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正> 种母鸪5月龄性成熟,7月龄开始产蛋。鹧鸪受精蛋,可雌雄自孵,亦可由母鸡代孵、人工孵化。为适应规模养殖需要,一般都采用电孵化器孵化。优质的受精蛋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和翻蛋等条件下,经过24天的孵化期就能孵化出优质的雏鸪。因此在孵化中应掌握好以下要点:1 饲养好种鸪 鹧鸪饲养到28周后,要按照种鸪饲养方法来培育优质种鸪。做好疫病防治,给予种用全价营养饲料。公母比例笼养按1:2~3为宜。  相似文献   

2.
<正> 鹧鸪是一种饲养价值较高的珍禽,鹧鸪价值高,市场前景看好,其骨细肉厚、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为禽中珍品,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抗癌元素硒锌等矿物质,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高级补品,其营养滋补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受到国内外一些科学美食家的高度评价,养殖鹧鸪投资少、效益高,其抗逆能力强,易饲养,饲料转化率高。鹧鸪5个多月产蛋,年产120枚左右,从出壳到育成仅需90天,肉用鹧鸪,养殖三个月,耗  相似文献   

3.
鹧鸪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优质的野味滋补品,它不仅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强,且产蛋率高。然而怎样才能提高种蛋的受精率,是不少养殖户所关心的问题。提高种蛋的受精率,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光照。鹧鸪6个月左右性成熟,即开始交配并产蛋,产蛋期间每天要保持18小时的光照,人工补充光照要定时,光线要稳定,光照时间忽长忽短,光线忽明忽暗都会影响鹧鸪的正常产蛋和种蛋的受精率,一般每平方米3瓦,灯泡距地面1.8 ̄2米为宜。2、密度。饲养商品鹧鸪每平方米20 ̄30只,种鸪每平方米10只,最多不要超过15只,密度过大不能充分发挥每只公鸪的交配能力,…  相似文献   

4.
鹧鸪产蛋期,对环境温度比较敏感,温度低于5℃或高于30℃,对产蛋量和受精率都有较大影响。产蛋期适宜的气温为7.5~24℃,最适宜温度为16~17℃。在饲养水平较高、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种鹧鸪年产蛋量可达100~110枚,受精率高达92%~96%,受精蛋孵化率可达84%~91%。  相似文献   

5.
韦荣玉 《新农村》2007,(3):23-23
鹧鸪是集肉用、药用、观赏于一体的名贵珍禽,具有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强等特点。1·饲养方式鹧鸪可散养也可笼养,一般多采用笼养,每平方米可养种鸪10只左右。2·公母比例产蛋鸪的公母比例1:4~5。鹧鸪180天左右性成熟,公鸪比母鸪性成熟早1个月,公鸪性成熟表现活泼好动,追逐母鸪。  相似文献   

6.
野生鹧鸪在世界上分布很广,30年代美国人从印度引进驯化饲养,现已变为家养的珍禽。鹧鸪肉厚、骨细、内脏小,肌肉含蛋白质高、脂肪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优质白肉中的滋补品。我国80年代中期从美国引种养殖,90年代初种鹧鸪已达10多万只。目前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始商品化生产。在商品化生产中,孵化、育雏成了鹧鸪人工饲养的重要环节,现将其关键技术介绍如下。1 孵化1.1 孵化设备孵化器可用小型鸡鸭孵化器代替,孵化时将蛋盘的铁丝间距改为2cm即可。也可以用电热毯、自动控温装置和热水袋组成的恒温装置,或用…  相似文献   

7.
鹧鸪作为一种集野味、观赏、保健为一体的珍禽品种.由于其饲养方便简单、成本低、肉质鲜嫩、经济效益高而深受广大养殖户的青睐。如今,鹧鸪市场已经走出销种、炒种期,进入商品销售阶段,近年来已在我国推广发展,全国鹧鸪饲养总量已超过1000万只,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8.
饲养种鹧鸪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种蛋。种用鹧鸪的饲养和管理分为 两个阶段:一是生长阶段,二是产蛋阶段。生长阶段包括育雏和育成两期。育雏期是指鹧鸪 需要人工进行保温的生长阶段。产蛋阶段包括产蛋和休产两期,产蛋期和休产期最适当的安 排为70天,产蛋期后,马上强制进行70天休产,依此轮回进行,这是保持鹧鸪较高产蛋量的 先进管理方法(产蛋期公母混养,休产期公母分养)。  相似文献   

9.
鹧鸪是一种饲养价值较高的珍禽,生命力和抗病力极强,繁殖性能良好,适于全国各地饲养。其肉厚,骨细,内脏小,肌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优质野味滋补品。鹧鸪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它从出壳到90日龄,平均活重可达500克,一般饲养70日龄便可上市,体重350克~400克.料肉比3.5:l,种鹧鸪年产蛋量平均120枚,  相似文献   

10.
凌云  刘天龙 《新农村》2001,(7):17-17
鹧鸪是一种抗病能力较强的禽种,但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很多鸡病也会传染给鹧鸪。其中最易患的是支原体传染病。1.病因支原体是一种禽类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呼吸道直接接触感染,也可通过空气、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感染传播,饲养管理不当,饲料营养不全,饲养群拥挤,通风不良,气候突变,都能引起该病的发生。2.症状发病初期为鼻孔流出水样或粘性鼻液,喷嚏、咳嗽,呼吸困难,严重时呈现精神不振,食量减少或拒食,逐渐消瘦,不愿活动,羽毛蓬乱,产蛋下降或停产;有的眼睑肿胀,眼球突出如肿瘤状,以致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11.
<正> 饲养种鹧鸪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种蛋。种用鹧鸪的饲养和管理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生长阶段;二是产蛋阶段。生长阶段包括育雏和育成这两个饲养期。育雏期是指鹧鸪需要人工进行保温的生长阶段。产蛋阶段包括产蛋和体产两个饲养期  相似文献   

12.
<正> 鹧鸪具有营养价值高、生长快、管理简单、饲料转化率高、繁殖力强等特点,所以倍受广大养殖爱好者宠爱。饲养鹧鸪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特禽养殖好项目。为便于初养者掌握鹧鸪的一些饲养管理技术,笔者现将鹧鸪不同生长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1.1 提供适宜的温、湿度:鹧鸪生性喜暖怕湿,对过冷过热比较敏感。由于鹧鸪出壳时体重仅有  相似文献   

13.
鹧鸪产蛋期,对环境温度比较敏感,温度低于5℃或高于30℃,对产蛋量和受精率都有较大的影响.产蛋期适宜的气温为7.5~24℃,最适宜的温度为16~17℃.温度适宜时,鹧鸪食欲良好,产蛋量多,受精率高.在饲养水平较高、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种鹧鸪年产蛋量可达100~110枚,受精率高达92%~96%,受精蛋孵化率可以达到84%~91%.  相似文献   

14.
人工饲养鹧鸪中,往往出现这种现象:鹧鸪突然食欲减少,产蛋鹧鸪突然产蛋率下降,经诊断无其他疾病,多认为是自然现象,往往被人们忽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福建省永定县湖雷镇闽西招宝珍禽开发公司蓝招宝积多年养殖鹧鸪经验,认为此症是受应激因素的刺激所致,是影响鹧鸪产蛋率下降及生产发育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蓝招宝的避免鹧鸪应激因素产生的简易方法介绍如下:鹧鸪养殖室周围环境必须保持安静,严防刺激响声,如车辆喇叭声、马达声、震击声、犬叫声。在产蛋前要对鹧鸪进行调教,使产蛋期进行日常工作时不会产生应激。生人不要进入鹧…  相似文献   

15.
鹧鸪是集肉用、药用、观赏于一体的名贵珍禽,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等特点。养好种鸪提高产蛋率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现将山东曹县位湾镇鹧鸪养殖场的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美国鹧鸽是特禽新品种,是山珍野味,肉嫩味鲜,营养丰富,已逐渐步入各地餐馆酒楼,比如上海推出“百鸟归巢宴”的原料就是鹧鸪。同时由于价格适中也深受群众欢迎,逐步走进市民的菜监子。鹧鸪从出壳至90日龄,平均活重可达500克左右,一般饲养70日龄便可上市。母鸪年蛋30~100枚。一般商品鸪每只售价15~  相似文献   

17.
赵前卫 《农家致富》2010,(12):21-21
市场起伏 大鹧鸪是一种集药用、食用、观赏于一体的特禽新品种,以其独特的药疗滋补效果而受到消费者青睐。发展鹧鸪养殖,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炒作期",肉鸪每只(约0.4公斤)均价在15~18元,有时甚至炒到24元.  相似文献   

18.
赵前卫 《当代农业》2010,(12):21-21
市场起伏 大鹧鸪是一种集药用、食用、观赏于一体的特禽新品种,以其独特的药疗滋补效果而受到消费者青睐。发展鹧鸪养殖,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炒作期",肉鸪每只(约0.4公斤)均价在15~18元,有时甚至炒到24元.  相似文献   

19.
要使肉用鹧鸪在90日龄内充分适应环境,健康地生长发育,获得的饲料报酬高,经济效益显著,达到个体体重500g的目的,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饲养和管理.这是鹧鸪饲养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养殖鹧鸪成功与失败的决定因素.为此,总结出肉鹧鸪养殖中必须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和应控制的"六大环境因素”,以供养殖场及专业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陈明 《当代农业》2001,(7):27-27
鸡“难产”是指鸡要产蛋而又无法产出,也叫产蛋不下或蛋阻留、蛋秘结。导致鸡“难产”的主要原因:蛋过大,特别是幼龄母鸡产过大蛋;输卵管炎、输卵管肌肉麻痹或产蛋过程中受惊;输卵管狭窄或扭转,导致鸡蛋无法通过产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