用正规厂家的南美白对虾专用饲料,以保证对虾生长迅速,避免饲料的浪费。1.要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一般早晨7点投日投饲量的30%,11点投10%,晚上18点投40%,23点投20%。2.掌握适宜的投喂量。办法是沿池四周设置几个1米2左右的饵料台,投喂时沿池均匀泼洒。投喂1.5~2小时后检查对虾的摄食情况。正常情况下若饱胃率占60%~70%,则投喂合理。3.根据虾情投喂。虾生长旺盛,无疾病时适当多喂,反之则少喂;虾大量蜕壳时少喂,蜕壳1天后多喂。4.根据水温投喂。水温低于18℃或高于32℃时少喂;25~30℃时多喂。南…  相似文献   

14.
王文彬 《科学养鱼》2003,(12):59-59
饲料投喂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关键环节。一些养殖户由于不会正确掌握投喂饲料的数量,不懂得识别鱼类的饥饱,导致单产低,病害多,经济效益差。只有正确把握饲养鱼类的投喂数量,科学投喂,才能提高饲料利用率,保证养殖增产增收增效益。现将八点体会简述如下,以供参考。一、掌握常规标准鱼类的食量及其代谢强度,随气候和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要根据不同季节确定投喂数量的一般标准。春季,水温低,鱼小,摄食量小,在晴天气温升高时,可投放少量精饲料。当气温升至15℃以上时,投饲量可逐渐增加,每天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1%左右;夏初,水温升至20℃左…  相似文献   

15.
缴建华 《科学养鱼》2012,(10):19-20
(8)饲养管理饲料投喂。鱼苗下塘后即开始投喂豆浆。每1.5千克黄豆加水20千克,浸泡10~12小时后磨浆,当天磨成的豆浆当天投喂。一般每天投喂2次,9:00-10:00和14:00-15:00各1次。鱼苗初下池时,每亩每天用黄豆2~3千克,以后随水质的肥度而适当调整。经泼洒豆浆10余天后,开始投喂由鱼粉、豆粕、次粉混合制成的糊状饲料,糊状饲料制成团置于岸边水面以下处,同时继续泼洒豆浆。鱼苗下塘20天后,停止投喂豆浆。水质调节。鱼苗下塘5~7天后开始注入新水,  相似文献   

16.
1、择优分段,适当稀放将鱼种进行拉网筛选,选出不同规格的鱼种,将体长16—23cm的鱼种放入成鱼生产塘去套养或单池饲养;将小于15cm的鱼种分别进行稀养,较小的实行强化培育。一般以深1.5m的池塘,亩放鱼种3000—6000尾为宜。 2、保证充足的饲料,加强精心饲养以鲢、鳙鱼为主的鱼池,除看水施肥,保证水质良好以外,还要适时适量投喂精饲料,一般可在上午九时至下午四时左右按每千尾鱼种每次0.3—0.5kg的量投喂。假如以草鱼为主的鱼池,应该先投喂浮萍、水草、旱草等青料,而后再投喂精料。  相似文献   

17.
春暖花开,气温开始回升,亲鱼摄食也随水温上升而渐渐旺盛。此时正值亲鱼性腺迅速发育时期。鲢鱼池开春后,可根据水质和亲鱼情况,灵活掌握施肥。每隔2—3天,每亩施发酵腐熟的粪肥25公斤左右。鳙鱼塘施肥比鲢鱼塘多一些。草鱼塘3月开始喂麦芽和豆饼,每天每尾50—100克,还可喂些包菜叶、莴苣叶等,投喂的量比秋季还要多些。青鱼池以螺蚬和蚌肉为主,辅以少量豆饼。鲤、鲫鱼塘按2—3%体重投喂精料,有  相似文献   

18.
一、亲鱼的选择和培育1.亲本的培育:本地鲤鱼雌雄应分别专池培育,放养数量250~300千克/亩。整个养殖期间应加强管理,特别是饲料的投喂,即使是冬季,在晴好的天气也要按塘内鱼体总重量的1%~1.5%投喂,水温达到12℃以上时应加大投喂,投喂量可以从1.5%逐步增加到3%,以颗粒配合饲料为主。  相似文献   

19.
<正> “双四”投饵技术,即“四看”和“四定”投饵技术。“四看”即看水温、看天气、看水色、看河蟹活动情况。“四定”即投喂时要做到定位、定量、定时和定质。 1 “四看” 1.1 看水温 当水温在5~7℃时,河蟹开始觅食;10℃以上时,摄食能力增加,因而需要随水温的升高而加大投饵量。3月中上  相似文献   

20.
一、亲鱼培育1.亲鱼的越冬培育冬季当水温在20℃以上时,亲鱼能正常摄食,必须投放饲料,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2%~3%。饲料以蛋白质30%左右的人工颗粒饲料为主,每隔2~3天还喂谷芽和青菜各1次(约占鱼体重的1%左右)。当水温降至18~20℃时投喂量可减少到鱼体重的1%左右。水温在17℃以下时可不喂饲料。越冬期间亲鱼池如水质污浊可在天晴、阳光充足的天气里换一半水或三分之一原池水,若无晴天而水质又污浊,可每亩平均水深1.0米用0.5千克明矾溶水全池泼洒,也可起到一定的净水作用。2.亲鱼产前的强化培育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