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是一种重要的益生元,作为一种良好的抗生素替代物在畜禽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FOS具有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免疫调节、改善畜禽肠道微生态平衡以及调节畜禽肠道生理功能等生物学功能。本文就FOS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加以综述,以期为FOS在畜禽生产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果寡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是一种益生元,是一种优良的抗生素替代物。FOS具有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改善畜禽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畜禽肠道组织形态以及免疫调节作用等生物学功能。本文就FOS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加以综述,以期为FOS在养猪生产的合理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果寡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是一种益生元,是一种优良的抗生素替代物。FOS具有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改善畜禽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畜禽肠道组织形态以及免疫调节作用生物学功能。本文就FOS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加以综述,以期为FOS在养猪生产的合理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白术多糖(PAMK)是从我国传统中药白术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具有改善动物肠道健康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在提高畜禽生长性能和免疫力等方面起到了良好效果。本文主要从白术多糖的结构组成和提取工艺、对动物肠道健康和免疫功能的调控机制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为深入探究白术多糖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肠道是畜禽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以及发挥免疫作用的重要器官。肠道功能屏障是影响畜禽肠道健康的重要内因。近年来,营养干预逐步成为预防疾病和改善畜禽肠道健康的可持续方法。丁香酚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抗炎、抗病毒、抑菌等生物活性。文章就丁香酚改善肠道功能屏障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为阐明丁香酚在改善畜禽肠道健康、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旨在基于Meta分析评估肠道黏膜免疫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 s IgA)和细胞因子在畜禽病理状态下作为生物标记物的可行性,为畜禽消化道健康检验标准提供黏膜免疫方面的参考意见和技术指导。从建库至2021年5月期间在知网、Science Direct、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检索到已发表的含有畜禽肠道黏膜免疫相关指标的研究性文献共138篇,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对各项研究间异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健康畜禽相比,病理状态下的畜禽肠道内sIgA含量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增加。因此,在评价畜禽消化道健康时,应综合考虑肠道黏膜中sIgA含量和细胞因子水平,并将其纳入肠道黏膜免疫的评价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7.
畜禽受热应激刺激现象比较常见,畜禽热应激发生机制相当复杂,热应激对畜禽肠道损伤过程中脂多糖(LPS)起到了重要作用。论文总结了LPS对畜禽机体的肠道损伤作用机制和营养调控研究进展,并对畜禽受热应激刺激时防控LPS损伤机体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又名丁酸梭状芽孢杆菌、酪酸梭菌,是一种产丁酸、乳酸和乙酸的厌氧异养的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具有耐高温、耐酸和耐多种抗生素等生物学特性。丁酸梭菌定植于畜禽肠道,可抑制肠道有害菌的生长,同时促进有益菌的增殖,有效提高畜禽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及其抵抗力,进而提高畜禽养殖经济效益。丁酸梭菌存在于土壤或健康动物的粪便中,具有绿色、无残留、安全性好,以及稳定性及耐药性强等特点,是一种具有广泛开发潜力的绿色添加剂。作者主要介绍了丁酸梭菌的特性,简述了其对畜禽肠道形态、肠道屏障、肠道菌群、免疫等方面的影响,回顾了近十年来丁酸梭菌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展,并探讨了其在生产应用中的问题,以期为丁酸梭菌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胆汁酸(BA)作为胆汁的重要成分之一,在动物炎性肠病(IBD)中发挥重要作用。过多BA在肠道内聚积是引发IBD的原因之一。作为体内的一种重要信号分子,BA能激活法尼醇X受体(FXR)和G蛋白胆汁酸偶联受体5(TGR5),发挥相应生物学功能,既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肠道免受BA聚积产生的危害,又对IBD具有缓解作用。本文综述了BA-FXR/TGR5信号通路对IBD的调节作用,展望了BA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前景,旨在为维护畜禽肠道健康、提高养殖效益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过去几十年来,由于饲用抗生素在畜牧养殖业中的滥用,导致畜禽正常的肠道菌群被破坏并引起肠道细菌耐药性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严重损害了畜禽的肠道健康。同时,近年来集约化养殖已经成为畜牧业的发展方向,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地提高畜禽免疫力已然成为重点的研究方向。健康的肠道是保障畜禽健康生长的基础,保持健康的肠道菌群,能有效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甘露寡糖是一种绿色新型饲料添加剂,作为一类功能性寡糖,具有改善畜禽肠道健康和提高免疫应答等作用。在猪生产中,添加甘露寡糖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力。在家禽生产中,添加甘露寡糖能够改善家禽肠道菌群并提高生产性能和肉品质。作者主要介绍了甘露寡糖的结构及理化性质、改善肠道健康和免疫调控机制及其在断奶仔猪、育肥猪、蛋鸡和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重点总结了甘露寡糖对畜禽肠道健康和免疫的调控机制及免疫途径,旨在为甘露寡糖在肠道健康和免疫调控方面的深入研究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过去几十年来,由于饲用抗生素在畜牧养殖业中的滥用,导致畜禽正常的肠道菌群被破坏并引起肠道细菌耐药性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严重损害了畜禽的肠道健康。同时,近年来集约化养殖已经成为畜牧业的发展方向,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地提高畜禽免疫力已然成为重点的研究方向。健康的肠道是保障畜禽健康生长的基础,保持健康的肠道菌群,能有效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甘露寡糖是一种绿色新型饲料添加剂,作为一类功能性寡糖,具有改善畜禽肠道健康和提高免疫应答等作用。在猪生产中,添加甘露寡糖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力。在家禽生产中,添加甘露寡糖能够改善家禽肠道菌群并提高生产性能和肉品质。作者主要介绍了甘露寡糖的结构及理化性质、改善肠道健康和免疫调控机制及其在断奶仔猪、育肥猪、蛋鸡和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重点总结了甘露寡糖对畜禽肠道健康和免疫的调控机制及免疫途径,旨在为甘露寡糖在肠道健康和免疫调控方面的深入研究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芬兰进行的研究项目旨在描述畜禽肠道微生物的特性,学会通过调整动物肠道固有的微生物菌群以提高动物生产力。为了对复杂的微生物菌群简单化以便能够更好地对其描述,特开发了微生物平衡指数(Micro-bial Balance Index,MBI),该MBI值可通过计算肠道微生物菌群中固有的数种菌种的比例获得。仔猪和生长猪的饲养试验表明,微生物平衡指数与动物生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r=0.68,P≤0.01)。此外,还研究了水解酵母对动物肠道微生物平衡和日增重的作用,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是一个影响动物生产力和福利的重要因素。我们认为:在提高畜禽生产力时,最好要考虑对肠道微生物菌群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遵义市畜禽养殖结构及甲烷排放量变化趋势,采用IPCC(2006)推荐的排放系数法,对2000-2016年遵义市畜禽养殖甲烷排放情况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遵义市畜禽养殖以家禽、猪、牛、羊等为主,总量呈"增加-下降-增加"趋势,2006年最大存栏量达3 031.89万头(只);(2)遵义市畜禽养殖甲烷年平均排放总量为8.48万t,其中,畜禽肠道发酵年平均排放量为7.03万吨,占总量的82.80%,粪便管理甲烷排放量年平均1.45万t,占总量的17.20%;(3)畜禽肠道甲烷排放量大小顺序为:牛羊猪马兔骡驴,畜禽粪便甲烷排放量大小顺序为:猪牛家禽羊马兔骡驴,肠道发酵部分牛的甲烷排放量最大,粪便管理中猪排放贡献最大,前者主要是由排放系数决定,后者取决于饲养量;(4)遵义市畜禽养殖甲烷排放总量在2006年达到最大9.90万t之后,在6.00万t左右呈小幅波动状态。  相似文献   

14.
EM(Effectire microocganisms)即有效微生物,是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研究出来的新型微生物制剂,不含有害物质,无毒副作用。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动物肠道的竞争排斥作用,帮助动物建立有利于宿主的肠道微生物群系,抑制肠道腐败性细菌的生长,并能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和畜禽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饲用动物肠道保护剂,畜禽喂养试验证明该肠道保护剂有益于畜禽肠道健康,能增强畜禽免疫力;在预防和治疗畜禽肠道疾病、改善畜禽生产性能上可以替代抗生素:解决了畜禽肠道疾病多发问题,在养殖业生产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作为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被广泛使用,其在畜禽肠道内定植,具有调节畜禽生长、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等功能,在改善畜禽机体健康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丁酸梭菌进入消化道后,主要是通过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优化有益菌生长发育的环境而调节菌群平衡,发挥其益生作用。本文就近年来丁酸梭菌在调节畜禽肠道菌群方面的应用进展,及其对畜禽肠道菌群影响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菌在饲粮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畜禽即使在正常状态下肠道中亦存在一些有害细菌从而有碍于畜禽达到其最佳生产性能,尤其是乳猪和仔猪更经常因肠道内有害菌大量繁殖而发生下痢和死亡。历史的回顾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在饲料中掺入抗生素喂给畜禽会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但抗生素也会抑制畜禽肠道中正常菌群,并会残留在畜禽产品中以及使细菌产生抗药性从而间接影响人体健康。后来人们又发现在饲料中添加有机酸(如丙酸、柠檬酸、延胡索酸)可产生很好的效果而没有采用抗生素时的那些缺点,但有机酸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即成本高昂且对设备有腐蚀性,故难以普及。近年来国外正在大力研究开发活菌制剂,就是将某些活的有益细菌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令其大量繁殖后将其制成稳  相似文献   

18.
调痢生治疗畜禽肠道疾病的效果观察为了解调痢生对各类畜禽肠道疾病的治疗效果,1993年在我区12个乡(镇)和两个国营养殖场对患肠道疾病临床收治的自然发病畜禽,应用四川省大邑县兽药厂生产的调痢生,按0.1g/kg体重剂量,每日一次,混入饲料或放入饮水一次...  相似文献   

19.
<正> DM423菌粉制剂是上海松江生物制品厂生产的一种畜禽生物添加剂,其主要成分为“DM423”菌。该菌被畜禽采食后,可在畜禽肠道内迅速繁殖,消耗氧气,促进厌氧菌生长,排斥或抑制致病菌(包括条件性致病菌)的生长,从而提高饲料转化率与畜禽生产速度。为了验证该制剂的这种促生长保健作用,1991年我场对仔猪做了饲  相似文献   

20.
完整的肠道黏膜结构是其功能实现的基础,也是畜禽健康生长的重要保障。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ETEC及其代谢产物可引起肠道上皮细胞代谢紊乱,破坏黏膜结构,导致功能失调,进而损害畜禽肠道健康。本文就ETEC对仔猪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损伤修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养猪生产中预防和治疗仔猪细菌性腹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