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2.
利用常规高空观测、地面加密自动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8月3~4日发生在雅安的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雅安市位于两高之间的辐合带,这为高纬冷空气沿着辐合带迅速南下入侵该市并触发不稳定能量提供了有利的环流条件;南风低空急流有利于南海水汽向雅安市输送,并造成整个雅安范围内暴雨的产生;低空急流下产生的暴雨不要求强烈的气旋性扰动,低空急流可通过水汽输送来促进暴雨区的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形成低层强辐合和高层辐散相耦合的有利动力结构,从而促进并加强大气的垂直上升运动;低空急流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和热力条件. 相似文献
3.
4.
利用望谟县区域自动站资料、Micaps常规资料、望谟县国家基本气象站资料,应用天气学原理和方法对2011年5月10日20:00—11日20:00发生在望谟县境内的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西南低空急流、低层切变辐合是形成此次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低空急流向县境内暴雨区提供了大量的水汽、能量和垂直上升运动,是此次暴雨过程的重要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5.
6.
7.
8.
根据2008年7月6~7日各层(850hPa、700hPa、500hPa等)天气图资料、有关物理量资料、FY2C卫星云图、吉安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采取天气诊断分析方法,对2008年7月初江西一次东南风低空急流产生的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突然北跳,热带辐合带快速北进,在热带辐合带北侧扰动生成的东风波,在其槽后产生上升东南气流;同时,西风低槽缓慢东移北缩,使得低槽和副高之间的气压梯度加大,导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侧的东南气流加强,并与东风波槽后上升的东南气流相互叠加而形成的东南风低空急流影响下发生的。在物理量场上,有较强的对流上升气流,配合较强烈的辐散辐合区,有利于水汽从南海向暴雨落区上空输送。 相似文献
9.
10.
农业机械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多年来,阜新市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按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总体要求,以推动农机装备结构调整为中心,大力推广农机新技术新装备,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使全市农机装备水平显著提升,农机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助力转型示范市建设,发挥了方面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2010年8月21日,北京地区出现了一次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总雨量达到大一暴雨。此次降水天气是在副高东退的过程中,西来槽、低层切变和地面倒槽共同影响所造成的。利用NCEP1°x1°。格点资料以及雷达、风廓线、自动站等探测资料,对此次降水过程的成因和发生发展做了分析,并结合当时的预报思路,对造成强降水时段预报存在偏差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此次大一暴雨过程是在副高边缘、高空槽前有利的环流背景下,低层切变线和低空急流共同作用产生的;此次天气过程以暖区降水为主,西南暖湿气流输送和低层偏东风是主要的水汽来源,深厚的湿层为大一暴雨天气过程的发生和维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东北方向的冷空气从低层渗透下来,将暖空气抬升,是强降水的主要触发条件。对于西来槽加副高天气形势造成的降水过程,在预报中要特别关注低层暖切变(西南风和东南风的切变)的发展,以便分析其所造成的强降水过程中量和时段的变化;实况天气形势的把握和常规探测资料、加密观测资料的分析应用,对于把握降水的量级和强度,判断短时天气的变化,做好预报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数值预报的释用还存在不足,如何取舍有待进一步研究。需要加强对数值预报天气形势的分析,利用天气形势来订正物理量场与降水场,以提高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利用实况降水资料、MICAPS观测资料、风云卫星红外资料以及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雷达回波等方面对2015年5月7日晚陕南中东部的一次区域性短时强降水过程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此次强降水过程的发生机制和预报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过程发生在东亚一槽一脊的天气背景下,700和850 h Pa切变线叠加、地面存在冷锋和辐合线、低空西南暖湿气流强盛,为强降水过程提供了充足的水汽;高空急流配合低层中尺度切变线形成高层辐散、低层辐合形势,为短时强降水过程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和动力。过程中水汽饱和程度迅速增大,在强烈垂直运动作用下强迫抬升凝结产生强降水,其中水汽主要来自落区上空空气中本身。雷达回波显示,过程中强回波区逐渐形成带状回波,所经过区域出现雷暴大风等灾害天气;同时强降水回波带(≥55 d BZ)在向东南平移的过程中,其自身也有从西南向东北方向的传播移动,造成洋县、旬阳、平利等站出现短时强降水。 相似文献
15.
选取我国FY-2C卫星加密图像产品、T213数值模式分析产品以及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运用卫星形态学和天气诊断分析方法,对2005年8月12~13日辽宁短时特大暴雨过程中2个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云团的特征、差异及其在云图形态、天气系统和物理量3种环境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个MCC云团是直接影响系统;因传播方式明显不同,2个MCC在云图特征、天气现象和造成灾害3方面明显不同;MCC云团所处的云场中,各成员通过热力和动力相互作用,促使MCC影响辽宁;MCC的产生和发展与各纬带内不同尺度的天气系统密切相关;MCC云团的物理量场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2009年7月桂林市2次大暴雨过程分析与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常规探空资料、数值预报产品、雷达回波资料对桂林市2009年7月2~4日与25~28日2次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及物理机制、雷达回波概念模型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低涡切变是2次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西南风低空急流的强弱与暴雨量级有着直接关系,两者配置形成的辐合上升运动是这2次大暴雨的动力机制,辐合及上升运动越强,对应的降水强度越大;絮状强降水回波稳定维持在桂林上空与其内部风场结构上的强盛西南暖湿气流辐合有关,圆形絮状回波比长带状回波更稳定,更有利于大暴雨的形成。另外,经预报实践证明利用多种数值预报产品与桂林预报工具与指标,可对大暴雨过程的落区及量级进行较准确的预报,为灾害性大暴雨天气提供有效的预报与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对辽宁省阜新市城区25点取样调查分析,初步了解了降尘中重金属铜、镉、砷的含量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降尘中几种重金属含量均高于背景值,且冬春季节含量高于秋季含量。 相似文献
19.
阜新烟区主要气候因子与烤烟化学品质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2008~2011年阜新烟区烤烟季降雨量、日照时数、月均温和烤烟化学品质的关系分析,表明阜新烟区各气候因子变异系数的大小依次为:大田降雨量>大田期总日照时数>大田期均温,其中大田降雨量变异系数最高,是该烟区较不稳定的气候因子。7月份的降雨量与中部叶总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956),与上部叶和中部叶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分别为-0.974和-0.953),与氯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65)。烤后中部叶烟碱含量随着日照总时数的增加而减少,受生育期各月份日照时数的影响较小。8月份均温与烟叶总糖含量和糖碱比呈显著正相关(r=0.977和r=0.97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