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落叶松腮扁叶蜂化学防治方法研究初报赵亚民,周秀珍(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围场068456)落叶松腮扁叶蜂(Cephalcialariciphila)属扁叶蜂料腮扁叶蜂属。1987年,阴河林场20~25a生的落叶松人工林首次发生落叶松腮扁叶蜂危害。由于...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腮扁叶蜂综合防治*⒇杨春(河北围场阴河林场068456)关键词落叶松腮扁叶蜂综合防治虫口减退率平均虫口密度落叶松腮扁叶蜂属膜翅目扁叶蜂科,腮扁叶蜂亚科。其幼虫暴食落叶松针叶,连续为害3年可使树木停止生长或死亡。该虫种适应海拔高度为1700~18...  相似文献   

3.
杉木连栽土壤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杉木连栽土壤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杨承栋,张小泉,焦如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魏以荣(浙江省丽水地区实验林场丽水323000)冯福娟(浙江省林业学校丽水323000)关键词杉木连栽,红外光谱杉木为我国特有的...  相似文献   

4.
丽水地区板栗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吴黎明(浙江省丽水地区林业局丽水,323000)1 生产现状近几年来,丽水地区板栗生产发展很快,据1990年全区森林资源清查统计,板栗基地仅1.55万亩,到1994年,全区板栗面积已达9.504万亩,其中云和县面积1.9...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中国扁叶蜂订正名录共计47种.其中阿扁叶蜂属Acantholyda 11种,腮扁叶蜂属Cephalcia 19种,华扁叶蜂属Chinolyda 1种,纽扁叶蜂属Neurotoma 2种,拟腮扁叶蜂属Pseudocephaleia 1种,爪扁叶蜂属Onycholyda 7种及扁叶蜂属Pamphilius 6种;并记载分布及多数种的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6.
1998—2001年在马尾松腮扁叶蜂不同发育时期进行林问调查、室内饲养、室内外试验结果:已发现的马尾松腮扁叶蜂各虫态天敌有20多种,应加以保护利用,提高松树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在马尾松腮扁叶蜂虫尸上获得的白僵菌菌株致病力明显优于其它白僵菌菌株;林虫净白僵菌、速效白僵菌对马尾松腮扁叶蜂的控制能力较强,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温度、降水量、温湿度系数与昆嵛山腮扁叶蜂种群动态变化的关系,探索气象因子对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的影响。[方法]在昆嵛山区选取7块标准样地,调查昆嵛山腮扁叶蜂发育期内的温度、降水量和相对湿度以及越冬蛹数量,然后统计分析温度、降水量、温湿度系数与昆嵛山腮扁叶蜂种群动态变化的关系。[结果]昆嵛山腮扁叶蜂在生活史的不同阶段所需的温度不同。6、7月份较高的降水量有助于昆嵛山腮扁叶蜂产卵和孵化,较低的降水量有利于其下树入土。同一样地的昆嵛山腮扁叶蜂越冬蛹的数量在不同年份中差异极显著(P<0.001);且所有样地的越冬蛹总量和虫口密度也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昆嵛山腮扁叶蜂的虫口密度与发育期降水量和温湿度系数的年份变化趋势一致,但与温度的年份变化趋势不一致。2011年较低的温度、较高的降水量和温湿度系数造成了昆嵛山腮扁叶蜂的越冬蛹数量增多。[结论]低温高湿环境适合昆嵛山腮扁叶峰越冬蛹的生活。气象因子在调控昆翕山腮扁叶蜂的发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为森林有害生物生态调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鞭角华扁叶蜂在土壤中的分布格局*唐志强牟文彬(重庆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吴俊李祥军(云阳县林业局)何清华张志雄(忠县林业局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daflagelicornis)在土壤中无论是水平方向或是垂直方向的空间格局均属聚集分布。在10厘米...  相似文献   

9.
基于Maxent模型的楚雄腮扁叶蜂潜在分布区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2011 ~2012年随机调查和收集楚雄腮扁叶蜂在中国西南地区的22个自然分布点数据,并结合分布点的环境变量,采用Maxent最大熵值模型,对楚雄腮扁叶蜂在中国的适生范围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楚雄腮扁叶蜂主要分布于云南大部分地区和四川、贵州、广西的部分地区,潜在分布于广东雷州半岛及海南的西部、南部沿海地区.用Maxent模型预测楚雄腮扁叶蜂潜在分布的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的AUC值均为0.997,精度极高.用刀切法对各环境变量重要性的检测表明,温度因素对楚雄腮扁叶蜂的潜在分布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通过构建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基指数(Pest based index,PBI)评价体系,定量评价出与林分因子共同作用后,立地因子对赤松纯林中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程度的作用等级。[方法]本研究基于森林虫害发生的基本原理,将影响昆嵛山腮扁叶蜂的结果归因于林分因子和立地因子的综合作用。在相同龄阶的赤松纯林生态系统中设立临时样地,筛选影响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的关键林分因子,建立关键林分因子与昆嵛山腮扁叶蜂虫情指数的函数关系,选取最优模型作为主曲线;将主曲线等比值拉伸得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基指数曲线群,其自下而上依次表示不同的虫基指数,即立地对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程度的作用等级。[结果]1)基于森林虫害发生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虫基指数的概念。2)确定了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基指数的定量方法,它包含样地的设立、虫情指数的调查、林分因子和立地因子的调查、关键林分因子的筛选、基准点的确定、备选主曲线模型的建立、主曲线模型的确定和评价、主曲线的绘制及曲线群的建立共9个步骤。3)逐步回归和偏相关分析确定冠幅是影响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的关键林分因子,依据所提定量方法建立主曲线方程:Q=75.53/(1+e~(-0.84x+3.40)),决定系数R~2=0.523 0,说明拟合方程较可靠,用该模型预估昆嵛山腮扁叶蜂的虫情指数时,平均预估精度是89.28%。4)将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基指数主曲线等比值拉伸得曲线群,即建立了定量评价体系。体系中的5条曲线自下而上分别表示腮扁叶蜂发生的不同程度。[结论]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基指数主曲线模型和曲线群图可以定量评价赤松林的立地因子对昆嵛山腮扁叶蜂的潜在发生程度的作用等级,为赤松纯林合理、有效的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它将成为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规模地形仿真的特点,介绍了大规模DEM数据的基于金字塔结构和分块的数据组织与管理方式.给出了数据的动态调度算法;实现了基于视点和区域起伏度的地形LOD简化.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缝合带的分块连接算法,并开发了一套大规模地形的实时地形仿真原型系统,通过实验证明该算法可行.  相似文献   

12.
华南地区桉树可持续遗传改良与育种策略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华南地区发展桉树工业纤维用材林对高产、优质、抗逆新品种需求的迫切性出发,分析了桉树引种成功之后遗传改良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要实现华南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必须建立和完善桉树长期可持续遗传改良体系,坚持以多世代群体遗传改良为基础,种间杂交无性转化利用为突破,加快育种增益转化为生产力的育种思路;强调新世纪桉树育种要重视常规育种与分子遗传研究相衔接,通过群体、个体、细胞和分子多层次多育种方式的相互交叉,充分利用各层次的遗传变异,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3.
根据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的特点,开发了应用于液压故障诊断的智能型专家系统,该系统可实现液压故障分析、推理和诊断的在线处理,系统的逻辑推理严密,分析详尽准确,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在林业养护管理阶段,防治病虫害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明确常见病害的生物学特性方能拟编出针对性更强、实用价值更高的防治方案。落叶松叶蜂为落叶松生长阶段的常见虫害,在东北、西北等诸多地区均有分布,大规模成灾时将会啃食大片落叶松林针,严重时造成落叶松枯死。在解读红腹叶蜂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探究几点较为有效的防治技术办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亮叶木莲(Manglietia lucida)为木兰科常绿乔木,原产于我国云南。其树姿优美,叶大浓绿,花艳典雅,极具观赏价值。文章对亮叶木莲的形态特征、分布和生态、生长发育、繁殖栽培及园林应用进行了介绍,以为其在园林绿化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国内木塑市场潜力巨大,木塑这种可充分利用低值资源的高附加值产品,能为人力、资金、原料等资源找到最佳表现位置。随着我国天然木材资源日益减少,巨大的需求终究会敲开国内木塑材料的市场大门。  相似文献   

18.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小班区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小班区划方法进行改进得到连续小班区划方法 ,试验证明这种方法可以节省大量野外调查时间 ,大幅度提高小班界线区划的准确性 ,使小班界线相对稳定 ,调查成果可提供落实到山头地块的森林资源现状和动态变化数据及图面材料  相似文献   

19.
Summary The influence of strong alkaline attack on the elastic modulus of beech wood was investigated from a physico-chemical point of view. It was shown that by treating rather large samples with 24% caustic potash solution, part of the hemicelluloses and lignin is removed; also wood shrinks more that three times as much as normally. This has no effect on the net cell wall elastic properties of the wood in spite of statements by other authors on milder treatment. It is supposed that such a treatment triggers a dissolution of the so-called sparingly-soluble hemicelluloses up to an extent by which wood is densified without loosing its structure. Further investigations will be carried out on the general properties of wood subjected to this kind of treatment.  相似文献   

20.
竹质能源是生物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热值高、污染低、分布广、储量大、可再生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发展竹质能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认为,发展竹质能源是竹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推动竹林碳汇健康发展、提高低品质土地利用价值的有益探索;应制定竹质能源的产业扶持政策、开展能源用竹的新品种研发和定向培育、加大竹质能源生产的试验示范,以推动中国竹质能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