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小麦苗期是指从播种出苗到小麦起身拔节前,其生长特点是以长叶、长根、长蘖为主的营养生长,小麦苗期要经历一个严寒的冬季.如果管理小好.会形成畸形苗、冻苗、黄苗、死苗,从而造成缺苗、断垄.严重影响小麦产量。下面介绍几种异常苗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正>冬小麦苗期是指从播种出苗到小麦起身拔节前,其生长特点是以长叶、长根、长蘖为主的营养生长。小麦苗期要经历严寒的冬季,如果管理不好,会形成畸形苗、冻苗、黄苗、死苗,从而造成缺苗、断垄,严重影响小麦产量。一、疙瘩苗和立针苗1.发生原因。播种质量不好。如播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苗期是指从播种出苗到小麦起身拔节前,其生长特点是以长叶、长根、长蘖为主的营养生长。小麦苗期要经历一个严寒的冬季,如果管理不好,会形成畸形苗、冻苗、黄苗、死苗,从而造成缺苗、断垄,严重影响小麦产量。下面介绍几种异常苗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一、疙瘩苗和立针苗  相似文献   

4.
磁处理土壤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磁极化强度处理土壤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处理土壤上生长的小麦在苗期的 长势和收获期的生物学性状明显好于在未处理土壤上生长的小麦,尤以低量施肥条件下磁处理土壤对小麦 生长影响显著。苗期以100 mT处理效果较好,苗干重低肥条件下较对照增加8.8%。正常施肥时增加 13.30%。3种强度磁处理之间对小麦生物学性状影响差异不显著,但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磁处理土 壤提高了作物苗期、收获期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能力,苗期两种施肥量对磷吸收影响较大;收获期以常规施 肥对氮吸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小麦是淮阳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6.67万hm2。由于小麦生长周期长,播种期正处中晚秋,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多,为害时间长。因此,进行小麦田间管理是小麦优质、高产的关键。一、苗期管理在此阶段要保证小麦全苗、匀苗,力争早扎根、早分蘖,冬前达到壮苗标准。壮苗标准:半冬性品种越冬时主茎  相似文献   

6.
2012年蒙城县小麦在苗期出现只有旺苗与壮苗、几乎无三类苗的现象,该文阐述了旺苗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种植管理措施,以指导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7.
<正>冬小麦苗期经历一个严寒的冬季,如果管理不好,会造成生理性畸形苗的发生,影响小麦苗期的生长发育,最终造成小麦减产。1立针苗发生原因播种质量不好,播种量过大、播种过深或播前整地不好,播种后地块压苗严重都易形成  相似文献   

8.
由于部分小麦播种早、播量大,加之苗期气温高,导致冬前出现旺长和过苗现象,特别是一些春性品种早播,冬前已经开始起身拔节孕穗,给小麦安全越冬和抵抗倒春寒带来极大隐患,应加强田间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土肥 《农家致富》2007,(13):32-33
小麦如何施用底肥? 答:施足小麦底肥是提高麦田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底肥能保证小麦苗期生长对养分的需要,促进早生快发,使麦苗在冬前长出足够的健壮分蘖和强大的根系.并为春后生长打下基础。底肥对小麦中期稳长、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2016,(12)
正冬小麦苗期是指从小麦播种出苗到小麦起身拔节前,其生长特点是以长叶、长根、长蘖为主的营养生长。小麦苗期要经历一个严寒的冬季,常会因耕作质量差,管理不到位等造成一些异常苗的发生,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如果及早采取措施,仍能使其转化为正常麦苗。下面介绍几种异常苗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深播苗因前茬秸秆较多,旋耕机在翻耕时切草不均匀,播后遇上大雨,在秸草较少或无  相似文献   

11.
麦套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套稻因前期与小麦共生旱长,齐苗期长2~14d,出苗率低36.2%~91.3%,苗质弱,单位长度占有的干物重只及对照的1/3,营养生长滞后,但叶龄进程随生育期推进而明显加快,叶差由苗期的2.2个至拔节期为1.1个,抽穗期仅差2~3d,即总生育天数与总叶片数相当;在器官建成上表现为个体生长不足而群体优势明显,亩成穗数多10.1%~13.1%。而每穗实粒数下降14.1%~22.1%,千粒重差异不大,最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苗期、越冬期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天赐 《北京农业》2011,(34):38-39
<正>冬小麦从出苗到越冬,生育特点是长根、长叶、长分蘖、完成春化阶段,即"三长一完成",生长中心是分蘖。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在保苗的基础上,促根增蘖,使弱苗转壮,壮苗稳长,确保麦苗安全越冬,为来年穗多、穗大打下良好的基础。1查苗补种由于漏种、欠墒、地下害虫等原因,造成缺苗断垄的,及时查苗补种,将补种的麦种在冷水中泡24小时后晾干播种,确保苗全苗匀。2小麦苗期地下害虫防治消灭苗期病虫害。常见苗期病虫有  相似文献   

13.
小麦旺苗是指小麦苗期出现旺长。旺长麦苗往往容易造成田间密蔽,光照不足,有机营养不良,地上部与地下部、群体与个体发育不协调。前期易遭受病虫危害,拔节期大量撇头,后期容易倒伏,造成穗小粒少,千粒重下降,最终产量下降。因此,充分认识小麦旺长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了解掌握小麦旺长的原因,采取控制措施,尽量避免和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小麦旺苗是小麦苗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非正常生长现象,这种现象会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引起诸多不利因素,如果管理不善,最终会造成小麦减产。阐明和分析了小麦旺苗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一、小麦赤霉病1.症状: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国麦区都有发生,在华北麦区发生更加普遍。自幼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引起苗  相似文献   

16.
陈茂春 《农家顾问》2009,(12):31-32
冬小麦苗期要经历一个严寒的冬季,常会因耕作质量差,管理不到位等而造成一些异常苗的发生,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如果及早采取措施,仍能使其转化为正常麦苗。下面介绍几种异常苗的形成原因及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小麦在商水县常年种植面积为8万hm^2,小麦赤霉病是制约商水县小麦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笔者就商水县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情况分析如下:一、症状小麦从幼苗到抽穗都可遭受赤霉病的危害。小麦苗期受到赤霉病感染是由于种子带菌或土壤带菌侵染所致,带菌麦苗轻者苗黄、苗瘦,重者干枯死亡。  相似文献   

18.
胨冻样芽孢杆菌对小麦苗期生长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胨冻样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对小麦苗期生长的作用,在用灭菌后的发酵液作对照的温室实验中,有活苗体的处理组长势比对照组明显好,其显著性达到0.01水平。该菌株有开发为生物菌肥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 冬前,小麦常因播种过早、播量过大或田间管理不当而出现旺长。小麦旺长苗植株抗逆性差,极易发生冻害,影响小麦产量。因此,在栽培上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小麦安全越冬。 1 控制肥水。发现小麦旺长后,应控制施肥和浇水。对于地下水位比较高的田块,应立即清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促进根系生长。 2 化学控制。化控以选用多效唑为宜,可明显地控制叶片生长,延缓生育进程,提高植株体内的养分含量,增强抗冻能力。施用多效唑要注意用量和时期,一般旺长苗在越冬前每667m~2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60g,均匀喷施。 3 中耕培土。旺长麦田进行深中耕,可  相似文献   

20.
<正> 小麦苗期,主要是生长叶片、根系和分蘖等营养器官,同时幼穗也在分化穗轴节片和小穗原基,是决定穗数的关键阶段,也是奠定大穗基础的时期。因此,管好小麦苗期就显得十分重要。 1 查苗补缺,匀密补稀,以肥增苗,确保全苗。小麦出苗后必须逐田查苗,对缺窝断条严重的田缺,应及时用同一品种经催芽露白的种子进行补种;对全田出苗较好,局部出现缺窝少苗的田块,可采取匀密补稀带泥移栽,栽后浇清粪水;对基本苗不足、但每窝出苗比较均匀的田块,早施重施苗肥,以肥促分蘖,优化个体,达到冬壮冬发,走稀植夺高产的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