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对农业依赖性最强的国家之一。在我国粮食结构的构成中,小麦的产量占有重要的位置。提高对小麦高产配套种植技术的理解和认知,对我国经济建设、农业技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小麦高产配套技术进行了分析,旨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小麦是世界性重要粮食作物,全世界近40%人口以小麦为主要粮食。小麦也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2006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达到2345万公顷和10447万吨,总产量和消费量位居世界第一,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小麦生产已经基木实现机械化,成为小麦生产发展的技术支撑和重要物质基础。进一步提升小麦生产机械化水平,对于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引言小麦是我国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粮食的生产安全有重大的意义。我国大部分地区早已实现播种机械化。要实现作物高产的目标,必须重视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在小麦种植的农艺要求中,小麦播种要能做到株距、行距和播深的精确,使麦种合理地排列,这样既可达到节省种子的目的,又可以为小麦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营养、水分和阳光;既可以协调小麦个体与群体关系,又可以使小麦成穗率高,粒多、饱满,实现小麦的优质高  相似文献   

4.
地膜小麦掏苗的原因及对策甘肃省靖远县农机推广站高正义地膜小麦机械化栽培技术是我国继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后又一重大的小麦增产新技术,近年来已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但在推广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下面结合我站近几年的推广经验,就掏苗问题作些探讨。一、地膜小麦掏苗...  相似文献   

5.
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粮食生产安全影响重大。为有效提升小麦种植的高效、绿色和增产性能,本文结合多年来的农业实践生产经验,分析总结出一套适宜本地区应用的小麦绿色高效增产栽培技术,以期能够为本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罗晓 《当代农机》2007,(7):31-33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随着我国小麦全程机械化目标的实现,今年国家取消了对市场趋于饱和的小麦收获机的补贴。上半年持续3年热销的小麦收获机伴着农机市场呈现的波涌现象而降温。但是,由于中央坚持支农惠农、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我国农机行业依然保持着稳健的发展态势,比如,由于国家重视市场缺口很大、  相似文献   

7.
抗倒伏是小麦育种的三大目标之一,深入研究抗倒性能对于实现小麦高产、稳产和优质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小麦抗倒性的研究落后于我国小麦研究的整体水平,特别是对抗倒性的测定没有突破原始手工操作的方法。抗倒电子测量仪是最新发明的一种小麦抗倒测量的专用工具,用于国家小麦区域试验抗倒性评价,其测量的准确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也获得较快发展,农业种植技术也有显著提升。在传统农业种植的农作物当中,小麦是最常见的一种。提升小麦产量对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小麦的种植需要依靠一定的技术,并且对生长条件有明确的要求。为提高我国小麦的产量,应该重新改良小麦种植技术,用更加科学的技术种植,提升农作物产量,在小麦种植当中,应注意防治病虫害。本文主要分析小麦种植技术优化及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9.
小麦覆膜穴播机存在的问题甘肃省农科院兰念军地膜小麦作为一项促使我国北方小麦产量上台阶的突破性栽培技术,已受到国家和北方各省、市、区政府的高度重视,1997年全国已种植地膜小麦17多万公顷(穴播)。1997年5月全国农技中心和国家三部委又先后在甘肃省召...  相似文献   

10.
地膜小麦机械化栽培问答地膜小麦是由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研究员李守谦等人经13年研究的小麦生产新技术,农业部已作为重大科技成果向全国推荐。为促使该技术在适宜区推广,特撰此文。1什么是地膜小麦?其效果如何地膜小麦,是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的简称...  相似文献   

11.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随着我国小麦全程机械化目标的实现,今年国家取消了对市场趋于饱和的小麦收获机的补贴。今年上半年持续3年热销的小麦收获机伴随着市场呈现的波涌现象而降温。但是,由于中央坚持支农惠农、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我国农机行业依然保持着稳健的发展态势,比如,由  相似文献   

12.
巴彦淖尔市小麦和玉米收获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减少收获环节机收损失是有效的增产方式,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通过对巴彦淖尔市小麦和玉米主产区开展机收损失监测发现,巴彦淖尔市小麦机收平均损失率为1.67%,玉米(果穗)机收平均损失率为3.15%。从机器、机手、收获时机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机收损失的因素,并提出加强组织保障、推动装备升级、强化宣传培训、选择适宜收获时间、促进机艺融合、推进作物适度规模化和标准化种植等建议,从多个环节采取措施有效减少小麦和玉米机收损失。  相似文献   

13.
正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小麦机收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为小麦连续多年保持丰产丰收,保障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经过多年的发展,小麦收割机产业转型步伐加快,产品制造技术稳步提升,市场已经步入理性发展阶段,面临新的资源聚集和能力突破。  相似文献   

14.
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接茬轮作机械化生产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玉米接茬轮作是黄淮海地区主要种植制度,加快其机械化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为此,针对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接茬轮作机械化生产面临的技术瓶颈和共性问题,分析了其农艺特点和主要障碍,在农机农艺融合、规范栽培模式、优化机具配置、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和建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等方面,对两熟制栽培模式下农业机械化生产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从技术及政策层面提出了推进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机械化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即使在业内,也很少有人知道,山西曾是我国首台小麦收割机的诞生地。早在20世纪50年代,山西飞象农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象公司)的前身太谷县收割机厂就在建厂之初,克服诸多技术难关,在太谷县研制出了我国第1台小麦收割机,并代表国家出周展示,企业也被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农牧渔业部指定为农业收获机械的定点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以来,广大农民朋友购买农业机械越来越多。小麦联合收割机在农村使用的比较普遍,由于它的综合性能好,因此深受农民的欢迎。但是由于部分机手没有经过正式培训,对小麦联合收割机的结构原理不熟悉,不能正确使用和保养小麦联合收割机,致使在使用中出现故障,不仅影响小麦联合收割机的作业效率,给用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还影  相似文献   

17.
从农业部获悉,今年我国将着重推广水稻抛秧、水稻旱肓稀植等10项重要农业生产技术。计划这10项技术的推广面积达到9.16亿亩,比1998年新增1.16亿亩。今年农业技术推广将突出粮食生产,抓好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主要作物的重大技术,将推广的10项重大农业技术有“水稻抛秧技术、水稻旱肓稀植技术、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紧凑型玉米及配套技术、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脱毒薯类配套高产技术、双低优质油菜配套技术以及玉米、小麦、花生三种作物的地膜覆盖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农业部发布了2017年100项农业主推技术(农办科[2017]25号),由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柴守玺教授主持,在通渭县旱作循环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研发成功的"旱地小麦秸秆带状覆盖技术"正式列入《西北旱地小麦蓄水保墒与监控施肥技术》主推技术中的核心技术,标志着该技术作为国家重大农业技术正式投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河南冬小麦的节水灌溉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河南是我国的主要产麦省份之一,常年麦播面积近7000万亩。境内人口密集,土质较肥,在光、热、气等自然因素方面融汇了我国南北方的许多优点,适宜于属性不同的多种小麦种植,高产基础较为稳固。近年来,在研究小麦三大规律和五项栽培指标,实现《小麦高稳低生产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生态类型区的划分和制定相应的生产技术规程,促进了大面积的持续均衡增产。现今全省小麦总产已突破300亿斤。就其小麦种植面积,总产及给国家提供的商品粮来说在全国均居首位。  相似文献   

20.
谈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趋势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卉 《河北农机》2007,(5):10-10
水稻、小麦、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与水稻、小麦种植收获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的现状相比较,玉米机收还相对滞后,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玉米收获机械需求量逐年增大,玉米收获机械已成为继小麦联合收割机之后我国农机发展的又一大热点.了解玉米机收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大力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对于提高农机化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