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来随着保护地黄瓜栽培面积的扩大,黄瓜霜霉病的发生日趋严重,极大地影响和威胁着保护地黄瓜生产的发展,因此,要想搞好保护地黄瓜生产,进一步提高保护地黄瓜的生产水平和效益,必须下大力量,做好黄瓜霜霉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市蔬菜保护地面积逐年增加,其中黄瓜面积已达到4500(亩),占保护地总面积的50%左右,在保护地黄瓜发展过程中,菜农们不断的总结经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最高(亩)产量已达1.2万千克,(亩)产值超过3万元,但也有由于缺乏生产经验和技术,造成霜霉病严重危害,而导致大幅度减产的现象。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保护地黄瓜栽培面积的扩大,黄瓜霜霉病的发生日趋严重,极大地影响和威胁着我市保护地黄瓜生产的发展。因此,要想搞好保护地黄瓜生产,进一步提高我市保护地黄瓜的生产水平和效益,必须下大力量,做好黄瓜霜霉病的防治工作。总结我市保护地生产及实践经验,本人认为防治保护地霜霉病必须抓好以下环节。  相似文献   

3.
黄瓜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地蔬菜生产是凌源市农业生产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其中,保护地黄瓜生产面积已发展到8666.7公顷,年产黄瓜50万吨。随着蔬菜保护地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黄瓜褐斑病发病面积逐年增加,危害逐年加重,已遍及全市保护地黄瓜产区,使保护地黄瓜生产受到严重威胁,已成为保护地黄瓜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叶部病害之一。为此,研究其发生、发展规律,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黄寰 《蔬菜》1990,(2):16-18
黄瓜属喜温作物,但在北京地区不能周年露地种植。黄瓜春、秋两季保护地生产是延长黄瓜供应期的两个重要栽培方式,对黄瓜周年生产、均衡供应起着重要作用。黄瓜春、秋两季保护地品种由于栽培时期及特点均不相同,所以对品种要求也不同。除共同要求优质、抗病、丰产之外,春季保护地品种还要求早熟和耐寒,秋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蔬菜周年供给,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保护地蔬菜生产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其中保护地黄瓜生产已占黄瓜生产总面积的42%左右。由于保护地有自身的环境特点,这就需要培育出适宜保护地环境条件的黄瓜品种。为了培育温室黄瓜品种,就需要知道适宜温室栽培的黄瓜材料应该评价的指标,及较快速准确的鉴定这些指标。  相似文献   

6.
现如今保护地生产在彰武地区广泛发展起来,其中棚室黄瓜的生产栽培在农业生产中较为普遍,冬春茬黄瓜生产的发展,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现在只有运用先进的生产栽培技术才能使黄瓜生产陕速发展,避免受各种灾害的影响,而造成减产减收。  相似文献   

7.
保护地黄瓜地面复草抗病增产保护地栽培黄瓜地面复草方法简便,一般以稻草、麦秸、麦余子和树叶等为原料,以铡碎为好,厚度5-8cm左右。以不露地面为宜.复草的最佳时间为缓苗后(即洗完缓苗水以后)。保护地栽培黄瓜地面复草的作用是:1.保护地栽培黄瓜由于室内外...  相似文献   

8.
黄瓜霜霉病是保护地黄瓜生产中的一种主要病害。目前,这种病害仍然年年流行,对保护地黄瓜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在一些新菜区,以及栽培管理水平不高的地区,能否有效防治黄瓜霜霉病已成为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技术环节,直接影响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9.
1 品种推广背景 黄瓜是我国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据统计我国黄瓜栽培面积始终保持在100万hm2左右,其中保护地面积约为42%.市场需求量大,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随着设施园艺的发展,黄瓜生产已由过去的以露地栽培为主,发展到春秋露地、春秋大棚和日光温室等多种栽培方式,实现了周年栽培和供应,其中保护地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效益显著高于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0.
黄瓜具有耐低温、耐弱光、产量高的特点,随着保护地生产的发展,陕北地区利用日光温室栽培越冬茬黄瓜,实现了周年生产,种植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1.
黄瓜具有耐低温、耐弱光、产量高的特点,随着保护地生产的发展,陕北地区利用日光温室栽培越冬茬黄瓜,实现了周年生产,种植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2.
化瓜现象在保护地黄瓜栽培生产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保护地黄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本文对保护地黄瓜生产中的化瓜现象产生原因作了分析,从温度、光照、密度、气体、肥水、病虫害、采摘、品种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根据生产实践提出相应的可行性预防对策,以减少化瓜现象的发生,提高黄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保护地栽培蔬菜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高产高效,随着我们北方保护地黄瓜栽培的发展,黄瓜第二大病害-枯萎病也越来越重,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分析病害发生的原因,危害程度等,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减轻发病,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保护地种植的发展,在冬季人们仍然可以吃到新鲜美味的黄瓜。但在黄瓜的种植和生产过程中仍然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特别是在冬季,如果想要生产出产量高、味道美的黄瓜来,关键是要做好黄瓜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大棚黄瓜的栽培过程中,黄瓜病害发生情况较为复杂,发生较普遍,危害严重的有霜霉病,枯萎病、白粉病和根结线虫病。1黄瓜霜霉病黄瓜霜霉病是全世界分布的病害。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是黄瓜上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在保护地栽培中经常见  相似文献   

15.
黄瓜枯萎病是保护地黄瓜栽培中主要病害,它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此,防治好黄瓜枯萎病对发展保护地黄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药剂防治常采用多菌灵、敌克松、双效灵等,但在保护地多年连作栽培中,由于土壤残留病菌累积和长期使用敌克松、双效灵等药剂,病菌产生了抗药性,使防治效果降低,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于1990年进行了高锰酸钾溶液不同浓度防治黄瓜枯萎病效果的试验。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1990年春季在吉林市郊区九站乡九站村陈录家大棚内进行,品种为长春密刺黄瓜,试验药剂为分析用纯高锰酸钾、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生产的50%敌克…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保护地黄瓜栽培面积的扩大,黄瓜霜霉病的发生日趋严重,极大地影响和威胁着保护地黄瓜生产的发展,因此,要想搞好保护地黄瓜生产,进一步提高保护地黄瓜的生产水平和效益,必须下大力量,做好黄瓜霜霉病的防治工作。1发病症状黄瓜霜霉病属于鞭毛菌亚门假霜霉属真菌,主要危害叶片。真叶染病,叶缘或叶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早晨尤为明显,病斑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淡褐色或黄褐色斑块。潮湿时叶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后期病斑破裂或连片,全叶卷缩干枯,甚至全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保护地种植面积发展迅猛.特别是在黄瓜种植上,保护地栽培几乎占到黄瓜总播种面积的一半,与露地播种面积持平,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栽培已成为我国黄瓜生产的主要栽培形式.栽培形式的变化导致黄瓜种植户对于保护地专用品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1 "津优22"品种选育背景在对保护地黄瓜优良品种强烈需求的契机下,2004年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利用黄瓜单倍体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了一个新组合,其父本"H064-1-2"是利用国内耐低温、丰产、抗病的刺溜型黄瓜和荷兰的耐弱光、高产的光滑温室型黄瓜杂交获得F1,然后通过黄瓜单倍体技术快速纯化获得高度纯合的DH系.该DH系具有丰产、抗病、耐低温弱光、甩瓜速度快、瓜条顺直、商品瓜率高等优异种性.母本"HM114"是通过黄瓜单倍体技术获得的抗病、雌花节率高、瓜条性状好的DH系.  相似文献   

18.
黄鸿  王康  康蕾  刘红 《上海蔬菜》2004,(6):62-63
随着我市保护地黄瓜重茬次数的增多,加之生育期栽培管理措施的不当,使保护地黄瓜的多种病害相继发生,造成危害,特别是黄瓜霜霉病的发生最普遍,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一般减产幅度为20%-50%,有的植株刚结瓜就会全株枯死。面对黄瓜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我们采用无公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黄瓜是目前保护地生产上的主要栽培蔬菜品种之一,基本实现了周年供应。栽培黄瓜以富含有机质、透气性良好、保肥保水性能好的腐殖壤土为宜。由于保护地内黄瓜的重茬栽培,灌水量大,土壤淋溶较快,加之其产量高,需肥耗肥量大,生产上长期以来重施化学肥料,轻施农家肥,使用单一元素肥料等,使温室黄瓜生产经常出现生理性缺素现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津杂黄瓜,是指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黄瓜研究所(原蔬菜所黄瓜室)培育的适宜于春保护地栽培的黄瓜杂交良种津杂一号和津杂二号。1984年正式引入北京郊区试种,经几年区试和生产示范后,可以看出,津杂黄瓜在春保护地栽培,具有明显的抗霜霉、白粉、枯萎病以及早熟丰产的特性,生产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几年来推广面积迅速增加,1987年春,在京郊种植面积达到1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