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鸡油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对外生菌根真菌鸡油菌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以及系统分类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介绍了其食用、药用价值及其在保护生态多样性中的作用,同时展望了鸡油菌在食用、药用以及生态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
鸡油菌是一类美味的珍稀蕈菌,干品在国际市场上十分走俏。由于人们认识不足,许多地方根本没有采集,浪费了一大宝贵的自然资源。为此,笔者参考各种文献,对我国鸡油菌属已知种类进行了整理,供大家采集和收购,加工和销售时参考。 鸡油菌属即Cantharellus Adans.:Fr.,全世界有70余种。分类学上为鸡油菌目鸡油菌科。与该属相近的是喇叭菌属:Craterllus。两属的主要区别在于鸡油菌属子实体为肉质,喇叭菌属子实体多为膜质。  相似文献   

3.
介绍采自中国罗霄山脉南端湖南省内的一种可食用鸡油菌。通过详细的形态学特征观察和基于nrLSU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分析表明,该种是近年报道于东南亚热带地区(马来西亚)的一个鸡油菌新种——淡蜡黄鸡油菌(Cantharellus cerinoalbus)。此系该物种在我国首次记录,证明了该种可自然分布至东亚亚热带地区。该种的主要鉴别特征是子实体小到中型;菌盖表面蜡质,易碎,淡黄绿色;菌褶在鸡油菌种类中相对较薄且没有或很少分叉及横脉;担孢子7.5~10(~10.5)×5~6.5(~7)μm。依此特征可与鸡油菌属其它常见种类区分。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地调查和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初步确定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鸡油菌科种类8种,占中国鸡油菌科种类的44.4%,研究还为该保护区鸡油菌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生态平衡的维持等提供科学材料和数据。  相似文献   

5.
王茂胜  连宾  陈烨 《食用菌》2008,30(1):46-47
在分离野生鸡油菌(Canchare llus cibarius)的过程中获得一株伴生真菌LBJ016,对比研究了鸡油菌子实体及其伴生真菌菌丝体的营养成分.对鸡油菌子实体及LBJ016菌丝体中的微量元素、氪基酸、多糖含量及其单糖组成分析表明:LBJ016菌丝体中微量元素含量与鸡油菌子实体基本一致,氨基酸含量大约是鸡油菌子实体的2倍;LBJ016菌丝体多糖含量为8.28%,鸡油菌子实体多糖含量为12.59%,LBJ016菌丝体和鸡油菌子实体粗多糖各由3种单糖组成,其中LBJ016菌丝体多糖的单糖组分是葡萄糖、半乳糖和甘露糖,鸡油菌子实体的单糖组分是葡萄糖、半乳糖和核糖.  相似文献   

6.
鸡油菌属值得关注的2个中国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中国西南地区鸡油菌属真菌的分类研究中,发现了我国2个新记录种,即弗瑞斯鸡油菌和鸡油菌双色变种.对这2个种进行了详细地描述、鉴别和讨论,并附有线条图.  相似文献   

7.
云南的鸡油菌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利用鸡油菌,本文报导了云南产鸡油菌属共13个种的形态、分布和分类。  相似文献   

8.
李波  徐贵华  芦菲  南海娟 《食用菌》2010,32(2):66-67
研究了七种云南产食用菌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竹荪、草菇和美味牛肝菌的甲醇提取物得率较高,依次为32.76%、30.21%和28.81%;鸡油菌和块菌较低,分别为15.92%和10.95%。黄牛肝菌总酚含量最高(24.56mg/g),鸡油菌最低(4.41mg/g)。七种食用菌甲醇提取物的还原能力为:黄牛肝菌竹荪美味牛肝菌黑虎掌块菌草菇鸡油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黄牛肝菌美味牛肝菌黑虎掌竹荪块菌草菇鸡油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为:黄牛肝菌鸡油菌块菌竹荪黑虎掌美味牛肝菌草菇。黄牛肝菌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可能与其总酚含量高有关。综合考虑甲醇提取物的得率和活性,以黄牛肝菌、竹荪和美味牛肝菌的抗氧化活性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鸡油菌(Cantharellus ccbarius)又名鸡蛋黄、杏菌、黄花菌,伏菌子等。子实体肉质,喇叭形,杏黄色至蛋黄色,有杏香味,以富含维生素A著称。据资料,蛋白质含量21.4%,粗脂肪4.3%,碳水化合物65.7%,纤维素11.2%,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8种氨基酸含量很高,是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据现代医学分析,鸡油菌具人体抗衰老的功效和治疗多种因缺少维生素A引起的疾病。因此,人工驯化栽培鸡油菌很有意义。本文主要报道笔者对鸡油菌的驯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以往对伏牛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大型真菌调查结果,以及本区优势野生食用菌鸡油菌的营养、药用价值;总结对野生鸡油菌初步组织分离培养结果,并提出进一步人工驯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0年~2012年通过对海棠山国家级保护区大型真菌的多样性进行研究,初步发现小鸡油菌Camharellus minor(Pers.)P.Kumm.、网顶光柄菇Plueus umbrosus(Pers.)P.Kumm,,最柄话囊蘑Melanoleuca verrucipes(Fr.)Singer、直柄话囊蘑Melanoleuca stric@es(P.Karst.)Jul.Sch ff.、假根蘑菇Agaricus radicatus Schumach.、亮色乳菇Lactanus laeticolor(S.Imm)Imazeki ex Hongo六种具有一定食用价值的辽宁省新纪录食用菌资源。  相似文献   

12.
树莓、黑莓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树莓和黑莓是悬钩子属(RubusL.)栽培果树的2大类,近年来树莓、黑莓成为国内新兴的重要浆果。综述了两莓组织培养和基因转化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茎尖、叶片、胚和原生质培养及两莓在基因转化方面的成就,分析了基因型、培养基及附加物、培养条件等对两莓组织培养成苗的影响,并对影响两莓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效率的因素进行阐述,最后对两莓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苹果叶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通过采样分析及肥料定位试验, 研究了采样时期、品种、砧木、产量、施肥等因素对苹果叶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苹果叶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性变化明显; 富士、秦冠、红星、金冠、嘎拉等5个苹果品种间的叶N、P、Ca、B、Mn、Zn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M9、M26、M7、MM106矮化中间砧(新疆野苹果基砧) 和新疆野苹果乔化砧上, 苹果品种间叶营养元素含量存在差异, M9的K、Fe高而其余元素含量偏低, M26的Mg、Mn、Zn高而K、Fe低, M7的N、P、Cu、Fe、Zn较高, MM106的N、Mn高而K低, 乔化砧的Fe高而Cu、Zn低; 不同产量水平果园间叶营养元素含量不同, 高产果园较低产园N、Mg、Zn元素含量高而P、K含量低; 施肥提高叶K含量效果明显, N次之, P效果缓慢。  相似文献   

14.
葡萄属植物白藜芦醇研究进展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根据有关文献分别从白藜芦醇穴Res雪的发现、化学结构、物理特性、对葡萄属植物及人体健康的作用、作用机理方面作了简要概述,总结了其诱导、取样、测定方法,在葡萄植物体内的分布、动态变化、器官之间含量的相关性,葡萄属植物种间、品种间及葡萄加工品之间的含量差异,并介绍了白藜芦醇的生物合成、几种合成酶,影响代谢的内部、外部因素,对白藜芦醇的研究意义及应用前景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果树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综述了国内外果树种质离体保存方面的研究进展,简单介绍了种子保存,常规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保存方法。超低温保存是一项长期稳定保存种质的方法,能减慢细胞代谢和完全抑制生长,概述了超低温保存的原理、技术要点和主要优点,以及影响超低温保存的因素:包括植物材料的性质、预处理、冰冻保护剂种类、降温方法、解冻方法以及解冻后处理等,并对今后果树种质保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云南淡黄花百合花色种内分化明显,居群内具多态性,居群间具多型性.花色呈梯度变异,特别是普洱居群花色变异式样最为丰富.研究认为,花色变异与基因突变、传粉机制等因素有关.花色变异研究为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并为遗传育种提供宝贵素材.  相似文献   

17.
中国沙棘属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荣森 《园艺学报》1990,17(3):177-184
本文概述了中国沙棘属植物4种5亚种的分布、分析测定了它们的主要化学成分,如果汁中的总糖、总酸、维生素C及游离氨基酸含量、果肉及种子的含油量及脂肪酸的组成、全果中的金属元素含量。并分别对各种及亚种的品质及其经济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评价,指出了它们的开发利用价值和种质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东方百合‘星球战士’ (Lilium ‘Starfighter’) 和‘蒂伯’ (L.‘Tiber’) 品种为材料, 采用秋水仙素结合组织培养进行四倍体育种, 从中选育出东方百合四倍体新品种‘红云3号’和‘红云5号’。整体性状优于国外同类二倍体品种, 适应性强, 抗寒, 易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