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梨树干腐病发病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原 子囊菌亚门腔菌纲格孢腔菌目葡萄座腔菌,无性世代,为半知菌亚门大茎点菌。  相似文献   

2.
正杨树溃疡病、细菌溃疡病在我国分布很广,是杨树枝干上发生最普遍的病害,常引起幼树死亡和大树枯梢,对生长量影响很大。除杨树外,该病还可危害柳树、刺槐、梧桐及苹果等树种。1溃疡病1.1发病原因病原菌有性世代为子囊菌亚门腔菌纲格孢腔菌目葡萄座腔菌属的茶藨子葡萄座腔菌。子囊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高良姜叶枯病病原菌.[方法]病原菌从高良姜感病组织上分离并依据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病原菌的鉴定主要通过形态鉴定和ITS序列分析.[结果]高良姜叶枯病病原菌确定为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属子囊菌门(Ascomycota),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葡萄座腔菌目(Botryosphaeriales),葡萄座腔菌科(Botryosphaeriaceae),毛色二孢属(Lasiodiplodia).[结论]首次报道高良姜叶枯病病原菌为可可毛色二孢.  相似文献   

4.
无性产孢基因brl A在子囊菌产孢的中心调控通路中控制分生孢子梗的形成,brl A基因的激活是曲霉属真菌产孢的一个关键步骤。以子囊菌门已测序的无性产孢brl A基因家族的60条核苷酸序列为材料,用邻接法、最小进化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该基因家族在子囊菌中的演化关系。结果表明:以brl A基因家族序列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共形成了稳定的、高支持率的Ⅰ~Ⅳ共4个大分支;该系统发育树又可细分为以子囊菌8个目为代表的8个小分支,即爪甲团囊菌目(Onygenales)、刺盾炱目(Chaetothyriales)、格孢腔菌目(Pleosporales)、肉座菌目(Hypocreales)、小丛壳目(Glomerellales)、粪壳菌目(Sordariales)、柔膜菌目(Helotiales)、散囊菌目(Eurotiales)。由结果可知,子囊菌门无性产孢brl A基因家族的演化与子囊菌高级分类阶元目的演化相对应,为子囊菌门不同类群间分生孢子梗演化学方面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分子证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白芨内生菌的多样性,从新鲜白芨根中提取内生真菌的DNA,构建ITS r DNA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和多项信息分析。结果显示,白芨内生真菌主要属于担子菌门(83.4%)和子囊菌门(14.3%),另外2.3%无法鉴定;担子菌门、子囊菌门、接合菌门的菌根优势度指数分别为0.834 1、0.142 6、0.000 3,无法鉴定的真菌菌根优势度指数为0.022 9。纲、目的分类水平上,伞菌纲蜡壳菌目占83.4%,盘菌纲盘菌目占11.4%,锤舌菌纲柔膜菌目占2.1%,无法鉴定的占2.3%。科分类水平上,内生真菌主要属于Serendipitacea(83.4%)和盘菌科(11.4%)。属的分类水平上,梨形孢属(Piriformospora)占83.4%。Shannon index、Chao1、Observed species和Simpson 4种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白芨菌根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呈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6.
从海南省10个县市的15个不同地点采集橡胶树RRIM600品系的叶、枝、果、根等组织进行分离培养,共获得内生真菌507株,415株能够产生孢子,根据形态特征鉴定为18个属,23个种,其中丝孢纲真菌9个属,10个种;腔孢纲真菌6个属,9个种;子囊菌门真菌3个属,4个种。初步研究表明:在所研究不同地区的橡胶树中,穗黑孢霉(Nigrospora oryzae)、树状多节孢(Nodulisporium sylviform)、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p.)均有分布。不同地区橡胶树内生真菌定殖率为17%~100%,分离率为0.42~0.97。不同地点橡胶树中内生真菌群落组成的相似性比较结果表明,地理分布对橡胶树中内生真菌组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4种不同林药复合经营模式根系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杜英—多花黄精复合系统根系土壤真菌数量高于杜英纯林,Chao 1指数、Ace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著增加;与杉木纯林相比,杉木套种其他药材土壤样本真菌群落丰富度指数(Ace、Chao 1)和多样性指数(Simpson、Shannon)降低。不同林药复合种植真菌组成在门分类上优势菌种较一致,均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在纲分类水平上,杜英套种多花黄精的优势菌群为粪壳菌纲和被孢霉纲;杉木套种其他药材的优势菌群为伞菌纲、被孢霉纲和粪壳菌纲。综上所述,杜英—多花黄精复合系统有利于根系土壤真菌的生存,后期可以对此种复合经营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分离自安徽南部竹黄相关真菌的分子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鉴定竹黄相关真菌,该试验从安徽南部竹林采集的竹黄菌子实体上分离纯化出50株真菌,对形态上有显著差异的代表性菌株进行18S rDNA/ITS rDNA序列测定,系统学分析表明,这些真菌中48株属于子囊菌门成员,2株为接合菌门成员。在子囊菌中又以肉座菌目和梨孢假壳科成员为优势菌群,其次为隔孢腔菌目、假毛球壳目和炭角菌目。   相似文献   

9.
对从新鲜冬青卫矛茎内分离得到的链格孢属真菌菌株进行培养.结果表明:(1)菌落在PDA培养基和改良KB培养基上舒展,白色、垫状,后期菌落变暗褐色,孢子黑色,基质呈黑色;(2)菌株在25℃培养14 d后,在白色菌落表面形成暗褐色菌落,为菌株分生孢子所形成,并有黑色色素分泌;(3)菌株属于丝孢纲丝孢目链格孢属的一种;(4)对菌株孢子观察后,发现多型现象,即发现了有性与无性生殖过程,将其有性态定为子囊菌的李维菌属.  相似文献   

10.
<正> 近来新发现的杉葡萄座壳生活在杉木活的枝干上,吸取很多营养,破坏了杉木有机体的正常发育。1979年对这种真菌的形态进行较详细地观察和测量,寄生性问题作了试验,现总结于后。形态与特征本种真菌相继于我省的漳平、同安、长汀、漳浦、华安、邵武,湖北省的恩施地区等地发现,分布较广。它是什么?其分类地位属于菌物界(Kingdon Fungi)9,真菌门(Eumy-cota),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囊腔菌纲(Loculoascomycetes),格孢腔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4个籼稻品种对稻瘟病稳定菌系闽选1号或闽选4号的抗性遗传.结果表明,在以感病品种矮南特为杂交亲本之一的情况下,对闽选1号菌系的抗性,菲一、双抗77015受1对显性上位基因和1对隐性基因控制;双抗77023受2对显性重叠基因控制;IR29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对闽选4号菌系的抗性。菲一由1对显性基因支配;双抗77015由1对显性上位基因和1对隐性基因支配.  相似文献   

12.
以纯种长白乳猪为试材,按2窝1组,分别用Ⅰ,Ⅱ,Ⅲ号乳猪颗粒饲料饲养7-60日龄乳猪,以正大乳猪颗粒饲料为对照。结果表明,Ⅰ号饲料比Ⅱ,Ⅲ号饲料分别增重11.57%和20.03%,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18.48%和17.39%,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0.53%和13.14%;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组成变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3-1995年,对四川和贵州两省的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组成变异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四川,贵州两省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组成以1号小种为主,占鉴定总数的74.1%,2号小种占11.8%,3号小种占4.3%,还有4号小种存在,占3.5%,未定的新生理型占6.2%。  相似文献   

14.
黑土硝态氮移动规律及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试验采用渗滤池技术,研究氮肥不同用量、不同品种、施肥方式及配比条件下,硝态氮的移动规律及其与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施氮肥7天后.即有硝态氮的移动,淋失主要发生在雨季。淋失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品种、施肥方式也有差异但不显著。氮肥与磷、钾及有机肥配施,可明显减少硝态氮的移动淋失。施氮247.5kgha-1淋失水硝态氮含量超过饮用水卫生标准10mgL-1的限额,易使地下水污染。但淋失量不高。施氮165kgha-1,配施磷、钾或有机肥,比单施氮增产15%以上,氮肥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15.
<正> 引言对于水稻的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生产,国内外研究颇多,其中以户苅和武田等的论述较为系统、完整。本文以我国常规稻和杂交稻的推广品种为材料,探讨了水稻生育期中光合速率变化的规律和不同品种光合产物的生产和分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选用7个显性矮源与11个普通小麦品种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显性矮源对株高的致矮能力及遗传效应。结果表明:矮变1号致矮能力最强,奥尔森,矮苏3和西农02致矮能力较强,BAU-Rht21,BUA-Rht12和西农10的致矮能力较弱;西农02的致矮能力与奥与森,矮苏3相当,与矮变1号的致矮能力差异极显著,其致矮能力比矮变1号大为减弱,西农02不同于矮变1号,显性矮源所配组合F1代株高的狭义遗传力和广义遗传力都比较高,F1代株高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各显性矮源的加性效应值均为负效应,杂交父本的加性效应值除了91-27亲本的加性效应值为负效应外,其他亲本的加性效应值均为正效应;各个显性矮源F1代株高与杂交父本株高的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根据回归方程的预测,除了矮变1号以外,其他显性矮源F1代株高均可达到理想株高。  相似文献   

17.
豆天蛾幼虫肠道细菌分离及初步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天蛾是豆类作物生产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害虫,也是一种重要的食用昆虫资源,在山东省、江苏省的部分地区已形成特色菜肴。本文从人工饲养种群的老熟幼虫肠道环境中分离、纯化、培养,获得细菌8个菌株,对其菌体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进行厂系统研究。鉴定结果表明:1号细菌菌株属于纤维单胞菌属(Cellulomonas);2、3号菌株暂小能确定所属地位,分别记为Clanis bilntata(L_2)、Clanis bilineata(L_3);4~7号细菌菌株分别属于地杆菌属(Terrabactcr)、短状杆菌属(Brachybactefium)、李斯特氏菌属(Listefia)、丙酸杆菌属(Propi- onibactefium);8号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plus subtilis)。不同细菌属之间在豆天蛾幼虫肠道环境中存在数量方面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西藏半野生小麦为母本,普通小麦06186为父本杂交,再从 F_1中选不育度高的单株为母本,用06186连续回交四次,育成了西藏半野生小走不育系。用 T 型恢复系和普通小麦对其测交,结果表明原恢3号、L-344/5-4等 T 型恢复系对西藏半野生小麦不育系表现较高而稳定的恢复力;普通小麦成矮一号、昌交7222-5-5-9和多年生小麦对西藏半野生小麦表现不同程度的恢复。我们认为西藏丰野生小麦不育系可能成为一种有利用价值的新不育类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AFLP(Amp lified Fragm ent Length Polymorph ism)分子标记技术,即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从DNA分子水平对蒙桑(M orusm ongolica)、白桑(M orus alba)、鲁桑(M orusmulticaulis)等5个包括向海桑1号在内的桑树品种或类型进行了遗传背景分析,构建了其指纹图谱。通过分析表明,向海桑1号与参试的两个蒙桑类型以及1个白桑和鲁桑栽培品种遗传相似系数都低于0.8271,其中向海桑1号与向海桑30号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仅为0.5566,遗传关系较远。本研究从基因组DNA分子水平上初步分析向海桑1号的遗传背景,为今后该品种作为育种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特丰一号对棉花增产效果与生理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特丰一号对棉花的增产效果与生理效应。结果表明:(1)特丰一号能促进蓄铃发育,减少脱落,提高单株成铃数,增加铃重和衣分,增产率10%以上,并能增加伏前桃和伏桃比例;(2)能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矮化棉株,缩短主茎和果枝节间长度,单叶面积有所缩小,株形紧凑,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棉株密度和光能利用率;(3)能延长叶片功能与寿命,叶片增厚,叶绿素含量提高,增强光合,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与积累;(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