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合理间作的好处。幼龄果园合理间作是果园早成形、早结果、早丰产的前提,也是果园立体栽培的一种模式。合理间作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还可以弥补幼龄果园前期的经济效益,达到以经促果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在果园树行间或缺株断行处,科学合理地间作一些农作物。不但可增加收入,而且能促进果园肥水管理,加快果树生长。但间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不宜高 不宜间作高秆作物,以免影响通风透光;宜间作豆薯类、小麦等矮秆作物。 不宜长 不宜间作生育期长特别是多年生的作  相似文献   

3.
在果树行间科学合理地间作一些农作物,不但可增加收入,而且能促进果园肥水管理,加速果树生长。但间作必须注意以下五点: (1)不宜高。不宜间作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以免影响果园通风透光;宜间作红薯、豆类、小麦等矮秆作物。 (2)不宜长。不宜间作生育期长的特别是多年生  相似文献   

4.
果园养兔好处多果园以果获利短者2~3年,长者需5~6年,以短养长历来被园艺界高度关注。果糖间作、果菜间作、果药间作、果菌间作及果园养猪、养牛、养鸡鸭鹅的文章频频见诸报刊,而养兔则很少有人提及,本人仅以此发表拙见如下。(1)果园养兔本小利大快速见效。实...  相似文献   

5.
1)合理间作的好处.幼龄果园合理间作是果园早成形、早结果、早丰产的前提,也是果园立体栽培的一种模式.合理间作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还可以弥补幼龄果园前期的经济效益,达到以经促果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果树行间土壤管理制度有那几种方式答陕西读者秦毅果树行间土壤管理制度是整个果园土壤管理的重要方面,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间作清耕法在幼龄树果园,空地面积较大,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收入,可适当进行间作。间作应选择生育期短、矮杆、需水量少及与果树没...  相似文献   

7.
现代果园中作物的间作增值技术与水肥管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现代果园的发展趋势,阐述了果园间作作物短时化,高效化与综合化的特点。指出了果园间作作物的种类及礤生长空间,发育时期和水肥管理措施相互协调的关系问题。并依据不同土壤,生态及水肥管理条件,提出了不同果园适宜间作作物的四大模式,为园艺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提供了指导论据。  相似文献   

8.
天水市渭河地区6种幼龄果树间作蔬菜高效栽培模式的调查结果表明:地膜线辣椒-大白菜模式效益最为显著,适宜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川区果园推广;地膜马铃薯-大葱模式成本低,产量较高,应作为主推技术在耕作条件相对较差的浅山区果园推广;莴笋-甘蓝、花椰菜-芫荽、西芹-小白菜模式生产周期短,上市快。短期效益明显,可以在河谷川塬或川台果园加以推广;芦笋-大蒜模式适宜于山地半干旱区果园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果园间作套种是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为生态果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笔者在分析果园间作的可行性与优势的基础上,将常用的间作作物进行分类,并补充实践应用的案例,最后从不同方面提出间作的注意事项,对于果园间作套种实践模式整体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  相似文献   

10.
果树间作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果树、农作物复合间作系统的生态观测和间作种类的比较得出,果树与农作物间作最大的矛盾是行间作物受遮阴而减产。间作的经济效益优势主要表现在果树较高产量上,间作只是获得早期效益的补充,提出了果园适宜间作种类和年限。  相似文献   

11.
山地幼龄果园间作西瓜栽培技术苏宗周(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陈炳辉(安溪县蓬莱镇经作站)山地幼龄果园间作西瓜不占良田,不与粮争地,又加速新开果园土壤的熟化,促进果树生长。1994、1995年我们在安溪清水岩农业大观园等幼龄果园(批粑、袖子、柿子、桃、柰)...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老果园更新加速,新建果园面积增大。一般老果园挖除栽植新树后,有3~4年幼园期,树冠小,田间覆盖率低,没有收入,需要间作其他经济作物获得一些收益。有些生产者在苹果幼园间作南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幼龄苹果园间作南瓜共生期短,管理省工,对苹果树生长影响小,共同病虫害少,一般间作南瓜亩产可达1 500 kg,亩收入2 800元以上。现将苹果幼园间作南瓜技术总结如下。1留足营养带苹果园中苹果树是主导,  相似文献   

13.
间作是现代化果品生产、无公害果品生产和水果有机化栽培的一项耕作措施。常见的果园间作物包括芳香植物、绿肥植物和牧草等。实施果园间作,果园植被多样化,可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为果树害虫天敌提供适宜的生态条件,改变果园节肢动物栖息环境,有利于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化和果园生物多样性改良,促进果园微域生态体系良性循环,提高果园自身生态调控能力,有效地实现果园害虫的生物控制,为果树绿色、安全生产,提高果实品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果园种植间作物,可充分利用土地,增加部分收入,但必须讲究科学,注意选择间作物种类,合理间作.一般认为,果园较为适宜的间作物是豆科植物,如黄豆、绿豆、豌豆、黑豆等。豆科植物不仅自身需氮量较少,根部共生有根瘤菌,尚能固定一部分空气中的游离态氮,供果树生长,这对果树是极有利的.另外,这些豆科植物的生长期较  相似文献   

15.
泰和县是我国南方典型红壤区,数千公顷红壤缓坡丘陵被开发成果园.大部份果园在建园初都必然会间作花生等作物,以短养长.每年果园间作早花生面积在1000hm2以上,占全县花生面积的1/3.但是,果园间作的花生一直处于低产水平.丘陵果园间作花生平均1425kg/hm2.据1998年调查,果园花生不仅低产而且还存在较多麻壳果.一般果园重茬花生麻壳率平均达23%以上,严重的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格局的形成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临近,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已进入实施阶段,这给水果业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果树业得以迅速发展。但在幼龄果园树势较小,尚未挂果,行间存在大量空闲地的情况下,种植高秆作物会影响果树生长,进行西瓜间作是一种合理有效的间作方式。本文介绍幼龄梨园间作西瓜栽培技术。1选择适宜幼龄梨园 间作西瓜对幼龄梨园的要求:行距3~5m为宜;土壤为沙质壤土,具有良好的灌溉条件;树龄不大于3年。2确立西瓜间作方式 梨树若采用行距为4~5m栽培方式,可在保证幼树有1m宽…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原地区城郊型农业生产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许多果农为了不影响果树生长,果园地往往不种植粮菜作物,从而使果园土地大面积闲置,降低了土地利用率。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试验,总结出以下几种果园蔬菜高效间作套种模式和栽培技术,不但能有效地利用大量闲置的果园土地,而且可以通过果菜间作,增加一茬或多茬蔬菜收入,同时对蔬菜的施肥浇水还可以有效提高水果的产量和品质,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收入,最终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因此,发展果菜间作高效套种栽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8.
果薯间作适用于幼龄果园或封行之前的高枝换优果园。现将其间作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1果园间作矮秆作物为了弥补今年小春损失,全区2666.67hm^2幼龄果园建议种植马铃薯、豆类、蔬菜等矮秆作物,增加农民收入,确保2010年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0.
<正>1合理间作1)合理间作的好处。幼龄果园树冠较小,果园内合理间作,既可有效提高土地和空间利用率,又可增加幼龄果园前期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抑制果园杂草生长。2)间作物的选择。间作物应选择矮冠、生长期短、与果树争夺肥水能力弱、与果树没有相同病虫害、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如大豆、茄果类、蔬菜类、瓜果类等。禁种小麦、玉米等高秆、与果树争夺肥水和光照的作物。间作宽度:果树营养带一般第1年留足1m,第2年留1.5m,第,3年留2m以上,第4年退出间作。2中耕除草中耕除草,不但可以防除杂草,而且给清耕果园提供良好生长条件。除草时要抓住有利时机,除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