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微量元素锌对玉米肥效及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76—1985年的十年间,在山西石灰性土壤上进行了玉米施用微量元素锌的肥效及机理的试验研究。1980—1985年的六年间,进行了玉米施锌的长期定位试验,并在全省开展了玉米施锌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试验的结果表明:石灰性土壤的有效锌供应不足,施用锌肥的增产效果高于其他微量元素肥料。施用锌肥不仅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而且能提高人体营养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的含量。玉米施锌能促进玉米营养器官的生长和根系的发育及吸收能力,加速体内物质的转化和增强酶的活性,并能促进繁殖器官的分化,从而为高产优质奠定了基础。大面积的生产实践表明,玉米施用锌肥应当成为石灰性土壤上普遍推行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石灰岩地区玉米增施微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量元素对作物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以锌、锰、铜、硼、铁等微量元素肥料在石灰性土壤上进行玉米肥效试验,收获时检测玉米茎、叶、籽实、芯的微量元素含量,并进行测产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增施微肥能有效增加籽实产量,与对照(不施微肥)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但玉米的茎、叶、芯产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另外施用微肥后玉米植株各部位微量元素含量未呈现一定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微量元素锰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小麦生产区土壤锰元素含量普遍偏低的现状,通过试验研究,阐明了施用微量元素锰肥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对小麦经济性状、叶片长宽、叶色深浅等有良好的影响,并提出合理施用锰肥的数量与方法及有效施用的土壤含锰量指标。  相似文献   

4.
锌肥属微量元素肥料,作物需求量小,适量和过量的界限相差很小;施用锌肥时,应注意与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才能发挥更大的肥效。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技术要求和通渭县多年各类肥效试验结果,在初步制定不同区域玉米施肥配方的基础上,探索微量元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确定土壤中微量元素临界值及微量元素适宜用量,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5.
多元素微肥含有铁、硼、锰、铜、锌和钼等微量元素,可用于玉米、小麦、水稻、谷子、大豆、棉花拌(浸)种及果树、蔬菜喷施等。具有增强作物抗逆性,预防病害,促进作物早熟,增加产量的功能,也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微量元素肥料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肥料,用量少,费用低,无毒,无污染,增产显著,效果好。为验证其在玉米上施用肥效效应,2003—2005年,我们用3年时间在玉米上进行了五米专用微肥拌种增产效果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施用锌锰肥对春小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小麦以微量元素锌和锰反应比较敏感,在我国北方石灰土壤,锌,锰元素溶解度产低,易被土壤固定,土壤锌,锰等微量元素比较缺乏,合理施用锌,锰肥对小麦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9.3%~21.6%锌,锰肥配合施用做基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正>在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但需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而且还必须有一定量的锰、铜、硼、钼、锌等微量元素肥料。实践证明,科学地增施微量元素肥料是确保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1.锰肥。小麦对锰元素较敏感,施用锰肥不仅可以使小麦增产,而且还能提高麦粒蛋白质含量,改善小麦的品质,特别是对石灰性土壤、盐碱地、砂土地和有机质含量低的田块,使用锰  相似文献   

8.
锌肥的应用     
董昀 《河南农业》2000,(4):12-13
在北方石灰性褐土类土壤,石灰性水稻土上,土壤中锌素含量日益成为制约作物产量的要素,几年来的试验证明,土壤施用锌肥能显著提高玉米、水稻、小麦等作物的产量,同时也改善了作物的籽粒品质. 一、锌肥的增产作用和对品质的影响 三年间,我们在小麦、玉米、水稻作物上作试验,小麦以亩施4kg硫酸锌最为经济有效,增产4.6-10.3%;玉米以亩施2kg硫酸锌最为经济有效,增产11.4-17.7%;水稻以亩施2kg硫酸锌最为经济有效,增产8.2-15.4%.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庆城县玉米施用猛肥不同用量肥效试验,摸清了土壤中锰微量元素的丰缺状况及其适宜用量,为进一步推进配方施肥工作积累了数据资料。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庆城县粮食作物种植区域内耕地土壤锰含量处于基本不缺的下限,建议农民群众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适当补充锰肥,建议施锰肥(Mn≥30%)1.75kg/667m2。  相似文献   

10.
小麦如何科学施用微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2016,(10)
正在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但需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而且还必须有一定量的锰、铜、硼、钼、锌等微量元素肥料。实践证明,科学增施微量元素肥料是确保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1.锰肥(1)锰对小麦的作用及缺锰的症状小麦对锰元素较敏感,施用锰肥不仅可使小麦增产10%左右,而且还能提高麦粒蛋白质含量,改善小麦品质,特别是对石灰性土壤、盐碱地、砂土地和有机质含量低的田块,使用锰肥有更明显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石柱县南宾单元植烟土壤有效微量元素的丰缺状况,为微肥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石柱县南宾单元采集130个土壤样品,检测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评价微量元素的丰缺状况。[结果]该单元植烟土壤水溶性氯含量为8.39 mg/kg,有效铜为1.44mg/kg,有效锌为2.16 mg/kg,有效铁为56.39 mg/kg,有效锰为51.86 mg/kg,有效钼为0.10 mg/kg,有效硼为0.18 mg/kg。有效锌处于中等水平,有效铜处于高水平,有效锰和有效铁处于很高水平,而水溶性氯、有效钼和有效硼较为缺乏。[结论]针对石柱县南宾单元土壤微量元素的丰缺状况,建议全面补施硼肥和含氯肥料,对临溪镇、龙沙镇、六塘乡和南宾镇适当补施钼肥。  相似文献   

12.
苏北潮盐土地区水稻磷钾肥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10~2011年水稻"3414"磷钾二因素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苏北潮盐土地区在土壤有效磷达到12.5 mg/kg、速效钾达到86.6 mg/kg时,水稻施用磷、钾肥增产效果不显著;增加用量后会使其当季利用率降低。推荐本地区(土壤有效磷达到12.5 mg/kg、速效钾达到86.6 mg/kg时)水稻磷(P2O5)、钾(K2O)的施用量分别为45 kg/hm2和22.5 kg/hm2,全部一次性基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新疆奎屯垦区棉田土壤养分吸附与有效性,为该地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通过土壤分析、吸附试验和盆栽试验,系统地研究奎屯垦区棉田土壤的养分状况、土壤对主要养分的吸附固定能力和生物有效性。[结果]3种类型棉田土壤K、P、Cu、Mn、Zn拟合曲线均达到0.05显著水平,其固钾和固磷能力依次为草甸土〉风沙土〉灰漠土;钾肥的增产作用并不是很显著3,种棉田土壤中较为缺乏的元素是N和P,3种土壤的OPT处理每盆吸钾量均比CK高,钾的利用率也比CK高。[结论]在新疆棉田土壤钾素分级中属较高水平,理论上可以不施用钾肥。微量元素方面,草甸土推荐施用适量的铁肥,灰漠土和风沙土推荐施用锌肥,氮磷钾微配合施用能明显提高钾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江汉平原灰潮土几种旱作物锰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江汉平原灰潮土进行小麦、油菜、蚕豆和棉花锰肥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这4种作物施用锰肥增产效果显。(2)不同用量的硫酸锰作基肥施在小麦、油菜和蚕豆上,其肥料效应函数相似,不同的是蚕豆需要的锰肥用量略高。(3)用0和%的硫酸锰溶液浸种或移栽时浸根加生殖生长增产效果好。(4)用硫酸锰拌种,对棉花的增产经作基肥的好,两差异极显;对小麦和蚕豆的暗效果略优于作基肥的增产效果;对油菜则相反,作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新疆覆膜滴灌棉田生产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和氮肥利用率不高问题,研究氮肥减量下炭基肥对棉田土壤养分、棉花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于2018年在新疆石河子121团炮台土壤改良试验站进行,设置不施氮肥(T1)、减氮施肥(T2)、施炭基肥(T3)、常规施肥(T4)4个处理。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显著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T3处理土壤全氮、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最高。不同施肥处理对棉花产量和产量构成有显著影响,同等施氮量下,T3较T2处理产量提高5.2%;从棉花单株结铃数和单铃质量可以看出,T3>T4>T2>T1,与产量变化趋势相同。通过氮素投入量、氮素吸收量、产量以及干物质累积量分析棉花氮素利用率和氮肥产量贡献率发现,T3处理棉田氮吸收量最高,氮素利用率为55.1%,氮肥产量贡献率为31.9%,其次为T4和T2处理。综上,在新疆覆膜滴灌棉田采用炭基肥方式(T3)进行氮肥减施15%可保持棉田产量稳定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目标,该研究结果可为新疆棉花化肥减施增效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对河西绿洲灌区土壤缺乏的主要营养元素在小麦玉米带田上不同方式配合施用的试验结果表明,带田合计产量和纯收益以氮、磷、钾、锰配施最高,分别为18 016.5 kg/hm2和17 730.0元/hm2,较对照分别提高82.8%和11 005.5元/hm2;其次是氮、磷、钾、锌配施,分别为15 628.5 kg/hm2和16 017.0元/hm2,较对照分别提高58.6%和6 940.5元/hm2。在施氮、磷的基础上,增施钾和锌、锰可提高玉米的穗粒数和千粒重,产量显著提高,肥效从大到小依次为为氮、锰、锌、钾。  相似文献   

17.
棉田土壤养分精准管理初探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结合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探讨了一定农业生产条件下棉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其在推荐施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 ,棉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与前茬作物的种植利用方式有很大关系。网格取样技术和变量施肥技术是提高肥料有效性的有希望的手段 ,这些技术能使肥料以合适的用量施到需要的地方。平衡施肥示范结果显示根据土壤养分状况提出的推荐施肥 ,比当地常规施肥每公顷降低肥料成本 657.4元 ,籽棉产量从每公顷 4350kg增加到 52 1 2 .5kg,增产 1 9.8% ,增产所增加的收入每公顷 4657.5元 ,净增收益 531 4.9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探讨干旱区棉田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及对棉花根系生物量的影响,明确棉田土壤氮素有效性对农业管理措施的响应,为棉田制定高产高效管理措施,实现棉花高产优质低成本及环境友好生产服务。【方法】在定位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以秸秆不还田(S0)与秸秆还田(S1)为主区,4种施肥处理(不施肥(F0)、施氮磷钾化肥(F1)、施有机肥(F2)、施氮磷钾化肥+有机肥(F3))为副区,分析了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氮素有效性的影响,探讨了棉田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包括净矿化速率、净硝化速率、总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的变化,明确了土壤有效氮含量和棉花根系生物量对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的响应。【结果】(1)秸秆还田和施肥显著增加了土壤净矿化速率、总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棉花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施肥处理间各指标的变化不同,但秸秆还田下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盛花期均有最大速率;(2)秸秆还田和施肥显著增加了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但秸秆还田下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棉花盛花期和盛铃期土壤无机氮含量显著高于收获期;(3)秸秆还田显著降低了棉花根冠比,对根系生物量、细根/粗根比影响不显著,施肥显著增加了根冠比、根系生物量及细根生物量,施肥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净矿化速率、净硝化速率、总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硝态氮、铵态氮和可吸出无机氮含量以及根系生物量。有机肥无机肥配施有最大的土壤净矿化速率、净硝化速率、总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硝态氮和可吸出无机氮含量。有机肥无机肥配施也有最大的根系生物量和粗根细根比。【结论】秸秆还田和施肥有利于促进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增加土壤有效氮含量,对根系生长及生物量产生影响。在干旱区实施秸秆还田,结合有机无机肥配施技术有利于加速土壤养分转化,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增加有效养分含量,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和地上部碳同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肥模式对棉田肥料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以转基因抗虫棉‘沧198’为材料,研究了2种类型肥料(常规肥料、控释肥料)在不同养分水平(100%、80%)下,采用不同施肥方式(常规肥:基施十追施,控释肥:全部基施)对棉花干物质积累、肥料利用效果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养分水平条件下,一次性基施控释肥的干物质积累量与常规施肥模式的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20.
棉花生产上新型肥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综述新型肥料在棉花上的应用状况。【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概述新型肥料种类,分析新型肥料改变棉花产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研究进展。【结果】 缓/控释肥料、水溶性肥料、微生物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和商品有机肥五大类新型肥料在棉花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可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棉花产量,促进棉花产业健康发展。但肥料生产和加工缺少统一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应用结果间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施用新型肥料能够提高棉花皮棉和籽棉产量,改善棉花品质,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