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0 毫秒
1.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2.5mg,每日1次,连续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血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1~2个月,患者全部闭经、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者42例,改善19例,无变化7例,有效率达89.7%。行超声检查,附件包块及子宫腺肌病声像图显示显效41例,有效22例,无变化5例,有效率92.7%。服药前卵泡期子宫内膜的厚度(7.51±0.82)mm与服药后子宫内膜(7.64±0.73)mm的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血清雌二醇、孕激素较治疗前降低较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血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泌乳素、睾酮则变化不明显。不良反应为恶心、潮热,发生率为14.7%。随访1a内复发率为26.5%。23例不孕患者中有11例3~6个月内妊娠。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良好,副作用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应用米非司酮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7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40例和孕三烯酮组34例。米非司酮组于术后1周每天口服米非司酮12.5 mg,孕三烯酮组于术后1周口服孕三烯酮2.5 mg,每周2次。两组均服药6个月,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米非司酮组与孕三烯酮组的临床有效率、复发率、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孕三烯酮组(2.5%vs 26.5%,P〈0.01)。结论术后应用米司非酮的效果满意,副作用少,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比较好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三烯酮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孕三烯酮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用药的疗效。力法: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症43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3例术后l周辅以孕三烯酮治疗,每次2.5mg,口服,每周2次,连续3—6个月为l疗程。对照组20例术后无药物治疗,以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对照,观察其疗效。结果:随防6—20个月,治疗组症状控制率达100%,未发现复发,对照组有5例复发。结论:孕三烯酮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用药,疗效满意,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CA125检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对照分析的办法对4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血清CA125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其血清CA125水平变化。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治疗后1个月血清CA125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III、IV期组明显高于I期、Ⅱ期组(P〈0.05),术后6个月复发者血清CA125水平较术后1个月增高。结论血清CA125水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病情评估、疗效和复发监测均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LNG-IUS(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曼月乐)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80例A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LNG-IUS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患者仅行曼月乐宫腔放置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月经期及PBA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CA12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痛经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NG-IUS联合米非司酮治疗AM对患者性激素无明显影响,并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伴不孕的疗效。方法:对98例EMT伴不孕患者行电视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盆腔内膜异位结节电灼、粘连分离、输卵管整形及通液等手术。结果:手术时间30~160min.失血量≤80mL.术后住院5~6d,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88例,随访时间12~48个月.53/88例妊娠,妊娠率为60.2%;术后6个月内妊娠31例占58.5%,7~12个月内妊娠12例占22.6%,12个月以上妊娠10例占18.9%。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EMT伴不孕具有损伤小、疗效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血的疗效.方法对年龄>40岁、B超提示内膜厚度>7mm、诊刮病理证实子宫内膜增生的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17例,连续应用米非司酮治疗90d,随访90d观察治疗效果、月经恢复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等.结果所有病例用药期间全部闭经,12例停药后27~65d月经恢复,5例月经未恢复;用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8.7±0.96)mm及(4.43±0.38)mm,治疗后子宫内膜增厚明显好转.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有症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有临床症状并经超声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分别于UAE治疗后第1、3、4、6个月行B超复查,测量子宫肌瘤体积大小及多发性子宫肌瘤的数目变化,了解栓塞后子宫肌瘤体积的缩小情况;并于栓塞术后3个月及6个月随访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综合评价UAE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结果:本组UAE手术成功率为100%,栓塞后3个及6个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者占100%,完全消失者分别占80.0%和90.0%,平均肌瘤体积缩小分别为62.8%和89.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UAE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保留子宫及生育能力等优点,易为患者所接受,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新途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聚乙烯醇(PVA)对子宫肌瘤栓塞的疗效。方法:子宫肌瘤30例行单侧股动脉插管双侧髂内动脉及选择性双例子宫动脉造影以了解肿瘤供血后.使用PVA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并随访3—36个月(平均13个月),采用B超或MRI考核疗效。结果:瘤体无变化者3例,完全消失者3例;瘤体缩小60%--90%者11例,30%--59% 13例;6个月复查平均比术前缩小4.1cm(65%);临床症状消失21例,明显改善8例,无改善1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VA对子宫肌瘤栓塞有安全、易于注射、疗效好等优点,特别以选择PVA颗粒直径300--500μm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AFS各期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腹腔液CA125和抗子宫内膜抗体检测结果。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6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膜异位症组)血清、腹腔液的CA125和EMAb.同时检测12例正常女性(对照组)的血清CA125和EMAb并作比较。结果:内膜异位症组血清中的CA125水平、EMA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相同AFS分期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的CA125水平或EMAb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Ⅰ期(或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及腹腔液CA125水平与Ⅲ期(或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及腹腔液CA125水平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Ⅰ期和Ⅱ期(或Ⅲ期和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及腹腔液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Ⅰ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及腹腔液EMAb阳性情况与Ⅲ期(或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及腹腔液EMAb阳性情况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检测血清及腹腔液中CA125和EMAb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诊治125例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5例中发现有盆腔病变者107例,占85.6%,其中不孕原因居前3位依次是盆腔粘连及输卵管阻塞(40.8%)、子宫内膜异位症(21.6%)、子宫内膜息肉(6.4%)。术后随访6个月~1a,妊娠率为21.6%(27/125),其中宫内妊娠22例,宫外孕5例。结论官腔镜联合腹腔镜检查能迅速、准确地明确不孕症的病因并可采用针对性治疗,是诊治不孕症的最佳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32例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 32例的疗效。方法 :32例卵巢早衰患者采用中药助孕排卵汤加减联用性激素替代治疗法 ,行周期治疗 3~ 6个月 ,并在服药前后检测卵泡刺激素 (FSH) ,黄体生成素 (L H)的血清水平 ,用 B超检测子宫体积 ,左、右卵巢体积及子宫内膜的变化 ,观察停药后卵泡发育和排卵情况。结果 :32例治疗后 ,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FSH、L H血清水平显著下降 (P<0 .0 1与 P<0 .0 5 ) ;子宫内膜明显增厚 (P<0 .0 1) ,但双侧卵巢及子宫体积无显著变化(P >0 .0 5 )。停药后 32例中 13例有数目不等的卵泡出现 ,5例足月分娩 ,1例自然流产 ,1例已孕 8周。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 ,血清 FSH与 L H显著下降 ,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能诱导排卵成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1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85例,应用妈富隆治疗),疗程6个月,随访半年,对比其疗效。结果治疗组血清激素水平基础性激素(FSH、LH、E2、P)平均水平较用药前下降;对照组只有E2、P较治疗前下降;两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上升,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变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期间均有效止血,对照组停药后均有撤退出血。治疗组停药后33例直接进入绝经期,症状复发5例,复发率为5.0%;对照组3例直接进入绝经期,症状复发22例,复发率25.9%。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较效果好,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未接受剥除术晚期增殖期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织)育龄期女性依据子宫内膜病变状况结合用药方式分为异位对照组(正常培养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及异位地诺孕素组(以50 nmol·L~(-1)地诺孕素对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进行处理)各组46例;92例无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正常并行子宫全切术者依据用药方式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培养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及正常地诺孕素组(以5092例nM地诺孕素对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进行处理)各46例。观察各组Bcl-2、NF-κB、Bcl-XL、p21Waf1/Cip1、p16INK4a等指标的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分析细胞凋亡状况。结果异位地诺孕素组Bcl-2、NF-κB、Bcl-XL、p21Waf1/Cip1、p16INK4a的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地诺孕素组、异位对照组,且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经Bcl-2、NF-κB、Bcl-XL、p21Waf1/Cip1、p16INK4a等有关因子及NF-κB通路途径促使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凋亡.抑制DNA合成,实现治疗目的,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RI表现及诊断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RI表现,MRI检查用Vectrao.5T超导型成像系统,行横断及矢状面T1、T2加权成像。结果:MRI能很好地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陈旧性出血及周围组织粘连这两个病理改变。病灶呈T1加权为高,T2加权为等或高信号影。15例中,MRI共发现17个病灶(手术发现19个),发现率为90%,定性准确率为100%。结论;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子宫内膜异位的MRI信号较为特殊,MRI对其定性、定位有很高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慢性盆腔痛(CPP)的常见病因及腹腔镜在其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68倒CPP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腹腔镜或剖腹手术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结果:镜下诊断68倒CPP患者中病因为盆腔炎27倒(39.7%).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22.1%).盆腔粘连12例(17.7%)和盆腔淤血症5例(7.3%)。本组痊愈26例.显效23例.好转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8.2%。结论:CPP常见病因为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盆腔淤血症,腹腔镜技术对明确病因及针对性治疗有较高的价值.它对CPP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术前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子宫肌瘤伴贫血、拟行全子宫切除患者20例,采用米非司酮10mg/d,连续服用3个月;同时选用同期在年龄、临床症状及体征上无差异的未用米非司酮治疗的2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对照.记录服药组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子宫及肌瘤体积;对服药组及对照组治疗情况和手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服药组治疗期间均闭经,贫血较前纠正,子宫及肌瘤缩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前及术中输血率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术前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化瘀止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化瘀止痛汤,6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 %(38/42),对照组为73.8%(31/4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半年观察组复发率为10.5%(4/38),对照组复发率为35.5%(1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恶心、呕吐、心慌及不规则阴道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化瘀止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的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雌孕激素不同给药方式(分为联合疗法和序贯疗法)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青春期功血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序贯组各56例,联合组给予雌孕激素联合治疗,序贯组给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改善情况、止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增加,其中序贯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联合组(P0.05);序贯组完全止血时间和均明显短于联合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序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孕激素联合疗法和序贯疗法均可有效改善改善青春期功血患者子宫内膜水平,其中序贯疗法是根据女性卵巢的生理活动规律而适当补充体外源性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成分,更适用于青春期功血患者。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诊治妇科不孕症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腹腔镜技术,评价其在诊断和治疗妇科不孕症的价值。方法:采用腹腔镜对l20例不孕症患者的盆腔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在腹腔镜下进行治疗。结果,112例找出不孕原因,依次为子宫内膜异位症45例(40.2%),盆腔炎26例(23.2%)例,盆腔粘连l6例(14.3%),输卵管炎10例(8.9%),输卵管积水8例(7.1%),多囊卵巢3例(2.7%),生殖器畸形及盆腔结核各2例(1.8%)。术后随访9个月-3a,120例中受孕65例,受孕率为54.2%。结论:腹腔镜对不孕症可起到明确病因和部分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