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应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金银忍冬(Loniccra maackii)和榆叶梅(Prunus triloba)春季光合作用的日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得出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气温、大气湿度、气孔导度等生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金银忍冬春季光合速率呈双峰曲线,17∶00出现一个小高峰,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为气孔导度(Gs)、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相对湿度(RH)、胞间CO2浓度(Ci);榆叶梅春季光合速率呈双峰曲线,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Gs);金银忍冬较榆叶梅春季净光合速率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当年生厚壁毛竹光合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气温和叶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等因子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厚壁毛竹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规律为,夏、秋季呈"双峰"曲线,冬、春季呈"单峰"曲线;全年动态变化表现为"单峰"曲线,其最高峰值出现在7月,为6.96 μmol/(m2·s),最低值出现在4月仅为0.88 μmol/(m2·s).夏季、秋季净光合速率较高,主要是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适宜的生态因子,如较强的光合有效辐射和较适宜温度.冬季光合速率较低主要是光合有效辐射和气温较低;春季净光合速率较低,主要与叶片生理机能衰退、叶绿素含量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3.
不同季节茶条槭光合特性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年生茶条槭为试验材料,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不同季节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同时对夏秋2季茶条槭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茶条槭叶片净光合速率季节变化呈不对称"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7月和9月;夏秋季茶条槭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均出现在11:00时左右,但秋季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明显高于夏季。对不同季节光合日变化参数的比较结果表明:夏秋季各个时段日温差为7.23~16.87℃;秋季相对湿度明显高于夏季;光合有效辐射夏季高于秋季,夏季峰值出现在11:00时左右,而秋季峰值出现于在9:00时左右;夏秋季节胞间CO2体积分数日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各时段胞间CO2体积分数秋季均高于夏季;饱和蒸气压的日变化夏季各时段均高于秋季,但夏季饱和蒸气压是逐步上升曲线,而秋季日变化则是缓慢下降趋势。通过以上分析认为,茶条槭光合能力有季节性的适应,秋季低温季节仍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并具较高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4.
6种丁香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白丁香、暴马丁香、关东丁香、紫叶重瓣洋丁香、紫丁香和红丁香的净光合速率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其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6种丁香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6种丁香按光合能力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紫叶重瓣洋丁香、红丁香、紫丁香、白丁香、暴马丁香、关东丁香。6种丁香净光合速率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其净光合速率在月际间的变化较大。生长季中,6种丁香的平均净光合速率表现为红丁香>紫叶重瓣洋丁香>紫丁香>白丁香>暴马丁香>关东丁香。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黄金梨、华山梨和鸭梨三个梨品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及其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梨树Pn日变化均呈现典型的双峰曲线,均有明显的“午休“现象;(2)梨树Pn季节变化也呈现双峰曲线,夏季Pn日均值明显降低;(3)梨树光合速率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均与强光、高温和低湿的环境条件有关;(4)黄金梨、华山梨和鸭梨光合速率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梨树在光合特性上存在显著的品种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LI-6400 XT便携式光合分析仪研究油用牡丹凤丹在春季和夏季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并分析相关生理指标与部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凤丹光合特性受季节影响较大。春季和夏季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存在"午休"现象,但夏季2个波峰较春季提前,且次高峰不明显;春季蒸腾速率日变化为双峰型,较夏季少1个波峰;08:00后2个季节的表现相反,且夏季高于春季。相关性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在不同季节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蒸腾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显著正相关,与水分利用效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在春季晴朗、无风的条件下对辽宁阜新市祖代原种猪场6种绿化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进行了分析测定。研究结果表明,6种绿化植物日平均净光合速率的大小顺序为苹果梨>南果梨>白丁香>银中杨>小叶杨>紫丁香;小叶杨、银中杨、苹果梨、白丁香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紫丁香、南果梨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均存在明显的光合午睡现象。6种绿化植物日平均蒸腾速率的大小顺序为苹果梨>南果梨>白丁香>银中杨>紫丁香>小叶杨;小叶杨、苹果梨、南果梨、紫丁香的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而白丁香和银中杨为单峰型。6种绿化植物的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幅度很大。  相似文献   

8.
连翘光合作用特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7a生连翘为试材,对其光合作用日变化和光响应曲线进行测试,并对影响其光合作用的生理因子和环境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连翘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净光合速率的峰值出现在12:00,对光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光补偿点为51.49μmol·m~(-2)·s~(-1),显示了阳性植物的光合特性;日平均光合速率为9.9μmol·m~(-2)·s~(-1),表现出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连翘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胞间CO_2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外界CO_2浓度、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无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不同季节小蓬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生理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明确不同季节的外界环境下其光合作用的主导生理生态因子。以春季(4月)、夏季(7月)、秋季(9月)、冬季(1月)的小蓬竹为材料,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测定净光合速率和环境因子,并运用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方法,对其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间的的相互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月、7月以及9月净光合速率日变化(P_n)呈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过程;1月呈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过程。(2)不同月份小蓬竹叶片温度(TL)、光合有效辐射(PAR)日变化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气孔导度(G_s)的日变化与Pn日变化相似,呈现双峰型变化;(3)小蓬竹在春、冬两季内,PAR均是决策变量,TL均是限制变量;夏、秋两季决策变量则是G_s,限制变量为叶片蒸汽压亏缺(Vpd L)和胞间CO_2浓度(C_i)。研究表明,4月份小蓬竹P_n下降主要是由于非气孔限制引起,7月份主要是由气孔限制所致,而9月份则由气孔限制与非气孔限制交替进行造成。不同季节影响小蓬竹Pn日变化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不尽相同,其中,主要生态因子是PAR、TL和Vpd L,主要生理因子是G_s和C_i。  相似文献   

10.
生态因子对地被石竹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Li-6400型光合作用系统,对不同季节地被石竹的光合日变化进行研究,通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得出光合速率与生态因子间的关系,并综合曲线拟合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净光合速率(Pn)与影响因子建立相应的优化模型方程.结果表明:(1)地被石竹叶片Pn的日变化在春季和秋季呈单峰曲线型;夏季表现为双峰曲线型,具有典型的光合"午睡"现象.(2)春季,蒸腾速率和气温是直接影响地被石竹叶片Pn的主要因子;夏季,空气相对湿度、胞间CO2浓度和气温是直接影响Pn的主要因子;秋季,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是直接影响Pn的主要因子.(3)地被石竹光补偿点约为56.94μmol.m-2.s-1,光饱和点约为800μmol.m-2.s-1,补偿点、饱和点均较高,属于喜光植物.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绿化植物的固碳释氧效应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哈尔滨市常见的8种树种糖槭、榆树、白桦、山桃稠李、金银忍冬、连翘、紫丁香、榆叶梅为研究材料,利用LCA-4型红外气体分析系统进行一个生长季的观测;以观测数据为基础,对8种树种的固碳释氧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在整个生长季中,8个树种的固碳释氧量由高到低排列为榆树、糖槭、紫丁香、白桦、榆叶梅、连翘、金银忍冬、山桃稠李。同时对各树种整个生长季固碳释氧量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对树种的配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5种彩叶植物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寻找适宜石河子市种植的彩叶植物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美国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研究5种彩叶植物(紫叶矮樱、金脉连翘、花叶红瑞木、紫叶锦带、加拿大红樱)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结果]花叶红瑞木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而其他植物总体上呈单峰型。紫叶矮樱、紫叶锦带、加拿大红樱的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峰值均出现在10:00。金脉连翘、花叶红瑞木、紫叶锦带的蒸腾速率日变化趋势均呈双峰型,紫叶矮樱和加拿大红樱则呈单峰型。紫叶矮樱、花叶红瑞木、加拿大红樱、紫叶锦带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呈单峰型,仅金脉连翘呈双峰型。[结论]5种彩叶植物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与气孔导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郭杨  卓丽环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533-5536
[目的]研究哈尔滨居住区常用的12种园林植物固碳释氧能力。[方法]该研完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哈尔滨居住区常用的12种植物净光合速率进行测定。[结果]整个生长季中树种单位叶面积日固碳释氧能力随季节性变化从大到小依次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乔木单位叶面积日固碳释氧量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为:榆树、银中杨、白桦、暴马丁香、旱柳;灌木中植物单位叶面积日固碳释氧量从大小到依次排序为:紫丁香、连翘、小叶丁香、水蜡、锦带花、红瑞木、鸡树条荚莲。由于叶面积指数的不同,乔木单株植物单位面积固碳释氧能力由强到弱为:榆树、银中杨、白桦、旱柳、暴马丁香;灌木为连翘、紫丁香、锦带花、红瑞木、鸡树条荚莲、水蜡、小叶丁香。[结论]该研究结果将为哈尔滨市居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利用弥雾绿枝扦插技术快速繁殖某些木本花卉的可能性。近年来人们对美化绿化环境倍加重视,各种木本花卉苗木供不应求,采用常规压条,分株,嫁接等方法育苗,周期长,繁殖系数低。国外从五十年代起,已将弥雾绿枝扦插技术应用于各类花卉等植物繁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哈尔滨市公园绿地中春季景观的调查取样,以及春季植物开花展叶时序的调查分析,总结出以哈尔滨市使用频率较高、春季景观效果明显的6类花灌木植物(东北连翘、兴安杜鹃、榆叶梅、丁香、东北扁禾木、绣线菊类植物)为主景的春季植物配置对策,为该市春季季相景观及园林设计提供科学合理的配置模式及植物配置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连市主要行道绿化树种固碳释氧功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今后行道树绿化结构及功能研究奠定基础,从城市生态角度出发,采用LI-6400红外气体分析仪,实测大连市内几种常见绿化树木的净光合速率,计算其在不同月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能力。结果表明:各树种日固碳释氧能力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在乔木树种中,日固碳释氧能力的排列顺序为榆树>白桦>元宝枫>雪松>杜仲>国槐;灌木树种中,日固碳释氧能力的排列顺序为碧桃>连翘>榆叶梅>大叶黄杨。  相似文献   

17.
在干旱缺水地区选择抗旱树种在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维持城市森林稳定性方面有重要意义。利用石蜡切片法、指甲油印迹法以及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西宁地区常见22种城市森林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并对其解剖结构特征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10个抗旱性指标中选取角质层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4个主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得出,柠条为第1类抗旱性;沙棘、沙枣、紫丁香、丝棉木、暴马丁香、山桃、香荚蒾、榆叶梅、金叶莸、河北杨为第2抗旱类;白蜡、山杏、水蜡、木藤蓼、紫叶李、欧洲白榆为第3抗旱类;牡丹、珍珠梅、小叶丁香、连翘、紫叶小檗为第4抗旱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