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国产量预报工作近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近几年来,由于计划和生产部门的需要,我国产量预报工作有较快的发展。简介如下。一、产量序列的处理产量预报首先要把产量资料分解,以排除非气象因子影响。作者等(1978)编制东北产量预报时,将产量Y与年序t绘成相关图1,据最小二乘方确定AB线,AB线表示在气象因子正常情况下产量的分布;而各散点与AB线的距离是由于气象因子的波动而产生的产量波动,并称其为产量变率。其后王馥棠、冯定原、吴元中、刘泽良等对此作了详细探讨,并称其为趋势产量Y_t和气象产量y_w。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了降水的年内分布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之后,运用产量分解的方法,对气象产量与降水量作了相关分析,提出了内蒙古梯田的气象产量与降水量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3.
基于历史产量丰歉影响指数的黑龙江省水稻产量动态预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稻是黑龙江省主栽作物之一,开展水稻产量动态预报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产量资料、发育期资料、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资料,根据历史年水稻产量丰歉气象影响指数,建立黑龙江省水稻产量丰歉趋势动态预报模型。另外,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确定影响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建立相应的产量预报模型,对产量丰歉趋势动态预报模型进行修订。通过对1997-2006年水稻产量进行动态预报,结果表明,5月31日、6月30日、7月31日和8月31日预报的水稻产量增减趋势的预报正确率平均为90%、70%、90%和80%,产量预报准确率为84%、90%、94%和93%,预报准确率较高,能够满足业务服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应用鲁西南1980-2009年植保部门棉花资料和气象部门气象资料,利用DPS专业版数据处理系统筛选一批影响棉花生长、产量和品质最优势相关气象因子,分析其相关性及对棉花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衣分与7月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8月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棉花裂铃、吐絮;9月降水量偏多,铃重严重减少。铃重随5月和8月平均气温升高而增加。铃重与5月日照时数呈正相关,光照充足,铃重增加;适宜的降水量对棉花纤维长度有利,降水量过大则棉花纤维长度减小。棉花皮棉及籽棉的产量均与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气温偏高有利于棉花产量形成。分析气候因素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对发展当地棉花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板栗叶片及土壤养分含量对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迁西板栗“燕山早丰”叶片及土壤养分含量对产量的影响,通过路径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迁西县17个代表性“燕山早丰”板栗园土壤和叶片养分状况与产量进行分析,得出叶片不同养分元素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对板栗产量影响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结果显示,路径分析中残差值均小于0.4,即板栗叶片或土壤的养分元素含量对产量的影响权重均超过60%;高产果园中,提高板栗叶片N、P、Ca、Mn、Fe、Mg含量,提高土壤N、Fe、Mn含量均有利于提高板栗产量;低产果园中,提高板栗叶片N、Ca、Mg含量,提高土壤N含量均有利于提高板栗产量。因此,在高产果园中,向土壤中增施N、P、Fe、Mn等肥料,向叶面喷施Ca、Mg等叶面肥料均有利于提高板栗产量;低产果园中,向土壤中增施N肥和向叶面喷施Ca、Mg、Fe、Cu等元素叶面肥料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天水市农业气象灾害对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1985—2004年实测气象和粮食产量资料的分析,得出:影响天水市玉米、冬小麦两大粮食作物产量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别是春旱、初夏旱、伏期连阴雨和上年秋旱、当年春旱及倒春寒天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农业气象灾害强度的天水市玉米、冬小麦的气候产量数学模型,可为气象灾情评估和定量分析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山楂产量与气象因子相关分析和积分回归分析,得出影响桓仁县山楂产量的主要气象因素及关键期.试验得出夜间温度对果实增重影响显著.针对影响山楂产量的主要气象因素,采用选择有利地形环境,应用防风网、地膜及最适灌水期等气象适用技术,可以提高山楂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气候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利用乌兰察布盟后山地区3个旗县多年的产量资料与气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阐述了气侯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得出降水是影响该地区马铃薯产量的主导因子,温度和风速是次要因子,影响产量的关键时段是结薯期和淀粉积累期。建立了后山地区马铃薯产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综合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9.
国家级农业气象产量预报业务自动化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根据国家级农业气象产量预报业务的需要,研制的从资料(农业气象电报)接收处理、建立数据库、建模预报,直至输出预报产品的业务自动化系统以及产量预报专家系统的结构、工作流程及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气候波动对重庆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选用代表重庆四个区域的江津、丰都、奉节、酉阳1960-2001年的气象及水稻产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测方法对水稻产量资料序列进行分段,利用Logistic曲线进行分段拟合求取水稻的趋势产量,进而得到气象产量,利用积分回归等方法分析气候因子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庆四个地区的水稻单产均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发生突变性增长;采用Logistic分段拟合趋势产量的效果明显优于线性拟合,体现了水稻的实际变化趋势;水稻的气象产量具有较明显的年际变化,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20世纪60年代初期、整个70年代、90年代中后期气象产量较低,而60年代中后期、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前期水稻的气象产量相对较高;造成重庆水稻减产的主要因素为春季低温阴雨和伏旱等灾害,因此,应采取春季保温和增蓄伏前水等措施促进水稻增产丰收。  相似文献   

11.
A field trial was conducted between 2006 and 2009 in order to quantify the effect of boron (B) application on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chestnuts. The trial was established in an acid soil derived from siliceous schist and two levels of B were applied. Fruit abortion and nut yield per tree were measured, and nut quality parameter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kernel were determined. Foliar B concentration was 8.6 mg kg?1 in the control trees and 48.4 mg kg?1 in fertilized chestnuts. Boron improved fruit setting and promoted nut production by 77%. In 2008, the occurrence of cold temperatures enhanced the effect of B on fruit setting, which was four-fold, whereas with the normal temperatures of 2009 the increase was lower. The drought of 2009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ruinous chestnut caliber and shell cracking. Boron induc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crude fat of chestnut kernel.  相似文献   

12.
小麦计算机优化模拟与增产对策子系统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麦生物学特性和土壤植物营养学为依据,在小麦生育模拟基础上,建立了小麦生育优化动态模式和最佳经济效益施肥模型。输入简单易测的生物,土壤,气象因子,可以模拟出小麦生育的最佳叶面积动态,最佳茎蘖动态和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并结合小麦实际资料,提出获取高产的措施与对策,为大田生产管理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01—2005年连续5a在西安市长安区种植苏格兰型留兰香小区试验及收获期气象资料分析,研究了收获时的降雨和温度对其精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收获时的降雨量和温度对苏格兰型留兰香精油产量有明显的影响。降雨量越大,出油率越低,精油产量越低,大雨之后可下降50%左右,一般雨后有连续3~5d晴天,出油率和精油产量可基本恢复到雨前水平;收获时温度越高,出油率越高,精油产量越高,日均温20℃以上,出油率和精油产量高。因此,苏格兰型留兰香应在连续3d以上晴天、日均温20℃以上收获为宜。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中游低丘黄壤坡面地表产流产沙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得出湖北省象鼻嘴小流域内2个板栗林梯地、2个花生农地(梯地、坡地各1个)径流小区在同等雨强条件下的产流产沙过程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在水热状况、土壤、小地形等条件较一致的前提下,4个径流小区的初损雨量、历时表现为板栗梯地1板栗梯地2花生梯地花生坡地;结合各径流小区产流产沙强度及累计过程线分析得出,梯地的水土保持效果明显优于坡地,坡地的产流产沙过程更为复杂;林地在拦蓄径流、增加入渗方面要明显优于农地;板栗梯地1,2的水沙流失特征差异显示出植被盖度、物种多样性等对地表产流产沙过程也有较大影响;各场雨的累计产流、产沙量与降雨历时之间符合Y=ax2+bx+c的多项式相关方程。  相似文献   

15.
以北京市密云板栗林为研究对象,设置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和植物+工程措施处理(裸地作为对照)分析不同水土保持单一措施及其组合措施对坡面产流产沙及水沙关系的影响,以期为密云区板栗林水土保持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植物措施方面,卷柏处理的减流率和减沙率分别为62.8%,88.3%,减流减沙效果优于椰丝毯、狗牙根和结缕草处理;工程措施方面,水平阶处理的减流率和减沙率分别为83.2%,92.9%,减流减沙效果优于鱼鳞坑处理;组合措施方面,水平阶+卷柏处理的减流率和减沙率分别为86.7%,96.1%,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最好。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量和产沙量的影响还取决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综上,考虑到植物+工程组合措施的减流减沙效果略强于工程措施,但差异不显著,因此在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建议采用工程措施进行板栗林水土流失防治,具体采取水平阶作为研究区的主要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和工业化背景下,传统小规模农业一直被认为是经济效益较低的产业。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小规模农业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至今仍发挥生计功能,为何仍有大量农户在从事农业生产?为解释这个现象,本文选取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河北宽城板栗栽培系统为例,以宽城板栗种植户为单位,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构建劳动投入回报模型,计算农户板栗种植和外出务工的劳动投入回报率。研究结果表明:宽城板栗种植户使用化肥和农药比例不高,耕地面积小(0.57 hm~2·户~(–1)),田间管理、采摘是板栗种植消耗劳动量较多的农事活动,年均只需要投入121.4人·d·户~(–1)的劳动量;外出务工劳动力约2人·户~(–1),人均务工时间为8.9月·a~(–1),每年每户外出务工的总劳动量为537人·d·户~(–1),是板栗种植劳动投入的4.4倍。板栗价格相对略高,每户种植板栗所获得的收入是15 623.3元·户~(–1);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技能不足,外出务工的月收入较低,每户劳动力外出务工所获得年收入为59 243.7元·户~(–1)。但从农户劳动投入回报率的角度看,小规模板栗种植业较外出务工高约1.2倍。这一结果与人们对农业低效益的普遍印象存在较大差别,也从经济维度解释了多数农户不愿意放弃板栗种植的原因。板栗种植需要的劳动量较少,使得农户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农户兼业化是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以适应社会转型的适应性现象。  相似文献   

17.
赣州近30年气候变化对双季早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赣州市1980-2009年逐日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资料为基础,对赣州双季早稻生长期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早稻气象产量与其生长期气象因子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近30a早稻的单产随时间呈增加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前基本呈线性增长,90年代后期开始增长速度明显放缓;(2)近30a早稻生长期的气温总体呈增加趋势,升温速率为0.35℃/10a,90年代末以前增温不明显,但随后气温跳跃上升,其中2000-2009年的平均气温比90年代上升了0.7℃,气温与早稻产量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气候变暖对早稻增产起抑制作用;(3)近30a早稻生长期的降水量呈减少态势,其递减速率为157.6mm/10a,降水量与早稻产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早稻生长期间降水量由多变少,并有逐年减少趋势,降水不足将是影响未来早稻高产的主要因子之一;(4)近30a早稻生长期的日照时数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但年际间和年代际间的变幅都较大,日照时数与早稻产量呈明显的负相关,表明日照太强对早稻生产有不利影响;(5)近30a早稻灌浆乳熟期的气温呈明显增加趋势,特别是从90年代后期开始"高温逼熟"天气明显增多,且灌浆乳熟期气温与早稻产量存在明显的负相关,灌浆乳熟期的高温热害也是影响赣州早稻优质高产的关键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8.
分析对比全国123个冬小麦农业气象观测站1991−2017年观测产量与所在县统计产量的年代际、变异系数和倾向率的差异;利用2006−2010年各县冬小麦种植面积平均值省内占比作为权重因子,将县观测产量与县统计产量加权集成为省级尺度观测产量和省级尺度统计产量,并与统计局发布的省公布产量进行对比,分析省级尺度三种不同产量的年代际变化和倾向率差异。结果表明:(1)县观测产量和县统计产量均表现为高产县数量增幅明显,低产县数量减幅明显;21世纪10年代两者均为高产年代,21世纪00年代两者差值达到峰值。(2)县尺度变异系数观测产量离散程度高于县统计产量,49个县观测产量的变异系数小于0.20,仅8个站大于0.40;72个县统计产量变异系数小于0.20,仅9个站点变异系数大于0.30。(3)各县观测产量中有73个站点倾向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大多集中在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冬小麦主产省;100个县统计产量呈显著增加趋势。(4)21世纪00年代为各省观测产量和统计产量的高产年代,20世纪90年代为低产年代;山东、安徽、河北、江苏、陕西和山西等省10a观测产量的平均值在各个年代均高于省统计产量平均值。(5)除新疆和山西外其余省份省级尺度观测产量倾向率均通过显著性检验;所有省份省统计产量和公布产量倾向率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且产量增幅均为正值。总体来说,基于观测产量的冬小麦产量序列可以为产量预报提供新的数据来源。  相似文献   

19.
旋刀式荸荠芽根同步切除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荸荠芽和根切除工序复杂、效果差、切削力较大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旋刀式荸荠芽根同步切除装置,借助荸荠自身重力和装置结构形式进行限位,由回转刀片组同时切除芽和根。首先对荸荠运行及切削过程展开理论分析,确定关键部件结构形式与参数范围。进一步在EDEM离散元软件中以荸荠芽和根的切削力为评价指标,以锯齿旋切刀几何参数和切削速度为影响因素开展仿真优化试验,得到最佳参数组合为:锯齿底长5 mm,齿高15 mm,切削速度0.103 m/s。搭建测力平台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并与平刃旋切刀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锯齿旋切刀可减小23.29 %的切削力。基于Box-Behnken原理设计定位孔内壁优化试验,得到最佳参数条件下荸荠的斜切高度差为4.5 mm。研究结果可为荸荠芽根切除装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