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蔬菜移栽机的覆土镇压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旱地移栽时需要秧苗稳定并牢固的压紧在泥土内,通过覆土镇压器进行覆土和压实,覆土镇压器的研究非常重要。通过受力分析,进行压强及应力计算,确定了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和性能参数,满足农艺要求,为小型蔬菜移栽机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吊篮式膜上移栽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地区作物膜上移栽缺乏满足其农艺要求的移栽机具,设计了2ZML-2吊篮式膜上移栽机。该机一次作业可完成膜上碎土道形成、膜上成穴移栽、土壤镇压等工作,解决了移栽时作物幼苗根部覆土不足和易倾倒的问题。田间试验表明,该机工作可靠,栽植深度均匀,覆土厚度稳定,栽植率大于95%,满足了新疆地区作物膜上移栽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新疆地区作物移栽与移栽机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新疆地区作物种植普遍采用铺膜加滴灌带的种植模式,因为缺少适用的移栽机具,采用人工进行移栽.为了推动机械化移栽,新疆地区从国外引进移栽机用于生产示范,这些移栽机主要完成送苗入穴,需要大量的人工辅助作业,且受价格较高的因素影响,未能得到大规模引进.近年来,我国研制出了一些基于吊篮式栽植原理的移栽机,虽然在结构和移栽工艺上有所不同,但都具有膜上成穴移栽和覆土功能,实践证明可以很好的满足新疆地区作物种植模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自动取苗是蔬菜穴盘苗全自动移栽机的核心技术,快速、精确、低损伤取苗是蔬菜穴盘苗自动移栽作业的重要保障。自动取苗机构结构复杂、种类繁多,为使自动移栽领域的应用或科研人员能够快速系统了解自动取苗技术,合理选型或设计取苗机构,采用文献综述和归纳总结的方法,对国内外自动取苗技术进行研究。对取苗技术进行分类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顶出式、顶夹式取苗机械结构简单,取苗效率高,不易伤苗;指钳式取苗稳定可靠、适应性强;直落式取苗机构布置灵活,可同时完成取苗和投苗,但需特制穴盘,仅适合小苗移栽。当前我国自动取苗技术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制钵、育苗、取苗等环节不匹配;蔬菜生产劳动者兼职化老龄化严重;缺乏高性能取苗技术等。结合国内外自动取苗技术研究进展和我国蔬菜生产农艺和现状,提出了问题的应对措施。针对取苗技术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提高取苗速率,降低钵苗损伤率;简单型与智能型并重发展;向机-电-液-气一体式大型机和机械式小型机发展;取苗机构采用模块化设计。  相似文献   

5.
我国北方雨水偏少,许多居民都把住房建成平顶结构。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房顶处于闲置。如果把房顶覆土进行改造,种植一些适宜的蔬菜会增加经济效益,尤其在耕地紧张的地区,其意义更大。房顶种植蔬菜,具有可行性:1、多数蔬菜为浅根性作物根系入土浅,主要分布在0~30cm土层内,利用表土层养分和水分,只要在房顶覆土30cm厚,配施一定肥料,完全可以满足蔬菜生长的土壤条件,房顶肥料养分流失少,而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蔬菜养分的积累,提高产量和品质。2、房顶地势高,通风透光好,便于蔬菜生长多数蔬菜生长期间都要求较强的光照,房顶遮荫物少,光照强,空…  相似文献   

6.
移栽是蔬菜生产的关键环节,采用机械移栽替代人工会大大减轻作业强度,提高作业效率。但目前适用于我国实际蔬菜移栽生产作业的多数机型为半自动机型,喂苗环节需要人工完成,人工投喂苗频率极大限制了移栽机工作效率且长期连续作业很难保证喂苗不遗漏,导致漏栽率高。因此,实现机器代替人工喂苗,减少移栽作业用工,全面提升移栽机械化水平已成为解决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当务之急。为此,设计了一种蔬菜移栽机自动喂苗装置,以期实现蔬菜苗无人喂苗全自动移栽作业。考虑到移栽机作业环境条件的制约并为远程操作提供方便,该自动喂苗装置使用体积较小、安装方便的锂电池作为唯一动力源,装置主要由喂苗臂、喂苗爪、喂苗臂水平和垂直传动部件以及控制部分组成,可实现128穴蔬菜穴盘苗逐排依次抓取并按一定的次序和时间要求连续喂入到对应移栽机投苗杯中。在试制出样机后,喂苗成功率以穴盘苗基质含水率、苗龄以及喂苗爪入土角度为因素,进行了喂苗装置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穴盘苗基质含水率及喂苗爪入土角度对喂苗成功率影响较为明显。当穴盘苗基质含水率为45%,喂苗爪入土角度为10°时,喂苗成功率为92.3%。该试验结果表明自动喂苗装置作业性能符合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7.
蔬菜移栽机分插机构结构参数优化及运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稻插秧机的基础上改进的小型蔬菜移栽机,移栽的核心工作部件是采用曲柄摇杆的后插式分插机构,其性能决定移栽质量,通过理论分析,建立曲柄摇杆分插机构的运动模型,模拟了相对运动轨迹和绝对运动轨迹。运动VB软件获得运动轨迹,并进行参数优化,获得取苗角=13.2°,推苗角=68.08°,两角差值=55.50°。绝对运动轨迹高度达到300 mm,满足蔬菜移栽农艺要求,为蔬菜移栽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帅 《现代农业》2012,(11):90-91
移栽是蔬菜、花卉等作物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具有对气候的补偿作用和使作物生育期提早的综合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可观。目前,约有60%蔬菜是采用育苗移栽方式种植的。但长期以来,秧苗栽植环节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难以实现大面积移栽,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研制先进实用的移栽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传统机械栽植方法的分析,利用零速移栽原理,设计了一种模仿人工种植过程的同步扶正棉苗移栽机。其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为旱地茎叶类农作物的机械栽植提供了新的设计方法,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2行移栽机是宁南山区最常见的移栽机,蔬菜生产上有时需要起宽垄种植多行蔬菜。一般农业合作社缺少3行/垄和4行/垄的蔬菜移栽机,只能采用2行移栽机种植3行/垄或4行/垄的种植方式。本文旨在通过2行移栽机种植3行/垄或4行/垄的机械移栽较人工移栽投入进行比较,以指导生产。【方法】选取开拓者白菜花幼苗为试验材料,设计85 cm的宽垄,每垄移栽3行和4行,以人工移栽为对照,分析其机械效率和物质投入。【结果】机械移栽每hm2用时9.47 h,不计机械折旧每hm2物质投入为378.81元,计入机械折旧每hm2物质投入为387.58元,每hm2物质投入仅增加8.77元。3人工作条件下,4行/垄处理,用移栽机移栽每hm2较人工移栽节省时间31.36h,效率提高了3.31倍,物质投入降低837.26元;3行/垄处理,用移栽机移栽每hm2较人工移栽节省时间23.46 h,效率提高了2.48倍,物质投入降低600.25元。【结论】在人工辅助条件下,利用东风井关PVHR2乘...  相似文献   

11.
生菜自动移苗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应用于工厂化农业中的生菜自动移苗机的总体设计、控制系统设计,以及驱动装置与执行机构动作的编程实现.该机器可完成预定功能,并且移苗效率比手工移苗提高了3~4倍.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利用连杆曲线的多种形态串接设计六杆机构,实现从动杆一定的摆角和一段慢速运动。结合移植机取钵机构的要求,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对该机构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3.
大葱移栽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大葱移栽的农艺要求特殊,国产的各种移栽机都不适合大葱这类小株距作物的移栽。为了实现大葱机械化移栽,作者分析了国内各种移栽机的结构特点,确定了以挠盘式栽植器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挠盘式栽植器运动轨迹和特征参数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台挠盘式大葱移栽机,田间试验结果不仅证明了挠盘式移栽机可以满足大葱栽植的农艺要求,实现小株距移栽,而且验证了挠盘式移栽机设计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直铲式树木移植机下铲阻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铲刀是树木移植机的关键作业部件,目前由于缺乏铲刀下铲过程中下铲阻力的定量描述,使铲刀乃至整机的设计水平受到一定限制。本文通过对直铲或树木移植机铲刀下铲过程及受力状况的分析,应用土壤—机器系统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建立了该铲下铲阻力的数学模型,并由此提出了减小其下铲阻力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解决营养钵移植机沟底平整度问题出发,讨论了圆盘开沟器顺铣和逆铣的沟底高度,导出逆铣圆盘开沟器沟底凸起高度公式;得出了逆铣优于顺铣且符合营养钵移植农艺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董毅书 《北京农业》2012,(33):73-74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对提升农业生产工作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盈江县自2008年开始推广水稻插秧机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着重探讨盈江县水稻插秧机推广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希望有助于该县水稻插秧机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迟德霞  王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407-16408,16412
对插秧机的自动导航技术作了初步介绍,并分析了国内外插秧机自动导航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用GPS技术、机器视觉技术和惯性传感器技术对插秧机进行导航的原理、方法及试验获得的精度;对国内插秧机自动导航研究现状也作了分析。最后对插秧机自动导航面临的问题作了总结,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水稻插秧机评价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水稻插秧机的特点,建立了水稻插秧机的评价体系。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理论,构建了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目前我国常用的2种水稻插秧机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9.
挠性圆盘式移栽机移栽裸根苗的埋苗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栽裸根苗时,秧苗的埋苗率是移栽机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为研究挠性圆盘式移栽机移栽机构各参数对秧苗埋苗率的影响,进行五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了移栽机参数与秧苗埋苗率间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各参数对秧苗埋苗率的影响效应。利用计算机规划求解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优化计算,得出秧苗埋苗率最小时的最佳参数组合,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