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需要对现行的土地家庭承包制进行再改革,以利于农村资源有效配置和规模经营.这种改革,就是在坚持家庭承包制不变的基础上,再建立一种促使土地相对集中的制度,克服承包制固化分散经营与兼业等模式的缺陷,使承包制扬长避短.具体改革路径是国家通过对承包地转让收入低于经营收入的差额进行补偿,鼓励农民进行大规模的承包地有偿转让,以实现土地集中和规模经营.即巩固人均地"权",催化人地分离.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需要对现行的土地家庭承包制进行再改革,以利于农村资源有效配置和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家庭承包制开始的。家庭承包制对于整个的改革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但是农村家庭承包制实行了二十多年后。它的局限性就暴露出来了。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较低,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低下,已不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农业现代化仍然要走规模经营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家庭承包制前提下,逐步推进土地流转,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村经济第二次飞跃的客观要求和关键环节。本文比较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主要形式.认为推进土地流转、完善家庭承包制的关键在于改变以往农户对承包地的实物占有为价值占有,因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是土地流转的最优形式。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阶段的农地制度是20世纪80年代初为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而建立起来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地问题上的体制性冲突日益凸现。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需要对现行的土地家庭承包制进行再改革,以利于农村资源有效配置和规模经营。改革的方向应是土地国有,农民永佃。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阶段的农地制度是20世纪80年代初为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而建立起来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地问题上的体制性冲突日益凸现.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需要对现行的土地家庭承包制进行再改革,以利于农村资源有效配置和规模经营.改革的方向应是土地国有,农民永佃.  相似文献   

7.
tyhsz163@163.com     
 中国农地使用制度效用分析标准应立足国情,考虑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现状、就业情况、社会稳定要求、规模效应等因素。农地股份合作制优化了农业劳动力资源配置,发挥了社保机制功用,有利于小城镇建设的推行,并保留了家庭经营的内核,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但也存在着推广难度大,忽视产权制度建设等缺陷。完善农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应稳定家庭承包制,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尊重农民意愿,并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积极创建农村社保体制。  相似文献   

8.
<正>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是继家庭承包制后农村改革的又一大制度创新,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国每年将会有400万公顷左右的土地需要流转,如果全部实现,将会给农民带来2万亿元的财产性收入。30多年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中国亿万农民有了土地的使用权,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时至今日,这种  相似文献   

9.
正近期,中央深改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农地三权分置办法,会议指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这是继家庭承包制后农村改革的又一大制度创新,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要围绕正确处理农民和土地关系这一改革主线,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必须牢牢坚持。要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取代农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都不能非法剥夺和限制农户的土地承包权。要放活土地经营权,在依法保护集体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的前提下,平等保护经营主体依流转合同取得的土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8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会议指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是继家庭承包制后农村改革的又一大制度创新,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要围绕正确处理农民和土地关系这一改革主线,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  相似文献   

11.
产权制度是草原管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依据,随着中国草原生态不断恶化,草原产权问题愈发受到重视。当前的草原家庭承包制是中国牧区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土地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草原发展和牧民增收,但制度设计、制度管理和制度落实中依然存在问题,草原产权没有做到责权利清晰。随着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进一步完善草原家庭承包制,成为中国草原发展的重点。文章通过草原产权历史回顾及现行产权制度的评价,总结中国草原产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落实草原承包到户、完善草场流转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农村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资本,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出发点也是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赋予农民更多土地财产权益。通过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依法确认农民土地权利,强化农民特别是全社会的土地物权意识,有助于有效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一、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目的和必要性在家庭联产承包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下,由于一轮、二轮土地承包均是责任承包制,客观上淡  相似文献   

13.
自1979年起,我国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实践历程。事实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方面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避免了人民公社时期集体偷懒等现象。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社会化大生产日益发达的今天,土地承包制这一制度本身已成为当下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重要原因之  相似文献   

14.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97年,中国农村在集体经济组织的统筹安排下,由农户或小组承包集体所有的土地或其他的生产资料,并具备土地的使用权和剩余农产品的分配权,形成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也由此形成了我国农村现行的土地制度,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97年到今天,中国农村的改革进入了体制转型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完善,中央领导人提出土地承包期“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  相似文献   

15.
佘开潇 《甘肃农业》2005,(11):41-42
家庭承包制实行20多年来,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积累。早已提出了升级换代的要求,并正日益广泛模地转化为现实。正确认识家庭承包制的内部矛盾运动并把握其发展趋势,总结各地创造的家庭承包制升级换代成功经验,对于掌握指导农村工作的主动权,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稳步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地使用制度效用分析标准应立足国情,考虑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现状、就业情况、社会稳定要求、规模效应等因素。农地股份合作制优化了农业劳动力资源配置,发挥了社保机制功用,有利于小城镇建设的推行,并保留了家庭经营的内核,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但也存在着推广难度大,忽视产权制度建设等缺陷。完善农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应稳定家庭承包制,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尊重农民意愿,并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积极创建农村社保体制。  相似文献   

17.
农村家庭承包制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之一,理论界对此已从许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文结合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运用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即从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探讨农村家庭承包制的原因和作用,揭示农村家庭承包制中的非正式制度约束,指出在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必须重视非正式制度的作用,要在文化传统和现代体制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这对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非正式制度安排,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确定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由农户继续承包,承包期再延长30年。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农村土地承包制的肯定和坚持。过去谈到土地承包制时常用的"定心丸"一词没再出现在媒体,说明这个农村土地基本制度已经深入人心,上下认识也高度一致。现在的问题是,未来30年,农业现代化的路子该怎么走?从供给侧改革到提质增效,从乡村振兴到一二三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19.
南昌市推行股份合作制的实践与启示许大联一、股份合作制的兴起与发展南昌市的股份合作制的始于80年代中期。随着家庭承包制的推行,从土地中逐步分离出来的农民,几家几户开始采取集资投股,以资带劳联合或合伙经营等形式,聚集分散的资金、劳力等生产要素,悄然办起一...  相似文献   

20.
非正式制度安排与农地制度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地制度改革是一个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过程,它既包括一系列正式制度安排的改革与更民包括非正式制度安排的扬弃,在农地制度改革过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是正式制度安排,但非正式制度安排的作用决不可低估。本文在对非正式制度安排、现行农村神经经济生活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1978年开始发生的农地家庭承包制进行了新注释:家族意识与激进式的农地制度变迁,家庭、家庭观念与农地制度变迁;平均主义与农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