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宁夏引黄灌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宁夏引黄灌区旱播幼苗旱长、直播和插秧3种栽培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进程、根系生长、分蘖动态、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影响,分析了3种栽培方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插秧稻根系生长发育早,根系粗壮;旱播幼苗旱长根系发育比插秧稻稍晚,根系较粗壮;旱播幼苗旱长与插秧稻生育期基本相同,比直播稻多25~26d;插秧稻分蘖数分别比旱播幼苗旱长、直播稻多300万/hm^2和304.5万/hm^2,分蘖成穗数分别多310.5万/hm^2和312万/hm^2;旱播幼苗旱长与插秧稻相比,穗粒数少21.1粒,千粒重低0.6g,收获穗多175.5万穗/hm^2,产量高745.5kg/hm^2;旱播幼苗旱长与直播稻相比,穗粒数多16.7粒,千粒重高0.1g,收获穗多69万穗/hm^2,产量高1 086kg/hm^2;旱播幼苗旱长与插秧稻、直播稻相比,纯收入分别高712.5元/hm^2和1 390.5元/hm^2.  相似文献   

2.
陕8410是陕西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用武117作母本,5905作父本杂交育成的。1989年经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陕8410株高217厘米,穗位高84.8厘米。在杨陵春播118天,比中单2号晚熟2天,夏播种107天,  相似文献   

3.
播期与密度对重庆山区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玉米新品种‘渝单30’在重庆地区的最适播期及最佳种植密度,通过大田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播期与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重庆地区,播期延后,生育期天数缩短、百粒重及产量降低,株高、穗位高随播期的延后而增加,穗部性状变化不显著。密度增加,株高、穗位高也随之增加,穗长、穗粗、茎粗、行数、行粒数等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百粒重、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到一定阀值后,密度增加,产量和百粒重则减少。3种播期下产量表现为A1>A2>A3,4种密度下产量表现为B3>B4>B2>B1,播期密度互作下产量表现为A1B3>A1B4>A2B3>A2B4>A3B3>A3B4> A2B2>A1B1>A2B1>A3B1。因此适当提前播种和增加种植密度可增加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确定了A1B3是重庆地区的最佳种植配置。  相似文献   

4.
玉米新品种──中单8号中单8号系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培育的新品种。1994年经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北京春播生育期115天,夏播种105天,黄淮海夏播95天。半紧凑形,株高2.1~2.4米,穗位0.8~1米;果穗长筒形,穗长20~21厘米;黄粒...  相似文献   

5.
播期和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2个关键因素。为明确不同玉米品种在黄淮海地区对夏播播期和密度的响应特征,以中农大788和科河699为试验材料,设置6月10日、17日、24日3个播期,以及67 500(A),75 000(B),82 500(C)株/hm2 3个播种密度,调查其生育进程、形态指标、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玉米吐丝前的生育进程加快,籽粒灌浆期延长,第3播期(6月24日)的籽粒无法正常成熟。晚播(第3播期)相较于早播(第1播期即6月10日),中农大788穗位高和科河699株高、穗位高均显著增加,2个品种茎粗均显著减小;2个品种空秆率和倒伏率均随播期推迟而增加;中农大788主要由于千粒质量降低,导致产量降低21.8%,科河699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均显著降低,导致减产41.3%。密度C较密度A,2个品种株高、穗位高、空秆率、倒伏率均显著增加,茎粗则显著减小。中农大788在密度B获得最大产量且显著高于密度A,分别为12 450,11 097 kg/hm2。随密度增加科河699空秆率增加,导致穗数并未显著增加,穗粒数减少,...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覆膜穴播栽培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1)冬小麦覆膜穴播栽培比常规栽培在不同播期生育进程都有所提前,全生育期提早1-3天;个体株高、穗长、结实小穗数和穗籽数均有所增加;主茎第一节间和第二节间长度都有所增长;产量提高3.87%-17.67%,但过早与过晚播种产量提高的均相对较少。(2)覆膜穴播冬小麦适宜播期为9月21日至10月16日;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12粒/穴。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不同播期对山西省冬小麦茎蘖幼穗分化及产量的影响,以冬小麦新品种‘临汾8050’为材料,观察了不同播期下冬小麦的主茎分蘖幼穗分化过程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和蘖位的增高,幼穗分化各时期的日期推迟,幼穗分化的总历时缩短,晚播处理穗分化时间比早播处理少121天;随着播期的推迟和蘖位的增高,各分蘖幼穗分化日期推迟,晚播分蘖幼穗比早播的推迟109天;随着播期的推迟,主茎幼穗伸长期呈现短长短趋势,伸长期至雌雄蕊分化期持续时间缩短,雌雄蕊分化后各分化期基本同步;同一播期(早播、中播)随着蘖位的增高,伸长期至二棱期分化持续的时间及总历时明显缩短,之后各分化期历时相差不大;而晚播随着蘖位的增高,各分化持续的时间及总历时稍有增长;但晚播处理至小花分化期第二位蘖和第三位蘖及中播处理的第三位蘖死亡;主茎及分蘖穗的有效小穗数随播期的推迟明显减少,早播和中播有效穗数为643.58×104/hm2和601.66×104/hm2与晚播有效穗数549.38×104/hm2差异显著,产量显著降低。为此,9月25日至10月5日是山西省南部冬小麦适宜播期。  相似文献   

8.
四个糜子主栽品种在甘肃会宁的适宜播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会宁,选用陇糜10号(B1)、陇糜11号(B2)、晋黍9号(B3)、龙黍21号(B4)等4个糜子品种,设4月23日(A1)、5月4日(A2)、5月12日(A3)、5月24日(A4)、6月3日(A5)等5个播期,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播期对糜子不同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品种B1的株高、主穗长、主茎粗、单株穗重、单株草重等指标均在A2播期表现最高;B2的株高、千粒重等指标均在A1播期表现最高,主茎粗、单株穗重、单株草重等指标均在A2播期表现最高;B3的株高、主茎粗、单株草重等指标均在A2播期表现最高,单株穗重、千粒重等指标均在A3播期表现最高;B4的主穗长、主茎粗、单株穗重、单株草重、千粒重等指标均在A4播期表现最高;品种B1、B2、B3、B4分别在A2、A1、A3、A4播期的产量最高,为3 413.31、3 603.47、2 883.11、2 733.03kg/hm 2。综合播期对不同糜子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在会宁糜子产区及相似生态区,品种陇糜10号(B1)适宜的播期是5月4日左右;陇糜11号(B2)适宜的播期是4月23-28日;晋黍9号(B3)适宜的播期是5月7-12日;龙黍21号(B4)适宜的播期是5月24日左右。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新品种‘烟农5158’播期播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给小麦高产栽培和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在大田条件下,通过设计播期、播量主副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及播量对‘烟农5158’产量、产量三要素以及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均对产量、产量三要素以及株高有显著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播期的推迟,产量和每公顷穗数逐渐减少,株高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逐渐增加;随播量的增加,产量和每公顷穗数逐渐增加,株高升高,而穗粒数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经方差分析得出,9月27日与10月3日差异不显著,而两者与其他播期差异极显著,从而总结出该品种在试验点相似区域的适宜播期为10月1日前后,在适宜播期范围内,最佳播量为180万苗/hm2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中单120(早47×早27)系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玉米系1987年育成的早熟玉米杂交种。北京夏播生育期95天,株高2.3米,穗位1米,穗形长筒、穗行数14~16行、籽粒纯黄马齿型、千粒重320克、出籽率87%。根系发达,抗倒性强,高抗大小斑病,耐青枯与病毒病,耐涝、稳产、适应性广。 该杂交种1988~1989年在京津两市区试和生产……  相似文献   

11.
正一、播种育苗1.播期选择南方地区栽培苦瓜,一般在7月中下旬播种,采用穴盘育苗或营养钵育苗。2.整理苗床选择伏天深翻晒土,烤晒过后,敲碎土坨,用甲醛、代森铵、菌线威等药剂对床土进行消毒。将苗床做成深沟高畦,畦宽1.2米、高0.3米,沟宽0.4米,整平畦面,进行高温闷棚消毒2~3天。播种前1~2天盖好棚膜并加盖遮阳网,然后围好防虫网。3.种子消毒及催芽苦瓜种皮坚硬,播种前2天需在阳光下晒种2~3小  相似文献   

12.
张雅菁  吴建明  顾昊 《中国种业》2023,(10):104-107
扬麦 25 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高产、耐迟播、灌浆快、脱水快的优异小麦品种,偏迟播栽培的生产田块,按穗数高、中、低 3 个类型在不同田块进行取样,调查穗数、株高、产量、每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以期为高产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产量及三因素变异程度依次为穗数 > 产量 > 每穗粒数 > 千粒重。偏迟播条件下总体穗型偏小、每穗粒数较少。穗数与产量符合直线回归关系,呈极显著正相关;穗数与株高亦呈极显著正相关,当穗数达 37.87 万穗 /667m2 及以上时,成熟阶段遇雨易发生斜倒。研究认为,偏迟播栽培扬麦 25 要走足穗夺高产的途径。以 500kg/667m2 左右为目标产量,产量结构指标宜为:穗数在 35.0 万穗 /667m2 左右,每穗粒数 28~33 粒,千粒重 46g 左右。要实现这些指标,除常规高产措施外,还应重视适当增加播种量、全力提高播种质量、进行化控防倒等 3 项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冯明友 《种子》2006,25(2):66-67
通过对金优554进行不同播量、播期、密度试验,对其产量与农艺性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每穗实粒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穗长和有效穗。金优554在适时早播、稀播、密度为1.2窝/667m^2条件下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水稻品种与播期对机插稻秧苗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品种与播期对本地区机插稻秧苗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两年两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机插秧苗移栽时的叶龄、株高、叶片数和单株干重均呈现上升趋势;而产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两年间播期1比播期2和播期3分别提高了14.5%和22.4%。产量构成分析表明,随着播期推迟,不同品种的有效穗数均表现为播期2〉播期1〉播期...  相似文献   

15.
1小麦大播量的成因I.1认识模糊大多数农户不清楚如何调控小麦群体,认为只有增加播量,才能确保单位面积穗数,在调查中群众反映,播10kg不如播15kg的地块穗头稠,产量高。  相似文献   

16.
不同熟期甜玉米的播期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沈甜6号和沈甜7号两个不同熟期的超甜玉米为试材,通过7个播期处理对其播期适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播期的延迟,鲜穗产量、生育期、株高、穗位、果穗性状、叶面积均发生明显变化:早熟品种株高受播期影响较大而晚熟品种受影响相对较小;晚播可使叶片数减少1~2片;单株总叶面积在第4期以后明显下降,鲜穗产量随播期的延迟而下降,但前3个播期下降幅度较小。晚熟品种的播期适应性明显好于早熟品种,随播期延迟而减产的幅度较小。对于大规模生产来说,沈甜6号的适宜播期接近1个月,沈甜7号可达1个半月左右并可作为夏播品种使用。  相似文献   

17.
以玉米新品种襄玉1317为材料,采用4个不同的夏播播期,对其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播期的生育进程存在差异,气温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长短的主要因素。②株高、穗位高随着播期的延后而降低;不同播期对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花粒果穗率、空秆率等穗部经济性状均构成了影响。③不同播期对产量性状影响显著,播期过早,散粉吐丝处于高温、结实变差,过晚后期温度下降、光照不足,穗粒数、粒重下降;B2是最适宜播期。  相似文献   

18.
不同播期对玉米穗分化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昌继 《耕作与栽培》1996,(5):37-38,42
对二个品种在五个播期下进行的试验表明,播期越早,播种→出苗的天数越长,雄穗分化期天数越长,而雌穗分化期长短与播期的关系不太密切。全生育期的变化,随播期的推迟而缩短。在不同的播期下,两品种的株高、穗位高有一定变化,以播期Ⅱ(5/4)最高,穗长、穗粒、千粒重也以播期Ⅱ最大,播期V(5/7)最低。在5个播期下,以播期Ⅱ产量最高,其他播期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9.
引进广东水稻种质的恢保关系及杂种优势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研究目的】对引进的72份广东水稻种质的恢保关系及杂种优势进行了初步观察。【方法】以自然结实率鉴别恢保类型;以竞争优势为指标反应各性状杂种优势表现。【结果】鉴定出45份恢复类型,8份保持类型,19份半恢半保类型。通过对竞争优势的主成分聚类将45个F1组合分为3类:Ⅰ类有18组合,该类株高、单株穗数及穗着粒数3个性状的竟争优势为正值,播始天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单株粒重5个性状为负值;Ⅱ类有11个组合,该类单株穗数、穗着粒数、穗实粒数及单株粒重4个性状的竞争优势为正值,其余性状为负值;Ⅲ类有16个组合,该类单株穗数及穗着粒数2个性状的竟争优势为正值,其余性状为负值。在57个F1组合中,糙米率及垩白米率分别达国标1、2、3级优米标准的组合数为12个、20个、18个及16个、28个、6个,1个组合宜香1A/三黄占2号的整精米率达国标2级优米标准。【结论】广东水稻种质恢复类型居多,单株穗数、粒数及垩白米率的竞争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考查不育系‘明S’与恢复系配组后代的生育期、株高、有效穗等性状及产量表现,以期为‘明S’配制其他高产组合提供依据。利用‘明S’等8个生育期接近的不育系与同一父本‘R900’配组,将杂交F1代种子播种,在科学管水施肥的相同栽培条件下,对8个组合生育期、株高、有效穗等性状及产量表现进行记载。结果表明,明S/R900播始历期为84天,生育期最长,为148天;株型较矮,为117 cm;组合高产,产量为12.9 t/hm~2,超出‘双两优1000’1.26 t/hm~2;明S/R900具有强分蘖能力,单株有效穗15.3个,有效穗数252.45万/hm~2,有效穗超出隆638S/R900为54.3%,结实率高,为93.91%,每穗实粒数211.96粒;对紫杆病有一定的抗性。不育系明S/R900组合性状表明‘明S’异交结实率高,配合力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