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杂交稻大面积推广以来,“三系”亲本由于生物学混杂、机械混杂和自身的遗传变异,已发生不同程度的分离、混杂和退化,影响了杂种优势的发挥,阻碍了杂交水稻的发展。因此,开展提纯复壮工作,提高“三系”和杂交种的纯度,是当前杂交稻推广工作中一项急待解决的问题,已引起各地的普遍重视,并做了大量工作。我们从一九七七年起,对生产上推广的几个主要亲本,开始了提纯复壮工作。现根据几年的  相似文献   

2.
童海军  陈建明 《种子》1992,(1):71-72
杂交水稻的发展证明,杂交稻的种子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推广速度及其面积,而提高种子质量最有效的途径在于提高“三系”亲本种子质量。“三系”提纯复壮是保持种性,发挥杂种优势,保证杂交稻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由于理论界对“三系”亲本的遗传变异认识一直得不到统一,生产上应用的提纯复壮方法主要集中于“配套法”和“改良混合选择法”。“配套法”生产成本高,花费大,生产的原种数量少,远远不能满足生产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及其三系亲本花粉镜检问题的商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稻诞生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对杂交水稻及其亲本从形态、生理、遗传、杂种优势等不同角度广泛开展了研究探讨。特别是为防止杂交水稻及其亲本混杂变异退化而开展的提纯复壮工作,无论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均作了巨大投资,亦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并形成了全国基本统一的“成对提纯复壮法”操作规程。但统观杂交水稻推广以来的十多年历史,围绕着杂交水稻的防杂保纯问题而开展的研究与投资,却远远未真正很好解决杂交水稻在生产实践上的混杂变异问题。现就杂交水稻及其三系亲本花粉镜检中的几个问题,根据自己从1979  相似文献   

4.
Ⅱ-32A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籼型不育系。本文试通过多年的亲本提纯复壮、繁殖以及大田生产纯度调查和种植鉴定资料的分析,对影响种子纯度的杂株来源作了探索,对其类型作了划分,并提出了相应的提纯复壮保纯技术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花培提纯复壮新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纯复壮是防止杂交水稻“三系”亲本混杂退化、确保杂种优势及优良种性的根本措施。多年来,全国许多单位都曾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形成了“成对交四圃制”、“三系七圃法”、“一选三圃法”等相应配套技术。这些方法对提高杂交稻纯度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但均存在成本高、花工多、提纯周期长等缺陷。而且,据周天理等研究报道:采用常规提纯方法生产的不育系原种群体,经鉴定仍有较多  相似文献   

6.
玉米的提纯复壮是可以通过亲本的杂交实现的,当然其中对亲本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其要求亲本的繁殖纯度比较高,这是作为玉米亲本提纯复壮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分析并讨论了玉米亲本提纯复壮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目前杂交水稻组合里的杂种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据反映,有些混杂率高的田块,甚至会使杂交水稻减产1—2成。因此,当前迫切需要解决杂交水稻组合里的杂种问题。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措施是“三系”提纯复壮,但是,抓好组合纯度鉴定和田间去杂工作,同样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据最近报道(1982年),杂交种与其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芽鞘长、中茎长有明显差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不育系繁殖的质量保证体系贵州省遵义市种子公司(563000)苟开礼水稻不育系是杂交水稻制种的基础。要获得高质量的杂交稻种子,首先必须有高质量的不育系。遵义市种子公司每年都要做水稻不育系的提纯复壮和大面积高产繁殖工作,并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质量保...  相似文献   

9.
聂勇  姜守全 《种子科技》2011,29(11):32-33
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地处沅水下游,洞庭湖西岸,属湖积平原。多年来,三系杂交水稻亲本繁殖面积一直稳定在2 250亩左右,是南方稻区杂交稻亲本的重要繁殖基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种子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为有效缓解劳动力季节性紧张,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水稻直播生产技术在我场三系亲本繁殖上得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水稻骨干亲本评定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亲本是作物育种的基础,骨干亲本指同一时期用于育种的亲本中在同样的世代内衍生的品种(系)数量较多,种植面积较大的育种材料。确定骨干亲本不但能够了解育种历史和亲本的贡献,而且对育种也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分析了以往确定骨干亲本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评定骨干亲本应该有一定的规范,即对同时代育成品种(系)和同衍生世代量化比较。以水稻数据库中我国育成的2398份水稻品种(系)为依据,按亚种分类,育成年代分组,以连续3代衍生的品种(系)数量及其种植面积为参数,分析育成品种在后续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状况,在此基础上,采用量化评选的方法,评选出我国20世纪下半叶用于水稻育种的骨干亲本,其中籼稻26个,粳稻23个。本文以水稻为例提出了评选骨干亲本的原则和方法,并对今后选择育种亲本和提高育种效率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稻籼型三系不育系选育的进展与讨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开拓不育系新质源、扩大保持系遗传基础、改进不育系选育方法和转变不育系育种目标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国在水稻籼型三系不育系选育中取得的进展,提出了水稻籼型三系不育系育种的主攻方向,认为围绕不育系的综合育种目标,应用常规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技术,进行种质创新及亲本遗传背景改良是今后水稻籼型三系不育系育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从V20A的变化谈杂交水稻三系亲本的原种生产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坚 《种子》1999,(5):74-75
本文从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V20A的特征特性谈起,对我国现行的“杂交水稻”三系原种生产办法进行剖析,并提出“杂交水稻”三系亲本的原种生产应以防杂提纯为重点。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不育系育性及鉴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德明 《种子》1990,(5):47-50
在杂交水稻的繁殖和制种过程中,亲本不育系种子的纯度不仅直接影响繁殖制种的产量,而且还影响杂交水稻杂种优势的发挥。本文通过对13个不育系两地三季鉴定试验结果的分析,力求对杂交水稻不育系育性变异及鉴定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肖立一 《种子》2002,(5):88-89
我场地处湘北湖区平原 ,从 70年代初至今一直承担着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三系”亲本提纯及生产任务 ,由于平湖区小气候条件的影响 ,我场“三系”亲本不育系生产产量前些年基本上徘徊在 1 .50~ 2 .2 5t/ hm2之间 ,且只能春季生产繁殖 ,成本高效益低。因此 ,从去年起我们在平湖区首次采取春秋连茬不育系繁殖模式 ,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新香 A”和“金 2 3A”二个不育系春秋连茬繁殖面积 1 7.82 hm2 和 1 0 .35hm2 。平均产量分别达到了 4.44t/ hm2和 5.34t/ hm2 ,最高丘块达到了 6.75t/hm2以上 ,其主要高产技术措施如下。1 确定最佳抽穗…  相似文献   

15.
水稻原种的增产效果和生产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延长水稻良种的使用年限,避免品种的频繁更替,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必须进行提纯复壮.二十多年来,我国采用改良混合选择法生产水稻原种,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国内正在对原种繁育方法和效果展开讨论,进行理论和技术的深入研究,以期把原种生产提高到新的水平.1979年以来,我们对提纯复壮的增产效果与理论依据、单系繁殖与混系繁殖等问题进  相似文献   

16.
恢复系752近等基因导入系构建与初步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国际水稻所提供的127份核心种质资源作为供体亲本,与我所育成的籼型优良恢复系752为受体亲本作杂交与回交,构建了3300份近等基因导入系。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近等基因导入系中可以筛选到许多有利基因如抗稻瘟病、耐低氮、耐低磷和耐旱性等;且其中95%的导入系对野败籼型不育系具有良好的恢复能力,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因此,利用核心种质资源改良当地的优良亲本,可以培育出符合生产目标的水稻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从水稻三系不育系倒伏现象、类型及危害着手,分析了不育系繁殖倒伏发生的原因,不育系倒伏主要受三大因素的共同制约,即气候因素、栽培因素及亲本内在遗传因素.提出了合理密植,保证基本苗;科学管水,平衡施肥;科学喷施"920"等有效防治水稻倒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亲本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杂交种子的质量,同时也影响到种子公司制种工作的顺利进行.近几年,笔者承担了江苏地区粤优938等杂交稻组合的繁殖亲本不育系工作,连续三年来,生产的大面积不育系种子产量达225kg,纯度高达99.9%.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对如何提高杂交稻亲本种子质量和产量提出如下几点做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对提高水稻单产,增加粮食总产,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三系”亲本混杂、退化,致使杂种优势下降,严重影响了杂交水稻的增产效果和推广速度。根据一九七八年到一九八一年我省和南方稻区杂交晚稻联合区试验,产量结果  相似文献   

20.
常熟鸭血糯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珍贵水稻品种,近些年原品种种子变异、混杂、退化严重,造成商品性降低。为了保持其纯度和优良特性,需要对其进行提纯复壮,以利于品种经济效益更好地发挥。通过“三季三圃”对常熟鸭血糯提纯复壮的技术过程与繁育技术进行阐述,希望以此来促进地方特色水稻品种资源保护、创新与开发利用,为促进农民增收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