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林下养禽(鸡、鸭、鹅等)是一种林地资源利用率比较高、经济效益比较显著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产量和收益的同时,也显著影响着土壤性状。合理的林下养禽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结构稳定性,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改变土壤动物的丰度和群落结构,调节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但是过度养殖也会对土壤造成板结、养分流失、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文中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林—鸡、林—鹅、林—鸭等林下养禽模式的研究进展,分析林下养禽对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的影响,阐述林下养禽对土壤性状的综合作用,探讨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1)加强不同学科和不同领域的协同研究;2)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机理性研究;3)加强林下养禽的长期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2.
季节性冻融是主要出现在高纬度与高海拔地区的引起土壤内部热量与水分随着时间变化而动态波动的过程。季节性冻融通过反复的冻结——融冻改变了土壤物理结构,降低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通过了土壤的淋溶作用和硝化作用,促进了溶解性有机酸的释放,改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从而导致土壤中酸碱度的增减以及碳氮磷与重金属含量的变化;受到温度、水分的影响,使得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与结构趋于动态过程。在综述季节性冻融作用对土壤理化与生物学性质影响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加强对青藏高原冻土区特别是藏东南高山林线地带冻土的研究与野外监测力度、原位研究以及在更大尺度土壤生态位下对冻融土壤的研究,这对于践行“两山”理论与开展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风景区土壤理化特征对不同旅游干扰强度和干扰距离的响应。结果表明,重度干扰的土壤容重(1.23 g·cm-3)显著高于轻度(1.03 g·cm-3)和中度(1.07 g·cm-3)干扰的(P<0.05),而其土壤总孔隙度(57.5%)则显著低于轻度(61.3%)和中度(59.6%)干扰的(P<0.05);中度及重度干扰下的土壤全氮含量(1.9 g·kg-1和1.8 g·kg-1)和有机碳含量(19.3 g·kg-1和21.2g·kg-1)均显著低于轻度干扰的(2.2 g·kg-1和26.8 g·kg-1)。与背景区(距干扰中心区边缘外10 m以上)相比,干扰导致缓冲区(距干扰中心区边缘外3~10 m)的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变化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而下降,而核心区(位于干扰中心区0~1 m)的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的变化随干扰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森林风景区的规划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毛竹林的生物生产力,在广西资源县中峰乡选择不同经营管理措施毛竹人工林设置土壤剖面和取样,按国家颁布标准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0~40 cm土层的土壤密度为0.735~1.14 g.cm-3;土壤总孔隙度为44.85%~58.56%;土壤通气度为30.7%~55.4%;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依次为53.87%~92.02%、37.05%~62.49%和21.21%~34.23%。(2)0~40 cm土层的土壤pH值为4.62~4.90;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6.78~79.37 g.kg-1,土壤全N、全P、全K含量依次为1.18~4.01 g.kg-1、0.94~1.91 g.kg-1和22.48~42.26 g.kg-1。(3)全垦抚育方式的土壤密度比不抚育方式略小;土壤孔隙度及持水量比不抚育方式略大;土壤有机质及N、P、K养分含量比不抚育方式略高。研究结果充分说明,该区毛竹林地土壤疏松、通气、透气性能良好,土壤酸减度适中,土壤有机质以及N、P、K养分含量较高,这些研究结果为该区毛竹人工林的经营管理与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从地理上看,北京邻近内蒙古大草原,西风东渐,赫赫有名的西伯利亚寒流常经过它而南下,它也首先经历风雪的洗礼与寒流的考验,所以古时即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夸张形容。北京冬天的风自然是严峻的,但令人终生难忘的还是它春秋两季的沙尘暴,飞沙走石、征尘漠漠,是一般城市的居民怎么也想象不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初春的北京应是点点新绿、融融新意。而几年前却不是这样子,整个城市被 漫天的黄沙覆盖,大风夹杂着飞舞的沙尘,将路上的行人和车辆笼罩在一片阴霾 之中。而今北京的春天绿了,美了,沙尘暴减少了,许多市民盛赞说:“这都是北 京和周边地区治沙造林带来的成果啊!”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的彰武县北部沙地中的甸子地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不同治理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在甸子地系列中,林牧业用地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较对照农地明显改善,土壤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含量总体上次于农业用地。  相似文献   

8.
李云 《森林防火》2008,(3):31-32
火对土壤的影响是火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是营林用火的基础。因此对近年来在此方面开展的一些研究,包括研究方法和结果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
一今天,北京已经顺利地取得了2008年国际奥运会的承办权。人们在高兴之余,发现承办奥运会并非是一件轻松的活动。北京提出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文化奥运的口号,取得了社会各界的共识。然而要实现科技奥运、绿色奥运、文化奥运,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相比较而言,实现绿色奥运要比实现科技奥运、文化奥运困难得多。一是国际奥委会和各国体育界人士对环境的要求非常强烈,我们注意到奥委会委员对北京申办奥运会提出了环境和交通等问题,反映出他们在这方面的要求很高;二是北京目前的环境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要使北京的环境满足…  相似文献   

10.
采集作业对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根据闽东北沿海滩涂土壤剖面化验数据,比较分析了该地区海涂土壤的理化性状及相关性,并分析了总盐量与8种主要离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机质与全氮、全磷、阳离子代换量存在显著相关性,土壤总盐量与Cl-、SO2-4、HCO-3、Ca2+、Mg2+、K+、Na+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间种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及树体生长的影响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间种不仅提高了复种指数、光能利用率和林地经济效益,而且间种物伸展的枝叶或藤蔓自然覆盖裸露地面,降低了土壤温度,缓和了暴风雨对土壤的直接侵蚀,减少了水、土、肥的流失;收获后,其剩余部分还可以回归林地,对增加林地的养分含量,改善林地的土壤结构等方面都有良好效果。笔者综述了间种对林地土壤水、肥、气、热等肥力因子及树体生长、果...  相似文献   

13.
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i)树种的幼苗为适应生长环境的变化,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在生物量和养分分配等方面渐渐地形成了一些适应生存环境竞争的特征。为了使格氏栲天然林保持群落物种的多样性和促进格氏栲天然林种群的更新与繁殖,对格氏栲林窗内外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表层土壤中,林窗的土壤容重高于林内;在下层土壤中,林窗的容重低于林内。在同土壤层次,林窗与林内相比,土壤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的数值林窗都要高,而土壤非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同毛管孔隙度比值、土壤通气度则低。说明在土壤保水性方面,林窗要好于林内;在通气性与透水性方面,林内要好于林窗。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几个沙地土壤理化性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内蒙古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和库布齐沙漠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0~60cm土层范围内,库布齐沙漠土壤容重平均为1.45g/cm^3,科尔沁沙地为1.50g/cm^3。科尔沁沙地各类土壤平均养分含量分别为:全氮0.042%,全磷0.018%,全钾2.706%,速效磷3.274mg/kg,速效钾35.190mg/kg,有机质9.095g/kg,pH值7.5;在库布齐沙漠:全氮0.014%,全磷0.035%,全钾1.808%,速效磷1.353mg/kg,速效钾67.360mg/kg,有机质平均含量为6.216g/kg,pH值为9;在浑善达克沙地:速效磷4.032mg/kg,速效钾67.247mg/kg,有机质含量为7.450g/kg,pH值为7.5。土壤微生物在沙地土壤养分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土壤真菌、放线菌、细菌平均数量在库布齐沙漠分别为:2.4×10^3个/g(土)、1.8×10^5个/g(土)和1.8×10^6个/g(土);科尔沁沙地分别为:6.6×10^4个/g(土)、3.8×10^5个/g(土)、1.3×10^6个/g(土)。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中,细菌大约占73.5%-91.9%,放线菌约占7.8%-22.5%,真菌数量最小。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微生物数量的主要因子,二者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深圳市宝安区大浪街道公共绿地土壤的物理性状、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域内的公共绿地土壤多呈砂质,土壤石砾、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平均含量分别为44.20%、1.50g/cm3、39.64%,表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低.(2)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平均值分别为5.70g/...  相似文献   

16.
杉木与火力楠不同混交比例造林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各相关林场在采伐人造针叶林的过程中,广泛存在针叶类树木数量下降的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良状况不断恶化,对针叶林的生产运营方面造成较大影响。为确保林场林地的稳定、持续发展,保证区域生态的多样化,各林场相继采用针阔混交的造林模式,以促进林场林地生产力的有效恢复与增强。以紫金县东风林场为例,简要概述了东风林场的混交林试验环境与试验条件,探讨了杉木与火力楠不同混交比例造林试验模式的设计方案,并进一步分析了东风林场杉木与火力楠不同混交比例造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栽培林龄和轮次的杨树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构建了不同栽培林龄和轮次的杨树人工林试验样地,测定了土壤主要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不同栽培轮次土壤密度值表现为1轮11年生>2轮9年生,随着林龄增加,土壤密度呈逐渐下降趋势,表现为2轮3年生>2轮6年生>2轮9年生,且各样地之间呈显著差异;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在各样地之间的变化无明显差异,而土壤非毛管孔隙度的变化则呈显著差异,在不同林龄样地上呈极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还显示,表层0~10 cm土壤中各养分元素的含量都对应地高于10~ 30 cm土层的含量,而pH值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在不同栽培轮次和林龄的杨树人工林样地上对应土层土壤养分元素无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不同利用方式对紫色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峡库区紫色土为对象,研究了稻田、果园、菜田和人工林地等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总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土壤的土壤容重最低、孔隙度最大、田间持水量最大;而林地土壤的孔隙性和持水性最差。>0.25mm总团聚体以菜田最高,稻田最低;>0.25mm水稳性团聚体数量表现为:菜田>林地=稻田>果园(P<0.05);稻田土壤pH值、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最高,明显高于果园、菜田和人工林地,稻田土壤碱解氮含量明显高于果园和人工林地(P<0.05),土壤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果园最高,林地最低。  相似文献   

19.
海口地区木麻黄林根瘤调查及影响结瘤的因子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强  张亚辉 《林业科学》2002,38(5):175-180
木麻黄 (Casuarinaequisetifolia)属双子叶植物纲木麻黄科木麻黄属。常绿乔木 ,高可达 30m ,原产于澳大利亚 ,1 91 9年最早引种到福建省泉州 ,2 0世纪 5 0年代以后 ,广泛种植于东南沿海 ,特别是雷州半岛和海南岛 ,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和海南岛周边滨海地带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木麻黄人工林连栽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对福建省东山岛林龄为46、15、8 a的1代、2代、3代木麻黄林地的土壤物理性质、养分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连栽导致土壤肥力降低,2代和3代林地土壤有机质、全N、水解N及全K含量比1代林均有所下降,pH有所升高,不同土层内各代数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连栽造成土壤板结,土壤物理性质1代优于2代、3代,土壤容重随林地的连栽代数增加而增大,总孔隙度、管孔隙度均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