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结核病不仅阻碍着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为此,笔者根据农业部牛结核病检测规程于2005年8月对靖边县1 426头奶牛用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进行了检疫,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牛型提纯结核菌素(批号:黑生药字200207825,由黑龙江生物制品一厂生产);酒精棉球、游标卡尺,2.5 mL注射器和针头,稀释用的灭菌注射用水和带胶塞的灭菌小瓶等。1.2方法1.2.1注射部位及术前处理,将牛编号后在颈侧中部上1/3处剪毛,三月龄以内犊牛在肩胛部进行,直径约10 cm,用游标卡尺测量术部中央皮皱厚度,详细作好记录,如术部有…  相似文献   

2.
贵阳乌当区是我市最大的牛奶生产基地 ,共饲养奶牛 2 0 0 0头左右 ,做好乌当区奶牛结核病检疫是我站的重点工作 ,2 0 0 0— 2 0 0 1年我们对乌当区的奶牛进行严格的结核病检疫 2 93 2头次 ,现将检疫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牛提纯结核菌素为黑龙江省哈尔滨生物制品一厂生产。1 .2 用生理盐水将牛提纯结核菌素稀释到 1 0万IU/ml,于奶牛颈中后部 1 /3处剪毛并消毒 ,然后用游标卡尺测量牛皮厚度并作好记录。用结核菌素注射器倾斜注射牛提纯结核菌素溶液于术部皮内。 72h后观察术部并测量皮厚1.3 结果判定  (1 )阴性反应 :术部无…  相似文献   

3.
应用三点同步注射比较变态反应诊断奶牛结核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三种结核菌素在颈部三点同步注射,检测非疫区奶牛589头,检出牛型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阳必 71头、牛禽双阳性牛26头、牛副双阳性牛25头,经用比较变态反应鉴别,26头牛禽双阳性牛中,有22头牛为禽型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阳性牛;25头牛副双阳性牛中,23头牛为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阳性,三点同步注射比较变态反应系解决特异性反应的简便适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1监测方法1.1抗原牛型提纯结核菌素,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1.2材料游标卡尺、1毫升一次性注射器、75%酒精棉、登记表等。1.3操作方法颈侧中部上1/3处剪毛,卡尺测量皮皱厚度,并做好记录。酒精棉消毒后,皮内注射0.1毫升结核菌素(10000万国际单位/毫升),注射部位应出现豌豆大小的小泡,若无小泡应在对侧重做,注射后72小时测量注射部位的肿胀面积大小及皮皱厚度,作好详细记录。1.4判定标准①阳性反应:局部有明显的炎性反应,皮厚差大于等于4毫米以上者;②可疑反应:局部炎性反应不明显,皮厚差大于2毫米小于4毫米,对可疑反应复检,复检为阳性判为…  相似文献   

5.
我县是全国秸秆养牛和水牛奶业开发示范县之一。目前有摩拉、尼里水牛与本地水牛杂交后代3300多头,用来挤奶的母牛有50多头。1999年11月对所有挤奶用牛和部分其它杂交水牛采用牛结核菌素皮内反应方法进行检疫监测,现将结果报告于下。1 材料和方法1.1 检疫对象 杂交水牛90头(母牛87头、公牛3头),荷斯坦母牛13头。1.2 结核菌素 为中国兽药监察所提供的牛型提纯结核菌素(PPD),批号9901,有效期至2001年8月。1.3 操作在牛颈部中部上1/3处,用毛剪剪毛,直径约10厘米,用卡尺测量中央皮褶厚度,并作记录。用70%酒精消毒注射部位,待干后用专门…  相似文献   

6.
黄岩区奶牛布鲁氏菌病、结核病检测情况的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布鲁氏菌病、结核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黄岩区为确保销售鲜奶的品质和饮奶安全 ,于2003年5月6日~6月15日 ,对全区15个乡、镇、61个村125个农户存栏的1013头奶牛 ,逐一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结核菌素试验和血样采集 :对每头奶牛编号 ,在颈侧中部上1/3处剪毛约10cm ,用卡尺测量术部中央皮皱厚度 ,作好记录 ,皮内注射0.01ml稀释好的结核菌素PPD。然后颈静脉采血5 -8ml,放入已编血样号的灭菌试管中 ,倾斜 ,静置12 -24h ,使凝血至析出血清。结核菌素试验结果观察 :皮内注射后经72h判定 ,局部有明显的炎性反应 ,皮厚差大于或等于4.0…  相似文献   

7.
采用比较变态反应检测方法对石河子地区6家规模牛场牛型提纯结核菌素(PPD)皮内变态反应检出的475头阳性牛进行了检测,按照国家标准-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GB/T18645-2002)进行结果判定,结果表明:牛型结核阳性457头,符合率在93.18%~100%之间,平均96.21%。经反复试验对比分析采用牛型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进行结核病的检测,结果准确,既经济实用又便于操作,还可避免再采用比较变态反应要隔离阳性牛而导致牛结核病传染散播风险。项目组通过在四个牛场的对比分析,在未建立符合防疫条件的独立隔离圈舍的牛场检测阳性牛及可疑牛在隔离45d后再次检测时新增阳性牛数量增加;而采用牛型提纯结核菌素检测后对阳性牛采取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综合性措施后,间隔45d对全群再次检测时新增阳性牛数量明显减少。因此牛结核病检疫采用适宜基层实际的牛型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对及时检出阳性牛,并尽快进行扑杀、无害化处理、净化牛群、控制结核的传播扩散,实现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牛结核病的检疫大多采用牛型提纯结核菌素变态反应操作规程。针对群体检疫,为了保证其结果的准确性和减少工作的重复性,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编号:牛只必须编号,以便在注射结核菌素和观察结果时能够对号进行,防止出现差错。 确定注射部位:注射部位为牛颈侧中部上1/3 处,三月以内的犊牛也可在肩胛部进行。所有牛只应定在同一侧进行,可根据术者的习惯来确定。无论是左侧还是右侧,均要在登记表中注明。无论被毛长短,往射部位必须剪毛,以便于消毒和识别注射部位,做到在注射结核菌素前、后测量皮皱厚度时在同一处进…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治疗牛病时,常用到注射给药法.注射给药法,即借用注射器把药物投入病牛机体的给药方法.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注射法,另外还有皮内注射,胸腔注射,腹腔注射,气管、瓣胃以及眼球结膜等部位注射.实践中根据药物的性质、剂量以及疾病的具体情况选择特定的方法进行注射.1皮内注射法主要用于变态反应试验,如牛结核菌素变态反应试验。注射部位一般在颈部上1/3处或尾根两侧的皮肤皱襞处。采用1ml注射器,小号或专用皮内注射针头。  相似文献   

10.
改进牛结核病皮内试验部位及牛静脉采血方法目前我国做牛结核菌素皮内试验普遍在颈部皮肤,采血部位在颈静脉。而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在尾根部肛门稍上方做结核菌素皮内试验,采血在尾静脉。日本等国的方法与我们的方法相比较,危险性小,工作量也小得多。现介绍如下:1结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