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对草地贪夜蛾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杀虫剂,以玉米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实验材料,在2020年和2021年开展了6种药剂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四唑虫酰胺悬浮剂制剂用量225 mL/hm2、8%甲氨基阿维菌素·虱螨脲悬浮剂制剂用量450 g/hm2、9%甲氨基阿维菌素·茚虫威悬浮剂制剂用量450 g/hm2处理对草地贪夜蛾药后1天的防效为69.52%~81.01%;药后3天的防效达到最高,为90.22%~96.05%,明显优于其他3种药剂。14%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悬浮剂制剂用量450 mL/hm2、6%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制剂用量750 mL/hm2处理药后7天防效达到最高,为85.23%~92.74%,明显优于其他药剂。以上5种药剂对草地贪夜蛾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性,防效优于常规药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可在玉米上进行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防治草地贪夜蛾的高效安全药剂,本研究以草地贪夜蛾幼虫为试验对象,采用浸渍法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室内毒力,并进行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5种供试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杀作用,其LC50值的大小顺序为:5%甲维盐ME<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10%虫螨腈SC<40%辛硫磷EC<90%敌百虫SP。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供试杀虫剂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10%虫螨腈SC和40%辛硫磷EC在72 h后防效均可达到100%,5%甲维盐ME和90%敌百虫SP在72 h后防效达到90%以上。因此,这5种杀虫剂可作为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3.
<正>为探索河南省信阳市茶园灰茶尺蠖对不同药剂的抗药性,信阳农林学院研究人员以灰茶尺蠖为研究对象,选择10种药剂进行室内药剂筛选,进而将筛选出的药剂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0%辛硫磷乳油、240g/L虫螨腈悬浮剂、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5g/L溴氰菊酯乳油、30%唑虫酰胺悬浮剂对灰茶尺蠖的防效较高,均在90%以上,筛选出来进行毒力测定;灰茶尺蠖对室内筛选出5种药剂的抗药性大小为30%唑虫酰胺悬浮剂(2.8129)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高效、低毒杀虫剂以防治甜菜夜蛾,采用浸渍法测定几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测定结果表明,几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毒力顺序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其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对甜菜夜蛾的室内毒力较高,其LC50值分别为0.067、1.806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制剂用量分别为112.5、150.0、187.5 mL/hm 2,药后3、7、10天更正防效达85%以上;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制剂用量分别为450、675、900 mL/hm 2,药后3、7、10天更正防效达80%以上;150 g/L茚虫威乳油制剂用量分别为450、525 mL/hm 2,药后7、10天更正防效达85%以上。因此,生产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草地贪夜蛾属于重大迁飞性农业害虫,具有适生区域广、迁飞速度快、繁殖能力强、防控难度大等特点.为了验证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康宽200SC)及茚虫威乳油(安打150EC)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以及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安全性,对玉米品种中玉999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使用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  相似文献   

6.
正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人员采用浸渍法,测定了新型杀虫剂氯氟氰虫酰胺对棉铃虫的室内活性,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氯氟氰虫酰胺对棉铃虫的毒力LC50值为0.145mg/L,与氟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相当,高于高效氯氰菊酯。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10天,在45~60g a.i./hm2时,20%氯氟氰虫酰胺悬浮剂对棉铃虫的杀虫、保蕾和保顶防效均可达90%以上,与氟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相当,高于高效氯氰菊酯。由此可以看出,氯氟氰虫酰胺对棉铃虫具有良好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效,可应用于防治棉铃虫。  相似文献   

7.
氟虫双酰胺、虫酰肼及其混剂对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和评价氟虫双酰胺、虫酰肼及其混剂对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效,为其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叶面喷雾法测定20%氟虫双酰胺WDG和24%虫酰肼SC及其混剂对二化螟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在二化螟3龄幼虫期和盛蛾期施用20%氟虫双酰胺WDG 20~30 g a.i./hm2,药后7天和14天对二化螟的杀虫效果均在90%以上,与20%氯虫苯甲酰胺SC 30 g a.i./hm2处理无显著差异。在二化螟3龄幼虫期施用24%虫酰肼SC 80~160 g a.i./hm2,药后7天和14天对二化螟的杀虫效果均在79%以下,极显著低于20%氯虫苯甲酰胺SC 30 g a.i./hm2处理;在二化螟盛蛾期施用24%虫酰肼SC 100~160 g a.i./hm2,药后7天和14天对二化螟的杀虫效果均在93%以上,与20%氯虫苯甲酰胺SC 30 g a.i./hm2处理无显著差异。在二化螟3龄幼虫期施用20%氟虫双酰胺WDG+24%虫酰肼SC 22.5 g a.i./hm2+40 g a.i./hm2和20 g a.i./hm2+100 g a.i./hm2,药后7天和14天对二化螟的杀虫效果均在91%以上;在二化螟盛蛾期施用20%氟虫双酰胺WDG + 24%虫酰肼SC 22.5 g a.i./hm2 + 40 g a.i./hm2、20 g a.i./hm2 + 100 g a.i./hm2、10 g a.i./hm2+80 g a.i./hm2和7.5 g a.i./hm2+120 g a.i./hm2,药后7天和14天对二化螟的杀虫效果均在95%以上,与20%氯虫苯甲酰胺SC 30 g a.i./hm2处理无显著差异。同时,这些处理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良好的兼治效果。为此,氟虫双酰胺、虫酰肼及其混剂用于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好、持效期长,是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探索试验药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广东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于2017年8月12日上午在福州市晋安区创新村茶树地,通过进行不同药剂对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药效试验,研究12%甲维·唑虫胺悬浮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药后1天,1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唑虫酰胺悬浮剂30g/667m2处理防效86.98%、1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唑虫酰胺悬浮剂40g/667m~2处理防效90.08%,防效优于对照药剂30%唑虫酰胺悬浮剂20g/667m~2处理防效83.23%、1%甲氨  相似文献   

9.
<正>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人员探讨了50g/L虱螨脲乳油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室内活性及田间药效。研究人员以饲喂法测试虱螨脲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室内活性,以喷雾法测定50g/L虱螨脲乳油在玉米不同生长发育期的田间药效。室内测定结果表明,20mg/L的虱螨脲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有较好  相似文献   

10.
<正>化学农药是防治暴发性和突发性农业害虫的有效手段。针对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后尚无登记农药可用的情况,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等单位研究人员在室内采用浸叶法和浸卵法,测定了21种常用商品化学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甲氰菊酯EC、15%唑虫酰胺SC、25g/L溴氰菊酯EC、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EC和20%呋虫  相似文献   

11.
<正>为比较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玉米螟和小地老虎的作用差异,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科研人员近期采用浸卵法、浸叶法、饲喂毒营养液法等,测定了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3种害虫的卵、3龄幼虫和成虫的毒力,以及对其3龄幼虫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均无杀卵作用,但能降低初孵幼虫存活率。溴氰虫酰胺对甜菜夜蛾、玉米螟和小地老虎3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0.11、  相似文献   

12.
为延缓稻纵卷叶螟抗药性产生,验证新型药剂方案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以期为稻纵卷叶螟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常规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设置2个不同处理:24%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750 g/hm2和24%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450 g/hm2+150 g/L茚虫威悬浮剂300 g/hm2,对照处理为8%虫螨腈2100 g/hm2和清水对照(CK),测定24%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150 g/L茚虫威悬浮剂组合用药在不同田间区域和不同品系水稻上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组合药剂处理对稻纵卷叶螟均有较高的防效,其中宁波试验中,24%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750 g/hm2与24%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450 g/hm2+150 g/L茚虫威悬浮剂300 g/hm2对早稻/单季稻制种田稻纵卷叶螟3天后防效均在85%以上,7天后防效均在90%以上,14天后2个处理的保叶率均在90%以上;温州试验中,24%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750 g/hm2与24%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450 g/hm2+150g/L茚虫威悬浮剂300 g/hm2对单季稻防效与宁波试验一致,药后3天防效在85%以上,药后7天防效均在93%以上,14天后2个处理的保叶率同样在90%以上。各处理防效以及保叶率均优于对照处理。2种药剂组合方案对稻纵卷叶螟均有着很好的防治效果,不仅表现出优异的速效性,也表现出了较长的持效期。  相似文献   

13.
正为筛选出甲维盐与氯虫苯甲酰胺复配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最佳配比,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联合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安徽瑞然生物药肥料有限公司等科研人员采用浸虫法,测定了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及组合物对草地贪夜蛾的室内毒力,并基于最佳增效配比进行了田间防治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组合在二者质量比介于2∶8~7∶3范围内表现增效作用,以3∶7时增效作  相似文献   

14.
<正>为筛选出甲维盐与氯虫苯甲酰胺复配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最佳配比,科研人员采用浸虫法测定了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及组合物对草地贪夜蛾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田间防治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组合在二者质量比介于2:8~7:3范围内表现增效作用,以3:7时增效作用最大,共毒系数CTC为173。基于该比  相似文献   

15.
旨在为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科学防控、适生性分析以及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以盆栽香蕉苗、玉米苗和草地贪夜蛾3~4龄幼虫作为试材,用室内接虫和田间自然感虫的方法,测定了选择压力和非选择压力条件下草地贪夜蛾对香蕉和玉米的危害指数、草地贪夜蛾发育历期、幼虫存活率、蛹体大小及成虫羽化率。在非选择压力条件下草地贪夜蛾主要选择危害玉米,对香蕉‘桂蕉6号’只是试探取食,接虫7天后对玉米和香蕉危害指数分别是89.05、1.58。在选择压力下草地贪夜蛾幼虫接虫3天后开始取食危害香蕉,接虫后3、5、7天危害指数分别为11.74、16.51、24.76,说明香蕉不是草地贪夜蛾适宜的寄主作物。取食香蕉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生长缓慢、虫体小,3龄幼虫至化蛹历时9~14天,比取食玉米的草地贪夜蛾长2~4天;成虫羽化历时9~14天,比取食玉米的草地贪夜蛾长4~7天;取食香蕉明显影响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幼虫存活率为20.0%、化蛹率68.1%、蛹体大小1.25×0.35 cm、蛹重0.13 g、成虫羽化率47.8%,明显低于取食玉米寄主的幼虫存活率为86.7%、化蛹率97.4%、蛹体大小1.57×0.5 cm、蛹重0.21 g、成虫羽化率92.0%。草地贪夜蛾在选择压力下会取食危害香蕉,危害程度相对较轻,能完成世代生活史,但生长发育速度也较慢。香蕉不是草地贪夜蛾适宜的寄主植物,但在香蕉上暴发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近期采用浸叶法,测定了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在15~35℃范围内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室内毒力的温度效应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供试温度范围内,5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毒力均呈极明显的正温度效应。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对甜菜夜蛾毒力分别增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唑虫酰胺用于防治甘蓝田常见害虫的可行性和合适剂量,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相应方法测定了30%唑虫酰胺悬浮剂对小菜蛾、黄条跳甲和蚜虫的防治效果.2018年和2019年试验中30%唑虫酰胺悬浮剂90、112.5 g/hm2对小菜蛾药后7天防效达85.63%、89.17%和88.54%、91.34%,略高于或显...  相似文献   

18.
<正>为探索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最佳用量、使用后的药害情况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长江大学农学院研究人员于水稻抽穗期、稻纵卷叶螟幼虫2~4龄高峰期在学校试验基地晚稻田用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10.5g、21.0g、31.5g/hm2,5%甲基阿维菌素水分散粒剂3.0g/hm2、清水等5个处理对稻纵卷叶螟幼虫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试验对稻纵卷叶螟幼虫的防效结  相似文献   

19.
正江西省植保科技人员采用浸叶法和田间小区试验,分别测定了甲氧虫酰肼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混配剂对甜菜夜蛾的增效作用和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甲氧虫酰肼和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对甜菜夜蛾具有最大增效作用的质量比为3∶2,其共毒系数为167.1;药后1天,按上述比例配制成的10%甲氧虫酰肼·氯虫苯酰胺悬浮剂  相似文献   

20.
<正>为筛选烟草菌核病的防治药剂,吉林省延边农科院等单位研究人员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烟草菌核病菌的室内毒力,对其中5种抑菌效果好的药剂采用茎叶喷雾法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00g/L嘧霉胺悬浮剂、46%多·春·氟吡菌酰胺可湿性粉剂、20%腈菌唑乳油、25%嘧菌酯悬浮剂、50%春雷·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烟草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