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2年早季,对华南超级常规稻品种广超3号和胜泰1号、两系超级杂交稻组合培杂67和粤杂122、三系超级杂交稻组合丰优428和泗优998等6个材料成熟期的产量、干物质、剑叶叶绿素(a+b)含量、叶面积指数、根系活力和功能叶净光合速率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品种(组合)间差异.提出了本区早籼超级稻株型育种中成熟期宜掌握的生理指标量值为干物质量18441kg/hm2,剑叶叶绿素(a+b)含量4.5 mg/gFW;根系活力139μgNA/gFW穐;LAI 6.4;剑叶净光合速率10.7μmolCO2/m2穝左右.  相似文献   

2.
华南双季超级稻幼穗第2次枝梗原基分化期生理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晚季和2002年早季,对华南超级常规稻品种广超3号和胜泰1号、两系法超级杂交稻组合粤杂122等7个材料幼穗第2次枝梗原基分化期的干物质、功能叶叶绿素(a+b)含量、叶面积指数、根系活力和功能叶净光合速率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品种(组合)间差异、生理性状与干物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早、晚季不同生态环境对生理性状的影响后,提出了本区超级稻株型育种中幼穗第2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宜掌握的生理指标量值范围为干物重变幅早季6032~6481 kg/ hm2,晚季4073~4270 kg/ hm2;功能叶叶绿素(a+b)含量早季4.4 mg/ g FW左右,晚季3.0~3.2 mg/ g FW;根系活力早季150~275 μgNA/ gFW·h,晚季194~237 μgNA/ gFW·h;LAI早季8.0~9.0,晚季6.0~6.3;功能叶净光合速率早季25.0 μmolCO2/ m2·s左右,晚季22.0~24.0 μmolCO2/ m2·s.  相似文献   

3.
水稻剑叶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3  
对59个水稻品种剑叶净光合速率及其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和相关分析后发现,叶绿素各组分及叶绿素a/b比值均存在显的品种间差异。叶绿素a含量决定总叶绿素含量水平,叶绿素b的含量主导叶绿素a/b比值的变化。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与剑叶净光合速率显正相关,叶绿素b含量与剑叶净光合速率的正相关关系接近显水平。叶绿素a/b与剑叶净光合速率无直接相关关系,但在品种间叶绿素含量由少增多的过程中,叶绿素含理状况对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由总量的增加转向叶绿素a/b比值的降低,同时发现,在高光强、低叶绿素含量范围内,仍然存在光合作用的最适叶绿素含量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早熟糯稻新品种三峡糯一号的配套栽培技术及高产机理。【方法】应用三因素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栽插密度、施氮量、移栽叶龄与三峡糯一号根系活力、剑叶光合速率、基部叶片叶绿素含量、基部叶片POD酶活性等主要生理指标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模拟寻优出优化栽培措施方案。【结果】施氮量是影响三峡糯一号生理指标的主要因素,增大施氮量(137.55~172.50kg/hm2)可提高水稻根系活力,基部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剑叶光合速率高,但施氮量少(34.96~86.25kg/hm2)能促进POD酶活性,过大的施氮量(超过137.55kg/hm2)又会抑制POD酶活性;低密度(15.00~18.75万穴/hm2)可促进水稻根系活力的增加、剑叶光合速率高、加速光合物的转化,而高密度(28.13~37.50万穴/hm2)抑制水稻根系活力的增加、剑叶光合速率低、光合物转化减慢、不利于产量的形成;小苗秧(3.0~5.0叶)叶片叶绿素合成速度快,大苗秧(7.0~8.5叶)叶片叶绿素合成速度减慢;栽插密度和施氮量在低水平(-1.682~0)水平区间,其增产效果非常明显,原因在于二者对POD酶活性、根系活力的促进及加速光合物转化。【结论】三峡糯一号高产组合方案为:栽插密度22.53~24.45万穴/hm2、施氮量131.23~136.11kg/hm2、栽插叶龄为5.07~6.17叶。在这样的栽培措施下,三峡糯一号有95%的把握可达到根系活力大于27.31μg/(gFW·h)、剑叶光合速率大于3.43CO2mg/(dm2·h)、基部叶片叶绿素高于23.88mg/g、基部叶片POD酶含量高于23.88POD470/(g·min)的高产生理指标和产量在8 362.87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5.
在早、晚季水稻分蘖盛期,测定了华南稻区6个不同类型超高产水稻品种(组合)的干物重、功能叶叶绿素(a+b)含量、叶面积指数、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等主要生理性状,并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品种(组合)间各性状的差异显著性及对干物重的综合作用,以及早、晚季不同生态环境对上述生理性状的影响,提出华南双季超高产水稻动态株型育种中分蘖盛期适宜的生理指标量值为:功能叶叶绿素(a+b)含量早季3.9~4.2 mg·g -1、晚季4.0 mg·g -1,根系活力早季270~348 μg·g -1·h -1、晚季318 μg -1·g -1·h -1,叶面积指数早季2.4~2.7、晚季3.8,功能叶净光合速率早季24.8 μmol·m -2·s -1、晚季23.3 μmol·m -2·s -1.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小麦根系活力与叶绿素含量的日变化动态,于2013—2014年度以周麦18、矮抗58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这2个小麦品种拔节期的根系活力、叶绿素日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个小麦品种在06:00—18:00时间段的根系活力与叶绿素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但二者出现最大值的时间不同,其中根系活力在12:00左右出现最高值,而叶绿素含量在15:00左右出现最高值;2个品种之间相比较可知,矮抗58的根系活力高于周麦18,叶绿素a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值表现为周麦18高于矮抗58,而叶绿素b含量表现为矮抗58略高于周麦18;2个品种根系活力日变化范围为50.51~79.34μg/(g·h),总叶绿素含量变化范围为4.78~4.99 mg/g;产量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周麦18比矮抗58产量增加233.8 kg/hm2,增幅达2.77%。  相似文献   

7.
对23份自育的甘薯品系、台湾薯、川山紫、徐91-51-1和京杂4号等甘薯良种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进行了测定,对照品种为甘薯良种徐薯18。结果表明:叶片叶绿素a含量以“云薯122”(3.19g/L)最高,叶绿素b含量以“云薯104”(0.86g/L)最高,叶绿素总量含量最高的是“云薯112”和“云薯122”,均为4.04g/L,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最高的是“云薯52”(4.25)。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细胞间隙CO2浓度均以“甘心红薯”最高,分别为17.98μmol/(m2·s)、7.64μmol/(m2·s)、235.63mmol/(m2·s)和320.12μl/L,均高于徐薯18。  相似文献   

8.
经优康唑浸种后的番茄幼苗苗高和根系伸长受到抑制,但根系活力和单位长度内苗干重却显著增加;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增加,净光合速率提高;以浓度40 mg/kg浸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限根栽培对黄瓜初果期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为试验材料,研究无纺布限根栽培对黄瓜初果期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纺布限根栽培在黄瓜初果期能通过限制根系的生长,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发育,抑制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其中对叶绿素b影响较大;抑制黄瓜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果实干物质含量、叶片干物质含量、根系干物质含量、根系活力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10.
水稻结实期剑叶叶绿素含量和组成对FACE的动态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农田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增高(FACE,free-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系统,以武香粳14为试验材料,CO_2浓度设正常CO_2(AMB)和高CO2(FACE,AMB 200μL·L~(-1))2个水平,施氮量设低氮(LN,150kg·hm~(-2))和高氮(HN,350kg·hm~(-2))2个水平,研究CO_2与N的互作对水稻结实期剑叶叶绿素a、b、a b含量以及叶绿素a/b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平均,水稻抽穗后5d和10d,FACE处理剑叶叶绿素a、b以及a b含量平均较AMB增加2.8% ̄3.9%、2.8% ̄5.7%和2.9% ̄4.3%,而抽穗后15 ̄25d,FACE处理剑叶叶绿素含量分别较AMB下降2.2% ̄3.3%、4.6% ̄10.9%、3.7% ̄4.7%;对剑叶叶绿素a/b值而言,抽穗后5 ̄10dFACE处理较ABM下降了1.6% ̄3.3%,但使抽穗后15 ̄25d增加了2.5% ̄7.8%;与LN相比,HN处理提高了FACE水稻结实前期剑叶叶绿素a、b及a b含量的增幅,但使结实中后期的降幅变小;与此同时,HN处理使结实前期FACE水稻剑叶叶绿素a/b值的下降幅度增加,但使结实中、后期的增加幅度下降。上述结果说明,未来大气高CO2浓度情形下,水稻灌浆前期叶片的光合能力增强,但灌浆中后期稻叶的衰老加快;增施氮肥,可以促进水稻灌浆初期稻叶叶绿素含量的提高,延缓灌浆中、后期稻叶叶绿素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土壤铁锰结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锰结核是土壤成土过程中的产物。我国近年来对土壤铁锰结核的物理性状、内部结构、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锰矿物类型的鉴定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及形成时代,同时对铁锰结核所引起的土壤环境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今后一段时期铁锰结核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深化土壤铁锰结核形成机制、铁锰结核的空间比较性研究以及铁锰结核与土壤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试管开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莹  林庆良 《北京农业》2007,(36):46-49
植物试管开花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本文主要从不同外植体、植物激素、营养水平和环境因素4个方面说明对植物试管开花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哺乳动物显微受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从注射部位、精子状态、精子发生、卵子状态、卵子激活等方面阐述了影响显微受精的主要因素,并指出了在我国开展显微受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相思树种的体外繁殖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从茎尖的培养、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3个方面详细综述了国内外近30年来相思树体外繁殖的研究进展,并分析总结了相思树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近况,从而提出了相思树体外繁殖及基因工程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认为只有在阐明相思树体外再生的生化、生理机制的基础上,才能对其体外繁殖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促进更多、更有价值的林木基因工程新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5.
我国苜蓿抗霜霉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霜霉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及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提出苜蓿霜霉病的防治更侧重于“防”,更依赖于科学的田间管理与草地利用等综合防治措施,即牧草混播、合理施肥、合理利用、搞好田间卫生、种子处理,最后指出了苜蓿育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盘锦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俊和 《农学学报》2015,5(11):113-117
为了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对盘锦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各月气温日变化趋势相似,均呈“单峰”曲线型。晴天和多云天气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昼高夜低;阴天和雨雪天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变化比较平稳。不同天气条件下冬季日光温室室内总辐射最大值出现月份不同,有无草帘对温室内总辐射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江淮地区小麦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蔡祖玉  张先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19-3119,3141
试验结果表明:江淮地区N、P、K的施肥配比为1∶0.5∶0.5时,小麦增产又增效。  相似文献   

18.
我国苜蓿褐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苜蓿是农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牧草之一。苜蓿褐斑病是由苜蓿假盘菌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世界性豆科牧草病害,对它的研究多数集中于褐斑病的田间病情调查与病原菌的鉴定。近年来,由于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的研究者开始对褐斑病进行一些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对苜蓿褐斑病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不仅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我国有关的科技人员和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适宜新辟桃园的除草剂品种进行了比较,筛选并研究了合理的混用技术。在所选的5 种药剂中,克芜踪的速效性最好,但持效期短。用20% 克芜踪3 000m l/hm 2 喷施,药后10天,杂草平均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1.1% 和96.2% ;药后15 天,杂草开始复生,防效下降;药后6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降至35.4% 和67.7% 。草甘膦系列的除草净度高、防效持久,但药效发挥较缓慢。用41% 农达5 250m l/hm 2,药后2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0.7% 和93.1% ;药后6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仍达94.0% 和93.7% 。克芜踪、草甘膦系列除草剂与禾耐斯(乙草胺)混配,能互补长短,提高药效。混用后,克芜踪防效提高2% ~8% ;农达、草甘膦防效提高2% ~5% 。人工锄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仅为70.6% 和84.1% ,且山地表土层松动后易造成水肥流失。  相似文献   

20.
以引自以色列、日本、台湾农友及国内引进的 8个不同类型的甜瓜品种为材料 ,在二代日光温室无土栽培条件下进行了品种对比。结果表明 ,以 Galia C- 8和蜜世界综合表现最佳 ,其次为劳郎 ,这 3个品种低温下果实膨大性能优良 ,丰产、优质、抗病 ,可在生产中扩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